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蕊 徐兰峰 +2 位作者 宋秀军 陈舒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线性免疫印迹分析法(ANA-LIA)和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ANA-LIA使用德国IMTEC公司IMTEC-Hum anGmbH抗核抗体谱试剂检测;抗核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线性免疫印迹分析法(ANA-LIA)和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ANA-LIA使用德国IMTEC公司IMTEC-Hum anGmbH抗核抗体谱试剂检测;抗核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300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263例,ANA荧光法与ANA-LIA免疫印迹法检测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0例同时进行ANA、ANA-LIA检测,结果一致率73.3%;ANA-LIA漏检率20%,错检率6.7%。结论: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缺乏特异性,而抗核抗体谱免疫印迹法具有高特异性,但存在着较高的漏检率,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检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与血清HBV-DNA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伟 李峰生 +1 位作者 陈舒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18-818,82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乙肝感染模式的患者与HBV-DNA定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和HBsAg、HBeAg阳性组HBV-DNA检出... 目的:探讨不同乙肝感染模式的患者与HBV-DNA定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和HBsAg、HBe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6.61%和100%。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含量平均水平为3.86×108,HBsAg、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平均水平为1.73×108;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和HBsAg、HBcAb阳性组检出率也较高,达45%以上,HBV-DNA含量平均水平分别为1.30×107和1.31×106。结论:FQ-PCR检测HBVDNA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的HBV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在乙肝的诊断和治疗中,不能单凭两对半的检测,同时应做HBV-DNA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ELISA 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500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舒 何蕊 +3 位作者 宋秀军 吕进 于慧杰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9-1319,共1页
上呼吸道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等。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进展快,需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以便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IGM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B细胞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吕进 宋秀军 +1 位作者 宿娟 江其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7-273,共7页
近年来,对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免疫保护相关的概念亦给出了详尽的解释,这些理论上的进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之间至关重要的相互作用、少数但非常重要... 近年来,对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免疫保护相关的概念亦给出了详尽的解释,这些理论上的进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之间至关重要的相互作用、少数但非常重要的细胞群,如树突细胞(DC)的鉴定以及体内或体外复杂的免疫反应指标的检测等[1]。免疫记忆是高等脊椎动物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应答 记忆性 获得性免疫应答 细胞分化 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 疫苗接种 免疫保护 树突细胞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PCR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舒 宋秀军 +2 位作者 李伟 于慧杰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验(TCT)与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CT法检验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用FQ-PCR法检测HPV-DNA,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515例样本中,HPV...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验(TCT)与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CT法检验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用FQ-PCR法检测HPV-DNA,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515例样本中,HPV检测阳性者175例,占全样本的34%。在HPV阳性者中,TCT法检测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组61例;上皮内低、中高度病变(CINⅠ、CINⅡ/Ⅲ)组22例;良性反应性改变(重度、萎缩性炎症)组11例;良性反应性改变(中度炎症)组29例;良性反应性改变(轻度炎症)组50例;正常组2例,分别占175例HPV阳性标本的34.8%、12.6%、6.3%、16.6%、28.6%和1.1%。结论:在HPV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其TCT检测结果显示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因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在妇科的宫颈病变筛查中应将HPV、TCT、宫颈刮片以及阴道镜检查联合起来才更便于早期病变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DNA TCT 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青年人群血清中流感抗体的连续三年监测 被引量:7
6
作者 段佩若 赵华 +1 位作者 林京 杜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365,368,共3页
目的 :了解青年人群血清中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和病毒变异程度。方法 :应用微量血凝素抑制试验 ,对从 1997~ 2 0 0 0年在我国 8个地区 ,每年春、秋两季 ,共采集 30 0 0份血清标本进行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 :发现人群中抗流... 目的 :了解青年人群血清中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和病毒变异程度。方法 :应用微量血凝素抑制试验 ,对从 1997~ 2 0 0 0年在我国 8个地区 ,每年春、秋两季 ,共采集 30 0 0份血清标本进行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 :发现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的水平 ,在春、秋两季间波动 ;抗甲 3型流感病毒(H3N2 )的抗体水平 ,从 1999~ 2 0 0 0年保持了高水平 ;而抗甲 1型流感病毒 (H1N1)的抗体水平 ,从 1998年以来呈梯形下降 ,易感人群由 15 %上升到 75 %。结论 :近 3年中流感病毒甲 3型、甲 1型和乙型均曾在我国局部流行 ,甲 1型流感病毒 (H1N1)发生了明显变异 ,甲 3型流感病毒 (H3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抗体水平 青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仿生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艳梅 王佃亮 +1 位作者 曾虹燕 孙晋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为种子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及分化提供暂时性载体,可随种子细胞一起植入机体病变部位,并辅助种子细胞在体内继续增殖、分化,形成新的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适应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病损组...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为种子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及分化提供暂时性载体,可随种子细胞一起植入机体病变部位,并辅助种子细胞在体内继续增殖、分化,形成新的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适应的组织或器官,达到修复病损组织或器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材料 组织工程 支架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伟 李兴红 +5 位作者 陆海 王喜智 王晓飞 于惠杰 徐晓白 蒋湘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建立了利用自装填的硫酸硅胶层析柱和商品化固相萃取(SPE)硅胶小柱净化,结合非手性气相色谱和手性气相色谱柱对多介质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土壤、浮尘、植物(松针)和动物(蚯蚓)样品中有机氯农... 建立了利用自装填的硫酸硅胶层析柱和商品化固相萃取(SPE)硅胶小柱净化,结合非手性气相色谱和手性气相色谱柱对多介质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对土壤、浮尘、植物(松针)和动物(蚯蚓)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其手性成分进行了分离检测,获得的数据能够为确认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来源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土壤 浮尘 松针 蚯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TL体外杀伤人胰腺癌细胞效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伟 江其生 +2 位作者 于慧杰 宋秀军 陈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研究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培养而来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Capan-2的抑制作用.应用各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获得成熟DC及CIK.胰腺癌组织来源抗原致敏DC,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为CTL.MTT法检... 研究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培养而来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Capan-2的抑制作用.应用各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获得成熟DC及CIK.胰腺癌组织来源抗原致敏DC,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为CTL.MTT法检测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单独的CIK对BXPC-3细胞和Capan-2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显示:胰腺癌抗原致敏的DC,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CTL,体外对BXPC-3和Capan-2胰腺癌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分别为75.85%和50.34%;CIK对BXPC-3和Capan-2胰腺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分别达到62.06%和40.92%,但比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的杀伤效应低(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在体外能诱导高效的抗胰腺癌细胞免疫反应,提示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肿瘤疫苗在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部毒性T淋巴细胞 胰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来源Exosomes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慧杰 李峰生 +1 位作者 何蕊 江其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7-1008,F0003,F0004,共4页
肿瘤免疫治疗可针对特定的抗原激发体内的免疫应答来提高免疫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杀伤或杀灭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组织,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打破肿瘤的免疫耐受、激活机体免疫来杀伤肿瘤,是... 肿瘤免疫治疗可针对特定的抗原激发体内的免疫应答来提高免疫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杀伤或杀灭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组织,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打破肿瘤的免疫耐受、激活机体免疫来杀伤肿瘤,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EXOSOMES 细胞来源 树突状 肿瘤细胞 杀伤肿瘤 免疫能力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对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慧杰 李伟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77,共3页
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它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唯一的嵌合型凝集素,存在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能调节树突状细胞(DC)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研究发... 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它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唯一的嵌合型凝集素,存在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能调节树突状细胞(DC)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研究发现DC分泌Gal-3具有抑制自身凋亡、调节细胞因子生成以及调节T细胞应答等多种功能。同时Gal-3位于胞外和胞内对T淋巴细胞分别具有相反作用,胞外Gal-3诱导T细胞凋亡,胞内Gal-3抑制其凋亡。此外Gal-3在调节炎症反应中的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ctins-3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秀军 江其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1-254,共4页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肺癌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肺癌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对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江其生 胡德耀 +3 位作者 肖南 刘良明 刘韧 闵家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MCI-154)的扩血管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张力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和蜕膜胸主动脉环的收缩张力。结果 MCI-154可浓度依赖性抑制1n...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MCI-154)的扩血管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张力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和蜕膜胸主动脉环的收缩张力。结果 MCI-154可浓度依赖性抑制1nmol·L^-1-10μmol·L^-1去甲肾上腺素(pD2’为4.21±0.23)和80mmol·L^-1 KCl(IC50为7μmol·L^-1)引起的血管环收缩,提示其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受体操纵性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而减少胞外钙内流。在无Ca^2+K-H液中,MCI-154预处理可浓度依赖性降低3μmol·L^-1苯肾上腺素(IC50为5μmol·L^-1)及20mmol·L^-1咖啡因(IC50为16μmol·L^-1)引起的血管环收缩张力,提示其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钙释放。在1μmol·L^-1 Ca^2+溶液中,MCI-154可显著降低蜕膜血管环收缩张力(IC50为10μmol·L^-1),提示其可降低血管平滑肌对Ca^2+的敏感性。结论 MCI-154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胞外钙内流、胞内钙释放和降低其对Ca^2+敏感性来降低血管平滑肌收缩张力,体外具有扩血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4’-吡啶)氨基苯]-4 5-二氢-3(2H)哒嗪酮 主动脉 平滑 血管 血管收缩 钙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肺腺癌A54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宋秀军 江其生 +3 位作者 李伟 李峰生 陈舒 于慧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影响。方法:肺腺癌A549细胞接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培养12、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测定VEGF-C基因表达变化,熔解曲线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影响。方法:肺腺癌A549细胞接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培养12、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测定VEGF-C基因表达变化,熔解曲线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物特异性,采用2(-ΔΔCT)法及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肺腺癌A549细胞射线照射后12 h和48 h,与对照组比较,除0.5、2 Gy照射剂量外VEGF-C表达明显增高;48 h与12 h相比,0.5、1、5 Gy照射剂量组VEGF-C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A549细胞高表达VEGF-C,在放疗早期阶段联合应用抑制VEGF-C基因表达技术既可杀伤癌细胞又可抑制癌细胞远处转移,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辐射 电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网织蛋白及其在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原性中的作用与意义
15
作者 窦征岳 江其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0-442,共3页
钙网织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在细胞内Ca+稳定、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通常被认为是非炎性非免疫原性,而在经某些化疗药处理的癌细胞,其凋亡过程中钙网织蛋白的移位暴露,引发了免疫原性.本文就钙网织蛋白在肿瘤细... 钙网织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在细胞内Ca+稳定、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通常被认为是非炎性非免疫原性,而在经某些化疗药处理的癌细胞,其凋亡过程中钙网织蛋白的移位暴露,引发了免疫原性.本文就钙网织蛋白在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原性中的作用与意义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网织蛋白 肿瘤免疫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树突状细胞分化与成熟的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进 王思念 +1 位作者 陈舒 江其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树突状细胞(DC)含有不同的异质性亚群,在获得性免疫的启动、定向激活及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DC的自身发育分化及功能性成熟受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构成的复杂网络调控。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通过抑制蛋白翻译或降解mRNA转录本来... 树突状细胞(DC)含有不同的异质性亚群,在获得性免疫的启动、定向激活及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DC的自身发育分化及功能性成熟受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构成的复杂网络调控。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通过抑制蛋白翻译或降解mRNA转录本来调控基因表达,调节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许多miRNA在B、T淋巴细胞、DC、巨噬细胞及其他类型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存活及功能成熟起到重要作用,部分DC相关的miRNA如miR-155和miR-146a同时参与其他免疫细胞的调节。本文综述了DC亚群的功能,靶向不同DC亚群的免疫后果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种类;同时也总结了miRNA在DC由髓系前体细胞发育并分化为特异性亚群过程以及其在DC特异性功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树突细胞 发育分化 调控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