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科门诊的特点及对护士的要求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生娇 沈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口腔保健和口腔病的防治要求越来越高 ,口腔科门诊的护理工作亦显得更加重要。对口腔科门诊的护理工作总结了 5个特点 :(1)患者流量大 ,预约工作频繁 ;(2 )患者数量多 ,易造成交叉感染 ;(3)患者候诊时间长 ;...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口腔保健和口腔病的防治要求越来越高 ,口腔科门诊的护理工作亦显得更加重要。对口腔科门诊的护理工作总结了 5个特点 :(1)患者流量大 ,预约工作频繁 ;(2 )患者数量多 ,易造成交叉感染 ;(3)患者候诊时间长 ;(4)护理配合技术性强 ;(5 )新知识、新技术发展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门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滞留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笑梅 郭天文 +1 位作者 周中华 王宝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周组织的潜在危害。方法 :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观察了 5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在体内戴用 2个月后的细菌粘附量及其种类。 结果 :(1)树脂粘附的微生物最多 ,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 ,纯钛和 型金合金最少 ;(2 ... 目的 :评价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周组织的潜在危害。方法 :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观察了 5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在体内戴用 2个月后的细菌粘附量及其种类。 结果 :(1)树脂粘附的微生物最多 ,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 ,纯钛和 型金合金最少 ;(2 ) G- 杆菌在树脂组明显多于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组 ,在纯钛和 型金合金上粘附最少。对于 G- 球菌 ,树脂组明显多于钴铬合金、镍铬合金和纯钛组 , 型金合金组最少。白色念珠菌在树脂组有少量粘附 ,但在 4种牙科金属上粘附量极少。 结论 :从对牙周组织的危害程度看 ,纯钛和 型金合金应为临床医生的首选材料 ,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类 铬合金 钛金合金 细菌滞留 口腔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凝结合手术治疗口腔癌 被引量:7
3
作者 周中华 彭玉田 +1 位作者 梁继宗 刘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4,共2页
微波热凝结合手术治疗口腔癌周中华彭玉田梁继宗刘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200433)利用微波组织内辐射,使组织产生高热凝固效应,作为直接摧毁肿瘤组织,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文献已有报道。口腔癌位置表浅经微波热凝... 微波热凝结合手术治疗口腔癌周中华彭玉田梁继宗刘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200433)利用微波组织内辐射,使组织产生高热凝固效应,作为直接摧毁肿瘤组织,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文献已有报道。口腔癌位置表浅经微波热凝治疗后,需经较长时间的组织坏死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微波疗法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凝在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中华 杨振群 彭玉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49,共2页
微波热凝在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周中华杨振群彭玉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200433)口腔颌面部是神经纤维瘤的好发部位。然而,因肿瘤呈弥慢性生长和手术中的大量出血,使手术难于彻底切除。1991年至今,... 微波热凝在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周中华杨振群彭玉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200433)口腔颌面部是神经纤维瘤的好发部位。然而,因肿瘤呈弥慢性生长和手术中的大量出血,使手术难于彻底切除。1991年至今,我们在手术切除神经纤维瘤过程中,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神经纤维瘤 外科手术 微波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自由能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笑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7-489,共3页
龋齿和牙周病是义齿修复后的常见并发症 ,由口腔内微生物引起。修复材料的粗糙度和表面自由能与微生物的粘附有关 ,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 5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及与表面自由能的关... 龋齿和牙周病是义齿修复后的常见并发症 ,由口腔内微生物引起。修复材料的粗糙度和表面自由能与微生物的粘附有关 ,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 5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及与表面自由能的关系加以综述 ,提示表面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比表面自由能大 ;从微生物粘附角度看 ,金和瓷是微生物粘附最少的材料 ,应优先选用。钛作为一种新的牙科金属 ,其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长期观察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着性 表面自由能 微生物 牙科材料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与TIP30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淑婷 唐震 +1 位作者 徐晓刚 周中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TIP30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SCC(n=18)组织和癌旁正常口腔黏膜(n=18)OPN及TIP30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TM法检测OSCC组织石蜡切片(...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TIP30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SCC(n=18)组织和癌旁正常口腔黏膜(n=18)OPN及TIP30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TM法检测OSCC组织石蜡切片(n=70)和正常口腔黏膜(n=20)中OPN和TIP30蛋白的表达。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PN在OSCC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1);TIP30基因在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OSCC组织(P<0.01)。OPN、TIP30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OPN可能参与了OSCC的发生发展;TIP30基因对OSCC的作用可能与OPN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骨桥蛋白 TIP30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口腔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秦丽英 丁艳 金美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 回顾总结50例70岁以上高龄口腔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分析1998年1月至2001年7月经长海医院治疗的50例70岁以上口腔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49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护理、康复出院。1例于术后第2天死亡。结论 ... 目的 回顾总结50例70岁以上高龄口腔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分析1998年1月至2001年7月经长海医院治疗的50例70岁以上口腔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49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护理、康复出院。1例于术后第2天死亡。结论 通过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高龄口腔癌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围术期 护理 70岁以上高龄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牙列缺失的口腔综合治疗
8
作者 唐卫忠 周中华 +3 位作者 汪大林 安燕 曹志中 徐晓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17-,共1页
  本研究应用了正畸修复序列矫治的新概念,通过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计划,对患者采用最新正畸矫治、牙周维护、修复治疗及牙列保持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牙列的完整、美观及功能的和协统一.1 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 正畸 修复 牙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口腔颌面部肿块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李笑梅 彭玉田 周中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7-58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颌面部肿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学生临床前离体牙及人工根管根管治疗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帅 王光耀 +3 位作者 王少海 汪大林 黄云兴 汤佰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6,共3页
目的:通过离体牙、人工根管培养实习医生了解并掌握根管治疗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方法:选择正畸患者拔除离体牙36颗、牙髓病及牙周病拔除离体牙42颗,人工根管4颗,分组采用常规改良逐步后退法、冠向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处理、预备及充填,观... 目的:通过离体牙、人工根管培养实习医生了解并掌握根管治疗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方法:选择正畸患者拔除离体牙36颗、牙髓病及牙周病拔除离体牙42颗,人工根管4颗,分组采用常规改良逐步后退法、冠向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处理、预备及充填,观察实习医生根管治疗掌握情况及模拟治疗效果。结果:离体牙采用改良逐步后退法时,前牙根管治疗成功率>前磨牙>磨牙(P<0.05);离体牙磨牙组中,采用冠向逐步深入法成功率高于逐步后退法(P<0.01)。结论:采用人工根管可以直观的辅助实习医生体会弯曲根管的治疗,结合离体牙进行根管治疗训练可以提高加深实习医生对根管解剖结构、不同根管治疗方法的了解,对于实习医生临床前培养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实习生 离体牙 人工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根管充填材料的密封性比较 被引量:56
11
作者 尚永一 曹志中 +1 位作者 周中华 沙继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评价4种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管密封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完整前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牙,分别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AH—Plus糊剂加牙胶尖以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组随机选... 目的:评价4种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管密封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完整前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牙,分别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AH—Plus糊剂加牙胶尖以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组随机选5颗牙经染色后行微渗漏长度测量;男5颗牙行扫描电镜测量根管壁与根管糊剂间微缝隙宽度。结果: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Vitapex糊剂组、Cortisomol糊剂组及AH—Plus糊剂组微渗漏均值分别为(3.04±1.30)、(0.74±0.49)、(0.87±0.44)、(0.60±0.26)mm,微缝隙均值分别为(11.70±5.95)、(3.05±2.75)、(1.55±1.75)、(1.95±1.00)μm,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微渗漏和微缝隙两项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根管糊剂逐渐被淘汰,急需我国自行研制新型根管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材料 密封性 比较 微渗漏 微缝隙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 AH—P1us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沙门菌介导联合基因对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江中明 吕春堂 +2 位作者 周中华 赵平 高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观察构建含有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共表达质粒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对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4周龄BALB/cnunu雄鼠25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PBS组)、单纯减毒沙门菌组(SL7207组)、携带人IFN-γ基... 目的:观察构建含有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共表达质粒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对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4周龄BALB/cnunu雄鼠25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PBS组)、单纯减毒沙门菌组(SL7207组)、携带人IFN-γ基因减毒沙门菌治疗组(SL7207/pCIIFN组)、携带Tip30基因减毒沙门菌治疗组(SL7207/pCITip30组)、携带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质粒的重组减毒沙门菌治疗组(SL7207/pCITip30/IFN组),均于颌下接种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10d后对照组裸鼠口服PBS,其余各治疗组口服相应的减毒沙门菌,隔周1次,共3次。然后检测肿瘤生长体积、带瘤存活期、裸鼠体内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各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携带基因治疗组比较SL7207组、联合基因治疗组比较单基因治疗组肿瘤生长慢、体积小,带瘤存活期长(P<0.05);携带Tip30基因治疗组MVD较其他3组低,联合基因组较携带Tip30单基因组MVD低(P<0.05)。结论:减毒沙门菌载体分别介导Tip30、IFN-γ基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联合基因较单基因治疗效果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 干扰素Γ 减毒沙门菌 基因疗法 腺样囊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三维重建效果的测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庆福 吕春堂 +3 位作者 刘国勤 樊堂堂 罗小龙 汪大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下颌骨三维重建的效果其及影响因素,为以下颌骨三维重建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T扫描获取下颌骨标本的断层解剖信息并以DICOM格式输出,然后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重建,大体观察重建效果后,利用软... 目的分析和评价下颌骨三维重建的效果其及影响因素,为以下颌骨三维重建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T扫描获取下颌骨标本的断层解剖信息并以DICOM格式输出,然后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重建,大体观察重建效果后,利用软件以有关解剖标志为测量点,对下颌骨重建模型的下颌骨体厚度、下颌骨升支前后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下颌骨标本的相应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扫描空间分辨率高,下颌骨三维重建的效果良好,对比测量分析表明重建模型与下颌骨标本无明显差异。结论基于CT扫描的下颌骨三维重建能满足相关科研和临床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种植体支持式下颌半口固定义齿种植体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陆永健 唐震 +2 位作者 龚璐璐 李笑梅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1-826,共6页
目的设计两种种植体支持式下颌半口全牙列固定义齿,研究在不同下颌骨垂直高度降低情况下种植体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扫描下颌骨及上部义齿,形成下颌骨基准模型,将基准模型中下颌骨垂直高度分别下降0、5... 目的设计两种种植体支持式下颌半口全牙列固定义齿,研究在不同下颌骨垂直高度降低情况下种植体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扫描下颌骨及上部义齿,形成下颌骨基准模型,将基准模型中下颌骨垂直高度分别下降0、5、10和15mm,组装种植体后,建立颏孔前6枚平行种植体支持和"All-on-four"支持的不同下颌骨垂直高度的种植体有限元模型,分别为6-种植体模型和4-种植体模型,共两组(8个)。在右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静态加载250N垂直力,用Ansys 15.0软件进行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分析。结果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位于颈部;两组8个模型最大应力值分布显示,不同下颌骨垂直高度下4-种植体组的最大应力值在40.12~49.06 MPa之间,6-种植体组的最大应力值在80.62~109.64MPa之间;6-种植体组的最大应力值是4-种植体组的2倍。两组模型中种植体最大应力在下颌骨垂直高度降低5mm时均表现为最低,随着下颌骨垂直高度降低,应力逐渐增大,而垂直高度下降0mm的模型最大应力要略大于下降5mm模型。结论 4-种植体和6-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颌固定义齿在相对极端的载荷下种植体都没有出现破坏性应力,4-种植体有着更加合理的应力分布;下颌骨垂直高度下降5mm组应力最小,说明适当降低垂直高度有利于种植体应力更加合理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三维有限元分析 无牙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热塑牙胶充填技术与冷侧压法根管充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晖 曹志中 +1 位作者 周中华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比较2种热塑牙胶充填技术(Ultrafil 3D和ObturaⅡ)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完整上颌前牙60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0颗,常规制备根管,分别用Ultrafil 3D、ObturaⅡ和冷牙胶侧方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并记录充填时间... 目的:比较2种热塑牙胶充填技术(Ultrafil 3D和ObturaⅡ)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完整上颌前牙60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0颗,常规制备根管,分别用Ultrafil 3D、ObturaⅡ和冷牙胶侧方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并记录充填时间。3 d后,每组随机选10颗牙,染色后测量微渗漏长度;每组另10颗牙以扫描电镜测量根管壁与牙胶间微缝隙宽度。结果:充填时间以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最长,ObturaⅡ次之,Ultrafil 3D最短;冷侧压法与其余两组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微渗漏及微缝隙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与两组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间却无明显差别。结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热塑牙胶注射加压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相比,具有较好的根管壁适应性和密合度,且充填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 热塑牙胶充填法 冷牙胶侧方加压法 微渗漏 微缝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峰 吕春堂 +3 位作者 周中华 罗小龙 刘宏 孙沫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建立腺样囊性癌(ACC)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方法:将5×105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注射入30只裸鼠一侧眶下区皮下,分别于7、11、14、21、28d、动物自行死亡时或56d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肿瘤能否侵袭眶下神经并测量神经侵袭的长... 目的:建立腺样囊性癌(ACC)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方法:将5×105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注射入30只裸鼠一侧眶下区皮下,分别于7、11、14、21、28d、动物自行死亡时或56d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肿瘤能否侵袭眶下神经并测量神经侵袭的长度。另取16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将ACCM和人舌癌Tca8113细胞注射入裸鼠眶下点皮下,14d后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眶下管内神经侵袭的情况,比较两组神经侵袭的发生率。结果:30只裸鼠模型中23只出现了神经侵袭,7、11、14、21、28d和自行死亡组神经侵袭长度分别为0.09、(0.27±0.02)、(0.38±0.05)、(0.68±0.18)、(1.07±0.36)和(2.10±0.77)mm。另16只裸鼠中8只ACC-M细胞注射裸鼠神经侵袭发生率为100%,远高于Tca8113细胞注射裸鼠的12.5%(P<0.01)。结论:该模型具备良好的可行性、特异性,是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良好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抗腺样囊性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江中明 赵平 +2 位作者 高军 湛先保 吕春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质粒的减毒伤寒沙门氏菌,观察以减毒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联合TIP30与IFN-γ的基因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PCR扩增TIP30和人IFN-γ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成重组... 目的:构建含有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质粒的减毒伤寒沙门氏菌,观察以减毒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联合TIP30与IFN-γ的基因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PCR扩增TIP30和人IFN-γ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CI-TIP30、pCI-IFN和TIP30、IFN-γ基因共表达质粒pCI-TIP30/IFN。分别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体外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株,用免疫印迹和EL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将重组菌口服给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观察其疗效。结果: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质粒pCI-TIP30和pCI-TIP30/IFN转化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表达TIP30蛋白,ELISA检测则显示pCI-IFN和pCI-TIP30/IFN转化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分泌性表达人IFN-γ,减毒沙门氏菌本身和3种表达质粒转化的重组沙门氏菌对腺样囊性癌均有治疗作用,且TIP30与IFN-γ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分别携有真核表达质粒pCI-TIP30、pCI—IFN、pCI-TIP30/IFN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对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 干扰素-Γ 减毒伤寒沙门氏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晓刚 吕春堂 +3 位作者 袁卫 周中华 罗小龙 孙沫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肺高、低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在ACC肺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CC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和低转移细胞株(ACC2)以及舌癌8113细胞株...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肺高、低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在ACC肺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CC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和低转移细胞株(ACC2)以及舌癌8113细胞株(Tca-8113),分别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CXCR4在上述3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3种细胞表面均有CXCR4受体的表达,其中ACC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表达阳性率为(77.32±6.96)%,显著高于肺低转移细胞株ACC-2的(35.32±6.71)%和舌癌Tca-8113细胞株的(33.82±5.56)%,(P<0.05)。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3种细胞株均有特征性的蛋白质表达条带,其中ACCM的蛋白质表达条带最为显著。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ACC肺高转移细胞株中高表达,提示CXCR4可能与ACC嗜肺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CXCR4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状根管不同桩冠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建勇 郑元俐 +1 位作者 朱强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材料及漏斗深度对桩核冠修复漏斗状根管残根后的应力分布差异,寻找对残留牙体组织较少残根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建立桩冠修复上颌中切牙漏斗状根管残根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漏斗状根管漏斗深度为0、2、4、6mm。成品桩为...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材料及漏斗深度对桩核冠修复漏斗状根管残根后的应力分布差异,寻找对残留牙体组织较少残根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建立桩冠修复上颌中切牙漏斗状根管残根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漏斗状根管漏斗深度为0、2、4、6mm。成品桩为碳纤维桩,铸造桩采用镍铬合金材料,以VonMises应力、最大主应力为分析指标。结果桩冠系统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残根后根部VonMises应力高应力区分布在唇舌侧,随漏斗的深度增加,高应力区范围逐渐扩大。与碳纤维桩相比,铸造桩修复后VonMises应力分布不均匀,各深度组的高应力分布区较同深度碳纤维桩组明显增大,应力集中明显,根尖及漏斗底处出现了应力集中。随漏斗深度增加,碳纤维桩根牙本质VonMises应力峰值增加了3.101MPa,增幅为10.3%,最大主应力峰值增加了2.958MPa,增幅为11.7%;铸造桩VonMises应力峰值增加了6.157MPa,增幅为22.6%,最大主应力峰值增加了5.486MPa,增幅为19.7%。结论漏斗深度及修复材料是影响根牙本质应力的重要因素。桩核冠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残根设计时应尽量保存根唇舌向牙体组织,以增加牙根抗力,同时在桩核冠修复设计时应降低所受咬合力。在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残根时,尤其是深漏斗状根管的残根时,推荐使用碳纤维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技术 有限元分析 漏斗状根管 碳纤维桩 铸造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建模法在种植修复的有限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强 汪大林 +2 位作者 周毅 邱小倩 王少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利用逆向工程法快速建立含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义齿的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正常下颌骨,利用逆向工程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颊向、垂直、水平3组作用... 目的利用逆向工程法快速建立含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义齿的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正常下颌骨,利用逆向工程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颊向、垂直、水平3组作用力,分析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反应。结果获得了满意的正常牙槽骨高度的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种植体冠、种植体、皮质骨、松质骨4个部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在垂直加载下分布均匀、大小接近,而在水平向和颊向加载下分布于颊侧颈部的皮质骨内、应力集中。结论利用逆向工程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真实反映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情况,使有限元分析结果更接近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逆向工程 三维有限元模型 种植修复 下颌骨 骨组织 建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