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骨质疏松症简易筛查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沈菲 李忆鲁 +8 位作者 沈文忠 沈雁红 徐蓉 陆斌 顾娟 丁海光 平菁 杨燕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骨质疏松症简易筛查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脑卒中患者120例为脑卒中组,及门诊非脑卒中患者120例为非脑卒中组。两组患者分別使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10M... 目的探讨多种骨质疏松症简易筛查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脑卒中患者120例为脑卒中组,及门诊非脑卒中患者120例为非脑卒中组。两组患者分別使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10M)骨质疏松症1 min测试题法、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法、放射吸收(RA)法进行骨质疏松筛查。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筛查阳性率、上级转诊率及随访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IOM骨质疏松症1 min测试题法筛查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患者OSTA法、RA法筛查阳性率及上级转诊率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脑卒中组患者10M骨质疏松症1 min测试题法随访骨折发生率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两组患者OSTA法、RA法随访骨折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骨质疏松症已被广泛重视,但是社区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不便、日光照射较少,更易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因此,推广骨质疏松症简易筛查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骨质疏松 简易筛查工具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现状分析及社区干预效果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顾秋千 韩一平 +5 位作者 宋丽娟 袁春兰 朱蓓 徐萍芳 胡吉媚 张芳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9-52,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九亭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的自我健康管理情况。以及从全科医学角度出发,研究全科家庭医生参与下的社区干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效果调查。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松江...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九亭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的自我健康管理情况。以及从全科医学角度出发,研究全科家庭医生参与下的社区干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效果调查。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松江区九亭镇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确诊病例268人,对照组按性别、年龄采取1∶1配对,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家族过敏史、>6个月母乳喂养、湿疹史、被动吸烟、宠物饲养、房屋装修、家中霉斑等)进行研究。同时对病例组268名儿童进行社区干预(包含:口罩防护、优化环境、规范治疗、定期复诊、疾病宣教等方面),社区干预评估量表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每1月评估一次,6个月后对患儿复评得分。结果对九亭镇536名0~14岁儿童进行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在可能的8项危险因素中,家族过敏史、大于6个月母乳喂养、湿疹史、被动吸烟史、宠物饲养、房屋装修、家中霉斑均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儿性别差异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中,大于6个月的母乳喂养为其保护因素,其余均为危险因素。经过6个月全科医生参与下的社区干预,患儿哮喘控制测试比较干预前分数普遍提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社区干预从全科家庭医生的工作角度出发,将"防、治、保、康、宣"有机结合到儿童哮喘的日常诊疗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等多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危险因素 全科医学 社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梅 赵伟忠 +2 位作者 陆海峰 宋梅桂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09-3813,共5页
目的探讨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吉祥坊"邻里中心卫生单元、旗忠社区卫生服务站、邻松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抽取2017年1—9月的门诊就... 目的探讨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吉祥坊"邻里中心卫生单元、旗忠社区卫生服务站、邻松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抽取2017年1—9月的门诊就诊居民830、270、560例。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10—11月,主要内容为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情况、就诊满意度。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6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39%。其中,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就诊居民800例(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居民800例(社区卫生服务站组),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间无差异(P>0.05)。在签约及就诊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的"1+1+1"签约率、社区首诊率、预约转诊率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两组居民"1+1+1"组合内就诊率、因病住院率、大病及时转诊率间无差异(P>0.05);在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接受健康评估、开具延伸处方、通过社区筛查发现疾病、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两组居民开具慢性病延伸处方比例间无差异(P>0.05);在中医药和康复服务利用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接受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的比例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在就诊满意度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对医生诊疗水平、医生服务态度、中医药和康复服务、预约转诊、开具延伸处方、自检项目的满意度评分及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对排队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评分低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两组居民对上门诊疗、健康体检的满意度评分间无差异(P>0.05)。结论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的设立可拉近家庭医生与居民的距离,有效提升居民的就诊满意度,有利于家庭医生制度的落实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服务 邻里中心 卫生单元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