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外侧壁相关结构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纪振华 邓彬华 +9 位作者 彭浒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刘海斌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结果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 目的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结果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分为鼻后外侧动脉及鼻中隔后动脉两支。80%(24侧)鼻后外侧动脉从蝶腭动脉下方发出,20%(6侧)从蝶腭动脉上方发出,分出处位于筛骨嵴后方。鼻中隔后动脉有86.7%(26侧)在蝶窦前下壁分为上、下两支,13.3%(4侧)在进入鼻中隔后分为上、下2支。上颌窦开口位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内,66.7%(20侧)开口位于半月裂孔中1/3段,30%(9侧)位于半月裂孔后1/3段,3.3%(1侧)开口于上鼻道,86.7%(26侧)上颌窦内口高于眶底水平。鼻囟门平均大小为(14.81±4.28)mm(前后径)×(9.71±1.43)mm(上下径)。结论蝶腭动脉及其分支和鼻囟门是鼻腔外侧壁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外侧壁 显微解剖 蝶腭动脉 蝶腭孔 鼻囟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乳突段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君玉 党瑞山 +1 位作者 卢亦成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为侧颅底手术中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电动磨钻轮廓化乳突,暴露3个半规管、面神经乳突段全长。测量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宽度、面神经乳突段始端及末端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 目的为侧颅底手术中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电动磨钻轮廓化乳突,暴露3个半规管、面神经乳突段全长。测量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宽度、面神经乳突段始端及末端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并观察面神经乳突段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结果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为(11.04±1.03)mm,宽度为(2.29±0.39)mm。面神经乳突段起始部到乙状窦、外耳道后上棘、颅后窝硬膜、岩上窦-乙状窦-横窦交点、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分别为(9.41±2.06)mm、(15.61±2.11)mm、(5.96±1.51)mm、(20.20±3.44)mm、(3.84±0.14)mm。面神经乳突段末端-乙状窦、外耳道后上棘、乳突尖、颅后窝硬膜、岩上窦-乙状窦-横窦交点的最近距离分别为(7.05±2.01)mm、(20.32±2.69)mm、(16.48±2.48)mm、(7.97±2.61)mm、27.38±4.21)mm。结论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二腹肌嵴是面神经乳突段定位的重要标志,面神经乳突段走行于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二腹肌嵴前端形成的三角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乳突段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二腹肌嵴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神经节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纪振华 邓彬华 +9 位作者 彭浒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刘海斌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研究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结果翼腭神经节为翼腭窝内副交感神经节,为翼管神经、上颌神... 目的研究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结果翼腭神经节为翼腭窝内副交感神经节,为翼管神经、上颌神经、腭神经三者交汇处,位于内上方为翼管神经,位于外下方为上颌神经,位于下方为腭神经,腭神经起始于腭骨垂直板与上颌骨后壁的夹角处,腭神经起始处外径为(1.23±0.32)mm,向前内走行,并于腭降动脉的后内侧逐渐紧贴腭骨垂直板下降进入翼腭管。结论翼腭神经节与腭神经及翼管神经相邻,先通过腭神经寻找到翼腭神经节,再通过翼腭神经节可定位翼管神经,因此可作为翼管神经切除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神经节 显微解剖 翼管神经 腭神经 翼管神经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窝区域的影像学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斌 邓彬华 +9 位作者 彭浒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纪振华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测量翼腭窝解剖相关标志与实体解剖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翼腭窝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头部标本5例(10侧),采用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翼腭窝结构,分别测量一些内镜下重要解剖结构的影像数据,然后对头颅标...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测量翼腭窝解剖相关标志与实体解剖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翼腭窝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头部标本5例(10侧),采用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翼腭窝结构,分别测量一些内镜下重要解剖结构的影像数据,然后对头颅标本行翼腭窝区内镜解剖,并测量得到相应解剖学数据,比较两者解剖测量数据。结果影像学方法与解剖学方法测量的解剖数据都可反映实体情况,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翼腭窝影像解剖数据可靠,具有鼻内镜手术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解剖 内镜解剖 翼腭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的手术入路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建春 邓斌华 +8 位作者 陈进璜 胡建道 李永德 吕政纲 张健 刘环海 纪振华 彭浒 刘海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切除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及各种手术入路。结果 8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0.5~5...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切除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及各种手术入路。结果 8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0.5~5年,无一例复发;23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行放化疗,随访0.5~5年,生存期不足1年6例,0.5~4年8例,5年及以上11例。结论 ⑴鼻侧切开术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合于原发于筛上颌窦侵及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病变;⑵扩大上颌骨切除术适合于原发上颌窦恶性肿瘤累及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⑶面正中揭翻术或鼻内镜辅助下面正中揭翻术适合于鼻腔、鼻窦、鼻咽、翼腭窝的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⑷颞-颧-颌联合入路适合于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累及颞下窝及蝶鞍旁;⑸颈颌入路适合于咽旁间隙良、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⑹正中下颌骨裂开入路适合于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累及颞下窝、椎前间隙及颅底;⑺经口腔腭部入路适合于鼻咽、翼腭窝的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⑻鼻内镜下入路适合于鼻咽、翼腭窝的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侵犯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咽旁间隙 头颈部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神经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浒 邓彬华 +9 位作者 刘环海 彭渝 纪振华 万安云 刘海斌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4-635,共2页
目的 为翼腭窝内上颌神经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在15个成人头颅部标本中解剖观测上颌神经出圆孔处到鼻腔外侧壁、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观察上颌神经与上颌动脉的关系。结果 上颌神经出圆孔处到鼻腔外侧壁的距离为(13.78±2.18)mm... 目的 为翼腭窝内上颌神经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在15个成人头颅部标本中解剖观测上颌神经出圆孔处到鼻腔外侧壁、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观察上颌神经与上颌动脉的关系。结果 上颌神经出圆孔处到鼻腔外侧壁的距离为(13.78±2.18)mm;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17.89±2.67)mm 。上颌神经与上颌动脉的位置关系是:63.3%动脉位于神经的外下方,37.7%在神经下方。 上颌神经与上颌动脉之间的距离为 (7.68±1.35)mm(6.60~11.10 mm)。结论 本研究可为上颌神经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神经 翼腭窝 上颌动脉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手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0-623,共4页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病理免疫组化诊断技术、鼻内窥镜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日益完善成熟,为临床开展颅底肿瘤微侵袭外科手术提供了可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以及神经外科医生对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的手术进路及应用...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病理免疫组化诊断技术、鼻内窥镜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日益完善成熟,为临床开展颅底肿瘤微侵袭外科手术提供了可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以及神经外科医生对翼腭窝及其毗邻区域肿瘤的手术进路及应用解剖学研究产生了新的兴趣[1,2]。翼腭窝位于颞下窝内侧、眶尖后下方的狭小骨性间隙,窝内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通过,并与颅内外多个腔和窝相通。许多起源于鼻腔、鼻旁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学 肿瘤手术 翼腭窝 临床 毗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影像诊断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脉的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有雄 廖建春 +8 位作者 陆勤康 张建耀 党瑞山 纪荣明 刘环海 王惠云 江涛 严皎娜 曹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眼动脉的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的眼动脉起始,观察眼动脉起始位置,起始处与脑膜环的关系,眼动脉与脑膜中动脉的交通支情况。结果:有93.3%的眼动脉起始自颈内动脉,6.7%眼动脉... 目的:观察眼动脉的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的眼动脉起始,观察眼动脉起始位置,起始处与脑膜环的关系,眼动脉与脑膜中动脉的交通支情况。结果:有93.3%的眼动脉起始自颈内动脉,6.7%眼动脉起始自脑膜中动脉。其中53.3%起始于硬脑膜下,30%起始于远侧硬膜环上,而起始于床突段的占6.7%,海绵窦段占3.3%。眼动脉与脑膜中动脉间存在交通支的占25%。结论:眼动脉起源存在变异及异常交通支,在行上颌动脉栓塞前要评估是否存在这些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解剖学 变异 脑膜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