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应用后再使用伊布利特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情况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煜 徐涛 +2 位作者 廖德宁 王昊 张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研究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对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配,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正常台式液灌流、C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低钾低镁台式液灌流、D组:含伊... 目的:研究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对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配,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正常台式液灌流、C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低钾低镁台式液灌流、D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正常台式液灌流、E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mg/L低钾低镁台式液灌流,每组7只.C组及D组实验前每日称量大白兔体质量,并根据体质量用电子天平称取质量分数50 mg/kg药粉,经灌胃针给予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实验时,每组大白兔均在麻醉后制作左室楔形心肌块,经左冠脉开口处灌流,记录内膜及外膜动作电位时程,计算出灌流前后跨壁复极离散(TDR)的改变,后给予程序刺激,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单独使用伊布利特心肌TDR升高为(50.42±4.2)ms,较对照组的(41.7±15.3)ms明显升高(P<0.05).单独使用胺碘酮心肌TDR则降低为(16.8±3.3)ms,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胺碘酮应用后再使用伊布利特心肌TDR改变为(27.22±5.1)ms,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TDR.而在低钾低镁环境下,单独使用伊布利特心肌TDR的升高则更为显著,达到(67.21±12.62)ms,而胺碘酮的降低心肌TDR的作用则与正常环境相同,为(16.8±3.3)ms.低钾低镁环境下胺碘酮应用后再使用伊布利特的心肌TDR为(32.21±5.2)ms,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心肌TDR水平.在观察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过程中,口服胺碘酮后再应用伊布利特,无论是在正常台式液环境还是低钾低镁台式液环境下,均无室速的发生,与在低钾低镁情况下单独使用伊布利特组中5只发生室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后再使用伊布利特,可以减少依布利特单独使用时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 伊布利特 跨壁复极离散度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顾水明 魏盟 +6 位作者 张允平 薛晓培 张昀昀 吴韵华 侯晓峰 张卫兴 吴宗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8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收缩、舒张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8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二尖瓣E峰和A峰速度、E/A值、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容舒张时间、心房压力波传递时间(AAr间期)。E/A值<1或等容舒张时间>100ms代表左心室主动松弛受损(ALVAR),根据患者有无ALVAR来比较其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138例患者中有ALVAR者39例,无ALVAR者99例。血清尿酸水平有ALVAR者较无ALVAR者有极显著性差异(049±012mmol/L比039±007mmol/L,P<001);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扩张性心肌病组,有显著性差异(044±013mmol/L比034±008mmol/L,P<001;042±015mmol/L比034±008mmol/L,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E峰速度(r=-023,P<005)、E/A值(r=-021,P<005)、等容舒张时间(r=028,P<001)均相关;但与AAr间期、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ALVAR较强的预测因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慢性心衰舒张功能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相关性研究 扩张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冠心病预测标记—心外膜脂肪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璟 吴宗贵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1002-1005,1008,共5页
内脏脂肪组织增加已被公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对内脏脂肪组织的鉴别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心外膜脂肪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真正的脂肪组织,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心外膜脂肪组织可表达多种与动脉粥样... 内脏脂肪组织增加已被公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对内脏脂肪组织的鉴别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心外膜脂肪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真正的脂肪组织,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心外膜脂肪组织可表达多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因心外膜脂肪组织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生化特性,故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冠心病预测标记和代谢综合征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组织 内脏脂肪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咏梅 吴宗贵 +4 位作者 黄佐 陈金明 殷仁富 朱烨 仲人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内及治疗 2周后血清HGF水平 ,其中UA组又根据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时冠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分为有固定狭窄患者与无固定狭窄患者两部分。结果 :UA组入院 2 4小时内血清HGF水平比对照组和SA组均高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对 ( 64 8 90±115 2 0 )pg/ml和 ( 72 8 5 3± 2 88 14 ) pg/ml]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血清HGF水平与UA分型有关 ,UA组无固定狭窄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有固定狭窄患者 [( 848 44± 14 6 49)对 pg/ml( 185 5 88± 15 44 0 7)pg/ml,P <0 0 1]。UA组发病 2周后血清HGF水平由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下降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 ;其中UA组在 3个月内发生冠脉事件的 5例患者 2周后的血清HGF水平平均为 ( 15 46 80± 93 2 12 ) pg/ml,明显高于UA组患者的平均水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SA组经治疗后血清HGF水平变化不大 (P >0 0 5 )。结论 :UA患者血清HGF动态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郑红薇 孙英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4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阶段、个性化的特点,并提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采用因人施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建议:加强健康教育的人才培...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4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需求具有多阶段、个性化的特点,并提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采用因人施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建议:加强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并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规范护士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需求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血清胰岛素浓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辛苏宁 张国元 +2 位作者 李宗慧 韩星海 陈琴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检测冠心病34例,对照组30例糖耐量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并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冠心病组空腹与服糖后胰岛素、C肽均明显升高,HRV显著下降。进行血糖、胰岛素、C肽同HRV相关分析,... 检测冠心病34例,对照组30例糖耐量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的变化,并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冠心病组空腹与服糖后胰岛素、C肽均明显升高,HRV显著下降。进行血糖、胰岛素、C肽同HRV相关分析,仅显示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HRV呈负相关,HRV≤100ms的冠心病组显示更高的胰岛素水平,提示高胰岛素血症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可能是冠心病患者HRV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胰岛素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族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晓敏 吴宗贵 +5 位作者 王立军 彭永平 程训民 何松清 宫剑滨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28-732,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女性冠心病的种族差异研究较少。文中比较了黄种人与白种人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644例女性按照人种分为黄种人组和白种人组,再分别按年龄... 目的目前,关于女性冠心病的种族差异研究较少。文中比较了黄种人与白种人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644例女性按照人种分为黄种人组和白种人组,再分别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共4组。比较各组临床表现、CAG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①各年龄组黄种人女性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5.4% vs 54.6%、7.9% vs 53.4%,P<0.01),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和不典型胸痛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白人女性(29.0% vs 15.5%、35.2% vs 24.2%,58.4% vs 20.7%、44.9% vs 14.6%;P<0.01)。②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CAG阳性率在相同年龄段内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44.8% vs 47.1%、68.9% vs 69.8%,P>0.05)。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均依次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黄种人女性中青年组3支血管病变百分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8.8% vs 17.7%,P<0.01),但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3支病变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8% vs 24.9%、17.7% vs 29.0%,P<0.01)。③黄种人女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白人女性(59.2% vs 45.1%、71.9% vs 62.1%,P<0.01),但高血脂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18.4% vs 68.9%、15.9% vs 66.3%,P<0.01)。黄种人女性中青年组糖尿病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同年龄白人女性组(15.9% vs 66.3%,P<0.01),而老年组糖尿病的检出率虽低于白人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 vs 26.2%,P>0.05)。结论黄种人女性UA及不典型胸痛发病率显著高于白人女性,但白人女性SA和3支血管病变率显著高于黄种人女性。高血压是黄种人女性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而高血脂和糖尿病是白人女性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种族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促进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活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育坤 梁春 +4 位作者 黄东 许从峰 贾庆哲 王克强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和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 tylipoprotein ,LDL)对人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 (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和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 tylipoprotein ,LDL)对人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 (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 + 单核细胞 ,经含rhGM CSF(10 0ng/mL)和rhIL - 4 (2 0ng/mL)的Cell gro培养 ,使其分化为MDCs。分别以PBS和LPS(5 0 0 μg/mL)作阴性和阳性 (成熟 )对照 ,观察经5 0 μg/mL的oxLDL和LDL干预 4 8h后 ,流式细胞术检测MDCs表型 (CD1a、CD4 0、CD86、HLA DR) ,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D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FITC Dextran检测MDCs吞噬功能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 (IL -12、IL - 10和TNF α)浓度。结果 与PBS相比 ,5 0 μg/mLoxLDL干预的MDCs,不但可明显上调共刺激分子CD86的高表达 ,而且反映MDCs成熟程度的CD1a也表达增强 ,与此同时经oxLDL处理的MDCs吞噬作用却明显减弱 ,进一步的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显示经过oxLDL刺激的MDCs促T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 (P <0 .0 5 ) ;此外 ,oxLDL可明显促进MDC分泌细胞因子TNF α、IL - 10和IL - 12 (P <0 .0 5 ) ,但明显弱于LPS组 ,而LDL无此作用。结论 oxLDL在促进DCs成熟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 人单核细胞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MDC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CD86 增强 混合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形成泡沫细胞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春 罗育坤 +5 位作者 黄东 贾庆哲 许从峰 王克强 吴宗贵 葛均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31-1934,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μg/L)和rhIL-4(20μg/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100 mg/L天然的或氧化修饰...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μg/L)和rhIL-4(20μg/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100 mg/L天然的或氧化修饰的LDL孵育72 h后,采用透射电镜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 a,CD40,CD86,HLA-DR),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h1/Th2(IL-12/IL-2)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ox-LDL可诱导DC形成泡沫细胞,而天然的LDL无此作用。经ox-LDL处理的DC吞噬作用明显弱于天然的LDL,而对T细胞增殖作用却明显强于天然的LDL;可明显上调CD80(72.4±9.6vs89.5±10.1,P<0.01),CD86(67.2±8.8vs80.2±11.6,P<0.01),HLA-DR(80.6±9.8vs86.6±10.8,P<0.01)和CD1 a(40.2±10.3vs60.2±9.3,P<0.01)的表达,明显促进DC细胞因子IL-12[(44.3±8.9)ng/Lvs(65.1±10.4)ng/L,P<0.05]的分泌,但却降低IL-2[(43.6±7.8)ng/Lvs(10.0±4.5)ng/L,P<0.01]。结论:DC可通过摄取ox-LDL形成泡沫细胞,而后者与成熟DC的功能相似,说明DC可能是泡沫细胞新的来源,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动脉硬化 脂蛋白类 LDL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咏梅 黄佐 +2 位作者 赵君 钱建英 陈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及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加支架术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 2 0 0例接受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的患者用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及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加支架术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 2 0 0例接受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的患者用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进行肾动脉造影 ,并对其中 7例肾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直径≥ 85 % )患者的 8支狭窄血管行PTRA加支架术 ,所有病变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结果  2 0 0例受检者中 ,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0 .5 % (2 1例 ) ;其中 ,99例冠状动脉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9.2 % (19例 )。 8支狭窄肾动脉手术的技术成功率达 10 0 % ,随访 3~ 9个月 ,71.4 %的患者血压易于控制 ,其中 3例复查肾动脉造影未见再狭窄。结论 对冠脉有病变的高血压患者 ,在行冠脉造影的同时 ,有必要加做肾动脉造影 ,有助于肾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避免发生肾功能衰竭。PTRA加支架术是目前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造影 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介入治疗 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4的表达水平在川崎病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光中 杜荣增 廖德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2-1083,共2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危害为其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20%-25%的患儿会发生心血管损害,导致冠脉扩张、冠脉瘤、冠状...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危害为其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20%-25%的患儿会发生心血管损害,导致冠脉扩张、冠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CD64 冠脉扩张 心血管损害 出疹性疾病 KAWASAKI 急性发热 江滨医院心内科 心血管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和CD40L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金川 吴宗贵 +2 位作者 陈金明 李莉 仲人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内皮细胞 CD40 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与钙泵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平 殷仁富 +2 位作者 崇抗美 张国元 陈思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6期548-550,共3页
为了探讨左室舒张功能损伤的细胞机制,本文测定4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多普勒舒张功能指标和红细胞钙泵活力,43例高血压病患者又分为Ⅱ期高血压病组(n=25)和左室肥厚组(n=18)。结果显示,钙泵活力从正常组,Ⅱ期高血压病组至左室... 为了探讨左室舒张功能损伤的细胞机制,本文测定4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多普勒舒张功能指标和红细胞钙泵活力,43例高血压病患者又分为Ⅱ期高血压病组(n=25)和左室肥厚组(n=18)。结果显示,钙泵活力从正常组,Ⅱ期高血压病组至左室肥厚组逐渐降低;左室舒张功能从正常组、Ⅱ期高血压病组至左室肥厚组逐渐受损。63例受试者的钙泵活力与左室主动充盈指标EDC、EV/AV和EA/TA呈显著正相关(r=0.51、0.54和0.47,P<0.01)。与左室被动充盈指标AA/TA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1)。与等容舒张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50,P<0.01)。从而提示:钙泵活力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密切,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是钙泵活力减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功能 红细胞钙泵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达肝癸钠在65岁以上肾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厉娜 顾兴建 +1 位作者 郑鳕洋 吴宗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35-3838,共4页
目的:比较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在>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不同肾功能状态下的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64例年龄>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38)和对照组(n=126)。... 目的:比较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在>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不同肾功能状态下的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64例年龄>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38)和对照组(n=126)。实验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7 d;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0.75或1 mg/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持续7 d。监测用药7 d内两组大量出血和少量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少量出血(4.35%vs.11.1%)和大量出血(1.45%vs.5.56%)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量出血和少量出血的发生率随e GFR的降低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量出血和少量出血的发生率均随e GFR降低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的出血率低于依诺肝素,安全性更高;随着肾功能的恶化,磺达肝癸钠出血风险无变化,而依诺肝素的出血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磺达肝癸钠 肾功能不全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及辛伐他汀对平滑肌细胞PKC活性和胞内Ca^(2+)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金川 吴宗贵 +5 位作者 张玲珍 李莉 樊洁 凌玲 韩文余 张锁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OX -LDL是否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胞浆内游离钙([Ca2 + ]i)水平有影响。方法 :应用γ - [3 2 P]-ATP磷酸转移法和Fluo - 3/Am荧光负载、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PKC活性和胞内 [Ca2 + ]i)水平。结果 ... 目的 :探讨OX -LDL是否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胞浆内游离钙([Ca2 + ]i)水平有影响。方法 :应用γ - [3 2 P]-ATP磷酸转移法和Fluo - 3/Am荧光负载、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PKC活性和胞内 [Ca2 + ]i)水平。结果 :OX -LDL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ASMCPKC总活性增加 ,并可引起ASMC中PKC发生浆膜的转移。胞浆内 [Ca2 + ]i以 2个时相升高 ,即快速相和持续相。而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OX -LDL引起的ASMC中PKC活性的浆膜转移 ,并显著降低持续相胞浆内钙水平 ,而对快速相无影响。结论 :OX -LDL能引起ASMC内信号通路PKC及 [Ca2 + ]i的动态变化 ,二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LDL 辛伐他汀 蛋白激酶C 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肥厚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建梁 杨向群 +4 位作者 章同华 秦永文 冀凯宏 张国元 陈思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粉防已碱 预防 冠状动脉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人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晓明 吴宗贵 +4 位作者 黄佐 任雨笙 张家友 李洪涛 朱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人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蛋白表达分泌的影响以及普伐他汀对其的作用。方法 将佛波酯加入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 1细胞培养液中诱导其形成巨噬细胞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普伐他汀及甲羟戊酸继...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人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蛋白表达分泌的影响以及普伐他汀对其的作用。方法 将佛波酯加入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 1细胞培养液中诱导其形成巨噬细胞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普伐他汀及甲羟戊酸继续培养 4 8h ,观察人巨噬细胞中TNF α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 α蛋白水平。结果 胰岛素可诱导人巨噬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TNF 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且呈剂量依赖性 ,加入普伐他汀后可使胰岛素刺激的人巨噬细胞中及其培养上清液中TNF α蛋白水平显著下降 ,普伐他汀的这种作用可被甲羟戊酸所抑制。结论 普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其抑制胰岛素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炎症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普伐他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p27kip1基因高表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宗贵 潘晓明 +1 位作者 章卫平 曹雪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2 7kip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高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人p2 7kip1cDNA的重组腺病毒 (Adhp2 7kip1)及含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在体外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VSM...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2 7kip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高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人p2 7kip1cDNA的重组腺病毒 (Adhp2 7kip1)及含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在体外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VSMCs,用Westernblot及Boyden趋化小室检测外源性p2 7kip1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对VSM Cs迁移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 2 4h ,Adhp2 7kip1转染的VSMCs内p2 7kip1蛋白高表达 ,而AdLacZ转染的VSMCs内仅显示极低水平的内源性p2 7kip1蛋白表达 ;Boyden趋化小室检测显示未转染的VSMCs、AdLacZ及Adhp2 7kip1转染的VSMCs血清诱导后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 139± 2 6、10 6± 16及 6 8± 14。结论 外源性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迁移 体外培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 重组腺病毒 P27KIP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再给氧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岚 陈思聪 +3 位作者 张亚霏 张国元 龚肖崎 罗在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经缺氧-再给氧、机械去内皮后,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能力,EDRF前体L-精氨酸(L-Arg)及拮抗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EDRF合... 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经缺氧-再给氧、机械去内皮后,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能力,EDRF前体L-精氨酸(L-Arg)及拮抗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EDRF合成和分泌的影响。发现缺氧-再给氧及去内皮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或丧失,而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仍保存。L-Arg可加强正常内皮环和缺氧-再给氧环对Ach的舒张反应;L-NMMA则使该作用消失。L-NMMA和去内皮均使血管环丧失对Ach的舒张反应。提示缺氧-再给氧和去内皮分别可使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分泌EDRF机制受损或丧失,提供外源性L-Arg有促使正常内皮和受损内皮合成和释放EDR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精氨酸 血管舒张 主动脉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斑块中自身免疫复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磊 吴宗贵 +2 位作者 黄佐 樊民 沈学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06-508,512,I0006,共5页
目的:通过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探讨免疫复合物(IC)与AS形成的关系及辛伐他汀可能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38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饲料7周组及14周组、辛伐他汀预防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 目的:通过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探讨免疫复合物(IC)与AS形成的关系及辛伐他汀可能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38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饲料7周组及14周组、辛伐他汀预防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S斑块病变发展、IC(包括亚型)的沉积以及辛伐他汀干预对此过程的影响。结果:模型在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即形成明显的AS斑块。随着AS的发展,IgG型IC在粥样斑块内的形成明显增多,而IgM型IC在斑块中沉积不明显。同期的高脂饲料组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干预组。IgG型IC局限于早期斑块内膜下,位于成熟斑块的脂质核心和斑块肩部。结论:AS斑块内存在着以IgG型为主的IC,它和AS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在调脂和抑制斑块发展的同时减少斑块内IC的生成,可能和其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复合物 免疫组化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