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MCP-1、MIP-1α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包军 陆慧琦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年龄为18~79岁的早期RA活动期患者17例,非早期RA活动期患者18例,以及正常健康者15例,评估握力、关节...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年龄为18~79岁的早期RA活动期患者17例,非早期RA活动期患者18例,以及正常健康者15例,评估握力、关节疼痛指数和肿胀指数等临床活动指数,测定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血清学指标,应用ELISA法测定各自血清MCP-1、MIP—1α水平。Kruskal—Wallis法比较各组间MCP-1、MIP1α水平的差异;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血清MCP1、MIP—1α水平与临床活动指数及血清学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期RA、非早期RA血清MCP-1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早期组与非早期组间无明显差异。早期RA的血清MIP1α表达较非早期RA、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非早期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RA患者的血清MCP-1、MIP-1α水平以及早期RA患者的血清M1P-1α水平与疾病临床活动指数以及血清学指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MCP-1、MIP1α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MIP-1α可能在RA早期滑膜炎的发生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未发现RA患者的血清MCP1、MIP-1α表达与炎症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殷健 李婷 +1 位作者 包军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3-102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RA仍具有很高的关节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关节畸形的可能。近年发现的抗瓜氨酸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RA仍具有很高的关节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关节畸形的可能。近年发现的抗瓜氨酸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可在关节破坏发生前即表现出阳性,该抗体与经典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相比,在RA的诊断中具有相似的敏感性,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研究发现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在RA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并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其可能在RA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抗体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在疟疾感染中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忠伟 吴超 徐沪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关键词 应答机制 免疫保护 CD4+T细胞 疟疾感染 抗疟原虫感染 疟疾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补体C4和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9
4
作者 唐仕超 王赓 +2 位作者 张志国 刘耀阳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疾病活动和合并感染时的血清学特点,探讨补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至2014年在我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63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疾病活动和合并感染时的血清学特点,探讨补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至2014年在我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63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和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进行分组,比较感染组(n=20)和非感染组(n=43)以及活动组(n=44)和非活动组(n=19)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差异,并分析SLEDAI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中的CRP、ESR、IgA和SLEDAI高于非感染组(P<0.05);活动组中的ESR、IgG高于非活动组,而补体C3低于非活动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SLEDAI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666,P<0.01),而与CRP和补体C4无相关性(r=0.073,r=0.143;P>0.05)。结论 SLE患者在感染时CRP升高,C3、C4未降低或降低不明显;在疾病活动时,C3降低,C4未降低或降低不明显,CRP未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提示CRP和C3的变化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或感染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补体C4 C反应蛋白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情活动性指标ASDAS、RAPID3和BASDAI在判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比较 被引量:24
5
作者 宋婧 周凌 +2 位作者 陈凌 吴歆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913,共5页
目的研究ASDAS和RAPID3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对82例A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其一般情况、病情活动度指标,抽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 目的研究ASDAS和RAPID3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对82例A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其一般情况、病情活动度指标,抽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传统方法 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SDAI)与新型方法ASDAS、RAPID3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ASDAS-CRP与RAPID3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8),而这两者与BASDAI的一致性检验结果不理想(kappa值:0.342,0.367)。BASDAI、ASDAS、RAPID3与医生总体评价(DOCGL)、患者自身评价(PATGL)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ASDAS、RAPID3与DOCGL、PATGL的相关性明显强于BASDAI与DOCGL、PATGL的相关性(ASDAS-CRP、ASDAS-ESR、RAPID3、BASDAI与DOCGL的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为0.684、0.720、0.642及0.576;与PATGL的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为0.822、0.816、0.851及0.725)。结论 ASDAS对AS疾病活动的评估能力优于BASDAI,是理想的评价疾病活动度的新指标,值得推广应用;RAPID3具有方便、简洁、不受实验室检查结果限制的特点,在评价AS活动度时同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BASDAI ASDAS RAPI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名护生实习前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兰芬 潘小丽 王蓓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1期25-26,29,共3页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的认识、并加强其对针刺伤的预防意识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长征医院实习的151名护生进行了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实习...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的认识、并加强其对针刺伤的预防意识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长征医院实习的151名护生进行了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各调查项目掌握程度为差者均达60.0%左右,特别是针刺伤后的处理,掌握程度差者达70.1%。结论护生实习前临床知识与经验缺乏,应对措施不足,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针刺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应力联合维拉帕米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蛋白聚糖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丹 申艳 +6 位作者 闾坚强 范永前 黄东辉 林伟龙 沈海敏 徐沪济 管剑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施压模型机械施压及联合维拉帕米干预,研究软骨细胞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GC)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软骨,分离软骨细胞,制作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设置空白对照... 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施压模型机械施压及联合维拉帕米干预,研究软骨细胞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GC)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软骨,分离软骨细胞,制作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施压组和施压联合维拉帕米组。采用Flexcell FX-5000TM细胞加力仪施压(24 kPa,0.33 Hz,2 h),维拉帕米干预浓度设定为40μmol/L。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AGC、ADAMTS-4、ADAMTS-5 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施压组AGC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0),ADAMTS-5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0),施压联合维拉帕米组AGC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2),ADAMTS-4和ADAMTS-5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施压组AGC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00)、ADAMTS-5水平显著降低(P=0.000);与施压组比较,施压联合维拉帕米组AGC水平显著增高(P=0.008),ADAMTS-4和ADAMTS-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0)。结论机械应力可促进骨关节炎软骨细胞AGC合成,维拉帕米可以加强机械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蛋白聚糖 机械应力 维拉帕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二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包军 刘欢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饮食习惯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婷 殷健 +3 位作者 汤予双 赵娟 吴歆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饮食习惯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饮食这一环境因素在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123例AS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1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饮食习惯的现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饮食习惯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饮食这一环境因素在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123例AS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1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饮食习惯的现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A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饮食习惯的差异。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将AS患者分为病情活动组(BASDAI>4分)和病情无活动组(BASDAI≤4分),研究病情活动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根据HLA-B27的表达将患者分为HLA-B27阳性组和HLA-B27阴性组,研究饮食和HLA-B27的交互作用对AS发病的影响。结果 A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之间在饮食口味倾向、主食结构、平均每天高胆固醇食物、每天豆类制品、是否吸烟、饮酒频率等饮食习惯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嗜辣口味、每天适量豆制品摄入、适量饮酒是AS发病的保护因素,每天吸烟是A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S病情活动与饮食习惯无关。HLA-B27阳性的患者在饮食口味倾向、豆制品的摄入、吸烟、饮酒等方面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饮食结构不同可能是AS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HLA-B27与饮食习惯对AS发病的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饮食习惯 抗炎饮食 HLA-B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平 张立斌 +2 位作者 于嘉平 刘志民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6-1269,共4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pravastati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糖尿病对照组(DM)、普伐他汀治疗组(DM+P)、褪黑素治疗组(DM+M),每组7只。使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pravastati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糖尿病对照组(DM)、普伐他汀治疗组(DM+P)、褪黑素治疗组(DM+M),每组7只。使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予普伐他汀和对照药物褪黑素(Mel)治疗,8周后检测大鼠血及肾组织中各项生化指标及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成功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与DM组比较,Mel治疗可使24 h尿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DM+P组尿蛋白排泄量降低更为明显(P<0.01);与DM组比较,DM+P组肾重/体质量比值有所下降(P<0.05)。与DM、DM+M相比,普伐他汀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血浆MDA含量、红细胞SOD活性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8周时明显升高(P<0.01)。普伐他汀和Mel处理均可使糖尿病大鼠肾脏SOD活性、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普伐他汀还可使肾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功能,这可能与其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普伐他汀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兰芬 杨亚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对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126例痛风患者,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有关痛风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男性、高收入、高职务、有饮酒史的人患痛风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大... 目的对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126例痛风患者,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有关痛风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男性、高收入、高职务、有饮酒史的人患痛风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大部分患者对痛风的相关知识不了解。结论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饮酒是治疗痛风的基本措施,对痛风患者进行多样化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健康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的血清阴性的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一例报告
12
作者 周凌 张璐定 +1 位作者 许臻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9-679,686,共2页
关键词 对称性滑膜炎 凹陷性水肿 血清阴性 治疗 X线 实验室检查 骨髓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13
作者 包军 张清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7-1117,共1页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神经鞘瘤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告
14
作者 吴歆 李婷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696,F000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以"反复多关节疼痛5年余,加重1年"收治入院。患者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双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同时伴有颈部、臀部疼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 041×109/L,HLA-B27阳性。颈部淋巴结活... 1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以"反复多关节疼痛5年余,加重1年"收治入院。患者200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双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同时伴有颈部、臀部疼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 041×109/L,HLA-B27阳性。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节非特异性慢性炎症。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10.53∶1;粒系增生活跃,中性杆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血小板增多 英夫利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改变及意义
15
作者 许臻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77,共1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患者性激素受体的改变,探讨其改变与病因的联系。方法:选择女性慢性肾炎患者76例,年龄18~46(30±6)岁,其中系膜增生性28例、系膜毛细血管性16例、膜性肾病20例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2例。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患者性激素受体的改变,探讨其改变与病因的联系。方法:选择女性慢性肾炎患者76例,年龄18~46(30±6)岁,其中系膜增生性28例、系膜毛细血管性16例、膜性肾病20例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2例。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16~40(30±8)岁。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的特异结合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外周血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Ⅲ期临床试验中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的急救与护理
16
作者 刘兰芬 王世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3-3,共1页
关键词 严重不良反应 Ⅲ期临床试验 急救与护理 单抗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迟发性过敏反应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诱导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换用他巴唑后血管炎复发1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静 李婷 +2 位作者 包军 许臻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7-348,F0003,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全身多关节肿痛6个月,发热10余天"于2009年7月23日收住我院风湿免疫科。2009年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双腕、肘、肩、踝、颞颌关节游走性肿痛,活动受限,伴晨僵,持续时间约15 min,休息后好转,偶有咳...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全身多关节肿痛6个月,发热10余天"于2009年7月23日收住我院风湿免疫科。2009年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双腕、肘、肩、踝、颞颌关节游走性肿痛,活动受限,伴晨僵,持续时间约15 min,休息后好转,偶有咳嗽咳痰,痰量少、色红、较黏稠,自服止痛药未见明显好转。2009年6月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红色皮疹,皮疹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不高于周围皮肤,压之不褪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甲巯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NanoDrop检测D_(260)/D_(230)值在DNA质检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倩 王赓 +4 位作者 殷健 李梦梦 黄少兰 姜磊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4-1448,共5页
目的探讨NanoDrop检测D_(260)/D_(230)值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DNA标本质检的意义。方法收集1 494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血液DNA样本,分别用NanoDrop和PicoGreen检测样本浓度。第一阶段,对24例NanoDrop和PicoGreen浓度>50ng/... 目的探讨NanoDrop检测D_(260)/D_(230)值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DNA标本质检的意义。方法收集1 494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血液DNA样本,分别用NanoDrop和PicoGreen检测样本浓度。第一阶段,对24例NanoDrop和PicoGreen浓度>50ng/μL的DNA样本行Omni中华8芯片检测,比较16例芯片成功样本与8例失败样本的D_(260)/D_(280)值及D_(260)/D_(230)值。第二阶段,选取1 122例NanoDrop和PicoGreen检测浓度均大于50ng/μL DNA样本行管家基因GAPDH的PCR检测,并对PCR反应成功的样本行Omni中华8芯片检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PCR反应成功与失败DNA样本的D_(260)/D_(230)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_(260)/D_(230)值对PCR结果的鉴别效率。结果第一阶段中,芯片成功与失败样本的D_(260)/D_(28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而D_(260)/D_(230)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0,P<0.001);第二阶段中,PCR成功的DNA样本基因分型检测成功率为100%,PCR成功与失败组的D_(260)/D_(230)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83,P<0.01)。D_(260)/D_(230)值预测PCR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7;最佳诊断点的D_(260)/D_(230)值为0.89;特异度为0.95时的D_(260)/D_(230)值为2.305。结论在进行GWAS时,浓度及D_(260)/D_(280)值均较好而D_(260)/D_(230)值较低的DNA样本可能含有较多杂质,需联用PCR检测以确保样本质量;D_(260)/D_(230)值≥2.305时,样本纯度满足GWAS芯片检测的要求,可省略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D260/D230值 NanoDrop PICOGREEN 质量控制 聚合酶链反应 管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骨髓转移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明明 包军 徐沪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6-1136,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骨髓转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P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昉 徐沪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FOXP3 转录因子 自身抗原 克隆清除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耐受 胸腺选择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