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国礼 程红岩 +1 位作者 龙行安 俞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癌(HBCAC)的MRI表现,提高肝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均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9例中单囊性病灶8例,多囊性病灶1例。T1WI上6例表现为囊状...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癌(HBCAC)的MRI表现,提高肝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均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9例中单囊性病灶8例,多囊性病灶1例。T1WI上6例表现为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分隔和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3例囊壁光滑,囊内呈稍高信号影,可见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T2WI上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囊内分隔、壁结节及软组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囊内分隔、壁结节和软组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仍较明显。结论: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能较好反映肝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胆管肿瘤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钢圈门静脉栓塞的安全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易滨 徐爱民 +8 位作者 于勇 王晓琰 刘晨 罗祥基 闫培宁 程庆保 姜小清 张柏和 程红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研究肝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促进预保留肝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肝门胆管癌50例,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比<50%、且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8例),最终接受联合大部肝切除者为PVE肝切除组(6... 目的研究肝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促进预保留肝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肝门胆管癌50例,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比<50%、且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8例),最终接受联合大部肝切除者为PVE肝切除组(6例),同期未行PVE接受大部肝切除者为非PVE肝切除组(17例)。PVE组男6例、女2例,年龄(51±7.8)(41~61)岁,均为BismuthⅣ型,2例合并乙肝后肝硬化。7例PVE前接受预保留肝的选择性胆道引流,PVE前血清总胆红素(TB)为(89.7±40.0)(12.4~140.5)μmol/L。PVE采用经皮经肝、同侧或对侧路径,放置多枚钢圈,栓塞门静脉左支1例、右支4例、左支+右前支3例。PVE前后CT测定肝体积。统计PVE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与PVE前后肝功能、肝体积指标,PVE肝切除组和非PVE肝切除组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8例PVE均成功。发生PVE并发症的为:胆漏1例(1/8),腹腔引流后不影响肝切除术。有轻微不良反应者为1例少量栓塞物漂移(1/8),无需特殊处理。PVE后3d肝功能指标与PVE前无统计差异,PVE后2周非栓塞肝体积与PVE前[(824±211)cm3vs(770±205)cm3,P<0.01]、非栓塞肝占全肝体积比与PVE前[(46.2±9.1)%vs(43.1±8.6)%,P<0.05]有统计学差异。1例合并肝硬化,肝增生不全,未术。另1例肿瘤进展,姑息手术。6例于PVE后(17±4)(13~24)d接受肝切除术,术前为TB(47.6±26.6)(11.5~84.8)μmol/L(与PVE前比,P<0.05)。肝切除范围:扩大左半肝1例、左三叶2例、右半肝1例、扩大右半肝2例。PVE肝切除组和非PVE组的手术死亡率(0vs5.9%,P>0.05)、并发症发生率(50.0%vs52.9%,P>0.05)无统计学差异。非PVE组术后1例死于急性肝衰竭,另1例肝功能不全最终康复。PVE组1例(合并肝硬化)并发肝脓肿,术后4.2月死于肝衰竭。结论在施行右半肝或超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本研究所用的钢圈门静脉栓塞方法是安全的,并且能够有效诱导预保留肝叶增生;在接受更大范围的肝切除术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门静脉 栓塞 治疗性/不良反应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国礼 程红岩 +1 位作者 龙行安 俞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UESL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UESL患者。螺旋CT检查5例,MR检查9例。结果5例患者CT扫描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晰的囊状低密度影,其内含有不规... 目的探讨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UESL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UESL患者。螺旋CT检查5例,MR检查9例。结果5例患者CT扫描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晰的囊状低密度影,其内含有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动脉期软组织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MRI9例患者中6例T1WI表现为囊状高低信号混杂影,T2WI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3例患者T1WI表现为囊状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结论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及高场强MRI能反应UESL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UESL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胚胎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CT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栋 钱国军 +1 位作者 程红岩 徐爱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评价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氩氦刀治疗48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其中40例为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为转移性肝癌。术后1~4个月复查CT。结果:对<3cm的小肝癌冷冻治疗后CT检查,肿瘤完全坏死,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病灶... 目的:评价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氩氦刀治疗48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其中40例为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为转移性肝癌。术后1~4个月复查CT。结果:对<3cm的小肝癌冷冻治疗后CT检查,肿瘤完全坏死,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病灶不强化,但对>5cm的肿瘤疗效欠佳。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特别是<3cm的小肝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但对较大的肿瘤(>5cm)并不完全适合,需结合其他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 CT 原发性 转移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雯 周林江 程红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43-154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XG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XGC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癌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胆囊壁增厚8例,...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XG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XGC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癌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胆囊壁增厚8例,弥漫性胆囊壁增厚21例;增厚的胆囊壁内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15例;伴发胆囊结石26例;肝-胆界面较清楚者24例,肝-胆界面不清者5例;增强后增厚的胆囊壁在动脉期仅有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影强化不明显,增强后显示密度较高的黏膜线9例。结论增强后增厚的胆囊壁延迟强化,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轮廓及黏膜线的存在对本病诊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 增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和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邵丹丹 王雪雪 +3 位作者 赵骞 贾宁阳 陈克敏 程红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5-848,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SNN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8例行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肝右叶3...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SNN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8例行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肝右叶39例(39/47,83.0%),肝左叶8例(8/47,17.0%);分布于肝实质边缘42例(42/47,89.4%),肝脏深部5例(5/47,10.6%);病灶最大径≤2.5cm者25例(25/47,53.2%)、>2.5cm者22例(22/47,46.8%);形态不规则29例(29/47,61.7%),呈圆形或椭圆形18例(18/47,38.3%)。MRI示所有病灶于T1WI上呈低信号-等信号,32例病灶T2WI上呈等信号-稍高信号、8例呈稍低信号。CT平扫示所有病灶内部呈稍低-低密度影,1例病灶边缘可见环形钙化。三期增强扫描显示所有病灶内部无强化,周边有薄环状延迟强化,其中18例病灶内间隔有轻度强化。结论:SNN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孤立性坏死结节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表现(40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邵丹丹 王雪雪 +6 位作者 赵骞 贾宁阳 陈栋 龙行安 陆伦 程红岩 孙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9月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共40例,回顾性分析该病影像特征。结果:单结节病灶26例、多结节病灶14例。病灶最大径0.7~5.6cm(2.42±0.98cm...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9月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共40例,回顾性分析该病影像特征。结果:单结节病灶26例、多结节病灶14例。病灶最大径0.7~5.6cm(2.42±0.98cm),30例≤3cm、10例〉3cm;分别位于肝右叶34例、肝左叶4例、中肝叶2例,病灶分布于肝缘下35例、肝脏深部5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18例、葫芦状14例、蚯蚓状8例。T1WI示所有病灶均为低/等信号,T2WI示病灶呈稍高/等信号32例、稍低信号8例,增强后病灶实质均无强化,病灶周缘均可见薄环状强化,环壁厚0.87~3.05mm(2.09±0.52mm),14例病灶内见间隔线强化。结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多见于肝右叶肝缘下,通常最大径≤3cm,MRI增强表现为周缘薄环状强化,典型表现可以提示SNN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孤立性坏死结节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高群 程红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8-199,共2页
自20世纪70年代初CT横断面成像的技术革新以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已经成为肝脏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普通螺旋CT,宝石能谱CT在球管和探测器等方面进行了革新。采用高纯度和高通透度、性能稳定的宝石... 自20世纪70年代初CT横断面成像的技术革新以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已经成为肝脏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普通螺旋CT,宝石能谱CT在球管和探测器等方面进行了革新。采用高纯度和高通透度、性能稳定的宝石作为探测器材料,使得宝石能谱CT能够在更低的剂量下,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血供肝癌的形成及肝动脉栓塞化疗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志刚 程红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5期397-399,共3页
介入治疗是肝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栓塞化疗对少血供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应用球囊导管治疗少血供肝癌效果值得肯定。本文就少血供肝癌的形成、影像学评估、兔VX2肝癌模型的应用及球囊导管栓塞化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少血供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黏液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彬 程红岩 +2 位作者 陈栋 杨田 赵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型 腹膜后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CT及MRI表现
11
作者 赵国礼 程红岩 龙行安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1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表现,提高对SNN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0例行螺旋CT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检查,2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发现1...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表现,提高对SNN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0例行螺旋CT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检查,2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发现11个病灶,MRI发现23个病灶。CT平扫示病灶均呈低或稍低密度,6例中央可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无明显强化,延迟期4个病灶有边缘强化。MRT1WI示23个病灶均为低或稍低信号,10个病灶中心见点状、星状更低信号;T2WI示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8个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8个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边缘强化。16个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区均未见强化。结论:CT平扫和动态增强及MRI能较好地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对SNN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坏死结节 肝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妍卓 蔡权宇 +4 位作者 贾宁阳 陈栋 邵丹丹 陆伦 程红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HA)的MRI表现,结合其病理学基础及相关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行上腹部MRI三期增强扫描的PHA患者图像,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结果:13例中8例为单发肿块... 目的:观察及分析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HA)的MRI表现,结合其病理学基础及相关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行上腹部MRI三期增强扫描的PHA患者图像,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结果:13例中8例为单发肿块型,2例为多发结节型,3例为巨块结节混合型。各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早期病灶内呈斑片状及不规则片状不均匀强化,晚期呈进行性填充式强化。延迟期病灶内见不规则斑片状无强化区域。少数病灶延迟期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边缘可见"刀切征"和"假包膜征"。结论:PHA的MRI表现为块状及结节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呈渐进性充填,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较大病灶内伴出血及坏死,通过上述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肉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2暗影征和暗点征在卵巢内膜囊肿、出血性非内膜囊肿和非出血性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殷兵 李文华 +3 位作者 储彩婷 李倩倩 包磊 尹秋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3-727,731,共6页
目的:探讨T2暗影征和T2暗点征在卵巢内膜囊肿、出血性非内膜囊肿和非出血性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卵巢内膜囊肿、12例出血性非内膜囊肿和33例非出血性囊性病变进行MRI分析,分别计算T2暗影征和T2暗点征在鉴别诊断这3... 目的:探讨T2暗影征和T2暗点征在卵巢内膜囊肿、出血性非内膜囊肿和非出血性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卵巢内膜囊肿、12例出血性非内膜囊肿和33例非出血性囊性病变进行MRI分析,分别计算T2暗影征和T2暗点征在鉴别诊断这3组疾病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T2暗影征在卵巢内膜囊肿和出血性非内膜囊肿、出血性囊肿和非出血性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95%、75.00%、86.32%和80.00%、100%、85.16%。T2暗点征(Ⅰ)在鉴别诊断卵巢内膜囊肿和出血性非内膜囊肿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25.30%、100%、34.74%。结论:T2暗影征在卵巢内膜囊肿和出血性非内膜囊肿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仅有中度特异度;T2暗影征在卵巢出血性和非出血性囊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极高的特异度,可能是出血性囊肿的特征性表现;T2暗点征(Ⅰ)在鉴别这两组疾病时虽然敏感度不高,但具有极高的特异度,可能是卵巢内膜囊肿的特征性MR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