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维持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三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学银 刘刚 +2 位作者 吉玉龙 王亚华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 :比较颅内手术时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 3种方法间是否存在重要临床差异。 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先用丙泊酚 (2 m g/ kg) ,芬太尼 (2 μg/ kg)和阿曲库铵 (0 .5 m g/ kg)诱导 ;维持麻醉时 : 组 (n=13)单用丙泊酚 , 组 (n=1... 目的 :比较颅内手术时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 3种方法间是否存在重要临床差异。 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先用丙泊酚 (2 m g/ kg) ,芬太尼 (2 μg/ kg)和阿曲库铵 (0 .5 m g/ kg)诱导 ;维持麻醉时 : 组 (n=13)单用丙泊酚 , 组 (n=16 )丙泊酚复合 0 .7%异氟烷 , 组 (n=16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 (分别在切皮、切硬脑膜、缝皮时追加 )。 3组丙泊酚给药速度均根据血压变化调整。 结果 : 组丙泊酚平均用量为 (9.5 9± 1.2 0 ) mg/ (kg· h) ,显著高于 组 [(6 .13± 0 .80 ) mg/ (kg· h) ]和 组[(5 .94± 0 .2 5 ) mg/ (kg· h) ](P<0 .0 5 )。 组切皮时血压上升发生率最低 (7% )。脑张力评分和苏醒情况以 组最好。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维持神经外科手术优于单纯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异氟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神经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后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海涛 叶军青 +4 位作者 王成才 刘虎 蒋京京 羊海琴 袁红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7-749,共3页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治的6例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经过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等处理后,6例伤员(3例野外条件下伤员采用慢诱导...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治的6例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经过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等处理后,6例伤员(3例野外条件下伤员采用慢诱导清醒盲探插管;3例后送至医院本部的伤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在全麻下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呼吸、循环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野外条件下,清醒盲探插管是颈椎损伤患者的良好选择;在后方医院麻醉时气管插管宜选择颈椎活动小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颈椎损伤 麻醉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后挤压伤患者野外条件下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被引量:8
3
作者 蒋京京 刘虎 +3 位作者 徐海涛 叶军青 王成才 袁红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587,共2页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挤压伤伤员野外条件下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麻醉科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后野外救治的10例挤压伤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结果:经过容量治疗、碱化尿液、稳定内环境等处理后,10例伤员在...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挤压伤伤员野外条件下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麻醉科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后野外救治的10例挤压伤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结果:经过容量治疗、碱化尿液、稳定内环境等处理后,10例伤员在硬膜外或臂丛麻醉下,辅以心理安慰和适量镇静剂,接受了清创或筋膜切开减压手术。术中伤员呼吸、循环平稳,镇痛良好。结论:野外条件下,区域麻醉可提供充分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早期液体复苏和生命支持有利于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挤压综合征 麻醉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玮伟 徐海涛 +1 位作者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电子麻醉记录单回顾341例分别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变化、出血量和输液输血...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电子麻醉记录单回顾341例分别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变化、出血量和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蛛网膜下隙阻滞组血压变化较全身麻醉组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但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对循环的影响和恢复速度上要优于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前波 田谋利 +4 位作者 邹最 薛磊 宋哲明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6-117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CPB下七氟醚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 control trail,RCT)的相关公开发表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4.2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4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包括七氟醚麻醉616例、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61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增加术后心脏指数(WMD=0.20,95%CI0.08~0.32;P<0.01)和心排量(WMD=0.79,95%CI0.59~0.99;P<0.01);(2)七氟醚麻醉术后24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较全凭静脉麻醉明显降低(WMD=0.20,95%CI0.08~0.32;P<0.01);(3)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WMD=-0.68,95%CI-1.19~-0.17;P<0.01)和术后ICU留观时间(WMD=-15.83,95%CI-30.89~-0.78;P<0.01),但术后住院时间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七氟醚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RR=0.57,95%CI0.42~0.76;P<0.01),但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梗死率及病死率与全凭静脉麻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PB下心脏手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肺转流术 心脏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秋峰 叶晓明 +3 位作者 任波 石学银 王新华 傅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2-572,575,588,共3页
关键词 地氟烷 异氟烷 普鲁卡因 脊柱侧弯 矫形术 唤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病人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秋峰 沈宏亮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70岁以上老年病人 颈椎手术 麻醉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6例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总结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秋峰 袁红斌 +2 位作者 蒋京京 徐海涛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肿瘤 骨组织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肝移植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海涛 石学银 +3 位作者 袁红斌 刘虎 何星颖 付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总结重症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重症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总结麻醉管理经验。采用全身麻醉,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分别... 目的:总结重症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重症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总结麻醉管理经验。采用全身麻醉,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分别与术前、门静脉阻断前5 min、无肝期30 min、开放血流前5 min、新肝期5 min、新肝30 min和60 min时抽取桡动脉血作血气电解质分析,测定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用药维持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稳态。结果:48例肝移植患者麻醉成功,无术中死亡,术中平均出血量(5 219±478)ml。术前轻度碱中毒、低K^+、低Na^+、低Cl^-。与术前相比,pH、BE、HCO_3^-无肝期30 min明显降低,新肝期60 min回升;K^+无肝期30 min明显升高,新肝60 min逐渐下降;无肝期Ca^(2+)明显降低(P<0.05)。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长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好转,在新肝期前后5 min内PT再次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FIB)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至术毕时逐渐恢复。全组患者在无肝期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迅速下降,其余各点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结论:重肝患者肝移植术前常合并内环境紊乱,必须随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用药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肝移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时合理脊髓麻醉平面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秋峰 沈宏亮 +4 位作者 徐海涛 袁红斌 钟雪萍 刘刚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时脊髓麻醉平面与麻醉效果的关系。 方法 :90名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脊髓麻醉。 A组 (n=30 )脊髓麻醉平面调至 T3- 4,B组 (n=30 )为 T5- 7,C组 (n=30 )为 T8以下。... 目的 :探讨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时脊髓麻醉平面与麻醉效果的关系。 方法 :90名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脊髓麻醉。 A组 (n=30 )脊髓麻醉平面调至 T3- 4,B组 (n=30 )为 T5- 7,C组 (n=30 )为 T8以下。观察和比较各组术中自脊髓麻醉开始至硬膜外麻醉开始用药时间和用药量、血压波动幅度和多巴胺用量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自脊髓麻醉开始至硬膜外开始用药的时间 A组 >B组 >C组 (P<0 .0 5 )。硬膜外用药总量 A组 <B组 <C组 (P<0 .0 5 )。 B组及 C组血压的波动幅度和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 A组 (P<0 .0 5 )。而术中发生恶心、呕吐及肌震颤的例数均相对较少的仅有 B组。 结论 :肾移植行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时 ,脊髓麻醉平面调整至 T5- 7,既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脊髓麻醉平面 脊髓麻醉 硬膜外麻醉 肾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麻醉处理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慧杰 徐海涛 +4 位作者 袁红斌 石学银 刘刚 朱秋峰 田谋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0-680,共1页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心肌梗死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再次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海涛 石学银 +3 位作者 袁红斌 叶军青 何星颖 蒋京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再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13
作者 胡百奇 徐振东 +3 位作者 石学银 徐海涛 刘刚 周卓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泊福行静脉麻醉 ,2组均按需给予芬太尼。分别检测 2组的 SSEP,并观察其苏醒情况。 结果 :麻醉药物的浓度变化对SSEP的潜伏期几乎没有影响 ,但两种药物对 SSEP波幅的影响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与普鲁泊福相比 ,地氟烷可使SSEP快速降低和较快恢复 (P<0 .0 5 )。在恢复期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的患者睁眼所需时间、运动脚趾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 ,地氟烷组比普鲁泊福组苏醒较为彻底。 结论 :与普鲁泊福麻醉相比 ,地氟烷可使 SSEP的波幅较快下降 ,麻醉患者苏醒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地氟烷 静脉麻醉药 普鲁泊福 体感诱发电位 脊柱侧弯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14
作者 徐海涛 袁红斌 +3 位作者 张禹 田谋利 刘虎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心内手术 腋下小切口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剖宫产麻醉一例
15
作者 徐振东 石学银 +2 位作者 刘刚 叶军青 徐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剖宫产 麻醉处理 病理报告 羟乙基淀粉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16
作者 徐海涛 石学银 +3 位作者 袁红斌 何星颖 叶军青 蒋京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2-994,共3页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全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有创动脉压(ABP)、心电图(ECG)、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小动脉楔压(PAWP)、连续心输出量(...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全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有创动脉压(ABP)、心电图(ECG)、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小动脉楔压(PAWP)、连续心输出量(CCO)、心脏指数(CI)、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中心体温(T)、尿量等;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监测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积(ITBV)、血管外肺水(EV-LW)、全身血管阻力(SVR)、每搏量变异(SVV)等。统计距离首次肝移植时间、合并腹腔感染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OSF)情况、再次手术方式。统计两次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以及羟乙基淀粉(万汶)、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碳酸氢钠使用量;统计再次移植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值对照值,术前肌酐、术前胆红素,并与首次移植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无麻醉死亡,麻醉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基本稳定。再次移植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再次肝移植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纤维蛋白原使用量、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量、碳酸氢钠使用量明显增多。结论:再次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技术相当复杂,对病情的充分估计和对手术的了解、术中的细心观察和及时的正确处理是再次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肝移植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pH及PCO_2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吴先仁 李继昌 +1 位作者 王成才 张在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9-210,共2页
30例下胸段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均用1.33%利多卡因,其pH和PCO2分别为,A组pH4.7~4.8,PCO20.4~0.5kPa;B组pH7;2~7.4,PCO253.3~54.7kPa;C组pH7.2~... 30例下胸段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均用1.33%利多卡因,其pH和PCO2分别为,A组pH4.7~4.8,PCO20.4~0.5kPa;B组pH7;2~7.4,PCO253.3~54.7kPa;C组pH7.2~7.4,PCO28.O~10.0kPa。结果:各组麻醉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麻醉持续时间为,A组65.7±30.3min,B组51.2±32.7min,C组31.7±16.7min(与A组比,P<0.05)。另外,A组肌松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单纯提高利多卡因pH(C组),则缩短硬膜外麻醉持续时间,肌松差;碱化利多卡因中的高PCO2(B组)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高p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PCO2 利多卡因 硬脊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高碳酸血症的预防 被引量:31
18
作者 赵建华 石学银 +2 位作者 叶军青 叶晓明 刘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 :探索防止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出现高碳酸血症的方法。方法 :用皮下扩张器在胸前区和双侧颈阔肌分离皮肤与皮下组织 ,以 5 mm Hg(1mm Hg=0 .133k Pa)的 CO2 充气压力维持外科操作空间 ,共实施内镜下单侧单纯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8... 目的 :探索防止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出现高碳酸血症的方法。方法 :用皮下扩张器在胸前区和双侧颈阔肌分离皮肤与皮下组织 ,以 5 mm Hg(1mm Hg=0 .133k Pa)的 CO2 充气压力维持外科操作空间 ,共实施内镜下单侧单纯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8例。 结果 :CO2 充气时间为 (99.6 3± 19.34) m in,分钟通气量维持在 12 0 m l/ (kg· min) ;CO2 充气期间 ,动脉血 CO2分压 (Pa CO2 )无明显上升 ,平均为 (33.19± 2 .15 ) mm Hg,呼气末 CO2 分压 (PETCO2 )为 (2 9.0 6± 1.5 5 ) mm Hg,Pa CO2 和PETCO2 的差值为 (4.0 9± 1.79) mm Hg。结论 :采用 5 m m Hg的 CO2 充气压力 ,在正常的分钟通气量下便可维持正常的 CO2 分压 ,避免了因手术区域组织明显的 CO2 吸收而导致的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同时又能保持足够大的手术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高碳酸血症 预防 CO2充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或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脑组织氧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普隽 陈巍 +2 位作者 王亚楠 夏建华 刘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4-807,共4页
目的比较择期颅脑肿瘤患者麻醉过程中,异丙酚与七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对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拟开展择期颅内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组(PR组,n=30... 目的比较择期颅脑肿瘤患者麻醉过程中,异丙酚与七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对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拟开展择期颅内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组(PR组,n=30)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组(SR组,n=30)。观察指标包括:麻醉期间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麻醉时间、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及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等。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R组相比,SR组SjvO2较高,而Da-jvO2则较低(P<0.01)。结论异丙酚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可安全用于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前者利于维持稳定的脑氧供需平衡,且术后苏醒迅速,后者可改善脑组织氧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七氟醚 脑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袁红斌 王成才 +3 位作者 傅强 胡世杰 石学银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 观察和对比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慢性炎症时膝关节滑膜组织μ阿片受体的表达。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研究。腰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吗啡组手术后在关节内... 目的 观察和对比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慢性炎症时膝关节滑膜组织μ阿片受体的表达。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研究。腰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吗啡组手术后在关节内注射盐酸吗啡1m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8和24h在病人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吗啡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膝关节内阿片受体免疫组化研究以成年人膝关节滑膜组织为研究对象,分为炎性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炎性组取自诊断为慢性膝关节炎需做全膝置换手术的病人,对照组取自健康成年人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μ阿片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给药后8和24h,吗啡组VAS评分为1.7±1.0和1.4±1.0,而对照组为3.7±1.5和2.4±1.3,吗啡组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炎性组膝关节滑膜组织μ阿片受体光密度值、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的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膝关节组织阿片受体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吗啡 关节内注射 膝关节镜 术后镇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