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细胞瘤54例外科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金英 马立业 +1 位作者 张斌 刘小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15-3116,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54例胰岛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22.2%)(胰岛素瘤11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2...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54例胰岛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22.2%)(胰岛素瘤11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2例(77.8%)。前者恶变率为8.3%(1/12),而后者恶变率为16.7%(7/42)。术前影像诊断明确肿瘤定位52例(96.3%),其余2例经术中触摸探查和超声检查得到定位。行肿瘤摘除术13例,节段切除术14例,胰体尾切除术7例,胰体尾+脾脏切除术5例,Whipple手术12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1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3.0%(7/54),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于胰岛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良恶性。术前不能确定肿瘤位置的,应联合应用术中超声和术者触摸以探查肿瘤部位。适宜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恶性病变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胰岛细胞 胰岛素瘤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炯 毕建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3期184-187,共4页
许多消化道肿瘤病人在围手术期存在代谢障碍,严重者可以并发营养不良。因此适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特别是将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结合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全身状况,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诊治分析:附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英杰 薛绪潮 方国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44-2847,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 UCWO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12月收治的1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1990-2013年国内文献报道11篇12例患者,对所有13例UCWO...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 UCWO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12月收治的1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1990-2013年国内文献报道11篇12例患者,对所有13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1例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食欲不振,无黄疸、发热、腹泻等症状,查体剑突下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6 cm ×15 cm;CT示:腹腔内占位,肝内多发占位。行胰体尾+全胃+脾切除术,病理诊断:胰体尾UCWOGCs。13例患者中,男6例,女7例。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12例,体检发现上腹部肿块1例。行B超及CT检查,11例提示胰体尾部肿块影。肿瘤直径4-23 cm。13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UCWOG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腹部可触及包块,其组织学起源尚有争议,诊断需与胰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等鉴别。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未分化癌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血红蛋白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清TNF-α、IL-6表达和MODS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波 方国恩 +1 位作者 钱宝华 薛绪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47-1451,共5页
本研究探讨失血性休克猪复苏输血同时输注不同剂量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的变化,以了解FH... 本研究探讨失血性休克猪复苏输血同时输注不同剂量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的变化,以了解FHb对动物机体的影响,为战伤时含高浓度FHb库存血的使用提供指导。于动物休克复苏时经静脉途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FHb,监测动物生命体征及各重要器官功能变化;计算MODS发生率的变化,并收集动物静脉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结果表明:动物在输注10 mg/kgFHb后血清TNF-α、IL-6含量与休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输注5 mg/kg FHb后血清TNF-α、IL-6含量与休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MODS发生率与休克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结论失血性休克猪复苏输血时,含有高剂量(大于10 mg/kg体重)FHb的库存血对失血性休克猪的细胞因子影响显著,加重了其对于重要器官的损害,MODS的发生率增加。动物对于FHb的耐受剂量在10 mg/kg左右,输注库存血时FHb含量如低于10 mg/kg(体重)对于在失血性休克情况下的动物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血红蛋白 失血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营养支持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戴华佳 侯克柱 +3 位作者 蔡祖金 周琪 朱松 毕建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支持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肠内加肠外营养,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乳剂支...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支持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肠内加肠外营养,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乳剂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C3、C4水平呈下降再升高趋势,IgM术前、术后1d、7d呈增高再降低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gG、IgA、C3、C4术后1d、7d高于对照组,IgM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d血清TNF-α、IL-6、CRP水平显著增高,术后第7d各指标水平下降;观察组术后1d、7d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手术对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及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免疫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