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方和优化的多项式模糊系统H_∞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清亮 邓会选 +2 位作者 吕康文 陈逸成 李红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4,9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SOS)优化的多项式模糊系统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运用Lyapunov方法和多项式平方和分解技术,提出一种多项式模糊系统H∞性能准则,基于该性能准则,推导出多项式模糊系统H∞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进一...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SOS)优化的多项式模糊系统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运用Lyapunov方法和多项式平方和分解技术,提出一种多项式模糊系统H∞性能准则,基于该性能准则,推导出多项式模糊系统H∞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进一步将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具有平方和多项式约束的参数优化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模糊系统 H∞控制 状态反馈控制 平方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推力矢量控制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梁 张合新 +2 位作者 扈晓翔 孙鹏 周鑫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针对航天器控制制导系统的数字化,扁平化设计中通信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一种事件触发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方法依据跟踪输出变化偏差决定数据采样和信息传递,较传统周期采样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总体采样次数,从而可有效降低通信资源的消耗... 针对航天器控制制导系统的数字化,扁平化设计中通信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一种事件触发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方法依据跟踪输出变化偏差决定数据采样和信息传递,较传统周期采样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总体采样次数,从而可有效降低通信资源的消耗。将由事件触发引入的输出变化偏差视为干扰,事件触发伺服控制系统可建模为仅考虑输入输出的受扰系统,利用受扰系统理论推导出系统稳定跟踪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条件,可方便地实现触发机制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较周期采样方法,事件触发方法可节约通信资源7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控制 伺服控制 系统设计 触发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
作者 李国梁 张合新 +2 位作者 周鑫 扈晓翔 惠俊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150,156,共6页
针对线性系统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在工程应用中仅使用单一动态门限或静态门限存在Zeno现象的缺点,提出了动静门限相结合的事件触发机制。将闭环控制系统建模为脉冲系统模型,应用脉冲系统理论,导出了确保控制系统稳定的触发机制参数确... 针对线性系统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在工程应用中仅使用单一动态门限或静态门限存在Zeno现象的缺点,提出了动静门限相结合的事件触发机制。将闭环控制系统建模为脉冲系统模型,应用脉冲系统理论,导出了确保控制系统稳定的触发机制参数确定定理,得到了便于实现触发机制门限参数设计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针对确保系统稳定的触发机制门限参数可在一个区间内选择的特点和静态门限分量大小影响系统稳态区域大小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变门限触发机制,可使系统在稳态情况下自动将静态门限分量减小,显著减小稳定区域,提升事件触发控制的稳态性能,从而可实现精确控制。定量仿真表明,变门限触发机制可以在通信资源消耗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将稳态范围缩小到固定门限方法的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系统 状态反馈 事件触发控制 触发机制 变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确定测量的非线性随机退化系统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司小胜 胡昌华 +2 位作者 李娟 孙国玺 张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5-860,867,共7页
提出了一类同时考虑不确定测量和非线性随机退化的退化建模方法,通过Kalman滤波技术对受不确定测量影响的潜在退化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基于此,通过首达时间的概念得到了同时考虑退化非线性特征、退化状态不确定性及测量不确定性的剩余寿... 提出了一类同时考虑不确定测量和非线性随机退化的退化建模方法,通过Kalman滤波技术对受不确定测量影响的潜在退化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基于此,通过首达时间的概念得到了同时考虑退化非线性特征、退化状态不确定性及测量不确定性的剩余寿命分布;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似然方法的退化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并通过陀螺仪的退化测量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提高剩余寿命估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与健康管理 寿命预测 退化建模 KALMAN滤波 不确定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_2/H_∞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清亮 郑建飞 +1 位作者 蔡宗平 孔祥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优化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2/H∞控制方法.为适应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的要求,采用修正的Rodrigues参数描述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将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LPV)系统;为降低设计的保...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优化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2/H∞控制方法.为适应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的要求,采用修正的Rodrigues参数描述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将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LPV)系统;为降低设计的保守性,通过引入附加松弛变量,提出一种系统矩阵与Lya-punov矩阵分离的混合H2/H∞性能准则;基于该性能准则,运用Lyapunov方法和平方和优化技术,推导出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2/H∞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混合H2/H∞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具有平方和约束的参数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混合H2 H∞控制 大角度姿态机动 平方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优化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清亮 杨海燕 +1 位作者 岳瑞华 曹祥宇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3期8-1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优化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最优保性能控制方法.采用修正Rodrigues参数描述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将飞行器姿态运动方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LPV)系统.在分析系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运用Lyapunov方法和平方与优化技术...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优化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最优保性能控制方法.采用修正Rodrigues参数描述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将飞行器姿态运动方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LPV)系统.在分析系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运用Lyapunov方法和平方与优化技术,推导出状态反馈保性能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最优保性能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一个具有平方和约束的参数优化问题.对某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 姿态控制 大角度姿态机动 平方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方和优化的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宗平 陈琦 +2 位作者 马清亮 曹创锋 殷小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研究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状态反馈保性能控制器设计问题。采用修正的Rodrigues参数建立了飞行器姿态控制运动模型,将非线性的飞行器姿态系统模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模型(LPV模型)。将平方和优化技术和Lyapunov理论相结合,给出了飞行器... 研究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状态反馈保性能控制器设计问题。采用修正的Rodrigues参数建立了飞行器姿态控制运动模型,将非线性的飞行器姿态系统模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模型(LPV模型)。将平方和优化技术和Lyapunov理论相结合,给出了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保性能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 大角度姿态机动 平方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关系数据库的数学基础 被引量:1
8
作者 安秋生 孔祥玉 苏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8-112,共5页
在引入粗糙关系数据库(Rough Relational Database,RRDB)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分析得出粗糙关系数据库中使用的几个主要数学理论包括等价关系、分解、位模式、粗糙熵及粗糙集理论,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这些理论在RRDB中的相关性质,对它们在... 在引入粗糙关系数据库(Rough Relational Database,RRDB)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分析得出粗糙关系数据库中使用的几个主要数学理论包括等价关系、分解、位模式、粗糙熵及粗糙集理论,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这些理论在RRDB中的相关性质,对它们在粗糙关系数据库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关系数据库(RRDB) 等价关系 分解 位模式 粗糙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糊控制的智能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欣 王仕成 +2 位作者 闫循良 高运广 蒲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3-1900,共8页
组合导航中软故障难以检测,致使卡尔曼滤波精度降低甚至发散.为提高滤波的容错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糊控制的智能自适应滤波算法.首先针对软故障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滤波算法,算法中通过监测观测量新息及其变化率,应用模糊控制系统计... 组合导航中软故障难以检测,致使卡尔曼滤波精度降低甚至发散.为提高滤波的容错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糊控制的智能自适应滤波算法.首先针对软故障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滤波算法,算法中通过监测观测量新息及其变化率,应用模糊控制系统计算观测质量因子,并对滤波器量测噪声阵进行在线自适应调整,从而抑制软故障对滤波的影响,保证滤波的精度,提升容错性能.然后,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隶属度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整体精度.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在SINS/CNS/GPS导航平台上进行了定位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效,在软故障存在时,定位精度小于2 m,测速精度小于0.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组合导航 智能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矩阵的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四元数提取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晗 汪立新 +1 位作者 赵曦晶 王杰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算法是其导航算法的关键环节,应用四元数来描述运载体姿态的变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其中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精度直接影响到导航解算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在传统提取算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基于K-矩阵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算... 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算法是其导航算法的关键环节,应用四元数来描述运载体姿态的变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其中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精度直接影响到导航解算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在传统提取算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基于K-矩阵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算法,并对正交和非正交初始姿态矩阵的四元数提取进行了对比分析。初始姿态矩阵算例的提取验证表明,基于K-矩阵的提取算法运算量较小,且对于非正交姿态矩阵能有效提高四元数提取的精度,为改进姿态解算的初始四元数提取算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 四元数 姿态矩阵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纵向通道姿态模糊控制器设计
11
作者 赵曦晶 汪立新 +1 位作者 何志昆 李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3期74-77,100,共5页
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结构极其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为了实现姿态的精确控制,将模糊控制方法应用于飞行器纵向通道姿态控制中,在模糊逻辑理论的框架下,根据姿态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量,提出了一种模糊规则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模糊推... 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结构极其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为了实现姿态的精确控制,将模糊控制方法应用于飞行器纵向通道姿态控制中,在模糊逻辑理论的框架下,根据姿态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量,提出了一种模糊规则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模糊推理,实现了对飞行器姿态的模糊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性能稳定,系统响应的调整时间在1s以内,超调量不超过3%,且小扰动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控制效果,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与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姿态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推理 稳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约束的卫星抗扰反步姿态控制
12
作者 张超 张胜修 蔡光斌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05,共7页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外干扰及饱和约束的卫星非线性姿态跟踪问题,将约束反步法与状态观测器相结合,提出分块自适应抗扰反步控制器。卫星模型由修正罗德里格参数进行描述。利用带参数投影的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时变的"总干扰"...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外干扰及饱和约束的卫星非线性姿态跟踪问题,将约束反步法与状态观测器相结合,提出分块自适应抗扰反步控制器。卫星模型由修正罗德里格参数进行描述。利用带参数投影的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时变的"总干扰"项进行在线估计补偿,以提高反步控制器的鲁棒性。在设计反步控制器时,引入指令滤波器和修正跟踪误差信号以施加系统状态和执行器的饱和限制,同时较容易获得虚拟控制导数,并且放宽了干扰估计律投影算子的投影集范围。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在非线性阻尼的作用下输入-状态稳定。对比仿真表明,与传统自适应反步法相比,所提出的控制器具有更高的姿态跟踪性能和干扰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跟踪 修正罗德里格参数 反步法 扩张状态观测器 饱和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末端角约束的跃升俯冲攻击控制律设计
13
作者 冯福沁 张胜修 +1 位作者 曹立佳 王林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7649-7654,共6页
飞行器在末段进行跃升俯冲攻击,可以增加突防能力,发挥其攻击效能。为解决飞行器在末段机动飞行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各通道间严重耦合、对控制器鲁棒性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演法的跃升俯冲攻击控制律。设计过程中,非线... 飞行器在末段进行跃升俯冲攻击,可以增加突防能力,发挥其攻击效能。为解决飞行器在末段机动飞行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各通道间严重耦合、对控制器鲁棒性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演法的跃升俯冲攻击控制律。设计过程中,非线性控制律由反演法回推得出,通过引入一阶滤波器,避免了设计过程中对某些非线性信号的微分,降低了控制律的复杂性。并且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误差指数收敛。在考虑未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某飞行器进行了3种不同跃升俯冲攻击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能很好地跟踪控制指令,实现飞行器的跃升俯冲攻击,飞行弹道平滑,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法 跃升俯冲攻击 末端角约束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小波包和ELM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58
14
作者 何星 王宏力 +1 位作者 陆敬辉 姜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14-2619,共6页
为提高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的有效性以及实现对故障模式的准确分类,提出了一种优选小波包和极端学习机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为获取最优故障特征,提出了特征偏离度的概念,可作为评价小波包变换在不同小波基函数下获取的故... 为提高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的有效性以及实现对故障模式的准确分类,提出了一种优选小波包和极端学习机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为获取最优故障特征,提出了特征偏离度的概念,可作为评价小波包变换在不同小波基函数下获取的故障特征的一种测度,可据此选择特征偏离度最大的小波基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引入极端学习机对故障进行分类识别,并将诊断结果与目前几种主要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优选小波包提取的最优故障特征能够得到更高的诊断精度,而极端学习机在测试时间和诊断精度上都优于其他3种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在不到1 ms时间内实现94.44%的诊断精度,说明了所提方法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极端学习机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特征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尺寸序贯极端学习机的模拟电路在线故障诊断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宏力 何星 +1 位作者 陆敬辉 姜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8-744,共7页
为了提高极端学习机(ELM)对电子系统的在线诊断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尺寸序贯极端学习机(FSSELM)。FSSELM通过逐步添加新样本,同时剔除与其相似度最高的旧样本来提高极端学习机对待测系统的动态适应能力,并通过Sherman-Morrison矩阵... 为了提高极端学习机(ELM)对电子系统的在线诊断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尺寸序贯极端学习机(FSSELM)。FSSELM通过逐步添加新样本,同时剔除与其相似度最高的旧样本来提高极端学习机对待测系统的动态适应能力,并通过Sherman-Morrison矩阵求逆引理来降低计算复杂度,实现输出权值的递推求解,完成分类模型的在线训练。应用FSSELM进行模拟电路故障在线诊断,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在线序贯极端学习机(OS-ELM),FSSELM对故障的在线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学习机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在线训练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电流注入的圆柱表面电流分布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光斌 滕向如 +1 位作者 余志勇 庄信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9,共6页
雷电间接效应通过外部雷电能量耦合进入腔体内部,在设备或系统连接电缆上感应产生过电流和过电压而发生作用,腔体内部场可由表面电流透射产生。针对雷电间接效应作用下圆柱腔体表面电流分布规律不完善的问题,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3D... 雷电间接效应通过外部雷电能量耦合进入腔体内部,在设备或系统连接电缆上感应产生过电流和过电压而发生作用,腔体内部场可由表面电流透射产生。针对雷电间接效应作用下圆柱腔体表面电流分布规律不完善的问题,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3D电磁仿真软件CST MICROSTRIPES工作室分别对有限长规则圆柱和有限长带弧表面圆柱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雷电流脉冲注入情况下,规则圆柱横向电流沿轴向分布较为均匀,但前后边缘处较大;带弧表面圆柱横向电流沿轴向(半径小处为头部)呈衰减趋势,圆柱表面曲率半径越大,衰减程度越小;规则圆柱和带弧表面圆柱轴向电流分布呈圆周对称;锥形圆柱表面电流幅值与其表面曲率半径成正比,锥台形圆柱则正好相反。圆柱形结构表面电流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具有此类结构的设备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设计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矩阵法 雷电间接效应 雷电流 圆柱 表面电流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干扰环境下捷联惯导自对准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单斌 秦永元 +3 位作者 杨家胜 王跃钢 杨波 郭志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在包含有角晃动干扰、高低频线运动干扰以及突变干扰等复杂干扰环境下,捷联惯导系统难以快速高精度实现对准的问题,提出了复杂干扰环境下捷联惯导自对准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自对准问题转化为Wahba姿态求解问题来消除角晃动干扰的影响... 针对在包含有角晃动干扰、高低频线运动干扰以及突变干扰等复杂干扰环境下,捷联惯导系统难以快速高精度实现对准的问题,提出了复杂干扰环境下捷联惯导自对准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自对准问题转化为Wahba姿态求解问题来消除角晃动干扰的影响,利用惯性系下的重力矢量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用低通滤波器法和时域信号处理方法来消除高、低频线运动干扰和突变干扰,并同现有算法仿真比较,验证了算法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上述复杂干扰环境下180 s时方位对准精度收敛到10′以内,300 s时方位对准精度达到4.75′,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快速自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自对准 复杂干扰 时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端学习机背景预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爱罡 王宏力 +3 位作者 杨小冈 陆敬辉 姜伟 黄鹏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自适应检测复杂环境中的红外小目标,提出了基于极端学习机背景预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依据灰度值分布设计局部边缘敏感平滑滤波器,在相近的灰度范围内,使中心像素的灰度值等于邻域内多数灰度值的融合,对红外图像进行滤波,能... 为自适应检测复杂环境中的红外小目标,提出了基于极端学习机背景预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依据灰度值分布设计局部边缘敏感平滑滤波器,在相近的灰度范围内,使中心像素的灰度值等于邻域内多数灰度值的融合,对红外图像进行滤波,能够去除大量噪声并突出图像主要结构;其次,利用极端学习机对滤波后的图像建立回归模型,以邻域像素值为输入,以中心像素值为输出训练模型,并对背景进行预测,得到的图像与滤波后的图像做差,得到小目标显著图;最后,利用图像块对比特性对显著区域处理,使小目标区域均匀突出,抑制背景区域,并经过简单阈值操作,实现对红外小目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算法相比,在复杂背景下,本文算法检测结果的局部信噪比增益最高,单帧检测时间为0.18 s。本文算法对背景进行学习,发掘背景与目标的差异,提高了算法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检测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学习机 红外小目标 背景预测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干扰对激光解码识别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乾 刘志国 +1 位作者 王仕成 张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568,共4页
为了有效评估高重频干扰对激光编解码的影响效果,采用归一化互相关函数法,量化分析了高重频干扰对精确频率码的干扰效果。以仅有干扰信号进入导引头波门、干扰信号超前制导信号一定时间进入导引头波门两种情况,重点分析了在激光解码识... 为了有效评估高重频干扰对激光编解码的影响效果,采用归一化互相关函数法,量化分析了高重频干扰对精确频率码的干扰效果。以仅有干扰信号进入导引头波门、干扰信号超前制导信号一定时间进入导引头波门两种情况,重点分析了在激光解码识别过程中的干扰效果,仿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定量化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复频率的高重频激光干扰效果存在差异,重复频率为100kHz时干扰效果最好。该研究为增强高重频干扰效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高重频干扰 互相关 编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陀螺随机漂移预测的多尺度混合建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星 王宏力 +1 位作者 陆敬辉 姜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针对陀螺随机漂移时间序列由于非平稳和非线性造成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准确跟踪其变化趋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色极端学习机(GELM)的多尺度混合建模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随机漂移时间序列按照频... 针对陀螺随机漂移时间序列由于非平稳和非线性造成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准确跟踪其变化趋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色极端学习机(GELM)的多尺度混合建模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随机漂移时间序列按照频率高低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式分量和一个余量;然后针对不同类型时频特性分量选择合适激活函数和隐层神经元数目的GELM分别进行预测;最后,以等权相加的方式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将该方法用于某型激光陀螺随机漂移预测中,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陀螺随机漂移,预测精度比残差GM(1,1)和GELM预测模型分别提高了33.43%和23.47%,可为激光陀螺的漂移补偿、故障预报和可靠性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多尺度混合建模 灰色极端学习机 随机漂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