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
1
作者 袁伟杰 叶志斌 +1 位作者 于建平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袁伟杰叶志斌于建平崔若兰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项客观指标,它不仅可使患者医疗费用明显增加,而且严重损害住院患者的健康状况。现就我科1992年至1995年收治的241例肾病...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袁伟杰叶志斌于建平崔若兰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项客观指标,它不仅可使患者医疗费用明显增加,而且严重损害住院患者的健康状况。现就我科1992年至1995年收治的241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医院内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莉静 于建平 +3 位作者 袁伟杰 许静 于光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Bcl-2和Bax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肾病理资料完整的HBV-GN患者20例,对照组10例为基本正常肾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表... 目的:观察Bcl-2和Bax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肾病理资料完整的HBV-GN患者20例,对照组10例为基本正常肾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表达。结果:HBV-GN组较对照组肾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多分布于近端、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少见。HBV-GN组Bcl-2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呈质、膜和核多部位阳性,Bax在肾小球、肾小管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包曼囊壁、肾小球系膜区少见。结论:HBV-GN细胞凋亡的主要发生部位是肾小管上皮细胞,Bax和Bcl-2多表达于肾小管上皮,提示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可能也是HBV-GN致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肝炎病毒 乙型 Bcl- 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自体肾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病理特点的10年总结 被引量:13
3
作者 边琪 何薇 +3 位作者 张陵艳 于建平 郭志勇 于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79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0年间成人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比较分析不同时期肾活检病理诊断谱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10年间肾活检流行病学特点的变化。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肾穿刺活检的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0年间成人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比较分析不同时期肾活检病理诊断谱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10年间肾活检流行病学特点的变化。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肾穿刺活检的15岁及以上的病例,根据时间分为2007—2010年(前期组)、2011—2013年(中期组)和2014—2016年(近期组)3个时间组,根据年龄分为15~39岁组、40~64岁组和65岁及以上组。收集并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共入选1 786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肾活检病例。男性973例,女性813例,中位年龄42(15~88)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 548例,其中IgA肾病最常见,占所有病例的29.1%(520/1 786),微小病变肾病占17.3%(309/1 786),膜性肾病占17.0%(304/1 786)。继发性肾脏疾病238例,其中最常见的为狼疮性肾炎,占所有肾活检病例的3.4%(61/1 786),其次为糖尿病肾病(2.9%,51/1 786)和紫癜性肾炎(2.2%,39/1 786)。3个时期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期组(90/547,16.5%)和近期组(148/555,26.7%)膜性肾病比例高于前期组(66/684,9.6%;P<0.01)。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以肾炎综合征最常见(812/1 786,45.5%),肾病综合征次之(688/1 786,38.5%)。15~39岁组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病例中最常见的为微小病变肾病(122/295,41.4%),40~64岁组和65岁及以上组最常见的为膜性肾病(122/312,39.1%;36/81,44.4%)。15~39岁组和40~64岁组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诊断均为IgA肾病(227/403,56.3%;144/381,37.8%),65岁及以上组为膜性肾病(9/28,32.1%)。结论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近年来膜性肾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值得关注。IgA肾病是中青年肾炎综合征病例最常见的病理诊断,膜性肾病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病例最常见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活组织检查 临床病理学 膜性肾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梅小斌 袁伟杰 +7 位作者 郭志勇 李保春 于建平 吴灏 邹大进 高从容 曹翔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1)试验组(n=40),予低蛋白饮食(蛋白质0.6 g·kg-1·d-1,包括α-酮酸2.4g,3次,/d);(2)对照组(n=10),予常规... 目的: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1)试验组(n=40),予低蛋白饮食(蛋白质0.6 g·kg-1·d-1,包括α-酮酸2.4g,3次,/d);(2)对照组(n=10),予常规蛋白饮食(蛋白质1.0 g·kg-1·d-1,不服用α-酮酸)。分别于试验前、试验12周后测定:(1)肾脏相关指标。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白蛋白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重指数;(3)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血清胆固醇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SI)。结果:试验前对照组与试验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试验12周后试验组24 h尿白蛋白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2.9±36.3)mg vs(119±55.7)mg,P<0.01],尿RBP(P<0.01)、尿NAG(P<O.05)及FINS水平(P<0.05)均降低,ISI提高[-(4.21±0.48)vs-(4.53±0.52),P<0.05];两组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无显著差异;两组间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无明显差别。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可明显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酸 配伍 低蛋白饮食 早期 2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6个月的前瞻对照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傅鹏 原爱红 +3 位作者 于建平 王金花 吴海洋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病综合征3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泼尼松疗法相比较。方法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为43岁。随...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病综合征3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泼尼松疗法相比较。方法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为43岁。随机平均分为2组:CTX联合泼尼松治疗组(C组)和MMF联合泼尼松治疗组(M组)。泼尼松初始剂量均为1 mg/(kg.d)早上一次顿服,后逐渐减量,两组维持治疗方案基本一致。用药前及用药后3、12、24、36个月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总疗程平均为(36.1±7.8)个月。结果 C组和M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的减少和血浆白蛋白的升高在治疗后3、12、24、36个月程度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M组肾病综合征总体缓解率在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69.2%、77.0%,两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肾功能均保持稳定,两组白细胞减少症、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较多。结论MMF联合激素对IMN肾病综合征的36个月疗效与CTX联合激素相近,MMF安全性较好。提示MMF为难治性IMN选用免疫抑制剂的可靠选择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于光 于建平 +3 位作者 许静 傅鹏 袁伟杰 梅小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肾活检的安全性、并发症及肾小球及小管、间质疾病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采用B超定位下经皮肾活检,观察其并发症并对确诊的34例老年(60岁以上)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疾病进行分析。结果34例老年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9... 目的探讨老年肾活检的安全性、并发症及肾小球及小管、间质疾病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采用B超定位下经皮肾活检,观察其并发症并对确诊的34例老年(60岁以上)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疾病进行分析。结果34例老年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9例(55.8%),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0例(29.4%),小管间质性肾炎3例(8.8%),药物性肾损害1例(2.9%),其他1例(2.9%)。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膜性肾病8例(42.1%),其他依次为新月体肾炎3例(15.8%),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10.5%),IgA肾病2例(10.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10.5%)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10.5%);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淀粉样变性4例(36.4%),糖尿病肾病2例(18.2%),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1例(9.1%),紫癜性肾炎1例(9.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9.1%),肿瘤相关性肾病1例(9.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类型肾病综合征17例(89.5%),其中单纯性肾病12例,肾炎性肾病5例;其他为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34例老年人肾穿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94.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80.0%,其他为80.0%;34例患者肾活检1例(2.9%)发生肉眼血尿,2例(5.9%)有肾周围血肿,与非老年人相比发生率也未见明显增加。结论老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膜性肾病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为淀粉样变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老年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是安全的,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防己肾脏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志斌 陆国才 +2 位作者 于光 郭志勇 崔若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 了解广防己肾脏毒性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方法 分别给予正常大鼠 1、5和 10 g·kg-1广防己 ,观察其对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给予 1g·kg-1广防己 8wk ,大鼠肾脏形态和功能无改变。给予 5g·kg-1广防己 4wk ,大... 目的 了解广防己肾脏毒性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方法 分别给予正常大鼠 1、5和 10 g·kg-1广防己 ,观察其对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给予 1g·kg-1广防己 8wk ,大鼠肾脏形态和功能无改变。给予 5g·kg-1广防己 4wk ,大鼠 2 4h尿蛋白增多并出现肾小管细胞变性、间质水肿等改变 ,但BUN和Scr正常。给予 10g·kg-1广防己 4wk ,大鼠BUN和Scr均显著升高 ,小管细胞变性更明显 ,并有肾间质轻度纤维化。结论 长期应用药典剂量广防己不造成明显的肾脏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防己 肾脏毒性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致残余肾功能减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袁伟杰 程杰 +3 位作者 苏红 邵海燕 张国兆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分析血透致残余肾功能(RRF)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1.1及1.7m2)行碳酸氢盐透析,并每月测定1次24h尿量、肌酸酐水平、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透析清除率及透析中反应,共观察6~12... 目的:分析血透致残余肾功能(RRF)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1.1及1.7m2)行碳酸氢盐透析,并每月测定1次24h尿量、肌酸酐水平、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量、透析清除率及透析中反应,共观察6~12个月。结果:原发于肾小球疾病者RRF较肾小管间质疾病者下降快;长期透析超滤超过4.0kg/次者较小于4.0kg/次者RRF下降快;透析6个月RRF减退幅度超过5ml/min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与低于5ml/min者相比差异不显著;采用大面积(1.7m2)透析器治疗6个月后RRF下降幅度较采用中等面积透析器(1.1m2)大。结论:大量超滤引起肾有效血流量降低,致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血透初期残余肾功能丢失的主要因素;追求高效透析致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弱,也是加速RRF减退的原因;肾小球疾病,尤其病变处于活动阶段,参与了RRF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梅小斌 崔若兰 +3 位作者 袁伟杰 叶志斌 湛冯兰 高从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该影响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1·d-1)灌胃8周。蛋白印迹(Western杂交)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该影响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槲皮素(100 mg·kg1·d-1)灌胃8周。蛋白印迹(Western杂交)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7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ECM)蛋白(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和尿白蛋白。结果:DM 8周大鼠肾小球P27水平增高,ECM蛋白水平增加,尿白蛋白排泄增多,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增高。槲皮素灌胃8周显著降低DM大鼠。肾小球P27水平(10.6±3.1 vs 18.5±4.3,P<0.01)和ECM蛋白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17.62±3.02)vs(39.62±3.68)μg/24 h,P<0.01],降低DM大鼠肾质量/体质量比值(11.35±1.76 vs 14.87±2.02,P<0.01)。槲皮素不改变DM大鼠血糖水平。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P27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细胞周期蛋白类 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云珊 袁伟杰 +1 位作者 苏红 刘明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RRF)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iPTH及其同期RRF(Ccr)、血压、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三酰甘油、胆固醇、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RRF)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iPTH及其同期RRF(Ccr)、血压、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三酰甘油、胆固醇、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患者中95.9%(115/120)存在继发性甲旁亢。高iPTH血症患者较非高iPTH血症患者Ccr明显下降(P<0.05)。iPTH与收缩压、舒张压、钙磷乘积、三酰甘油、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KT/V呈负相关;RRF与KT/V呈正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胆固醇、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常伴iPTH升高,iPTH可通过影响钙磷、脂质代谢、血压等加剧RRF损害,导致RRF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肾功能 甲状旁腺激素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肉碱对慢性肾衰腹透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保春 崔若兰 +3 位作者 梅长林 徐洪实 顾书华 邓翠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0-421,共2页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腹透患者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口服左旋肉碱1.0g,2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治...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腹透患者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口服左旋肉碱1.0g,2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但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肿瘤细胞花环率均明显升高(P<0.05),血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口服左旋肉碱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左旋肉碱 红细胞免疫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PAI-1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晓宇 袁伟杰 +3 位作者 任绪义 黄宝砖 肖雨龙 王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以0、5、10 ng/ml终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作用0、12、24、48h,以发色底物显色...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以0、5、10 ng/ml终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作用0、12、24、48h,以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AI-1的活性;以0、5、10 ng/ml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系膜细胞24 h和10 ng/ml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细胞0、1 2、24、48 h,半定量RT-PCR观察系膜细胞PAI-1 mRNA表达情况。结果:0、5、10 ng/ml的PDGF-BB作用于系膜细胞24 h,其PAI-1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296、0.428、0.542。10 ng/ml的PDGF-BB作用系膜细胞0、12、24、48 h,PAI-1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156、0.345、0.493、0.597,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PDGF-BB也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PAI-1的活性,24 h内活性逐渐增高,48 h时下降。结论:PDGF-BB可上调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PDGF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参与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PAI-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大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d治疗抗肾小球基膜型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梁云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Sd)治疗抗肾小球基膜型(GBM)肾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抗GBM肾炎大鼠模型,用SSd在疾病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给药,观察SSd对其的疗效。结果:SSd治疗可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脂和减轻...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Sd)治疗抗肾小球基膜型(GBM)肾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抗GBM肾炎大鼠模型,用SSd在疾病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给药,观察SSd对其的疗效。结果:SSd治疗可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脂和减轻肾小球病理变化。同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肾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活性氧(RO)清除剂活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均增强。其中早期治疗效果尤为显著。结论:SSd对抗GBM肾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系SSd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促进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C)分泌,从而增强GC-GR系统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另外也与提高红细胞免疫、RO清除剂活性及改善异常脂质代谢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甙-D 抗肾小球基膜型 肾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性肾病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 被引量:4
14
作者 边琪 陈舟 +2 位作者 郭志勇 崔若兰 于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0-1445,共6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常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起病,ANCA阳性,肾脏多表现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坏死性新月体肾炎,即ANCA相关性新月体肾炎,因其病变进展快,累及多系统,是肾脏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常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起病,ANCA阳性,肾脏多表现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坏死性新月体肾炎,即ANCA相关性新月体肾炎,因其病变进展快,累及多系统,是肾脏疾病的危急重症.ANCA相关性新月体肾炎若存在明显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荧光强度〉2+),可能代表并存其他疾病,如IgA肾病、感染后肾炎或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抗体 新月体肾炎 血管炎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枫 梅举 +4 位作者 徐志云 于伟勇 张宝仁 叶志斌 袁伟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6例先心病术后 ARF行 PD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 结果 :全组经 PD治疗后的病死率为 30 .6 % ,其中单纯 ARF的病死率 12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6例先心病术后 ARF行 PD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 结果 :全组经 PD治疗后的病死率为 30 .6 % ,其中单纯 ARF的病死率 12 .5 % ,显著低于合并其他系统器官衰竭组的 45 % (P<0 .0 5 )。PD3~ 30 d内肾功能恢复 ,其中 1~ 2 d内血 K+恢复正常 ,2~ 5 d内血碳酸氢根 (HCO3- )恢复正常 ,4~ 6 d内血尿素氮下降 49.2 % ,血肌酐下降 42 .6 %。 结论 :对小儿先心病术后ARF及早进行 P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难治性重症狼疮性肾炎 被引量:5
16
作者 傅鹏 崔若兰 +1 位作者 叶志斌 于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冲击疗法 丙种球蛋白 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7
作者 汤晓静 戎殳 +8 位作者 梅长林 倪兆慧 蒋更如 袁伟杰 汪年松 郭志勇 马骏 严海东 张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8、10、12周后,2组Hb水平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12周后,2组SI、SF、TSAT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8、12周后,实验组EPO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血常规参数无明显变化,并且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片可维持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指标,减少EPO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宁片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活检组织脂肪沉积与血脂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小燕 叶志斌 +1 位作者 于建平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脏脂质沉积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 :取 6 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未治疗前的空腹全血标本 ,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 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v L DL )、载脂...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脏脂质沉积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 :取 6 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未治疗前的空腹全血标本 ,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 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v L DL )、载脂蛋白A- (Apo- A )和载脂蛋白 B(Apo- B)。肾活检组织行脂肪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43例脂肪染色阳性 ,阳性率为 6 3%。阳性组血清 TC和 L DL 与阴性组相比明显升高。 结论 :高脂血症可促进脂质在肾脏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 肾活检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RP、NO和ET在甘油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变化及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静 张国兆 +2 位作者 于光 傅鹏 袁伟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 :观察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 (CCB)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 方法 :检测正常和甘油所致 ARF大鼠不同时间血浆 CGRP、ET和血清NO水平的变化 ... 目的 :观察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 (CCB)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 方法 :检测正常和甘油所致 ARF大鼠不同时间血浆 CGRP、ET和血清NO水平的变化 ,并观察应用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及血浆 CGRP、ET和血清 NO的影响。 结果 :甘油所致 ARF大鼠血浆CGRP、NO水平明显降低 (P<0 .0 1,P<0 .0 5 ) ;血浆 ET明显升高 (P<0 .0 5 ) ,氨氯地平治疗组肾损害减轻 (P<0 .0 5 ) ,CGRP、NO显著升高 (P<0 .0 1,P<0 .0 5 )而 ET明显降低 (P<0 .0 5 )。 结论 :CGRP、NO的降低和 ET的升高可能参与甘油所致 ARF的形成和进展 ,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升高 CGRP、NO和降低 E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一氧化氮 内皮素 氨氯地平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鹏 袁伟杰 +2 位作者 崔若兰 许静 于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研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E、CDK_2和p27^(Kipl)蛋白表达的改变,并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0.2~3.2 mg/ml的庆大霉素作...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研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E、CDK_2和p27^(Kipl)蛋白表达的改变,并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0.2~3.2 mg/ml的庆大霉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猪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细胞)24~96 h,MTT法测定庆大霉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DNA条带,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AI)和细胞增殖动力学,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培养96 h时细胞内cyclin E、CDK_2和p27^(Kipl)的蛋白表达。结果:庆大霉素对LLC-PK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庆大霉素具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AI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庆大霉素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_1期。随着庆大霉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y-clin E和 CDK_2蛋白表达逐渐下调,而p27^(Kipl)蛋白表达则逐渐上调。结论:庆大霉素诱导的LLC-PK1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E和 CDK_2表达下调以及p27^(Kipl)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细胞凋亡 测定 肾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