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比卡因用于肝胆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立群 林露 +2 位作者 张劭博 关圆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肝胆手术 麻醉 术后镇痛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大鼠胆总管再通对丙泊酚麻醉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浩 宋金超 +3 位作者 张马忠 鲍杨 张金旻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总管再通后对丙泊酚麻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8周龄,体重20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普通黄疸组(I组)和可逆性黄疸组(R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7、14、21d通...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总管再通后对丙泊酚麻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8周龄,体重20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普通黄疸组(I组)和可逆性黄疸组(R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7、14、21d通过尾静脉采集大鼠血液标本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L)和总胆汁酸(TBA)浓度。分别在胆总管结扎前和结扎后7、21d测定大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术后3、7、14、21dI组血清TBL和TBA浓度,R组血清TBA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术后3、7、14dR组血清TBL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术后14、21dR组大鼠血清TBL和TBA浓度明显低于I组(P<0.05)。术后7dI组和R组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恢复时间明显长于S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大鼠对丙泊酚的麻醉敏感性增加,胆管再通后增加的麻醉敏感性会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黄疸 丙泊酚 麻醉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对全麻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浩 宋金超 +2 位作者 张马忠 苗青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胆道或胰腺手术的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术前1d的血清总胆红素(TBL)水平分为黄疸组(TBL>17.1μmol/L,n=20)和对照组(TBL<...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胆道或胰腺手术的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术前1d的血清总胆红素(TBL)水平分为黄疸组(TBL>17.1μmol/L,n=20)和对照组(TBL<17.1μmol/L,n=15)。恒速输注丙泊酚0.3mg·kg^(-1)·min^(-1)进行麻醉诱导。输注开始后每隔20秒测试睫毛反射。记录两组患者至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用量,用多元线性回归(进入法)分析丙泊酚用量与血清TB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用逐步法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结果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黄疸组丙泊酚用量为(1.08±0.23)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0.24)mg/kg(P<0.05)。黄疸组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用量与血清TBL存在明显的负性相关关系(r=-0.74,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在静脉麻醉中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丙泊酚 睫毛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clot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凝血变化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丽 俞卫锋 叶志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57-658,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凝血变化规律。方法 以 2 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 (A组 ) ,于术前、术后 1、7、14d晨取全血进行Sonoclot凝血 血小板分析仪凝血检测 ,另选 1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 (B组 )。结果 A组ACT和...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凝血变化规律。方法 以 2 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 (A组 ) ,于术前、术后 1、7、14d晨取全血进行Sonoclot凝血 血小板分析仪凝血检测 ,另选 1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 (B组 )。结果 A组ACT和达峰时间较B组缩短 ,而凝血速率和血小板功能较B组明显升高 ,最高凝血信号显著高于B组 ,提示该类患者围术期存在以高凝倾向为主的紊乱状态。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需重点观察患者是否有血栓形成倾向和隐匿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或继发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期需持续至术后 2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恶性梗阻性黄疸 凝血 围术期 高凝 并发症 术后 观察 继发性出血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变化及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沈玲 邱海波 +1 位作者 陈前波 陆智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观察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导致的疼痛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病理改变及循环中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36只,体重20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SNL模型组(SNL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导致的疼痛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病理改变及循环中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36只,体重20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SNL模型组(SNL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对照组(Con组),每组12例。建立稳定的疼痛模型后,三组大鼠均予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产生溃疡性结肠炎。分别于SNL术前、TNBS造模前及造模后第7天和第14天采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浓度变化,并于造模后第7天取病变明显部位的结肠组织观察炎症病理改变。结果三组大鼠术前IgG、IgM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神经结扎后SNL组血清IgG浓度略低于Sham组,而血清IgM浓度明显低于Sham组(P<0.05);TNBS造模第7天SNL组大鼠血清IgG、IgM浓度升高幅度明显小于Sham组和Con组(P<0.01);TNBS造模第14天SNL组大鼠血清IgG浓度明显低于Sham组及Con组(P<0.05);TNBS造模第7天,与Sham组和Con组比较,SNI组结肠病变范围更为广泛,炎症程度更为严重。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抑制机体体液免疫,使血清IgM、IgG浓度降低,从而加重肠道炎症病理改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对丙泊酚效应位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宋金超 张马忠 +3 位作者 孙玉明 李泉 杨立群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黄疸对丙泊酚效应位靶控输注(TCI)的效应位消除速率常数(ke0)的影响。方法 24例普通胆道手术患者根据胆红素高低分为三组:轻度黄疸组(A组),中重度黄疸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8例。用Graseby3500泵从颈内静脉分别以1、2、3μg... 目的探讨黄疸对丙泊酚效应位靶控输注(TCI)的效应位消除速率常数(ke0)的影响。方法 24例普通胆道手术患者根据胆红素高低分为三组:轻度黄疸组(A组),中重度黄疸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8例。用Graseby3500泵从颈内静脉分别以1、2、3μg/ml三个梯度行效应位TCI丙泊酚,每个梯度持续12min,在TCI开始或改变浓度后的第6、8、10、12分钟共4个时点各取桡动脉血2ml。ke0根据"S"最大效应曲线计算。结果 A、B、C三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ke0分别为0.582±0.491、0.549±0.181、0.502±0.112,MAP的ke0分别为0.235±0.343、0.161±0.099和0.276±0.198,MAP的ke0三组均显著小于BIS的ke0(P<0.05)。结论黄疸不影响效应位TCI丙泊酚的ke0。以BIS为效应的ke0显著大于MAP的ke0,即BIS效应比MAP效应出现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效应位消除速率常数 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和行为学评估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疼痛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志云 沈玲 +3 位作者 邱海波 陈前波 宋金超 陆智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检测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疼痛可行性,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观察方法。方法成年雄性Wister大鼠28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只。实验组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锡溶液,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乙醇和甘油,测量注... 目的研究大鼠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检测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疼痛可行性,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观察方法。方法成年雄性Wister大鼠28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只。实验组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锡溶液,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乙醇和甘油,测量注药前后大鼠体质量和机械痛行为发生的频率,观察大鼠面部表情。2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胰腺组织有明显慢性炎症表现,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腹部机械痛超敏反应明显增加(P<0.01),面部疼痛表情加重。结论可以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疼痛,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向临床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腹部机械痛超敏反应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