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防治局部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尹承慧 侯春林 +4 位作者 徐皓 郭澄 张纯 蒋丽霞 顾其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索局部植入抗菌药缓释微球防治术后局部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缓释辅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负荷盐酸环丙沙星的植入缓释微球;建立模拟体内释放环境的体外释放系统,评价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和抑菌能力;利用高... 目的:探索局部植入抗菌药缓释微球防治术后局部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缓释辅料,通过乳化交联工艺制备负荷盐酸环丙沙星的植入缓释微球;建立模拟体内释放环境的体外释放系统,评价微球体外释放特性和抑菌能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体内释放特性;利用透射电镜和病理检查检测微球的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结果: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外的释放达7 d以上;微球植入体内后局部药物浓度维持在金葡菌MIC90以上约10 d,无明显突释现象;微球植入动物体内后无局部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透射电镜和病理结果发现微球和组织之间无明显的炎性异物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环丙沙星植入缓释微球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释药行为,可用于植入体内防治局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羧甲基壳聚糖 微球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和进口格列齐特体外溶出度测定及其药物动力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皋林 陈强 +4 位作者 李珍 沈意翔 李栋 陈解春 张根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57,共6页
格列齐特(Gliclazide)系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可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为了正确评价和使用该药,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的有关规定,对国产益公牌格列齐特和进口格列齐特(... 格列齐特(Gliclazide)系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可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为了正确评价和使用该药,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的有关规定,对国产益公牌格列齐特和进口格列齐特(商品名达美康)的体外溶出度和正常人体内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益公牌格列齐特的体外试验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进口达美康却相差甚远。正常人体内药物动力学测定结果,国产格列齐特和进口达美康片的T1/2k分别为10.16和11.41h;Tmax分别为3.28和8.18h;Cmax分别为5.58和1.12μg/ml;AUC分别为101.47和30.13h·μg/ml。若以口服国产格列齐特片80mg的生物利用度为100%,则进口达美康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2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格列齐特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玉杰 陈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2-493,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活血化淤 氧自由基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炎性疾病的新靶点——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基快 倪敏 沈甫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7-899,共3页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免疫调节通路,其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特异性激动α7nAChR能够有效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本文综...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免疫调节通路,其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特异性激动α7nAChR能够有效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本文综述了α7nAChR在炎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拟为炎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抗炎通路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炎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总草苔虫内酯体外抗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杨华 孙鹏 +5 位作者 左建平 林厚文 李玲 汤海峰 丁健 南发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21-822,共2页
目的 :测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总草苔虫内酯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 (SARS- Co V )的作用。 方法 :以Vero- E6细胞作为病毒宿主细胞 ,以细胞致病效应 (CPE)和感染细胞保护率 (CPR)为检测指标 ,测试海洋来源的化合物总草苔虫内酯... 目的 :测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总草苔虫内酯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 (SARS- Co V )的作用。 方法 :以Vero- E6细胞作为病毒宿主细胞 ,以细胞致病效应 (CPE)和感染细胞保护率 (CPR)为检测指标 ,测试海洋来源的化合物总草苔虫内酯对 SARS- Co 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在 4、2 0、10 0μg/ m l 3个质量浓度下 ,总草苔虫内酯预防 SARS- Co V感染的 CPE分别是 、 、 ,CPR分别是 7%、6 %、39% ;总草苔虫内酯治疗 SARS- Co V感染的 CPE分别是 、 、 ,CPR分别是 33%、5 8%、4 0 %。 3个质量浓度总草苔虫内酯的细胞毒性率均不超过 5 0 %。 结论 :在体外筛选模型中 ,总草苔虫内酯在4μg/ m l以上浓度时显示有一定的对抗 SARS-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总草苔虫内酯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总草苔虫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神经胶质瘤——皂苷类抗癌新药开发的突破口? 被引量:8
6
作者 汤海峰 马宁 +12 位作者 田冶 袁卫华 易杨华 张淑瑜 潘敏祥 韩华 程光 林洪 周杰 邱峰 姚新生 林厚文 王晓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851-863,共13页
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年来对10种海洋生物和中药中具有抗肿瘤特别是抗神经胶质瘤作用的皂苷成分的研究成果。对3种海星、5种海参和2种植物中药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共鉴定了78个皂苷,其中新化合物53个,多数化合物... 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年来对10种海洋生物和中药中具有抗肿瘤特别是抗神经胶质瘤作用的皂苷成分的研究成果。对3种海星、5种海参和2种植物中药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共鉴定了78个皂苷,其中新化合物53个,多数化合物都具有新颖的结构特征。多数皂苷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特别是抗神经胶质瘤作用,部分皂苷经原位给药(间质化疗)显示显著的体内抗胶质瘤作用并克服了皂苷常见的溶血副作用。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干预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微管稳定以及多条信号通路。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抗胶质瘤新药提供了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和科学依据。皂苷原位给药方式的成功有效克服了限制皂苷成药性的关键瓶颈——溶血性,表明抗神经胶质瘤可能是皂苷类抗癌新药开发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中药 皂苷 抗肿瘤 神经胶质瘤 间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晏马成 田维荣 金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1-482,共2页
醋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晏马成,田维荣,金进医院透析制剂中占主导地位的35倍浓醋酸盐透析液,其浓度高,配制时间长、过滤慢,同时由于受pH、不同温度和离子催化等因素的影响,贮存期间使透析液中的葡萄糖易降解为5-HM... 醋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晏马成,田维荣,金进医院透析制剂中占主导地位的35倍浓醋酸盐透析液,其浓度高,配制时间长、过滤慢,同时由于受pH、不同温度和离子催化等因素的影响,贮存期间使透析液中的葡萄糖易降解为5-HMF。临床使用前,尽管葡萄糖含量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盐 血液透析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张鹏 邓亚萍 +2 位作者 赵婷 倪敏 沈甫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7-789,共3页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自1997年被发现和认识后,改变了人们对血管生成的认知。EPCs在特定的细胞因子诱导下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血管新生。随着对EPCs研究的深入,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自1997年被发现和认识后,改变了人们对血管生成的认知。EPCs在特定的细胞因子诱导下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血管新生。随着对EPCs研究的深入,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有了重大突破。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近年研究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通过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增强EPCs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恢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因此,了解阿司匹林对EPCs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阿司匹林 新生血管化 细胞运动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非那定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维 丁亦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非那定中甲醇、甲苯、正己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硫化碳、乙醚和乙醇9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柱(50m×0.32mm×0.52μm),FID检测器,外标法进行定量。进样口... 目的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非那定中甲醇、甲苯、正己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硫化碳、乙醚和乙醇9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柱(50m×0.32mm×0.52μm),FID检测器,外标法进行定量。进样口180℃,检测器250℃,柱温45℃保持9min,以10℃/min程序升温至100℃,保持2min,分流比10:1。载气氮气流速:10ml/min;空气350ml/min;柱头压:氢气45ml/min。顶空瓶区域温度:90℃;样品进样阀:100℃,传输管温度:100℃;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10min;进样量:100μl。对分离条件、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对残留有机溶剂测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甲醇、甲苯、正己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硫化碳、乙醚和乙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8~31.60μg(r=0.9997)、1.73~34.60μg(r=0.9993)、6.65~13.30μg(r=0.9964)、1.32~26.40μg(r=0.9998)、2.52~50.40μg(r=0.9971)、2.52~50.40μg(r=0.9986)、2.66~53.20μg(r=0.9961)、1.80~36.00μg(r=0.9974)、1.58~31.60μg(r=0.9984),各组分回收率均在95%~105%内,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79、0.87、0.66、0.89、1.33、0.90、0.72、1.26和0.79μg。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非索非那定 有机溶剂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血管平滑肌细胞Kir6.1/SUR2B降低去窦弓神经大鼠血压波动性
10
作者 张伟 赵心彬 +1 位作者 杨宏 倪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不同分子组成的ATP敏感钾通道(KATP)在降低去窦弓神经(SAD)大鼠血压波动性(BPV)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AD大鼠模型,利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观察非选择性KATP开放剂吡那地尔、Kir6.1/Sur2B和Kir...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不同分子组成的ATP敏感钾通道(KATP)在降低去窦弓神经(SAD)大鼠血压波动性(BPV)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AD大鼠模型,利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观察非选择性KATP开放剂吡那地尔、Kir6.1/Sur2B和Kir6.1/Sur1选择性开放剂二氮嗪对SAD大鼠BPV的影响;并观察用Kir6.1/Sur1选择性阻断剂5-羟基癸酸盐(5-HD)、Kir6.2/Sur2A选择性阻断剂HMR1098阻断KATP后,吡那地尔和二氮嗪对SAD大鼠BPV作用的改变。结果吡那地尔和二氮嗪能够降低SAD大鼠BPV(P<0.01),阻断Kir6.1/Sur1、Kir6.2/Sur2A后不改变吡那地尔和二氮嗪对BPV的降低作用。结论开放血管平滑肌细胞Kir6.1/Sur2B能够降低SAD大鼠的B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窦弓神经 血压波动性 KATP通道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