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早期离体肺泡巨噬细胞CD14蛋白表达对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友良 郇京宁 +2 位作者 陈玉林 贲道锋 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8-560,571,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 α和IL 6浓度。结果 烧伤血清和LPS刺激后 ,AM的CD14蛋白表达从 1h起就开始增加 ,2h达峰值 ,尔后逐渐减弱 ,持续 12h ,细胞因子分泌相应增加 ;抗CD14抗体阻断CD14作用后 ,CD1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细胞因子分泌亦相应减少。结论 严重烧伤后可能随着LPS增加 ,通过激活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 ,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加 ,这种作用可以被抗CD14抗体所阻断 ,提示严重烧伤后可以通过调节CD14的作用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离体肺泡巨噬细胞 CD14蛋白 细胞因子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在体肺泡巨噬细胞CD14基因表达对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友良 陈玉林 +4 位作者 夏照帆 郭云 陈小玲 许国明 肖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78-581,586,共5页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的全身炎症反应,文中探讨严重烧伤和内毒素对在体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及体外培养AM的CD14膜蛋白表达对AM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的全身炎症反应,文中探讨严重烧伤和内毒素对在体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及体外培养AM的CD14膜蛋白表达对AM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方法:①在体部分:对20%Ⅲ度烧伤大鼠行外周血脂多糖(LPS)浓度检测。大鼠烧伤和LPS注射后在各时相点分别处死并分离提取A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膜表面CD14mRNA表达变化。②体外部分:各组大鼠行全肺在体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AM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烧伤血清、烧伤血清+抗体、内毒素、内毒素+抗体,用RT-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4组AM在各时相点CD14mRNA表达及分泌TNF-α和IL-6的变化。结果:①烧伤及LPS注射后大鼠各时相点外周血LPS浓度均明显高于假烫组。②烧伤血清组、LPS组大鼠AM各时相点CD14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TNF-α和IL-6浓度亦相应显著增高(P<0.01)。烧伤血清作用1 h后TNF-α和IL-6浓度即显著增加;血清抗体组AM的CD14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和IL-6浓度亦显著降低(P<0.01)。内毒素抗体组AM在各时相点CD14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和IL-6浓度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严重烧伤后外周血LPS浓度增加,在体和离体AM CD14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这使LPS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作用显著增大,AM分泌TNF-α和IL-6明显增加,抗CD14抗体可以拮抗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提示严重烧伤后通过调节CD14的作用而减少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年烧伤护理总结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继军 郑淑霞 +2 位作者 曹青 鲁彩霞 沈广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3期10-12,共3页
烧伤护理是烧伤救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针对烧伤患者,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的特点及病情的复杂性,从烧伤休克期护理、消化道并发症护理、呼吸道护理、烧伤病区消毒隔离和创面护理五个不同角度,作了系统的临床探索及部分实... 烧伤护理是烧伤救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针对烧伤患者,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的特点及病情的复杂性,从烧伤休克期护理、消化道并发症护理、呼吸道护理、烧伤病区消毒隔离和创面护理五个不同角度,作了系统的临床探索及部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监护设备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摸索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关于烧伤,特别是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监护方法及相关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创面护理 患者 严重烧伤 烧伤病区 烧伤休克 消化道并发症 探索 基础理论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血浆IL-12浓度变化的临床护理意义探讨
4
作者 李智 李树贞 +1 位作者 陈玉林 夏照帆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血浆IL-12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护理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18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2周内的血浆IL-12浓度。结果在40%≤TBSA≤60%组IL-12血浆浓度最低值显著高于TBSA>60%组;首次切痂后血浆IL-12血浆浓度要高于手...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血浆IL-12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护理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18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2周内的血浆IL-12浓度。结果在40%≤TBSA≤60%组IL-12血浆浓度最低值显著高于TBSA>60%组;首次切痂后血浆IL-12血浆浓度要高于手术前。结论烧伤程度越重,对IL-12产生的抑制作用越强,预防感染护理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严重烧伤 血浆浓度 临床护理 浓度变化 预防感染 首次 结论 意义 理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创面抗真菌外用药— S_(1123)
5
作者 廖万清 赵志强 +3 位作者 苏飞滕 杨济秋 周廷森 葛绳德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5年第4期4-7,共4页
为了控制烧伤创面的真菌感染,我们研制了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S_(1123)。在实验室里该药对丝状真菌和酵母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作用。对常见的两类致病真菌,曲霉菌和念珠菌,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156~0.625μg/ml。从临床双盲法观察... 为了控制烧伤创面的真菌感染,我们研制了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S_(1123)。在实验室里该药对丝状真菌和酵母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作用。对常见的两类致病真菌,曲霉菌和念珠菌,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156~0.625μg/ml。从临床双盲法观察结果来看,三天转阴率达到79.71%,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抗真菌外用药 S11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清创术的配合
6
作者 俞凤珍 赵雪莲 郑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7年第2期60-60,共1页
作者阐述了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清创复苏的配合要点。认为平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备急救物品、器械和敷料,保证种类齐全,贮量充裕。同时还抓紧基本功的训练,如静脉穿刺,胃管插入,导尿等技术,以便在急救条件下熟练配合,有条不紊,忙... 作者阐述了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清创复苏的配合要点。认为平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备急救物品、器械和敷料,保证种类齐全,贮量充裕。同时还抓紧基本功的训练,如静脉穿刺,胃管插入,导尿等技术,以便在急救条件下熟练配合,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一切首先要建立常备不懈的观点,同时还依赖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专科手术配合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清创术 护理配合 气管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