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步实践 |
钱燕
郭林芳
蒋少华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003 |
4
|
|
2
|
住院儿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状况的分析 |
方凤
蒋瑾瑾
陈若华
沈茜
方超萍
蒋玉淮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3
|
多病毒感染时T细胞亚群、NK与LA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
欧阳建华
方凤
汪隽瑛
沈茜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4
|
病毒性心肌炎NK和LAK细胞活性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
方凤
沈茜
汪隽瑛
蒋汉明
姜波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1
|
|
5
|
氨溴索对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超微结构的影响 |
邓琳
方凤
方超萍
毋永正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9
|
|
6
|
小儿呼吸道疾病CVB、CMV和EBV感染状态的研究 |
方凤
蒋瑾瑾
陈若华
沈茜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7
|
新生鼠呼吸道感染CVB_3致气道炎症的病理学观察 |
方超平
方凤
沈茜
马大烈
魏红霞
徐玉莲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8
|
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 |
汪隽瑛
方凤
刘枫
蒋瑾瑾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9
|
小儿CVB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学特征 |
方超平
方凤
沈茜
蒋瑾瑾
欧阳建华
蒋玉淮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0
|
柯萨奇病毒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
蒋瑾瑾
方凤
陈若华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1
|
柯萨基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IL-8、IL-6和sIL-2R变化 |
沈茜
方凤
姜爱琴
徐玉莲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2
|
儿童巨大胃黏膜肥厚症一例报告 |
蔡斌
蒋玉淮
单琤琤
郭林芳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3
|
3月龄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破裂一例报告 |
徐明玉
汪隽瑛
蒋瑾瑾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4
|
哮喘时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超微结构的变化 |
毋永正
方凤
方超平
杨勇骥
陆月良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5
|
先天性心脏病手纹学研究 |
方凤
施冶青
杜蕾
孙军红
丁芳宝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6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
满立新
方凤
方超平
孙雨
李慧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7
|
白三烯与各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黄彦敏
蒋瑾瑾
钱嬿
|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8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实验性哮喘豚鼠的作用 |
毋永正
方凤
方超平
李荣建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9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
孙雨
方凤
满立新
方超平
李慧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20
|
实验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与心房钠尿肽变化的关系 |
卞金陵
杨新文
方凤
方超平
刘清乐
沈茜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