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与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流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90-92,共3页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 ,直接参与氧化 还原反应和羟化反应 ,具有抗氧化、酶辅因子和神经调控物质等作用 ,与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和一些病理生理过程都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维生素C 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2
作者 黄流清 赵忠新 +2 位作者 邵福源 沈崇欣 蔡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1-82,85,共3页
目的 :研究凝血酶对实验性神经细胞分化 (老化 )过程中细胞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NBA2 )无血清培养神经细胞分化模型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低浓度凝血酶对无血清培养过程中细胞数和细... 目的 :研究凝血酶对实验性神经细胞分化 (老化 )过程中细胞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NBA2 )无血清培养神经细胞分化模型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低浓度凝血酶对无血清培养过程中细胞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 :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凝血酶 (0 .0 5~ 5U/ml)能延缓培养过程中的细胞数下降和细胞周期向G1/G0 期转换。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细胞周期 神经细胞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晖 赵瑛 +1 位作者 周晓闻 卢亦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评价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脊髓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连续短脉冲头皮电刺激,应用硬膜外电极于脊髓记录18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运动诱发电位。根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目的评价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脊髓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连续短脉冲头皮电刺激,应用硬膜外电极于脊髓记录18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运动诱发电位。根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以手术中首次记录到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幅和潜伏期作为参照值,8例脊柱侧弯患者施行脊柱矫形手术过程中记录到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幅和潜伏期均无异常变化;10例行椎管内及脊髓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形改变、波幅降低,改变手术方向或经短暂休息后恢复正常。根据JOA评分,手术后所有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6,P=0.008;Z=!2.828,P=0.005)。结论手术中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可及时、客观地反映神经功能,有效避免手术中神经损伤及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在监测过程中,头皮电刺激记录到的脊髓运动诱发电位D1波波形清晰、稳定,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运动 脊髓 监测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相关性头痛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文昭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关键词 睡眠相关性头痛 睡眠期间 偏头痛 发病机制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性钙内流通道的分子代表
5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细胞内钙库排空产生一种信号 ,诱导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的钙通道 (SOC)开放 ,使Ca2 + 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称为容量性钙内流 (CCE) ,或钙释放激活的钙通道 (CRAC) ,可能由果蝇一过性受体电位 (trp)和trp样 (trpl)基因编码。钙库排空和... 细胞内钙库排空产生一种信号 ,诱导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的钙通道 (SOC)开放 ,使Ca2 + 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称为容量性钙内流 (CCE) ,或钙释放激活的钙通道 (CRAC) ,可能由果蝇一过性受体电位 (trp)和trp样 (trpl)基因编码。钙库排空和通道开放之间的偶联机制不清 ,目前主要提出三种机制 :(1)弥散信使 ;(2 )蛋白质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囊泡分泌。本文综述了CCE的分子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星性钙内流通道 TRP/TRPL 亚型 电生理 细胞膜 钙通道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诊断脊髓病变中的作用探讨(附19例分析报告)
6
作者 周晖 吴萍嘉 张光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文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节段刺激法记录短潜伏期诱发电位,对19例脊髓病变进行定位诊断,并与手术及CT结果对照分析。在病变上界刺激时记录到的N_(13),N_(20)或P_(36)潜伏期延长者有19例;其中>3SD(标准差)13例,>2SD6例。潜伏期... 本文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节段刺激法记录短潜伏期诱发电位,对19例脊髓病变进行定位诊断,并与手术及CT结果对照分析。在病变上界刺激时记录到的N_(13),N_(20)或P_(36)潜伏期延长者有19例;其中>3SD(标准差)13例,>2SD6例。潜伏期延长与临床症状及脊髓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故能客观地反映脊髓传导功能障碍,对脊髓病变定位诊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病变 体感诱发电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周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0-305,共6页
脊柱脊髓手术过程中存在众多危险因素。随着操作技术难度的不断增加,手术器械的使用和安置均有可能导致神经损害。手术中为了防止神经功能的损害,传统的监测方法是应用Stagnara唤醒试验,一般情况下,手术中唤醒患者需要10-15min。但... 脊柱脊髓手术过程中存在众多危险因素。随着操作技术难度的不断增加,手术器械的使用和安置均有可能导致神经损害。手术中为了防止神经功能的损害,传统的监测方法是应用Stagnara唤醒试验,一般情况下,手术中唤醒患者需要10-15min。但是该项试验仅有助于判断运动功能,对轻微的脊髓损害并不能及时给予准确的提示;同时,唤醒试验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对于不配合者如儿童、智力障碍者、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肌无力患者并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监测 手术中 唤醒试验 神经损害 脊髓损害 多危险因素 手术过程 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