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四节气的温湿指数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静 葛旭峰 +3 位作者 欧茜文 蔡雨阳 杨玲 刘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6-941,共6页
背景全球抑郁症患者已突破3亿人次,其高致残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目前温湿指数(Humidex)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二十四节气的Humidex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2016-10-08—2019-10-07... 背景全球抑郁症患者已突破3亿人次,其高致残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目前温湿指数(Humidex)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二十四节气的Humidex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2016-10-08—2019-10-07抑郁症患者的就诊资料(n=18289),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门诊及专家门诊数量。通过上海市气象局公布数据收集嘉定区2016-10-08—2019-10-07日均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气压和平均风速数据,计算Humidex。将患者依据不同年龄分为≤18岁组(n=157)、19~44岁组(n=3099)、45~59岁组(n=4848)、60~74岁组(n=6270)和≥75岁组(n=3915)。通过结合类Poisson分布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估计二十四节气的Humidex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Humidex和气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中位Humidex作为对照,计算二十四节气的Humidex和抑郁症的相对风险度(RR)。结果2016-10-08—2019-10-07共纳入抑郁症患者18289人次,男6900人次,女11389人次。2016-10-08—2017-10-07小寒节气对应的平均Humidex最低,抑郁症患者数最多;大暑节气对应的平均Humidex最高,抑郁症患者数最少。2017-10-08—2018-10-07大寒节气对应的平均Humidex最低,抑郁症患者数最多;大暑节气对应的平均Humidex最高,抑郁症患者数最少。2018-10-08—2019-10-07大寒节气对应的平均Humidex最低,抑郁症患者数最多;大暑节气对应的平均Humidex最高,抑郁症患者数最少。二十四节气的Humidex与总人群抑郁症风险呈非线性关系。2016-10-08—2019-10-07总人群、男性、女性、≤18岁、19~44岁、45~59岁、60~74岁和≥75岁抑郁症风险分布前2位Humidex对应的节气分别为大寒、立春,抑郁症风险分布最低Humidex对应的节气为大暑。抑郁症总人群在大寒、立春节气后第10天出现最大滞后效应(RR=1.020,95%CI=1.001~1.040),在大暑节气后第8天出现滞后效应,持续至第9天。60~74岁年龄组人群在大寒、立春节气后第7天出现滞后效应,第9天出现最大滞后效应(RR=1.054,95%CI=1.007~1.104),持续至第11天。男性抑郁症人群在大暑节气后第1天和第8天出现滞后效应,分别持续至第2天和第10天,于第10天出现最大滞后效应(RR=0.952,95%CI=0.911~0.994);60~74岁年龄组人群在大暑节气后第8天出现滞后效应,持续至第9天。结论大寒、立春节气的Humidex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不同节气的Humidex,对抑郁症患者人群做到精准诊疗,制订个体化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湿度 温度 温湿指数 节气和医学 二十四节气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室内空气颗粒物对老年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生理指标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敏 郑子光 +3 位作者 游宏宇 郭淼 喻伟 杨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14-2119,共6页
背景暴露于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会增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明显。目的 探究室内空气颗粒物对老年人心肺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及短期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否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健康。方法 2020年1月选取中国重庆... 背景暴露于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会增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明显。目的 探究室内空气颗粒物对老年人心肺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及短期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否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健康。方法 2020年1月选取中国重庆市江北区老年公寓24名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老年人平均分为两组,交替使用真、假空气净化器48 h,期间有12 d的洗脱期。每次净化结束后测试老年人14种循环系统的炎症、凝血和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及肺功能、血压、心率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健康指标。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空气净化器对健康指标的影响。结果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假净化器相比,使用真净化器的老年人血液炎症因子中纤维蛋白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量为-15.1%[95%CI(-23.1%,-6.3%),P<0.05]、-17.7%[95%CI(-22.9%,-12.3%),P<0.05]和-17.2%[95%CI(-23.9%,-9.8%),P<0.05];凝血因子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改变量为-14.9%[95%CI(-21.1%,-8.2%),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改变量为-13.5%[95%CI(-18.7%,-8.0%),P<0.05];心率改变量为-5.8%[95%CI(-10.6%,-0.8%),P<0.05];室内细颗粒物(PM_(2.5))浓度每升高1μg/m^(3),老年人纤维蛋白原、MCP-1、MPO、PAI-1、t-PA、D-二聚体、心率相应升高0.51%、0.48%、0.56%、0.49%、0.43%、0.31%、0.20%(P<0.05)。结论 室内空气净化器与炎症和凝血生物标志物的浓度降低有关。减少空气颗粒物可能成为一种改善老年人循环和心肺健康的公共卫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空气过滤器 老年人 随机对照试验 交叉研究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海霞 周萍 张一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440,共7页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渐进性和广泛性的骨骼肌疾病,涉及肌肉质量的减少和(或)功能的减退,与跌倒、衰弱、死亡率等不良风险增加有关。肌少症病因多种多样,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肌少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已从病...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渐进性和广泛性的骨骼肌疾病,涉及肌肉质量的减少和(或)功能的减退,与跌倒、衰弱、死亡率等不良风险增加有关。肌少症病因多种多样,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肌少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已从病理生理学转化为诊断和治疗。本文对肌少症的病因、筛查诊断及治疗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诊断标准 肌少症共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酰胺质子转移加权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经纬 李群 +7 位作者 杨硕 冉志蓉 郑明明 朱囡囡 程鹏 陈苑苑 石丽 张许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05-3012,共8页
背景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临床诊断困难。寻找新的可靠的影像学技术、提高早期AD的临床诊断率已成为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挑战。目的探讨AD患者脑内酰胺质子含量变化... 背景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临床诊断困难。寻找新的可靠的影像学技术、提高早期AD的临床诊断率已成为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挑战。目的探讨AD患者脑内酰胺质子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首次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55岁以上AD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AD组(n=41例)。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n=37)。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分别评定两组认知功能与精神行为情况,运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 w)磁共振成像对两组受试者行颅脑摄片成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脑内酰胺质子含量与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因子的关系。结果(1)A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MMSE和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2 ut下右侧海马、2 ut下左侧海马、2 ut下海马(总)、4 ut下右侧海马、4 ut下左侧海马、4 ut下海马(总)酰胺质子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3 ut下左侧海马、3 ut下海马(总)区酰胺质子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 ut下右侧海马区酰胺质子含量与偏执和妄想因子(r_(s)=0.574,P=0.040)、幻觉因子(r_(s)=0.595,P=0.032)、日夜节律紊乱因子(r_(s)=0.591,P=0.033)呈正相关;3 ut下右侧海马区酰胺质子含量与偏执和妄想因子(r_(s)=0.588,P=0.034)、幻觉因子(r_(s)=0.572,P=0.041)、日夜节律紊乱因子(r_(s)=0.650,P=0.016)呈正相关;3 ut下左侧海马区酰胺质子含量与定向力呈负相关(r_(s)=-0.590,P=0.034);3 ut下海马(总)酰胺质子含量与偏执和妄想因子(r_(s)=0.625,P=0.022)、幻觉因子(r_(s)=0.606,P=0.028)、日夜节律紊乱因子(r_(s)=0.611,P=0.026)呈正相关;4 ut下右侧海马区酰胺质子含量与情感障碍因子(r_(s)=0.615,P=0.025)呈正相关;4 ut下左侧海马区酰胺质子含量与视空间(r_(s)=-0.570,P=0.042)、注意集中(r_(s)=-0.570,P=0.042)、记忆力(r_(s)=-0.732,P=0.004)呈负相关;4 ut下海马(总)酰胺质子含量与情感障碍因子(r_(s)=0.580,P=0.038)呈正相关。结论AD患者脑内海马区酰胺质子含量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可能与患者的认知和精神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系统疾病 老年人 认知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志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即刻、第3、7、14天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血清VEGF浓度,观察VEGF与脑梗死病程、梗死灶大小、部位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即刻、第3、7、14天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血清VEGF浓度,观察VEGF与脑梗死病程、梗死灶大小、部位的关系。结果梗死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急性期VEGF浓度持续升高,至病程第7天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至14天仍维持高水平。皮质脑梗死VEGF浓度较皮质下脑梗死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灶体积大的VEGF浓度越高;随病情加重VEGF浓度也随之升高,尤以第7天明显(P<0.01),梗死组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浓度的变化与病程、脑梗死灶大小、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VEGF的浓度与脑梗死后新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