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CT与MRI影像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斯婕 曹凯 陆建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3-857,共5页
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PNETs)的组织学分级与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综合治疗密切相关,而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MRI对术前诊断PNETs具有重要价值。文中探讨PNETs在cT及MRI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PNETs)的组织学分级与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综合治疗密切相关,而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MRI对术前诊断PNETs具有重要价值。文中探讨PNETs在cT及MRI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PNETs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检查,分析各PNETs病灶的影像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G1级病灶形态多呈类圆形,较规则;而G2级病灶欠规则。CT检查形态较规则病灶G1级占91.30%(21/23)、G2级占52.00%(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857,P=0.003);MR检查形态较规则病灶G1级占88.48%(22/27)、G2级占55%(11/20),2种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P=0.05)。低密度病灶G1级占73.91%(17/23)、G2级占32%(8/25);等密度病灶G1级占26.09%(6/23)、G2级占68.00%(17/25),2种级别不同密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42,P=0.004)。有胆胰管扩张的G1级占7.41%(2/27)、G2级占4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7,P=0.007)。CT检查病灶强化峰值位于动脉期的G1级占21.74%(5/23)、G2级占64.0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4,P=0.003);MRI检查病灶强化峰值位于动脉期的G1级占29.63%(8/27)、G2级占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7.521,P=0.006)。结论病灶形态、CT平扫时密度、CT或MRI强化后强化峰值时间及胆胰管有无扩张均可以为区分G1、G2级PNETs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影像学类型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宏艳 王志锋 +4 位作者 马小龙 杨盼盼 张雪凤 袁渊 王铁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P)影像学类型与其病理基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的SCP的影像学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根据囊腔的数量、大小和排列形态将SCP分为多囊型、单囊型、蜂巢型和实型...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P)影像学类型与其病理基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的SCP的影像学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根据囊腔的数量、大小和排列形态将SCP分为多囊型、单囊型、蜂巢型和实型,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42例SCP中,多囊型19例,单囊型4例,蜂巢型16例,实型3例。中央瘢痕样结构较为常见(多囊型89%,实型67%和蜂巢型44%)。蜂巢型表现为难以计数的微小囊腔密集蜂巢状排列。实型在CT图像上表现为"实性肿瘤"的密度和强化方式,但在MR T2WI和MRCP图像上显示囊性肿瘤信号特征。89%的多囊型具有分叶状轮廓;6例钙化全部发生在中央瘢痕样结构内。仅有1例囊腔内有出血。所有囊壁均未见壁结节。病理显示所有病例镜下均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覆盖内壁的囊腔性结构,不同类型SCP囊腔的大小、数量和排列不同。结论:在SCP的影像学类型中,多囊型、蜂巢型和实型都具有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不同影像学类型表现与病理形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内分泌肿瘤1型影像学表现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旭 边云 +1 位作者 陆建平 王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4-1394,共1页
胰腺MEN1影像学表现 A.轴位CT动脉期图像示胰腺钩突部、十二指肠降段内分泌瘤(箭),肝右后叶下段转移瘤(短箭);B.轴位CT动脉期图像示胰腺尾部内分泌瘤(箭);C.轴位T2WI示左侧肾上腺腺瘤(箭) 图2 全胰腺病理大体标本 内见多个暗红色、黄... 胰腺MEN1影像学表现 A.轴位CT动脉期图像示胰腺钩突部、十二指肠降段内分泌瘤(箭),肝右后叶下段转移瘤(短箭);B.轴位CT动脉期图像示胰腺尾部内分泌瘤(箭);C.轴位T2WI示左侧肾上腺腺瘤(箭) 图2 全胰腺病理大体标本 内见多个暗红色、黄色、灰白色内分泌瘤(箭)患者男,52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多发占位且无明显症状、体征”就诊。患者2010年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病理为甲状旁腺腺瘤;2015年因“右肺中叶结节”接受右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肺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新技术评估前列腺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费剑锋 阳青松 陆建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2-345,共4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检测评估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远期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影像学检查已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很多新的影像检查手段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综...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检测评估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远期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影像学检查已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很多新的影像检查手段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综述主要对当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机制、优缺点及检测效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骨扫描 磁共振成像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雯佳 詹茜 +5 位作者 江远亮 陈士跃 张雪凤 陈录广 刘崎 陆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患者高危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患者(症状组)和23例无症状狭窄者(无症状组),行头颅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覆盖MCA的M1段的轴位T1WI、T2WI和对比剂...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患者高危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患者(症状组)和23例无症状狭窄者(无症状组),行头颅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覆盖MCA的M1段的轴位T1WI、T2WI和对比剂增强T1WI(CE-T1),以及脑DWI。定量分析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以及各序列中斑块的信号强度指数。结果症状组中,责任斑块88个,非责任斑块20个;无症状组非责任斑块23个。症状组责任病变的狭窄率和斑块负荷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非责任病变者(狭窄率:63.61%±24.13%vs 55.61%±24.83%,P=0.002;斑块负荷:86.24%±13.83%vs 75.40%±17.08%,P<0.0001);且责任病变的最小管腔面积明显低于非责任病变[(0.95±0.70)mm2 vs(2.22±0.65)mm2,P<0.0001]。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间斑块的T2WI和T1WI信号强度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责任斑块呈混杂信号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责任斑块(P均<0.05),症状组责任病变的CE-T1信号强度指数也明显高于无症状组非责任斑块(1.66±0.59vs 1.37±0.62,P=0.0002)。结论与单纯应用狭窄率对MCA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评价相比,HR-MRI的MCA管壁成像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评价MCA粥样硬化责任斑块时除了狭窄率,还应结合斑块负荷、斑块信号和强化等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调整中心静脉置管头端异位的尝试 被引量:18
6
作者 毛燕君 董惠娟 +2 位作者 张玲娟 李红梅 许莲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端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端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本组共13例PICC头端异位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率100%,调整所... 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端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端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本组共13例PICC头端异位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率100%,调整所需平均时间为15.5min,与床边盲调比较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临床上PICC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高,且难以避免。采用DSA引导下调整PICC头端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和操作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 异位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造影栓塞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敬禹 宋涛 +4 位作者 王卫星 江旭 陈文会 杨朝爱 杨继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动脉造影表现,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相应的动脉造影表现;分析对于不同类型血管栓塞剂的选择及其治疗的技术成功率、...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动脉造影表现,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相应的动脉造影表现;分析对于不同类型血管栓塞剂的选择及其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中DSA造影阳性者占63.5%(33/52),18例表现为直接阳性征象,11例表现为间接阳性征象,4例表现兼有直接和间接阳性征象。33例造影阳性患者中24例行经动脉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1.7%(22/24),临床成功率为62.5%(15/24),复发率为37.5%(9/24)。结论经动脉造影及栓塞能快速发现出血部位并有效控制出血,是急性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有效诊疗手段;出血的病因、造影表现和出血动脉多样,其诊断率、栓塞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的高分辨率MRI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雪凤 刘崎 +5 位作者 陈士跃 詹茜 彭雯佳 陈录广 田霞 陆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08-812,796+798,共5页
目的利用3.0 T高分辨磁共振(HR-MRI)研究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形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其中初发患者36例(初发组),复发患者41例(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3.... 目的利用3.0 T高分辨磁共振(HR-MRI)研究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形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其中初发患者36例(初发组),复发患者41例(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3.0 T高分辨磁共振斑块成像(扫描序列包括TOF-MRA,头颅常规DWI,责任血管轴位T1WI、T2WI及T1WIGd-DTPA增强)。对比分析初发组与复发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责任血管管腔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T1WI及T2WI斑块信号强度指数。结果复发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管腔狭窄率(P=0.002)、斑块负荷(P=0.005)、斑块强化率(P=0.037)均明显高于初发组,最小管腔面积(P=0.001)明显小于初发组。复发组斑块T2WI信号强度指数大于初发组(P<0.001),而T1WI信号强度指数两者无明显差异(P=0.245)。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可以有效评估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综合评价斑块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以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之护理管理规范探索 被引量:27
9
作者 毛燕君 叶文琴 +2 位作者 田梅梅 李凤萍 任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为了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CT增强扫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而对比剂(Contrast Media,CM)是不可缺少的显影剂。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次CT检查,其中50%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检查,在中国... 为了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CT增强扫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而对比剂(Contrast Media,CM)是不可缺少的显影剂。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次CT检查,其中50%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检查,在中国仅2007年对比剂的用药金额达10.98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对比剂 护理管理 静脉外渗 CT增强扫描 检查手段 CT检查 增强检查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小龙 汪建华 +2 位作者 蒋慧 陆建平 刘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CT表现以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CC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表现为占据肾上腺区的直径>4cm的巨大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具有明显的包膜结构,其中1例突破包膜侵犯肾静脉。肿瘤中央存在囊变结构和瘢痕组织,其中5例为星芒状,2为十字形。4例中心存在沙粒样钙化,所有肿瘤内部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结论 ACC具有特征性CT表现,与病理相结合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纤维肉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24
11
作者 马小龙 汪建华 +2 位作者 陆建平 刘崎 白晨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FS)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FS(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2例和高度恶性2例)临床、MRI及病理资料。结果:MRI表现:除1例高度恶性MFS位置较深外,其余7例均较表浅;肿瘤体积较... 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FS)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FS(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2例和高度恶性2例)临床、MRI及病理资料。结果:MRI表现:除1例高度恶性MFS位置较深外,其余7例均较表浅;肿瘤体积较大,平均5.0 cm×7.5 cm;3例MFS(1例中度恶性,2例高度恶性)分叶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余5例分叶不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8例MFS内部信号均较混杂,增强后强化不均,低度及中度恶性MFS示强化区与无强化区交织分布,高度恶性MFS示明显结节样强化区及无强化区。病理表现:MFS内部存在黏液样基质占优势的细胞疏松区和肿瘤细胞占优势的细胞密集区,其中低度恶性肿瘤边界清晰,膨胀性生长,内部含有明显占优势的黏液样基质和少量细胞密集区,呈交替分布;而高度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晰,有较多的结节样的细胞密集区;中度恶性肿瘤生长方式与形态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MFS的MRI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MRI显示MFS的侵袭范围及周围卫星灶可为其病理分级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肉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护模式对缩短缺血性脑卒中就诊至动脉穿刺时间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江薇 翁艳秋 +1 位作者 王晓燕 张玲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专科护士主导的救护流程对缩短缺血性脑卒中就诊至动脉穿刺时间(DPT)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上海长海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急诊入院后,采用常规的一站式救治模式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专科护士主导的救护流程对缩短缺血性脑卒中就诊至动脉穿刺时间(DPT)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上海长海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急诊入院后,采用常规的一站式救治模式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经急诊入院后,卒中急救专科护士主导的救护模式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DPT的效果。结果对照组DPT时间为(81.7±11.2) min,观察组为(69.8±10.0)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中在工作主动性、团结协作、理论知识及沟通能力方面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救专科护士主导的救护模式可以有效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PT,为患者的黄金救治赢得了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急救专科护士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就诊至动脉穿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管腔形态特征及脑梗死类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雪凤 刘崎 +5 位作者 陈士跃 詹茜 彭雯佳 陈录广 田霞 陆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21-726,共6页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两种不同的管腔形态特征及对应脑梗死类型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两种不同的管腔形态特征及对应脑梗死类型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行HR-MRI及头颅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管腔形态特征及头颅DWI上脑梗死类型。依照HR-MRI上闭塞管腔的形态学特征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DWI上脑梗死类型分为单发脑梗死、多发脑梗死、无脑梗死灶。结果 44例患者纳入分析,斑块形成组30例,非斑块形成组14例。斑块形成组闭塞位置位于近端16例,远端14例,非斑块形成组闭塞部位为近端13例,远端1例,两组闭塞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5,χ^2=4.99),非斑块形成组闭塞部位多为M1段近端。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单发性脑梗死分别为11例和5例,多发性梗死分别为15例和2例,无梗死灶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脑梗死类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χ^2=8.29),斑块形成组脑梗死类型多为多发性脑梗死,而非斑块组多为单个脑梗死或无梗死灶。结论 高分辨MRI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管腔管壁形态特征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闭塞管腔内是否有斑块与主干周围有无侧支形成可能是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脑梗死类型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ASL与WBCTP在成人烟雾病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冰 陆建平 +7 位作者 刘崎 陈士跃 许兵 陈录广 王莉 邵成伟 詹茜 田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评估3D ASL与全脑CT灌注(whole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WBCTP)对成人烟雾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评估的一致性,探究3D ASL在成人烟雾病术前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均行WBCTP... 目的:评估3D ASL与全脑CT灌注(whole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WBCTP)对成人烟雾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评估的一致性,探究3D ASL在成人烟雾病术前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均行WBCTP及3D ASL检查。勾画并计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相对CBF。分别运用配对t检验及Bland–Altman分析评估WBCTP与3D ASL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BF及r CBF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2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WBCTP及3D ASL的CBF具有统计学差异(t=-10.813,P<0.0001),而二者间的r CBF则无统计学差异(t=-1.005,P<0.316)。Bland–Altman分析得到的二者的CBF差值的均数(均数的95%一致性界限)及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为分别为-6.2(-7.33,-5.08)及(-30.3,-17.9)。而r CBF则为0.01(-0.01,0.02)及(-0.22,-0.23)。结论:3D ASL可以较为准确的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皮层灌注状态进行定量的评估,且与WBCTP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烟雾病 3D ASL 全脑灌注CTP Bland–Altman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雷祎 刘芳 +3 位作者 范承启 王洋 王铁功 邵成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2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中男14例,...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2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16~88岁,平均49.7岁,病灶最大径2.0~15.2cm,平均5.59cm。肿瘤形态呈类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2例。病灶呈实性11例,呈囊实性16例,8例可见钙化灶。11例实性病灶CT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呈轻度或轻中度强化;16例囊实性病灶CT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分别呈结节状(岛屿状)、分隔样强化或边缘不均匀强化。3例邻近脏器受侵,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4例可见血管侵犯。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通常瘤体体积较大,钙化及病灶内出血、坏死、囊变较多见,CT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强化方式多样,与其肿瘤细胞成分、排列方式及血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CTA在肾脏肿瘤术前的应用及其与螺旋CTA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超 郭海若 +5 位作者 许兵 刘崎 魏强 沈倩瑾 张火俊 陆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在肾脏肿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比螺旋CTA的优势。方法:对118例肾肿瘤患者术前行容积CT肾脏血管成像,观察肾动静脉及腔静脉。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行320排螺旋CT肾脏血管成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在肾脏肿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比螺旋CTA的优势。方法:对118例肾肿瘤患者术前行容积CT肾脏血管成像,观察肾动静脉及腔静脉。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行320排螺旋CT肾脏血管成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118例患者的双侧肾脏及肾动静脉均在容积CT的扫描范围内。7例肾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有癌栓;患侧出现27例多支肾动脉,9例肾动脉过早分支,2例肾动脉狭窄。观察组CTA辐射剂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可精确提供双肾及肿瘤的血管情况,能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信息;较之螺旋CT成像,容积CT血管成像较大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肾脏肿瘤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桥搭桥术后:320排动态容积CT对桥血管的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冰 陆建平 +4 位作者 许兵 任丽 刘崎 郝强 王敏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桥血管评估中的价值。方法:4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共114支桥血管,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其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Vitrea FX VES 6.0后处理工作站对桥血管进行评估,其中8例与DSA结...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桥血管评估中的价值。方法:4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共114支桥血管,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其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Vitrea FX VES 6.0后处理工作站对桥血管进行评估,其中8例与DSA结果相对照。结果:4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桥血管共114根,102支血管通畅,5支轻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不同来源及不同性质的桥血管之间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8例CT检查与DSA结果相吻合。结论:320排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对冠状动脉搭桥血管进行评估的有效手段,对临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泪道造影方法研究(附36例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敏杰 萧毅 +3 位作者 田建明 左长京 邵成伟 沈倩瑾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中对比剂及扫描体位的合理选择方法。方法:36例(49侧)溢泪患者行CT泪道造影检查,分别选用300mgI/ml泛影葡胺、40%碘化油行CT横断面、冠状面扫描,观察CT对泪道、阻塞平面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CT泪道造影对49... 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中对比剂及扫描体位的合理选择方法。方法:36例(49侧)溢泪患者行CT泪道造影检查,分别选用300mgI/ml泛影葡胺、40%碘化油行CT横断面、冠状面扫描,观察CT对泪道、阻塞平面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CT泪道造影对49侧泪道中的48侧(98%)获得满意效果,均显示了泪道的全程或阻塞平面以上扩张部分,明确了泪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结论:CT泪道造影应根据病情或观察目的选择适宜的对比剂和扫描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介入病房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莲琴 毛燕君 +2 位作者 王慧 赵汉美 张婷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肿瘤介入病房中的作用。方法总结肿瘤介入病房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临床管理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制定适合肿瘤介入病房的护理风险预案并实施,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患者满意度、不...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肿瘤介入病房中的作用。方法总结肿瘤介入病房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临床管理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制定适合肿瘤介入病房的护理风险预案并实施,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实施效果。结果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后,肿瘤介入病房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在全院55个护理单元排名从(28.3±3.0)名上升至(5.9±1.2)名;患者满意率从(93.2±1.0)%上升至(98.5±0.4)%;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结论制定与实施护理风险预案,是肿瘤介入病房安全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介入病房 护理风险预案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正常胰腺多b值DWI参数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莉 马超 +3 位作者 李晶 王莉 田冰 陆建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因素对成年正常胰腺多b值DWI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胰腺正常患者(男36例,年龄21-68岁,平均43.9±11.4岁;女21例,年龄24-59岁,平均46.8±9.7岁)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利用上腹部多b值DWI(b值=0、2...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因素对成年正常胰腺多b值DWI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胰腺正常患者(男36例,年龄21-68岁,平均43.9±11.4岁;女21例,年龄24-59岁,平均46.8±9.7岁)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利用上腹部多b值DWI(b值=0、20、50、100、200、400、600、800及1000s/mm^2)测量每个患者从胰腺头到尾部单指数模型参数ADCtotal值和双指数模型参数ADCfast、ADCslow和f值,并计算每个胰腺平均ADCtotal、ADCfast、ADCslow和f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各参数平均值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ADCtotal、ADCfast、ADCslow和f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正常胰腺平均ADCtotal、ADCfast、ADCslow和f值[分别为(1.45±0.15)×10^-3、(13.17±4.91)×10^-3、(0.88±0.18)×10^-3 mm^2/s和(0.370±0.063)]皆低于男性[分别为(1.55±0.17)×10^-3、(15.77±7.83)×10^-3、(0.91±0.15)×10^-3 mm^2/s和(0.372±0.056)],但男、女性间各参数平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成年正常胰腺平均ADCtotal、ADCfast和ADCslow值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5、-0.340和-0.300;P值分别为0.017、0.010和0.023);f值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048,P=0.725)。结论:成年正常胰腺平均ADCtotal、ADCfast和ADCslow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利用多b值DWI研究胰腺相关疾病时,不可忽略志愿者年龄因素对ADCtotal、ADCfast和ADCslow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体素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呼吸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