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温跃层逐月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蒋国荣 郝少东 +1 位作者 杜涛 李利洋 《海洋预报》 2011年第3期40-45,共6页
本文利用Levitus逐月再分析海温资料,通过对南海北部沿几个主要经、纬线剖面的温跃层特征逐月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域温跃层的逐月变化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其原因。结果发现,该海域跃层深度逐月变化显著,但厚度和强度变化不大;... 本文利用Levitus逐月再分析海温资料,通过对南海北部沿几个主要经、纬线剖面的温跃层特征逐月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域温跃层的逐月变化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其原因。结果发现,该海域跃层深度逐月变化显著,但厚度和强度变化不大;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的变化不同步。另外,与外海相比,近岸跃层期短,且跃层较浅、较薄、较强,但逐月变化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温跃层 剖面 逐月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喜峰 蒋尚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421,共8页
该文利用1979~1991年卫星观测的OLR逐候资料,分析青藏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OLR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在冬、夏两季高原OLR场表现为“缓变”态,在春、秋两过渡季节表现为“急变”态... 该文利用1979~1991年卫星观测的OLR逐候资料,分析青藏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OLR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在冬、夏两季高原OLR场表现为“缓变”态,在春、秋两过渡季节表现为“急变”态,同时发现,在春季高原西南部出现持续强的OLR候际正变化区,表明高原加热场在春季的持续加强。各年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在高原夏季来得早且季节过渡快的年份,相应印度地区的季风雨偏多;在高原夏季来得晚或正常时,印度地区的季风雨偏少或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节变化 射出长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前汛期与后汛期降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广成 范飞龙 沈爱华 《海洋预报》 2007年第1期16-24,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的多年气候变化及500hPa环流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对比分析发现: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在年代际变化上差异明显。前汛期降水逐年变化幅度小,大旱、大涝年少;后汛期降水逐年变化幅度大,大旱、大... 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的多年气候变化及500hPa环流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对比分析发现: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在年代际变化上差异明显。前汛期降水逐年变化幅度小,大旱、大涝年少;后汛期降水逐年变化幅度大,大旱、大涝年多。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的大旱、大涝年环流形势场和海温场均存在明显差异。在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的相关分布上,表现出基本相反的分布类型。计算分析还发现,前期8~9月和冬季1~2月北半球副高,尤其是太平洋副高与前汛期降水相关尚好。前期1月赤道洋流区中部海域的海温,对前汛期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前期2月北大西洋涛动和黑潮区以东至太平洋中部海域的海温对后汛期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汛期降水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