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疏水膜半干式蛋白电泳印迹作用的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闻捷 Joseph-Fu SC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半干式电转移 印迹法 蛋白质 增强疏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Annexin A1真核表达载体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群 葛慧娟 +4 位作者 汪佳祺 余宏宇 何金 刘惠敏 蔡在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Annexin A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AnnexinA1,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中,G418筛选稳定表达株,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检测转染前后Annexin A1mR-NA及蛋白表达;以空载体转染组... 目的探讨Annexin A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AnnexinA1,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中,G418筛选稳定表达株,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检测转染前后Annexin A1mR-NA及蛋白表达;以空载体转染组及未转染SW480细胞作为对照,通过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对转染前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Annexin A1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均显示,重组体pcDNA3.1-Annexin A1稳定转染细胞株中Annexin A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组细胞(P<0.01),而后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体pcDNA3.1-Annexin A1转染组SW480细胞的迁移率(0.415±0.002)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组(0.267±0.003)及未转染组细胞(0.271±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载体转染组(162.80±12.07)及未转染组(164.25±9.50)相比,重组体pcDNA3.1-Annexin A1转染组穿膜细胞数(221.75±12.07)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Annexin A1基因表达上调能提高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ANNEXIN A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划痕修复 Transwell侵袭实验 结直肠癌 转染细胞 侵袭能力 细胞迁移 实时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B2晶体蛋白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军 黄才国 +2 位作者 李闻捷 Wei Weng 汪佳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建立βB2晶体蛋白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采用美国iGTL实验室的技术构建打靶载体,建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采用PCR对小鼠基因型进行鉴定,Western印迹法对晶体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CR成功检测出3种基因型;纯合子基因敲除的小... 目的:建立βB2晶体蛋白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采用美国iGTL实验室的技术构建打靶载体,建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采用PCR对小鼠基因型进行鉴定,Western印迹法对晶体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CR成功检测出3种基因型;纯合子基因敲除的小鼠未检测到βB2晶体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βB2晶体蛋白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晶体蛋白 小鼠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哮喘肺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降低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胥武剑 宁允叶 +3 位作者 洪伟峻 邵艳 蔡在龙 李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中肺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变化趋势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构建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检测肺组织HDAC活性。以HDAC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气管平滑肌及... 目的探讨慢性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中肺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变化趋势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构建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检测肺组织HDAC活性。以HDAC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气管平滑肌及人原代支气管平滑肌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MTT、Transwell及三维凝胶收缩等方法检测抑制HDAC活性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细胞增殖、迁移、收缩能力的变化。结果慢性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DAC活性为(0.371±0.054)μmol/(L·μg),较正常对照组的(0.603±0.034)μmol/(L·μ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A(0.5μmol/L)作用后12~24h,体外培养的大鼠气管平滑肌环及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α-sm-actin、SM22-α表达明显增加,作用后24h及48h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数目分别为(1.719±0.044)×104及(1.808±0.009)×104个,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911±0.048)×104及(2.537±0.01)×104个(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数也在TSA作用后显著降低(88±7.632vs52±7.5,P<0.05)。此外,TSA作用24h后的三维凝胶收缩率[(9.885±7.084)%]较空白对照组[(44.844±3.808)%]及PDGF组[(41.315±7.943)%]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哮喘小鼠肺部HDAC的活性下降,可能与气道平滑肌细胞向"收缩型"转变有关,但HDAC活性下降并不增加细胞的收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平滑肌细胞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曲古霉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醇治疗SD大鼠硒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静 薛炼 +2 位作者 张军 黄才国 李闻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叔丁醇外用滴眼液对SD大鼠硒性白内障模型(模拟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硒性白内障模型,并将实验大鼠右眼作为药物干预组,左眼作为对照组;用自行配制的叔丁醇外用滴眼液(浓度分别为25、50、75mmol/L)按时滴... 目的:探讨叔丁醇外用滴眼液对SD大鼠硒性白内障模型(模拟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硒性白内障模型,并将实验大鼠右眼作为药物干预组,左眼作为对照组;用自行配制的叔丁醇外用滴眼液(浓度分别为25、50、75mmol/L)按时滴眼(1滴/次,3~5次/d);每日进行肉眼观察,并于用药后第5日及第10日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双眼晶状体核性病变,每日用游标卡尺(最小刻度值0.02mm)测量大鼠双眼晶状体核性斑块最大直径的改变。另选未建模的SD大鼠,用100mmol/L的叔丁醇滴眼液滴眼(1滴/次,3~5次/d),观察药物有无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硒性白内障大鼠用药眼晶状体核性混浊斑块直径小于对照眼(P<0.01);用药眼核性混浊斑块混浊程度低于对照眼;叔丁醇滴眼液毒性低,刺激性小。结论:叔丁醇滴眼液对SD大鼠硒性白内障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醇 烷基化作用 亚硒酸钠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耐药性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丹 陈超 惠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耐药性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特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建立卵巢癌不同梯度顺铂(DDP)耐药细胞系模型(OVCAR-3/DDP-1、OVCAR-3/DDP-2、OVCAR-3/DDP-3);MTT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观察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的...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耐药性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特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建立卵巢癌不同梯度顺铂(DDP)耐药细胞系模型(OVCAR-3/DDP-1、OVCAR-3/DDP-2、OVCAR-3/DDP-3);MTT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观察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分布、细胞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浓度。结果成功建立不同梯度顺铂耐药细胞系模型,OVCAR-3/DDP-1、DDP-2、DDP-3细胞的耐药指数依次为3.87、8.39、13.42。耐药细胞均较亲本细胞增殖缓慢,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其中OVCAR-3/DDP-2、DDP-3与亲本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亲本细胞相比,耐药细胞伴随其耐药性的增加,侵袭转移能力逐渐增强,其中OVCAR-3/DDP-2、DDP-3与亲本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上清液中MMP-2/TIMP-2、MMP-9/TIMP-1的比值随顺铂耐药性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顺铂耐药性的产生和增加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可能部分与耐药细胞MMP-2/TIMP-2、MMP-9/TIMP-1比值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顺铂 肿瘤抗药性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及乏氧训练对运动员血清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闻捷 张军 +2 位作者 张建荣 李国强 孙鸿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62-2063,共2页
目的:探讨有氧(aerob ic)及乏氧(anaerob ic)训练对血浆脂质代谢的影响,为健身强体及运动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乏氧训练(高强度快... 目的:探讨有氧(aerob ic)及乏氧(anaerob ic)训练对血浆脂质代谢的影响,为健身强体及运动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乏氧训练(高强度快速、短距离跑),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乳酸(LD)、葡萄糖(G 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ApoB)等生化指标。结果:①乏氧及有氧组训练后LD水平均极显著升高(均P<0.01)。②两组训练均可使HDL-C及ApoAI水平升高(均为乏氧组P<0.01,有氧组P<0.05)。③有氧训练后TG水平呈下降趋势(12人中8人明显下降,4人微升高,但P>0.05)。④乏氧训练后TG水平及ApoB水平均升高(分别为P<0.01,P<0.05)。⑤训练后组间比较,乏氧组LD、G lu、TG水平明显高于有氧组(分别为P<0.01,P<0.01,P<0.05)。结论:①无论有氧或乏氧训练,适量运动均能增加机体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②有氧训练对脂质的调节作用优于乏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氧生活 厌氧生活 田径运动 脂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ICOS-mIg重组融合蛋白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健 沈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 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mIg融合蛋白的分泌型表达,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及线性检测范围进行评价.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以羊抗小鼠IgG 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马抗小... 目的: 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mIg融合蛋白的分泌型表达,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及线性检测范围进行评价.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以羊抗小鼠IgG 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马抗小鼠IgG为检测抗体,通过配对试验、方阵滴定试验及绘制mIgG浓度与A450值的标准曲线,建立定量检测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7.8~500 μg/L,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 y=-0.7864+1.1635 log(x),R2=0.9911,P<0.0001.应用该方法可快速检测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的分泌量.结论: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定量检测重组ICOS-mIg融合蛋白分泌表达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该法灵敏、准确、快速、实用性好,对优化ICOS-mIg融合蛋白表达细胞的筛选和大规模制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 ELISA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免疫球蛋白恒定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和Wnt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盛海波 徐斌 +1 位作者 梁菁菁 刘善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4-1246,共3页
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大部分肿瘤(如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转化关键在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AR信号通... 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大部分肿瘤(如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转化关键在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AR信号通路是前列腺癌研究的主要目标。AR信号通路受许多信号通路的影响,本文主要对Wnt信号通路、AR及其相互作用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WNT信号通路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小鼠免疫球蛋白融合基因的分泌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健 张军 沈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为获得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胞外段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ICOS-Ig)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以探讨它作为免疫拮抗剂阻断ICOS/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克隆编码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 目的:为获得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胞外段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ICOS-Ig)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以探讨它作为免疫拮抗剂阻断ICOS/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克隆编码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 A-ICOS-Ig;构建融合蛋白的稳定真核表达细胞株,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其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其配体结合活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及细胞因子检测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克隆基因的核苷酸与Genebank序列一致: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染细胞有分泌型重组蛋白的表达,其含量可达5~25μg/ml;该重组蛋白有配体结合活性,可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IL-2、IFN-γ的分泌。结论:重组ICOS-Ig融合基因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完成并获得高效表达,该重组蛋白具有配体结合活性,可在体外通过抑制ICOS/B7RP-1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pSecTag2/Hygro A 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蛋白βB_2对眼晶体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闻捷 Joseph-FuS.-C.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 :探讨 βB2 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改变对眼晶体老化的影响。方法 :常规饲养不同年龄SD大鼠 (出生后 1d、8d、2周、8周、8个月及 1 5年 ) ;提取水溶性晶体蛋白 ,双向电泳 (等电聚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IEF/SDS -PAGE)得到大鼠... 目的 :探讨 βB2 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改变对眼晶体老化的影响。方法 :常规饲养不同年龄SD大鼠 (出生后 1d、8d、2周、8周、8个月及 1 5年 ) ;提取水溶性晶体蛋白 ,双向电泳 (等电聚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IEF/SDS -PAGE)得到大鼠晶体蛋白电泳图形 ;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扫描蛋白图形 ,分别确认 βB2 及晶体内主要伴侣蛋白 (αA2 、αB2 ) ,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1)随晶体老化 βB2 水溶性成份呈“反常”年龄依赖性升高 (r=0 938,P <0 0 1)。 (2 )伴侣蛋白αA2 及αB2 水溶性成份亦呈渐进性升高 (r =0 890 ,P <0 0 5 ;r=0 930 ,P <0 0 1)。 (3) βB2 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伴侣蛋白αA2 及αB2 密切相关 (r=0 94 9,P <0 0 1;r=0 986 ,P <0 0 1)。 (4 )接近中年期 (8周 )后 ,大鼠晶体蛋白明显产生降解或修饰成份 (双向电泳出现多个新斑点 )。结论 :根据结果推论 β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蛋白类 衰老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主要水溶性晶体蛋白在老化进程中的时相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闻捷 Joseph-Fu S-C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老化进程中主要晶体蛋白相对含量的时相变化与晶体老化的关系。方法 :常规饲养不同年龄SD大鼠 (出生后 1d、8d、2周、8周、8个月及 1.5年 ) ;提取水溶性晶体蛋白 ,双向电泳 (等电聚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IEF/SDS ... 目的 :研究大鼠老化进程中主要晶体蛋白相对含量的时相变化与晶体老化的关系。方法 :常规饲养不同年龄SD大鼠 (出生后 1d、8d、2周、8周、8个月及 1.5年 ) ;提取水溶性晶体蛋白 ,双向电泳 (等电聚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IEF/SDS -PAGE)得到大鼠晶体蛋白电泳图形 ;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扫描蛋白图形 ,分别确认各主要晶体蛋白组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百分比组成。结果 :(1)所测各组大鼠 18种主要晶体蛋白组分中 ,7种晶体蛋白相对含量呈渐进性时相改变 ,但总水溶性晶体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2 )晶体蛋白相对含量时相改变主要有 4种形式 :升高 (βB4 、αB2 、αA2 、βA1)、降低 (β7、β8、γ2 ,3 、γ5 ,6)、大致保持稳定 (βA3 、βB5 )及无规则性改变。 (3 )晶体蛋白 βB4/αA2比值在大鼠老化进程中呈渐进性升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衰老 老化进程 水溶性晶体蛋白 时相变化 晶体老化 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诱导白内障大鼠异常晶状体蛋白X_(36)与白内障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闻捷 Joseph-Fu SC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 :研究半乳糖诱导白内障大鼠异常晶状体蛋白X36的出现及其与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半乳糖饲养SD大鼠,诱导白内障;选不同年龄大鼠(出生后1天、2周、8周、8个月及工.5年)作老化进程对照组;提取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双向电泳... 目的 :研究半乳糖诱导白内障大鼠异常晶状体蛋白X36的出现及其与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半乳糖饲养SD大鼠,诱导白内障;选不同年龄大鼠(出生后1天、2周、8周、8个月及工.5年)作老化进程对照组;提取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双向电泳(等电聚焦/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IEF/SDS-PAGE)得到大鼠晶状体蛋白电泳图形,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扫描蛋白图形并确认各主要晶状体蛋白组分及异常晶状体蛋白 X36结果:(1)异常晶状体蛋白X36相对分子质量约 27 000、等电点约4.5。(2)X36蛋白在对照组不同年龄大鼠的水溶性晶状体蛋白中均未出现。(3)X36蛋白在亚期及以后各期糖性白内障大鼠的眼晶状体水溶性蛋白中均有出现,且含量逐期增加。结论:半乳糖诱导大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出现异常晶状体蛋白X36该蛋白含量随白内障程度加重而增加,与大鼠生理性老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蛋白类 X36蛋白 白内障 半乳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大鼠气压性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14
作者 陈锐勇 刘景昌 +8 位作者 方以群 殷明 赵敏 张军 姚健 姜平 张民 陈海庭 蔺世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观察减压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高压氧(HBO)处理后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减压性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与HBO效用的机制。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对照组、致伤组、HBO治疗组。以不安全快速减... 目的观察减压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高压氧(HBO)处理后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减压性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与HBO效用的机制。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对照组、致伤组、HBO治疗组。以不安全快速减压大鼠中枢神经损伤模型为实验对象,致伤后6h给予HBO处理。观察活化小胶质细胞、TNF-α/TACE免疫阳性细胞、神经细胞凋亡,组织内TNF-α含量和脑脊液(CSF)内TNF-α的生物活性。结果损伤后6h就可见脑和脊髓组织内IB4阳性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的高峰出现在24h,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出现形态改变。神经元凋亡在损伤后48h达到高峰。小胶质细胞出现的区域与神经细胞凋亡出现的区域相同。损伤后6h就可在CNS组织中检测到TNF-α,48h达到高峰,与IB4阳性细胞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5)。CSF中TNF-α的生物活性也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TNF-α和TACE免疫阳性细胞形态和分布与IB4阳性细胞类似。HBO治疗可显著减少中枢神经组织中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数量,降低组织和CSF中TNF-α的含量,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结论减压性损伤中枢神经组织内小胶质细胞迅速激活,后者增加毒性物质的表达和分泌,介导继发损伤。HBO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反应,降低其活性,减少毒性物质的分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性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小胶质细胞 高压氧 神经元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拷贝和x基因缺失HBV DNA质粒的构建及其细胞转染
15
作者 宋玉 万谟彬 +3 位作者 李闻捷 陈坚 方超平 薛惠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9-981,共3页
目的 :构建双拷贝和x基因缺失的HBV真核细胞复制表达质粒 ,并研究其在Hep3B肝癌细胞株中对HBV的复制表达效果。 方法 :利用含HBVDNA(adrⅠ )的质粒 ,酶切出HBVDNA片段 ,克隆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构建双拷贝HBVDNA的真核表达质... 目的 :构建双拷贝和x基因缺失的HBV真核细胞复制表达质粒 ,并研究其在Hep3B肝癌细胞株中对HBV的复制表达效果。 方法 :利用含HBVDNA(adrⅠ )的质粒 ,酶切出HBVDNA片段 ,克隆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构建双拷贝HBVDNA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ES HBV2 ;将原始质粒通过插入人工合成DNA片段和基因重组破坏乙肝病毒x基因区 ,再克隆入pcDNA3,构建成 pcDNA3 KN F1F2真核表达质粒 ;用两质粒分别转染Hep3B肝癌细胞株 ,进行G4 1 8筛选的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HBVDNA。 结果 :(1 )成功构建了x基因缺失的HBV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KN F1F2及含双拷贝HBVDNA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ES HBV2 ;(2 )对两质粒成功进行细胞转染后 ,测得第 3、6、1 4天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DNA均高表达 ,两质粒之间差别不明显。 结论 :构建的质粒可在Hep3B细胞株中表达并引起HBV的复制及分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拷贝 x基因缺失 HBVDNA 质粒 构建 细胞转染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技术测定卒中患者血小板面积和血肿体积
16
作者 谢惠君 邓本强 +1 位作者 钱国正 汪德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5-405,共1页
应用计算机技术测定卒中患者血小板面积和血肿体积谢惠君邓本强钱国正△汪德宗▲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医学成像设备的使用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三维重建成为医学成像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应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和三维重建技... 应用计算机技术测定卒中患者血小板面积和血肿体积谢惠君邓本强钱国正△汪德宗▲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医学成像设备的使用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三维重建成为医学成像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应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和三维重建技术测定血小板面积及脑出血血肿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血小板面积 血肿体积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胞外片段和小鼠免疫球蛋白Ig融合基因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17
作者 王健 张军 +1 位作者 张燕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的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竞争抑制ICOS 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以RT PCR方法克隆编码人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携带融合基... 目的:探讨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的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竞争抑制ICOS 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以RT PCR方法克隆编码人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携带融合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A ICOS Ig。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稳定表达细胞中融合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蛋白的配体结合活性。以适当浓度的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拮抗剂与BALB/c和C57BL小鼠脾单个核细胞进行混合培养,观察重组蛋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结果:构建了携带融合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A ICOS Ig; 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明转染细胞有重组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重组蛋白有配体表达细胞的结合活性;该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拮抗剂可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构建并成功表达了ICOS Ig融合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蛋白具有配体结合活性,可在体外通过抑制ICOS B7RP 1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龟疫球蛋白 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