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泌尿系统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悦 訾晓渊 孙颖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ssociated system,CRISPR-Cas)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它... 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ssociated system,CRISPR-Cas)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它能精准完成外源DNA的识别与编辑,为基因工程提供了革命性的分子工具。CRIPSR-Cas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易于设计等特点,将其运用于泌尿系统肿瘤研究中,可为泌尿系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而更好地服务临床诊疗。本文将对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分子结构与工作原理、在泌尿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 泌尿系统肿瘤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汽化结合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宏 唐华 +3 位作者 黄建成 林美霞 侯建国 钱松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结合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 ,BPH)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低位硬膜外麻醉下 ,联合使用环状电极、滚筒状电极以及铲状电极对 83例BPH行经尿道汽化结合电切术。 结果...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结合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 ,BPH)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低位硬膜外麻醉下 ,联合使用环状电极、滚筒状电极以及铲状电极对 83例BPH行经尿道汽化结合电切术。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5 8min ,平均失血量 80ml,均未输血 ,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 (Transurethalresectionsyndrome ,TURS)发生。全部病例随访 2月~ 2年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术前 (2 6 4± 5 7)分下降至术后 (8 4± 3 9)分 (t =2 0 31,P <0 0 0 1) ,生活质量(QOL)评分由术前 (4 9± 0 4 )分下降至术后 (1 6± 0 3)分 (t=3 92 ,P <0 0 0 1) ,最大尿流率 (Maximumflowrate ,MFR)由术前 (5 1± 3 7)ml s上升至术后 (16 3± 4 2 )ml s(t=5 6 4 ,P <0 0 0 1)。 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Transurethalvaporizationofprostate ,T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ransurethalresectionofprostate ,TURP)治疗BPH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球部损伤腔内会师治疗(附18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利国 张鸽 +1 位作者 张杰 高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86-186,共1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镜腔内会师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2月至2 0 0 0年 12月 ,18例腔内会师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  15例经尿道膀胱镜下会师获治愈 ,随访 3月~ 5年 ,疗效满意。 3例失败...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镜腔内会师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2月至2 0 0 0年 12月 ,18例腔内会师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  15例经尿道膀胱镜下会师获治愈 ,随访 3月~ 5年 ,疗效满意。 3例失败改行开放性尿道修补术。 结论 骑跨伤致尿道球部损伤多为尿道不完全断裂。经尿道膀胱镜腔内会师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有手术时间短 ,操作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球部损伤 腔内会师治疗 腔内治疗 经尿道膀胱镜 会阴骑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联合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附165例报告)
4
作者 叶利洪 陈永良 +1 位作者 陶水祥 钱松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 (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 (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的疗效。 方法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联合TUVP与TURP治疗BPH 16 5例。 结果 手术时间 ( 2 0~ 145 )min ,平均 6 5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 8g~ 10 0g ,平均 34g。随访 112例 ,时间 3月~ 18月。IPSS由术前 ( 2 1 0± 3 0 )分下降至术后 ( 7 8± 1 1)分 (t=2 12 ,P <0 0 5 )。残余尿量由术前 ( 6 5 0± 12 6 )ml下降至术后 ( 18 6± 15 0 )ml(t=2 35 ,P <0 0 5 )。 结论 TUVP联合TURP治疗BPH综合两者优点 ,出血少 ,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 联合 电切 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与后腹腔镜下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边琪 王韦 +2 位作者 王海峰 吴海洋 郭志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6-948,共3页
目的 B超引导下肾囊肿经皮穿刺抽液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术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是目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常用方法,文中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资料,其中55例行B超引导下肾囊... 目的 B超引导下肾囊肿经皮穿刺抽液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术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是目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常用方法,文中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资料,其中55例行B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术(穿刺硬化组),57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腹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症状、肾囊肿位置与大小、手术并发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术后复发率。结果穿刺硬化组患者年龄较腹腔镜组大[(59.7±12.7)岁vs(52.0±12.8)岁,P<0.05];2组肾囊肿病程、伴随症状、单发与多发比例、肾囊肿大小、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硬化组肾囊肿位于上极和腹侧面的比例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1);穿刺硬化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腹腔镜组[(2.5±1.5)d vs(7.8±3.0)d,P<0.01],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腹腔镜组[(2003.2±1140.5)元vs(16421.5±2740.8)元,P<0.01]。结论与后腹腔镜下去顶术相比,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短、医疗花费小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肾囊肿的方法。但对于位于肾上极或腹侧面的囊肿,后腹腔镜下去顶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肾囊肿 抽吸 硬化 腹腔镜去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人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基因B~H外显子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慧 卢建 +3 位作者 于晓玲 陈光椿 张金山 孙颍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和方法 :为探讨雄激素受体 (AR)与前列腺癌 (PC)发生发展及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的关系 ,我们首先建立了用PC的穿刺和石蜡切片组织检测AR基因突变的PCR -SSCP(双链构象多态性 ) -双链DNA循环测序法。并用上述方法检测了 45例国人前列腺... 目的和方法 :为探讨雄激素受体 (AR)与前列腺癌 (PC)发生发展及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的关系 ,我们首先建立了用PC的穿刺和石蜡切片组织检测AR基因突变的PCR -SSCP(双链构象多态性 ) -双链DNA循环测序法。并用上述方法检测了 45例国人前列腺癌组织 (6例穿刺组织 ,39例石蜡切片 )AR基因B~H外显子的基因突变。结果 :在 6例患者的癌组织中证实有 7个SSCP泳动变位片段 (其中一患者有两个外显子异常 ) ,这 6例患者中 4例为低分化腺癌 ,其中 2例已有远处转移 ,而序列分析证实这 2例转移患者SSCP异常的外显子H片段各存在一错义突变 (Glu 872Gln、Met 886Ile)。这两种AR的基因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为在PC中新发现的突变。结论 :实验发现AR突变均发生在前列腺癌的中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急性附睾炎32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霆 王林辉 孙颖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头孢他啶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患者体温及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变化...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头孢他啶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患者体温及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变化;治疗4周后进行附睾疼痛评分,精液检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1.3%,观察组附睾疼痛程度评分、精子畸形率均低于对照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复方丹参片对急性附睾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炎 头孢他啶 复方丹参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棕色脂肪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生理学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魏丹 徐志鹏 薛耀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18-2920,共3页
人体内存在两种功能性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hiteadipose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共同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WAT是一种储能组织,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激素调节能量代谢。人体内WAT过度堆积可引起... 人体内存在两种功能性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hiteadipose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共同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WAT是一种储能组织,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激素调节能量代谢。人体内WAT过度堆积可引起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BAT是一种耗能组织,参与非寒颤性产热和食物诱导性产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组织 生理学作用 影响因素 肥胖相关疾病 人类 白色脂肪组织 分泌细胞因子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BH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龚隽 葛京平 +1 位作者 杨斌 孙颖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ALKBH2基因高表达于尿路上皮肿瘤,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难以稳定均一性的下调靶基因。文中旨在构建人源ABH2基因sh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选取ABH2基因,分析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单链oligo的设计... 目的 ALKBH2基因高表达于尿路上皮肿瘤,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难以稳定均一性的下调靶基因。文中旨在构建人源ABH2基因sh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选取ABH2基因,分析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单链oligo的设计及合成,利用PCR对合成的oligo进行拼接反应,将合成好的序列装入pcDNA3.1(+)载体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鉴定重组克隆中基因序列后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ABH2。根据不同的载体分为4组:siRNA-468组、siRNA-571组、siRNA-662组和对照组。根据靶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shRNA,构建入U6载体。将shRNA载体分别与表达载体共转染入HEK293细胞,通过QPCR检测筛选出最优干扰序列。将筛选到最有效的shRNA-571干扰序列构建入慢病毒载体pL/shRNA/F载体,用构建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收集病毒原液,超速离心浓缩,并测定滴度。将LV-shRNA-571与过表达载体pcDNA3.1(+)/ABH2共转染肾癌细胞株ACHN,通过QPCR鉴定干扰效果。结果克隆测序验证无误,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转染实验48 h后,收集293细胞分泌的病毒上清测定病毒的滴度为1.1×108TU/mL。对照组ABH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785±0.082,siRNA-571组为0.078±0.006,RNAi后ABH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0.078±0.006)与对照组(0.785±0.082)相比显著降低(P<0.01),慢病毒PL/shRNA/F-ALKBH2-571对目的基因ABH2的干扰效率为92.2%。结论成功构建ABH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并得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ALKBH2基因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利比里亚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患者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洁 席惠君 +1 位作者 储丹凤 张玲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991-993,共3页
2014年,撒哈拉以南的西非三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我国解放军援利医疗队如何利用当地有限的卫生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诊疗护理策略,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确保"零感染"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埃博拉病... 2014年,撒哈拉以南的西非三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我国解放军援利医疗队如何利用当地有限的卫生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诊疗护理策略,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确保"零感染"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埃博拉病毒病诊疗中心治疗病区的工作模式、5例确诊病例病情及护理策略,为国内同行今后护理类似病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 埃博拉 确诊患者 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钢 矫力 +1 位作者 王林辉 孙颖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2,共5页
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及个性化诊疗方案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新兴的代谢组学(metabolomics)开辟了辅助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新思路。代谢组学是一种将图像识别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结合起来的分析技术,用于检测体液或组织中... 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及个性化诊疗方案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新兴的代谢组学(metabolomics)开辟了辅助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新思路。代谢组学是一种将图像识别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结合起来的分析技术,用于检测体液或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并分析其变化规律。肿瘤的发生、发展伴随着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代谢组学能对肿瘤引起的机体代谢变化作出整体评价,筛选出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治。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方法学,代谢组学在肿瘤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系统生物学 肿瘤 代谢产物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监测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连印 姜君仪 +2 位作者 刘俊江 李守宾 高双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目前在国外已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但在国内尚未应用于临床,同时缺乏膀胱癌早期诊断价值的相关资料。文中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癌复发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尿路上皮... 目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目前在国外已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但在国内尚未应用于临床,同时缺乏膀胱癌早期诊断价值的相关资料。文中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癌复发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8例,分别采用膀胱镜、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和尿脱落细胞学方法检测膀胱癌复发,并进行独立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的检测结果发现,41例患者确诊为膀胱癌术后复发。荧光原位杂交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膀胱癌复发特异性均为10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敏感性为62.1%,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敏感性的31.0%,P<0.05。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的病例中,17例为G3级肿瘤,12例为G2级肿瘤,7例为G1级肿瘤;相比之下,尿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15例为G3级肿瘤,3例为G2级肿瘤,无G1级肿瘤阳性病例。结论 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法较细胞学检测对检测膀胱癌复发更为有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膀胱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