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指导中心静脉置管定位 被引量:5
1
作者 隋波 南方 +4 位作者 谢厚云 马玉恒 田雷 孙潮涌 王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76-577,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心电图指导 置管定位 心静脉导管位置 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使用 急救医学 危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隋波 南方 李茂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旁路移植术后心电图 QT离散度 (QTd)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4 8例冠脉 3支或 3支以上病变需行旁路移植术患者 ,采用 1 2导联多功能心电图监测仪 ,测定术前 1 d、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 1~ 7d的心电图QTd的...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旁路移植术后心电图 QT离散度 (QTd)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4 8例冠脉 3支或 3支以上病变需行旁路移植术患者 ,采用 1 2导联多功能心电图监测仪 ,测定术前 1 d、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 1~ 7d的心电图QTd的变化。 结果 :术前 1 d的 QTd平均为 (5 6 .32± 2 .2 5 ) ms,手术结束时及术后 3d内的 QTd均比术前增加 ,以术后 2 d最高 ,为 (6 3.2 8± 2 .80 ) m s(P<0 .0 1 ) ,QTd在术后 4 d开始下降 ,术后 7d QTd已低于术前水平 ,达 (4 8.6 3± 1 .5 4 ) ms(P<0 .0 1 )。结论 :冠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心电图 QTd增加可持续 3d,表明心室肌复极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同步性 ,术后 4~ 7d才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 心电图 QT离散度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变化的差异
3
作者 隋波 南方 +5 位作者 李茂源 谢厚云 马玉恒 田雷 孙潮涌 王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3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不同时点心电图胸前导联V4、V5的R波振幅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时点的心肌细胞损伤的生物标记物肌酸磷酸激...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3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不同时点心电图胸前导联V4、V5的R波振幅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时点的心肌细胞损伤的生物标记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并与同时期38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进行比较。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即刻、6、18和24h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电位幅度无明显变化,CK-MB和cTnI也无明显变化,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相同时间点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明显减小(P<0.01),CK-MB和cTnI明显增加(P<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