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胸椎前凸患者及正常人群术前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探讨并分析胸椎前凸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胸椎前凸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胸椎角度将...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胸椎前凸患者及正常人群术前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探讨并分析胸椎前凸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胸椎前凸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胸椎角度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胸椎前凸(TL)组(T5-T12≤0°),27例;B组为胸椎后凸(TK)减小组(0°<T5-T12≤20°),29例;另设正常TK(20°<T5-T12≤40°)的C组为对照组,29例。收集三组人群术前临床、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X线片影像学资料(胸椎冠、矢状面Cobb角),顶椎区CT影像学资料[脊柱穿透指数(spinal penetration index volume,SPIV)、顶椎区心脏容积比(cardiac volume ratio in apical vertebra region,CVRA)],超声心动图资料[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流出道(RVOT)、主动脉内径(AO)、升主动脉内径(AAO)、主肺动脉内径(MPA)、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心脏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肺动脉收缩压(SPAP)]。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三组人群的上述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SPIV与矢状面Cobb角负相关,与冠状面Cobb角无相关性;SPIV与LVDd、RVDd、LAD、RAD、RVOT、AO、AAO、MPA、IVST、LVPWT呈负相关;SPIV与EF、FS、SV、CO、CI、SPAP无相关性;CVRA与矢状面Cobb角负相关,与冠状面Cobb角无相关性;CVRA与RVDd、IVST、LVPWT负相关;CVRA与LVDd、LAD、RAD、RVOT、AO、AAO、MPA之间无相关性;CVRA与EF、FS、SV、CO、CI、SPAP无相关性。结论:SPIV较CVRA更能反映胸椎前凸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胸椎后凸角度的减小可能加剧心脏血管负担。在胸椎前凸患者矫形手术过程中,由于全麻、俯卧位、胸骨及胸廓受压和肌松药物等因素,胸腔和心腔结构及功能参数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应特别关注气道阻塞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后髓内钉失效行FHR治疗的FIF老年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FHR术后股骨头是否脱位,分为脱位组(45例)和未脱位组(130例)。评估FHR的临床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术期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影响FHR效果的因素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通过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各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FHR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86%)、下肢静脉血栓(2.86%)以及心功能障碍(2.86%)。LASSO回归模型获得6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为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21.6分,可划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5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脱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高龄患者FIF髓内钉固定失效后行FH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等为FHR后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展开更多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局部浸润和转移倾向。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中极为重要的一员,而且JNK信...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局部浸润和转移倾向。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中极为重要的一员,而且JNK信号通路已被证明参与调控了OS的发生发展。该文就JNK信号通路调控O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自噬、凋亡和焦亡等生物学行为,以及氧化应激和非编码RNA通过JNK信号通路对OS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探究JNK信号通路的内在调控机制,为寻找O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胸椎前凸患者及正常人群术前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探讨并分析胸椎前凸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胸椎前凸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胸椎角度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胸椎前凸(TL)组(T5-T12≤0°),27例;B组为胸椎后凸(TK)减小组(0°<T5-T12≤20°),29例;另设正常TK(20°<T5-T12≤40°)的C组为对照组,29例。收集三组人群术前临床、影像学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X线片影像学资料(胸椎冠、矢状面Cobb角),顶椎区CT影像学资料[脊柱穿透指数(spinal penetration index volume,SPIV)、顶椎区心脏容积比(cardiac volume ratio in apical vertebra region,CVRA)],超声心动图资料[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流出道(RVOT)、主动脉内径(AO)、升主动脉内径(AAO)、主肺动脉内径(MPA)、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心脏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肺动脉收缩压(SPAP)]。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三组人群的上述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SPIV与矢状面Cobb角负相关,与冠状面Cobb角无相关性;SPIV与LVDd、RVDd、LAD、RAD、RVOT、AO、AAO、MPA、IVST、LVPWT呈负相关;SPIV与EF、FS、SV、CO、CI、SPAP无相关性;CVRA与矢状面Cobb角负相关,与冠状面Cobb角无相关性;CVRA与RVDd、IVST、LVPWT负相关;CVRA与LVDd、LAD、RAD、RVOT、AO、AAO、MPA之间无相关性;CVRA与EF、FS、SV、CO、CI、SPAP无相关性。结论:SPIV较CVRA更能反映胸椎前凸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胸椎后凸角度的减小可能加剧心脏血管负担。在胸椎前凸患者矫形手术过程中,由于全麻、俯卧位、胸骨及胸廓受压和肌松药物等因素,胸腔和心腔结构及功能参数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应特别关注气道阻塞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
文摘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后髓内钉失效行FHR治疗的FIF老年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FHR术后股骨头是否脱位,分为脱位组(45例)和未脱位组(130例)。评估FHR的临床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术期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影响FHR效果的因素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通过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各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FHR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86%)、下肢静脉血栓(2.86%)以及心功能障碍(2.86%)。LASSO回归模型获得6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为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21.6分,可划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5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脱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高龄患者FIF髓内钉固定失效后行FH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等为FHR后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
文摘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局部浸润和转移倾向。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中极为重要的一员,而且JNK信号通路已被证明参与调控了OS的发生发展。该文就JNK信号通路调控O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自噬、凋亡和焦亡等生物学行为,以及氧化应激和非编码RNA通过JNK信号通路对OS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探究JNK信号通路的内在调控机制,为寻找O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