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贞 朱烨 +2 位作者 何铭珺 杨洁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突眼(甲亢突眼)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的关系。方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35例,甲亢突眼37例,甲亢83例,正常对照90例,分别检测其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突眼(甲亢突眼)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的关系。方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35例,甲亢突眼37例,甲亢83例,正常对照90例,分别检测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结果:四组的TGA阳性数(率)分别为3(8.6%)、6(16.2%)、16(19.3%)、6(6.7%),TMA阳性数(率)分别为6(17.2%)、7(18.9%)、32(38.6%)、12(13.3%),TGA、TMA双阳性数(率)分别为1(2.6%)、4(10.8%)、11(13.8%)、0(0.0%),TRAb阳性数(率)分别为22(62.9%)、31(83.8%)、70(84.3%)、6(6.7%)。结论:TGA、TMA与TAO的相关性不大,诊断意义很小,TRAb与TAO有较好的相关性,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亢突眼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特异性CD8+CTL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海英 姚定康 +5 位作者 屠小卿 周晔 朱烨 陈燕 范列英 仲人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PDC-E2)上的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为临床探索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PDC-E2上两段涵盖B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163~... 目的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PDC-E2)上的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为临床探索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PDC-E2上两段涵盖B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163~184aa和36~49aa)附近可能存在的HLA-A觹0201限制性T细胞表位,再通过T2细胞株、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毒性检测分别分析各抗原肽与HLA-A觹0201的结合力、诱导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增殖能力及抗原肽诱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杀伤毒性,逐步鉴定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细胞表位。结果数据库初步预测到5个可能性较大的HLA-A觹0201限制性抗原肽,其中两个抗原肽(159~167aa和165~174aa)显示与T2细胞上HLA-A觹0201分子有较高的亲和力,这两个抗原肽能刺激大部分HLA-A觹0201阳性PBC患者PBMC增殖,并且由其诱导产生的CTL具有特异杀伤活性。结论位于PDC-E2内酯酰区上的KLSEGDLLA穴159~167aa)和LLAEIETDKA穴165~174aa雪是PBC患者体内HLA-A觹0201限制性的CD8+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原 CD8^+CTL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列英 朱烨 +5 位作者 仲人前 屠小卿 叶伟民 陈曲波 曾万杰 孔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IL-1、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PCR(SSP)法,分析77例PBC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IL-1(+3953)、IL-... 目的探讨IL-1、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PCR(SSP)法,分析77例PBC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IL-1(+3953)、IL-1受体拮抗剂(IL-1RN)、IL-6启动子(-174)、IL-10启动子(-592、-819、-1082)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BC组IL-1RN1熏1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vs79.4%熏P=0.026),IL-1RN1熏2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vs18.8%熏P=0.013),IL-1RN觹2等位基因携带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6)。160例健康对照者IL-6-174等位基因全部为GG纯合子;PBC患者中有4例为GC杂合子,其余73例均为GG纯合子穴P=0.0036雪;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38)。IL-1+3953及IL-10启动子-1082、-819和-592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RN和IL-6-17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PBC的易感性相关,而IL-1(+3953)及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L-1 IL-6 IL-10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彦强 仲人前 +2 位作者 耿红莲 倪健 孔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1,ECM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乳腺组织(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乳腺癌...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1,ECM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乳腺组织(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和MDA-435)中ECM1的表达,并比较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乳腺癌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ECM1亚型蛋白。结果:ECM1的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8.7%(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0.4%(29/48);其中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者为38.5%(10/26),淋巴结转移者为86.4%(19/22)。统计分析表明,ECM1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P<0.01),在转移性乳腺癌中高于非转移性乳腺癌(P<0.01)。恶性程度低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中不表达ECM1,而恶性程度较高的MDA-435细胞株中高表达ECM1。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的ECM1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的ECM1a亚型。结论:ECM1(主要为ECM1a亚型)在乳腺癌组织和恶性程度高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蛋白1 乳腺癌 表达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环境”新系统医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梁艳 黄荣国 仲人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S期13-15,共3页
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提出以人为主体,将人作为一完整系统,人与环境合为大系统,以整体论的健康观为理念的“人体-环境”新系统医学模式,旨在更好地推动中西医结合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加速学科... 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提出以人为主体,将人作为一完整系统,人与环境合为大系统,以整体论的健康观为理念的“人体-环境”新系统医学模式,旨在更好地推动中西医结合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加速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唤起健康和环保意识,以及更加重视政治和法律政策对现代医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人体-环境 系统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丹榕 修清玉 韩焕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关键词 IGE 高亲和力受体 FCΕRI 细胞内信号传导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HLA-A* 0201限制性PDC-E2特异性CTL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英 张建 +3 位作者 邓安梅 石玉玲 徐德兴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HLA-A* 0201限制的PDC-E2159-167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特异性CTL功能。方法:分析15例HLA-A*0201阳性(A2+)PBC患者抗原肽PDC-E2159-167、PDC-E2165-174诱导的CTL对以表达HLA-A* 0201分子的T2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HLA-A* 0201限制的PDC-E2159-167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特异性CTL功能。方法:分析15例HLA-A*0201阳性(A2+)PBC患者抗原肽PDC-E2159-167、PDC-E2165-174诱导的CTL对以表达HLA-A* 0201分子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利用四聚体技术结合细胞内因子染色研究PDC-E2159-167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特异性CTL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和TNF-α)情况。结果:15例A2+PBC患者中,12例PDC-E2159-167诱导的CTL和10例PDC-E2165-174诱导的CTL对负载相应抗原肽的靶细胞特异杀伤活性大于10%(E∶T=40∶1),而对照组则均小于10%;15例A2+PBC患者从PBMC诱导的PDC-E2159-167特异性CTL和PDC-E2165-174特异性CTL中分泌IFN-γ细胞比值分别为0.33%±0.24%(0%~0.86%)、0.27%±0.24%(0%~0.75%),未检测到分泌TNF-α或IL-4的PDC-E2159-167或PDC-E2165-174特异性CTL。结论:结果表明,大部分PBC患者中HLA-A* 0201限制性PDC-E2159-167特异性CTL和PDC-E2165-174特异性CTL具有特异杀伤活性,HLA-A* 0201限制性PDC-E2特异性CTL主要分泌IFN-γ并非IL-4、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DC-E2特异性CTL 四聚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