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手术中蝶鞍的解剖定位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志潮 丁学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秦时强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2,425,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鼻道及蝶窦底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内窥镜下经鼻蝶至蝶鞍的解剖观察。结果 :鼻柱根部到蝶窦口 (65 .3± 3 .1)mm ,...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鼻道及蝶窦底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内窥镜下经鼻蝶至蝶鞍的解剖观察。结果 :鼻柱根部到蝶窦口 (65 .3± 3 .1)mm ,鼻根到蝶窦口 (4 5 .4± 2 .4)mm ,蝶窦口到蝶筛隐窝顶 (7.1± 3 .4)mm ,鞍底到鼻柱根部与中鼻甲下缘连线的垂直距离 (12 .1± 2 .0 )mm ,蝶窦口长径 (3 .3± 1.5 )mm ,蝶窦口宽 (1.3± 0 .5 )mm ,蝶窦口上端距中线 (3 .0± 1.0 )mm ,蝶窦口下端距中线 (3 .9± 1.2 )mm。结论 :借助观察到的蝶窦口等解剖标记 ,内窥镜能够较好的定位蝶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蝶鞍 蝶窦 应用解剖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鞍区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学华 王志潮 +2 位作者 廖建春 秦时强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蝶鞍区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内窥镜下经鼻蝶至蝶鞍的解剖观察。结果 :鞍膈高度(5 .5± 0 .6)mm ,鞍膈孔前后径 (6.2&... 目的 :为临床开展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 2 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进行蝶鞍区的解剖测量 ,并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内窥镜下经鼻蝶至蝶鞍的解剖观察。结果 :鞍膈高度(5 .5± 0 .6)mm ,鞍膈孔前后径 (6.2± 1.3 )mm ,鞍膈孔左右径 (6.5± 1.5 )mm ,鞍膈孔前缘到鞍结节 (3 .4± 1.3 )mm ,鞍膈孔前缘到垂体柄 (2 .5± 1.1)mm ;视神经出视神经颅口宽 (5 .0± 0 .4)mm ,两侧内缘间距 (13 .7±2 .3 )mm ,视交叉前缘距视神经间沟中点 (6.8± 1.3 )mm ,视交叉宽 (11.5± 1.4)mm。结论 :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应熟悉蝶鞍底及窦内的解剖标志 ,并充分利用鞍膈等解剖结构有序地做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窥镜 蝶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丘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建春 王海青 +4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丘气房的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鼻丘气房的最大前后径为 (8.4±1.4)mm(6.0~ 11.0mm) ;最大上下径为 (10 ...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丘气房的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鼻丘气房的最大前后径为 (8.4±1.4)mm(6.0~ 11.0mm) ;最大上下径为 (10 .8± 2 .3 )mm(7.0~ 16.0mm) ;鼻丘骨壁的厚度为 (0 .1± 0 .1)mm(0 .1~ 0 .5mm) ;鼻丘中心至前鼻棘的距离为 (3 9.9± 2 .9)mm(3 4.0~ 46.0mm) ;其连线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为 (77.3± 6.6)°(65 .0~ 90 .0 )°。结论 :鼻丘气房的发育大小是影响额窦引流的主要解剖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丘 前鼻棘 额窦炎 内窥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门周结构对内镜下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廖建春 朱杭军 +2 位作者 丁学华 秦时强 王志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3-444,共2页
目的 :研究内耳门周结构对颞骨径路内镜下处理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 ,为临床开展相应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窥镜手术 ,观察小脑下前动脉及内耳门后唇的变异 ,了解其对内窥镜导入及其手术... 目的 :研究内耳门周结构对颞骨径路内镜下处理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 ,为临床开展相应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窥镜手术 ,观察小脑下前动脉及内耳门后唇的变异 ,了解其对内窥镜导入及其手术的影响。结果 :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 1/3以上者占 2 7.5 % (11侧 )。小脑下前动脉在Ⅶ、Ⅷ脑神经外侧成袢者占 2 2 .5 % (9侧 )。内耳门后唇隆起合并小脑下前动脉袢在Ⅶ、Ⅷ脑神经之外侧者占 7.5 % (3侧 )。结论 :当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 1/3或小脑下前动脉弓在Ⅶ、Ⅷ脑神经之前时将对内窥镜导入有阻碍 ,当两种情况合并存在时要将内窥镜导入脑桥小脑三角区相当困难 ,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下前动脉 内耳门后唇 内窥镜 脑桥小脑三角病变 手术 内耳门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泪管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青 廖建春 +5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 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内窥镜鼻窦手术及泪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泪管骨壁的厚度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鼻泪管内骨壁的厚度为(0 .9± 0 .2 )mm(0 .4~ 1.4mm) ;后骨壁... 目的 :为临床开展内窥镜鼻窦手术及泪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泪管骨壁的厚度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鼻泪管内骨壁的厚度为(0 .9± 0 .2 )mm(0 .4~ 1.4mm) ;后骨壁的厚度为 (0 .2± 0 .2 )mm (0 .1~ 0 .8mm)。结论 :鼻泪管内骨壁较厚而坚硬 ,经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时以使用电钻开窗为宜 ;鼻泪管后骨壁较薄 ,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口扩大时不宜过于向前以免损伤鼻泪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 泪囊鼻腔造孔术 内窥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外筛窦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建 陆书昌 +1 位作者 纪荣明 党瑞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89,共2页
对60例成人尸头(男34例,女26例)的眶内侧壁解剖进行了研究,观察了Dacryon点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孔之间的关系,以及筛前孔与额筛缝的关系,测量了各点间距离。结果显示: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后孔、视神... 对60例成人尸头(男34例,女26例)的眶内侧壁解剖进行了研究,观察了Dacryon点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孔之间的关系,以及筛前孔与额筛缝的关系,测量了各点间距离。结果显示: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孔的距离分别约为19、32、40mm,筛前孔至筛后孔距离约为14mm,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约为9mm,有70%的筛前孔位于额筛缝上。认为Dacryon点是鼻外筛窦手术的重要标志。本文对鼻外筛窦切除术的临床要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外筛窦切除术 应用解剖 筛窦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突间隙显微外科解剖及概念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嘉 丁学华 +4 位作者 楼美清 骆纯 卢亦成 曹瑞华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为经床突间隙(CS)进行海绵窦、鞍内、颈内动脉及眼动脉等病变的直接手术提供解剖依据,进一步澄清CS的概念。方法:用22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从翼点和额下入路对前床突及周围结构进行直接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CS是磨... 目的:为经床突间隙(CS)进行海绵窦、鞍内、颈内动脉及眼动脉等病变的直接手术提供解剖依据,进一步澄清CS的概念。方法:用22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从翼点和额下入路对前床突及周围结构进行直接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CS是磨除前床突后留下的一楔形空间,其顶边宽(2.39±0.18)mm(0.64~4.10mm),底边宽(5.34±0.16)mm(2.66~7.00mm),上内侧边长(7.67±0.33)mm(4.02~14.32mm),下内侧边长(11.21±0.49)mm(4.24~17.06mm),下侧边长(10.00±0.32)mm(5.6~14.26mm),底高(7.87±0.35)mm(5.12~16.38mm),尖端空间完全被颈内动脉(ICA)床突段所占据。ICA的远硬膜环和近硬膜环都不完整,动脉壁外常有海绵窦静脉丛,术中剥离ICA床突段可引起静脉丛出血。结论:ICA床突段血管壁外有海绵窦静脉丛,它是海绵窦内结构,所以手术松解ICA床突段最好只剥离其内侧缘的ICA穴,并为术中暴露CS后的空间大小提供了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突间隙 显微外科解剖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筛窦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建 陆书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鼻内窥镜筛窦切除术时常出现眶内及颅内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为此类手术提供重要解剖数据,依此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方法:在60个完整成人尸体头部标本上对鼻内窥镜下行筛窦切除术的应用解剖进行了研究,通过颅正中矢状切面、... 目的:鼻内窥镜筛窦切除术时常出现眶内及颅内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为此类手术提供重要解剖数据,依此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方法:在60个完整成人尸体头部标本上对鼻内窥镜下行筛窦切除术的应用解剖进行了研究,通过颅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设计了11条测线、9个测角和5项观察。结果:①前鼻棘至手术有关重要解剖结构的距离及角度约分别为:钩突中部35mm、49°,筛泡中部37mm、52°,中鼻甲基板43mm、58°,筛板前部50mm、71°;②中鼻甲前端至蝶窦口距离为35mm,中鼻甲前端顶部附着处为筛顶与筛板的分界;③中鼻道外侧壁(上颌窦内侧壁)与纸样板在同一垂直面。结论:中鼻甲是鼻内窥镜鼻窦切除术的重要内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窦镜 筛窦切除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并发症的防治及治疗后康复 被引量:4
9
作者 彭玉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7-269,共3页
关键词 鼻咽癌 并发症 防治 治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10
作者 刘冰 吴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91-1593,共3页
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鼻息肉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鼻息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局部产生IgE。最近的研究发现,应用GC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减少... 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鼻息肉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鼻息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局部产生IgE。最近的研究发现,应用GC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减少有几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治疗 鼻息肉组织 病理生理学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鼻炎 白细胞数量 肥大细胞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窦及前中筛窦口引流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海青 廖建春 +5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 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筛泡气化发育的情况 ,观察额窦及前中筛气房窦口引流情况。结果 :额窦向中鼻道引流占 87.5 % (3 5侧 ) ;向筛漏斗引流占...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筛泡气化发育的情况 ,观察额窦及前中筛气房窦口引流情况。结果 :额窦向中鼻道引流占 87.5 % (3 5侧 ) ;向筛漏斗引流占 10 .0 % (4侧 ) ;鼻丘向中鼻道引流占 90 .0 % (3 6侧 ) ;向筛漏斗引流占 10 .0 % (4侧 ) ;额隐窝向中鼻道引流占 15 .0 % (6侧 ) ;向筛漏斗引流占 10 .0 % (4侧 ) ;向侧窦引流占75 % (3 0侧 ) ;筛泡向筛漏斗引流占 2 5 .0 % (10侧 ) ;向侧窦引流占 75 .0 % (3 0侧 )。结论 :钩突和筛泡的解剖异常直接影响前组鼻窦的通气引流 ,从而导致前组鼻窦的炎症发生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解剖 额窦 鼻丘 筛泡 额隐窝 内窥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瘤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时强 丁学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王志潮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研究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顶端的入路解剖 ,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在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颅标本上测量入路相关数据 ,在 9例新鲜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行内窥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经颞下... 目的 :研究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顶端的入路解剖 ,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在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颅标本上测量入路相关数据 ,在 9例新鲜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行内窥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经颞下锁孔入路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夹闭的手术操作 ,观察显露范围及操作范围 ,入路中各解剖结构对手术区显露及操作的影响。结果 :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的距离分别为 (61.5± 1.7)mm、(92 .1± 3 .6)mm、(3 3 .5± 3 .1)mm、(73 .6±1.1)mm、(95 .6± 1.7)mm、(5 2 .3± 2 .2 )mm ;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分别连线与中线的夹角分别为 (3 6.6± 1.2 )°、(8.5± 2 .3 )°、(82 .6± 3 .0 )°、(4 5 .1± 3 .0 )°、(3 0 .5± 3 .4)°、(83 .5± 4.0 )°。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均能通过多种神经血管间隙达到靶区 ,显露良好 ,照明充分 ,操作空间充分。结论 :采用内窥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能满意的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锁孔入路 颞下锁孔入路 基底动脉瘤 临床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时强 丁学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王志潮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9-431,434,共4页
目的 :为颞下锁孔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上进行入路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和测量 ,在 9例新鲜标本上模拟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手术 ,记录入路的显露范围及可利用的操作空间 ,尝试增加显露和操作空间的... 目的 :为颞下锁孔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 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上进行入路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和测量 ,在 9例新鲜标本上模拟内窥镜辅助颞下锁孔入路手术 ,记录入路的显露范围及可利用的操作空间 ,尝试增加显露和操作空间的方法。结果 :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弓状隆起、岩大神经裂孔到颞下颌关节处颧弓上缘和中线的距离分别为 :(4 5 .2± 3 .3 )mm和 (2 0 .1± 2 .3 )mm、(3 2 .6± 2 .1)mm和 (2 3 .7± 1.2 )mm、(2 8.9± 1.1)mm和 (3 1.2± 3 .1)mm、(4 0 .1± 1.2 )mm和 (15 .6±2 .7)mm、(2 5 .0± 2 .7)mm和 (3 3 .8± 0 .9)mm、(2 6.7± 2 .3 )mm和 (2 9.6± 0 .8)mm ,Kawase三角各边长度 :耳蜗至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 (18.6± 1.6)mm、耳蜗至三叉神经孔 (19.6± 1.5 )mm、三叉神经孔至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 (16.2± 0 .8)mm ;Day菱形区各边长度 :三叉神经孔至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6.2± 0 .8)mm、弓状隆起至三叉神经孔 (2 1.7± 2 .5 )mm、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至膝状神经结 (7.2± 1.3 )mm、膝状神经结至弓状隆起 (12 .5± 2 .1)mm ;颞下锁孔入路最大控制范围前至视交叉 ,后到脑干腹外侧乳头体至中下斜坡的区域。结论 :颞下锁孔入路是治疗鞍上区和岩斜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颞下锁孔入路 鞍上区 岩斜区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志潮 丁学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秦时强 朱杭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 :为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固定标本进行第三脑室的解剖观察和测量 ,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经室间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室间孔长径、宽径为 (5 .4± 1.2 ... 目的 :为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固定标本进行第三脑室的解剖观察和测量 ,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经室间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室间孔长径、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中间块长径、宽径为 (6.8± 2 .3 )mm、(3 .8± 1.0 )mm ,前后联合间距 (2 1.8± 2 .1)mm ,前、后联合到中间块为 (6.3± 0 .8)mm、(8.8± 1.3 )mm ,前后联合中点处第三脑室高度 (13 .8± 1.4)mm ,室间孔下、后联合前及中间块上、下第三脑室宽度分别为 (6.3±2 .2 )mm、(4 .9± 1.8)mm、(3 .4± 1.6)mm和 (4 .3± 1.8)mm ,中间块上、下最小高度为 (4 .4± 1.3 )mm和(4 .3± 1.3 )mm。内窥镜可较清晰显示第三脑室内结构 ,但中间块可影响显露。结论 :内窥镜下经室间孔入路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第三脑室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廖建春 陈菊祥 +8 位作者 范静平 吕春雷 王海青 吴建 郎军添 肖壁君 叶青 林顺涨 孙爱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筛窦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资料。方法 :对 5 0具成人头部标本采用高分辨CT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水平位薄层扫描 ,观测了筛窦的各主要径线。结果 :筛窦的左右径 :前端 :左 9.4± 1.5mm ;右 9.7± 2 .1mm ;后... 目的 :为临床开展筛窦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资料。方法 :对 5 0具成人头部标本采用高分辨CT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水平位薄层扫描 ,观测了筛窦的各主要径线。结果 :筛窦的左右径 :前端 :左 9.4± 1.5mm ;右 9.7± 2 .1mm ;后端 :左 15 .5± 4.2mm ;右 15 .1± 4.1mm ;上下径 :外侧前端 :左 2 9.1± 6 .8mm ;右 2 7.3± 6 .9mm ;外侧后端 :左 2 1.2± 8.2mm ;右 2 1.6± 6 .8mm ;内侧前端 :左 18.6± 7.5mm ;右 17.8± 6 .9mm ;内侧后端 :左 15 .9± 4.3mm ;右 16 .1± 5 .1mm。前后径 :上部 3 3 .0± 5 .2mm ;下部 3 2 .3± 5 .4mm。结论 :三种不同层面的薄层扫描可给筛窦影像解剖研究者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解剖数据 ,为筛窦的三维立体成像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 影像解剖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建春 王海青 +4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钩突骨的形状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钩突骨的长度为 (19.6±3 .1)mm(14 .0~ 2 5 .0mm) ;宽度为 (4 .3&...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钩突骨的形状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钩突骨的长度为 (19.6±3 .1)mm(14 .0~ 2 5 .0mm) ;宽度为 (4 .3± 1.2 )mm(2 .0~ 7.0mm) ;厚度为 (1.4± 0 .5 )mm(1.0~ 4.0mm ) ;其长轴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为 (5 0 .6°± 5 .3°) (4 2 .0°~ 60 .0°)。结论 :筛漏斗及钩突的解剖形态是慢性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解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突 筛漏斗 鼻窦炎 内窥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泡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建春 王海青 +4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筛泡气化发育的情况 ,测量筛泡气房的最大内外径、最大上下径、筛泡骨壁的厚度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筛泡的内...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筛泡气化发育的情况 ,测量筛泡气房的最大内外径、最大上下径、筛泡骨壁的厚度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测得筛泡的内外径为 (9.9± 2 .9)mm(5 .0~ 16.0mm ) ;上下径为 (14 .9±7.3 )mm(5 .0~ 2 9.0mm) ;骨壁厚为 (0 .2± 0 .1)mm(0 .1~ 0 .4mm) ;筛泡中心至前鼻棘的距离为 3 9.3± 5 .2(3 1.0~ 5 0 .0 )mm ;其连线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为 (5 3 .3± 9.1)°(3 2 .0~ 69.0 )°。结论 :筛泡气房的气化发育是影响上颌窦开口引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泡 前鼻棘 鼻窦外科 内窥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HPV感染和p16表达的检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春雷 廖建春 +1 位作者 萧璧君 范静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82-384,I056,共4页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16 表达的情况及临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52 例喉鳞癌组织中HPV 感染和p16 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PV感染的阳性率为61-54 %(32/52) ,...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16 表达的情况及临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52 例喉鳞癌组织中HPV 感染和p16 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PV感染的阳性率为61-54 %(32/52) ,p16 的阳性率为44-23 %(23/52)。结论:HPV 感染与p16 的表达有关;HPV 感染与临床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型无关;p16 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临床分型、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原位杂交 P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动脉翼腭部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彬华 彭玉成 +7 位作者 范静平 孙爱华 吴建 林顺涨 叶青 刘环海 党瑞山 张传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为血管造影下上颌动脉翼腭部栓塞手术及鼻内窥镜翼腭窝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固定的成人尸体上颌动脉翼腭部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上颌动脉翼腭部的走行,上颌动脉、腭降动脉及蝶腭动脉的毗邻关系变化。结果:上颌动脉翼... 目的:为血管造影下上颌动脉翼腭部栓塞手术及鼻内窥镜翼腭窝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固定的成人尸体上颌动脉翼腭部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上颌动脉翼腭部的走行,上颌动脉、腭降动脉及蝶腭动脉的毗邻关系变化。结果:上颌动脉翼腭部总长为(14.23±2.11)mm,外径为(2.64±0.52)mm,上颌动脉翼腭部分为4种类型“:Y”型23.3%、中间型33.3%“、T”型26.7%“、M”型16.7%。结论:新分型法对临床开展血管造影下上颌动脉翼腭部栓塞手术,鼻内窥镜翼腭窝区域手术及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动脉 翼腭部 分型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筛窦解剖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建 肖壁君 +2 位作者 陆书昌 纪荣明 党瑞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4-85,共2页
对60具完整成人湿性头颅(男34,女26)筛窦区域进行了详细解剖研究。重点探讨了前筛窦的气化变异。根据前筛窦是否向筛骨外侵及将其分为筛内型占70.8%和筛外型占29.2%。又根据其向筛骨外侵及方式,将筛外型细分为眶上... 对60具完整成人湿性头颅(男34,女26)筛窦区域进行了详细解剖研究。重点探讨了前筛窦的气化变异。根据前筛窦是否向筛骨外侵及将其分为筛内型占70.8%和筛外型占29.2%。又根据其向筛骨外侵及方式,将筛外型细分为眶上型占17.5%,眶下型占7.5%和混合型占4.2%。这种分型能客观地反映出前筛窦与眼眶、额窦、上颌窦的毗邻关系,对选择鼻内窥镜下筛窦手术方式、确定手术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筛窦 分型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