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成像评价单侧颈动脉闭塞脑血流动力学与侧支代偿方式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晓青 田建明 +3 位作者 卢光明 左长京 刘嘉 徐嘉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DSA评估单侧颈动脉闭塞(CAO)患者侧支代偿方式对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的价值。方法根据DSA结果将38例患者按不同侧支代偿方式分为两组:单纯初级侧支代偿组(n=14,Ⅰ组)和次级侧支代偿或初级和次级侧支共同代...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DSA评估单侧颈动脉闭塞(CAO)患者侧支代偿方式对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的价值。方法根据DSA结果将38例患者按不同侧支代偿方式分为两组:单纯初级侧支代偿组(n=14,Ⅰ组)和次级侧支代偿或初级和次级侧支共同代偿组(n=24,Ⅱ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闭塞侧与对侧CTP参数的均值(CBF、CBV、TTP)和相对比值(rCBF、rCBV、rTTP)。比较两组患者闭塞侧与对侧及组间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第Ⅰ组患者闭塞侧与对侧相比仅TTP值延长(t=7.54,P<0.01);第Ⅱ组患者闭塞侧CBV和TTP值较对侧增大(t=5.49、10.70,P均<0.01)。两组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P=0.494),rCBV与r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4.50,P均<0.05)。结论 CTP联合DSA可全面评价CAO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损伤情况以及不同侧支代偿方式脑血流动力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脑血管障碍 侧支循环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法兔VX2肺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庆 汪建华 +5 位作者 贾荣飞 左长京 彭烨 崔斌 王少雁 孔令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尝试建立适于影像学评价的兔VX2肺移植瘤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VX2肿瘤组织块注入法建立兔肺移植瘤模型,以常用的VX2肿瘤组织悬液注射法作为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实验组肺... 目的尝试建立适于影像学评价的兔VX2肺移植瘤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VX2肿瘤组织块注入法建立兔肺移植瘤模型,以常用的VX2肿瘤组织悬液注射法作为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实验组肺内成瘤率86.67%(13/15),胸膜种植率40.00%(6/15),平均生存时间(57.84±6.00)天。对照组成瘤率100%(15/15),胸膜种植率86.67%(13/15),平均生存时间(29.00±7.01)天。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胸膜及胸壁种植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种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穿刺VX2肿瘤组织块注入法建立兔肺移植瘤模型在肺内形成孤立结节,较常用的肿瘤组织悬液注射法明显降低了胸膜及胸壁种植率,延长了实验动物生存时间,适合于影像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延迟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与^18F-FDG PET显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閤谦 田建明 +5 位作者 汪斌 孔令山 崔斌 吴骋 陈涛 童林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的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 目的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个节段进行对比并用配对McNemar检验及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左心室心肌的17个节段中,5段心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10段心肌一致性好(Kappa值>0.75),2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0.40≤Kappa值≤0.75)。结论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与PET评估心肌存活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评估存活心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力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错构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建华 马小龙 +3 位作者 郑建军 左长京 田建明 郑建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H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表现。结果:本组9例中,8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单发病灶CT表现:3例平扫呈等密度,4例呈稍低密度(其中2例边缘伴钙化),1例呈高密度,病...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H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表现。结果:本组9例中,8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单发病灶CT表现:3例平扫呈等密度,4例呈稍低密度(其中2例边缘伴钙化),1例呈高密度,病灶呈爆米花样钙化。多期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或周围斑片状强化(6例),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延迟后上述病灶均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1例爆米花样钙化各期均未见强化;本组1例多发病灶者共发现8个病灶,最大径1.2~9.5cm不等,CT显示脾上极1个病灶以囊性为主,边缘弧形钙化。其余病灶为实性结节或肿块,以等低密度为主,边界欠清,增强后呈弥漫性、渐进性强化。结论:SH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当CT平扫显示脾内等或稍低密度实性肿块,伴或不伴钙化,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或周围斑片状强化,随时间延迟呈渐进性强化,延迟期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时有助于SH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股骨颈骨样骨瘤六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玉涛 汪建华 +4 位作者 王海涛 于志海 涂灿 左长京 田建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应用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股骨颈骨样骨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对6例股骨颈骨样骨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术治疗。患者均以髋关节疼痛症状为主,病程1个月-2年,平均8个月。手术在腰麻下进...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应用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股骨颈骨样骨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对6例股骨颈骨样骨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术治疗。患者均以髋关节疼痛症状为主,病程1个月-2年,平均8个月。手术在腰麻下进行,术中于 CT 引导下应用直径3.5-4.0 mm穿刺针穿入瘤巢中心,用骨活检针刮取肿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再将有效治疗直径1.5-2.0 cm的射频电极准确插入瘤巢中心,治疗温度90℃持续6 min。术后以疼痛视觉拟评分(VAS)作为临床疗效评定参数。手术前后行MRI检查,进行影像学对比。结果术后3 d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术后1周内均能下床行走。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内无复发。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股骨颈骨样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瘤 骨样 股骨颈 导管消融术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颅脑成像检查规范(2017版) 被引量:17
6
作者 卢洁 张苗 +6 位作者 方继良 艾林 兰晓莉 李彪 左长京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1-794,共4页
一体化PET/MR已经逐渐在临床应用,其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任务。一体化PET/MR颅脑检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扫描前准备、扫描规范(PET扫描、常规颅脑MR扫描、不同颅脑疾病的特殊MR扫描)、放射性示踪... 一体化PET/MR已经逐渐在临床应用,其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任务。一体化PET/MR颅脑检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扫描前准备、扫描规范(PET扫描、常规颅脑MR扫描、不同颅脑疾病的特殊MR扫描)、放射性示踪剂和MR对比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制定该操作规范的目的是为临床工作中处理不同颅脑疾病,提供针对性的PET/MRI检查操作规范。本规范在PET显像剂方面,仅限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融合图像评价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肇博 左长京 +6 位作者 董爱生 王小姣 彭烨 李晓红 茅娟莉 潘文舟 徐登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评价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的2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综合表现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和无肿瘤骨...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评价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的2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综合表现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和无肿瘤骨转移,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正确诊断百分率。结果 254例患者中确诊肿瘤骨转移111例,无肿瘤骨转移143例。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的灵敏度(93.6%)、特异度(93.7%)、阳性预测值(99%)、阴性预测值(100%)、正确诊断百分率(93.3%)均高于全身骨扫描(42.3%、74.8%、95.7%、92.5%、56.7%)。结论评价肝癌骨转移时,SPECT-CT融合图像较全身骨显像更具有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骨转移 SPECT-CT融合图像 全身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显像在管理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靖 孔令山 +1 位作者 崔斌 谢明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 探讨18F FDGPET显像在诊断、治疗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 92例经治肺癌患者进行18F FDGPET显像及CT检查 ,检查后随访 6~ 48个月 ,将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标准摄取值 (SUV)与其余患者相比较 ;分析患者SUV与其生存状况... 目的 探讨18F FDGPET显像在诊断、治疗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 92例经治肺癌患者进行18F FDGPET显像及CT检查 ,检查后随访 6~ 48个月 ,将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标准摄取值 (SUV)与其余患者相比较 ;分析患者SUV与其生存状况。结果 对于经治肺癌患者 ,18F FDGPET在诊断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上均明显优于CT ;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SUV小于其余患者 ;患者生存状况与其SUV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 18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检查临床护理操作规范(2017版)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斌如 帅冬梅 +7 位作者 方继良 艾林 兰晓莉 李彪 左长京 卢洁 李亚明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MR脑功能成像工作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5-798,共4页
一体化PET/MR检查护理规范是关于PET/MR检查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包括检查前准备、注射药物护理、检查时护理、检查后护理、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和个人辐射防护。旨在为核医学科护士在临床PET/MR检查中提供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处... 一体化PET/MR检查护理规范是关于PET/MR检查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包括检查前准备、注射药物护理、检查时护理、检查后护理、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和个人辐射防护。旨在为核医学科护士在临床PET/MR检查中提供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处理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功能成像结合临床功能筛选早期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佳 张致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比较左旋多巴-苄丝肼、培高利特、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其对纹状体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的作用,筛选出适合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方法以接受苯海索治疗设为对照组。44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例,平行地... 目的比较左旋多巴-苄丝肼、培高利特、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其对纹状体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的作用,筛选出适合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方法以接受苯海索治疗设为对照组。44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例,平行地接受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苄丝肼组)、培高利特(培高利特组)、司来吉兰(司来吉兰组)、苯海索(对照组)治疗1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纹状体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131I-epidepride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异性/非特异性摄取,统一帕金森病量表分值的变化。结果(1)治疗13个月后,起病肢体对侧、同侧纹状体突触后131I-epidepride特异性摄取值:左旋多巴-苄丝肼组(0.64±0.22,0.67±0.24),培高利特组(1.09±0.25,1.03±0.15),司来吉兰组(1.11±0.06,1.05±0.26),对照组(0.98±0.37,0.99±0.10)。左旋多巴-苄丝肼组与对照组、其他两药物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其他两药物组、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2)统一帕金森病量表评分减少: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组最明显,培高利特组、司来吉兰组次之。结论培高利特、司来吉兰对131I-epidepride摄取影响较小,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受体多巴胺D2 纹状体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抗震颤麻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的相关因素研究
11
作者 王少雁 王辉 +3 位作者 左长京 孙高峰 陈素芸 孔令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82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ROI)勾画技术测量病灶SUVmax。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SUVmax与患者... 目的探讨肺癌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82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ROI)勾画技术测量病灶SUVmax。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SUVmax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最大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肺癌患者中,腺癌52例,鳞癌23例,小细胞癌7例。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SUVmax大小依次为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其中腺癌与鳞癌SUV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最大径<3 cm组中,不同病理类型肿瘤SUVmax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5,P<0.01);而在肿瘤最大径≥3 cm组中,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P=0.72)。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max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肿瘤直径和肿瘤分化程度对SUVmax存在多重共线性,校正直径因素后的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为SUVmax的显著影响因素(β=0.618,t=7.52,P<0.05),而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对SUVmax无显著影响。结论肺癌病灶的SUVmax与肿瘤最大径和分化程度相关,且对SUVmax具有多重共线性,在多因素分析时校正直径因素的条件下,肿瘤分化程度为SUVmax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对SUVmax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F-氟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99m)Tc-CPF显像技术研究
12
作者 潘桂霞 彭烨 左长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显像剂99mTc-环丙沙星(99mTc-CPF)的SPECT功能性成像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灶的诊断价值。方法:①制备99mTc-CPF,测定其稳定性。②开腹后通过主胰管插管,采用5%牛磺胆酸钠及胰蛋白酶混合物推注,在SAP模型建立后4... 目的:探讨新型显像剂99mTc-环丙沙星(99mTc-CPF)的SPECT功能性成像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灶的诊断价值。方法:①制备99mTc-CPF,测定其稳定性。②开腹后通过主胰管插管,采用5%牛磺胆酸钠及胰蛋白酶混合物推注,在SAP模型建立后48~72 h在CT引导下向胰腺坏死区注入大肠杆菌,进行SAP继发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③99mTc-CPF SPECT显像。④应用Philips Auto SPECT程序和Multivew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各组织的定量分析。结果:①99mTc-CPF在6 h内标记率和放化纯均>90%。②经病理证实建立SAP继发感染模型的成功率为93.8%(15/16)。③SAP继发感染病灶部位1 h显像时显现清楚,2 h显像时有所增强,3 h显像明显消退。结论:99mTc-CPF可以用于诊断SAP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感染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消融与热化疗对小猪正常胰腺的作用——对比研究
13
作者 孙高峰 左长京 +1 位作者 邵成伟 田建明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0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射频消融与热化疗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用于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CT引导下对24只正常小猪胰腺尾部分别进行射频消融(12只)及热化疗(12只)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h、3d、7d和14d复查胰腺CT及MRI...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射频消融与热化疗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用于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CT引导下对24只正常小猪胰腺尾部分别进行射频消融(12只)及热化疗(12只)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h、3d、7d和14d复查胰腺CT及MRI、检测血清淀粉酶及测量坏死区最大层面面积。从第3天开始,每组每次复查后均处死4只猪,将影像学表现与大体病理对照。结果:CT引导下射频消融及热化疗干预后第3天,猪胰尾部坏死灶最明显,7~14d胰尾坏死灶逐渐缩小。影像检查结果与大体病理相符合。术后血清淀粉酶均出现一过性升高,3d血清淀粉酶水平最高,7d逐渐降低,至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射频消融组术后1h、3d、7d的坏死灶大小及术后3d的血清淀粉酶均高于同期热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和热化疗均能造成猪正常胰腺明确的局灶性坏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射频消融 热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立吉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14
作者 赵武伟 张致峰 +3 位作者 何晓军 苏敬敬 孔令山 谢惠君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司立吉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早期帕金森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安坦治疗组(11例)和司立吉林治疗组(11例);年龄分别为(61.6±8.3)岁和(60.8±5.0)岁。两组患者入组时均经纹状体99mTc-TRODAT-1单... 目的观察司立吉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早期帕金森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安坦治疗组(11例)和司立吉林治疗组(11例);年龄分别为(61.6±8.3)岁和(60.8±5.0)岁。两组患者入组时均经纹状体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以及帕金森病量表评分,随后开始施行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3个月帕金森病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治疗13个月后纹状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99mTc-TRODAT-1特异性摄取值百分率的变化。结果(1)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患病肢体对侧及同侧纹状体对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特异性摄取值下降百分率分别为:安坦组(28.9±13.0)%、(31.8±15.6)%,司立吉林组(30.39±14.7)%、(32.6±16.6)%,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帕金森病量表评分显示,治疗6个月时,安坦组评分为(23.7±4.3)分,司立吉林组为(13.1±5.5)分;治疗13个月时两组评分分别为(27.0±4.3)和(9.8±4.8)分,司立吉林组明显优于安坦组(均P<0.05)。结论司立吉林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不加重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立吉林 早期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秋虎 程超 左长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术能够对患者腋窝区域淋巴结进行准确分期,已成为评估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状态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核素法与染料法在前哨淋巴结定位中还存在诸如假阴性率高、准确性存在争议等问题。CT淋巴显像由于能够提供乳腺... 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术能够对患者腋窝区域淋巴结进行准确分期,已成为评估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状态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核素法与染料法在前哨淋巴结定位中还存在诸如假阴性率高、准确性存在争议等问题。CT淋巴显像由于能够提供乳腺淋巴结及其引流淋巴管之间详细的解剖信息,并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现已逐渐被临床医生所接受。本文对近年来CT淋巴显像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淋巴管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