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多器官保存液保存离体大鼠肝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智华 崔心刚 +3 位作者 韩秋成 张纯 李朴清 朱有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hanghai-mutil-organsolution,SMO液)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探讨应用SMO液保存离体供肝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MO液、UW液和HTK液保存组,建立离体肝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保存液保存8、16、24、36h... 目的观察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hanghai-mutil-organsolution,SMO液)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探讨应用SMO液保存离体供肝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MO液、UW液和HTK液保存组,建立离体肝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保存液保存8、16、24、36h分析肝脏组织能量代谢情况,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肝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保存16、24、36h,SMO液组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腺苷总量(TAN)及Atkinson能荷(AEC)均明显高于同时点HTK液组(P<0.05),与同时点UW液组无显著差异;形态学检查见SMO液组组织损伤较同时点HTK液组轻,除细胞肿胀较同时间点UW液组明显外,其余表现基本一致。保存24、36h,SMO液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TK液组(P<0.05),而与UW液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MO液对大鼠离体肝脏的保存效果总体上与UW液相当,优于HTK液,仅在防止细胞水肿方面较UW液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保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对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感染和溶解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谭龙益 张莉 +3 位作者 陈洁 胡海清 林淑英 王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水疱性口炎病毒 (VSV)对肝癌细胞感染和溶解的选择性。 方法 :将 VSV分别感染 5种经过或未经过干扰素预处理的肝癌细胞系 (Hep3B、Hep G2、SMMC- 772 1、BBEL- 74 0 2和 BEL- 74 0 4细胞 )、正常传代肝细胞 (L- 0 2细胞 )和... 目的 :研究水疱性口炎病毒 (VSV)对肝癌细胞感染和溶解的选择性。 方法 :将 VSV分别感染 5种经过或未经过干扰素预处理的肝癌细胞系 (Hep3B、Hep G2、SMMC- 772 1、BBEL- 74 0 2和 BEL- 74 0 4细胞 )、正常传代肝细胞 (L- 0 2细胞 )和正常原代培养肝细胞 ,应用标准噬斑测定技术滴定病毒在各类细胞中的产量 ,锥虫蓝染色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 ,亚甲蓝和伊红染色观察细胞溶解动力学。 结果 :0 .1pfu/细胞的 VSV与上述 5种肝癌细胞、正常传代和正常原代人肝细胞共同培养 18h后 ,各细胞 VSV的产量分别为 1.8× 10 9、1.5× 10 8、8.0× 10 7、5 .6× 10 8、7.7× 10 8、6 .5× 10 7、2 .3× 10 5pfu/ m l;而经 10 0 0 U/ m l干扰素预先处理后 ,上述细胞 VSV的产量分别降至 2 .4× 10 4 、3.8× 10 4 、6 .9× 10 5、4 .2× 10 3、8.3× 10 5、5 .3× 10 4 、<10pfu/ ml。无论是否经干扰素 α- 2 b(10 0 0 U/ m l)预处理 ,除正常原代培养肝细胞外 ,VSV感染后 2 4 h其他细胞被大量溶解。结论 :VSV可迅速感染并溶解肝癌细胞及正常传代肝细胞 ,干扰素虽能完全保护正常原代肝细胞 ,但仅能部分降低 VSV在肝癌细胞和正常传代肝细胞中的增殖和溶细胞速率。说明有干扰素存在时 ,VSV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和溶解肝癌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感染 溶解作用 疱疹性口炎病毒 肝癌细胞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