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膀胱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海波
徐锡明
+7 位作者
孙璟川
王元
张斌
王英杰
张鹏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0-446,共7页
目的:评估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omogeneous spinal-shortening axial decompression,HSAD)后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6年7月接受HSAD治疗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共16例,男6例,女1...
目的:评估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omogeneous spinal-shortening axial decompression,HSAD)后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6年7月接受HSAD治疗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共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1~64岁,平均29.9±16.7岁。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均采用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评估患者膀胱功能,术前及末次随访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安全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膀胱顺应性、残余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5~54个月(32.4±10.1个月)。术前ICI-Q-SF评分为14.94±4.15分,术后3个月时为9.88±4.43分,术后6个月时为8.63±4.17分,术后12个月时为8.19±4.22分,末次随访时为7.63±4.40分,术后各次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膀胱安全容量由术前155.31±75.33ml增加至252.69±64.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漏尿点压由术前43.12±17.96cm H2O降至30.44±13.96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顺应性由术前8.56±5.78ml/cm H2O升高至23.10±12.05ml/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残余尿量术前140.44±113.66ml减小至84.06±70.0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D可明显改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泌尿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
脊髓栓系综合征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
30
2
作者
孙璟川
史建刚
+10 位作者
王元
徐锡明
孔庆捷
韩郸
郑冰
杨勇
王海波
王英杰
杨海松
郭永飞
黄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报道一项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技术,可在不切除骨化物的前提下实现神经的直接减压,弥补传统前路或后路减压手术的不足。方法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手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处理椎间隙、去除椎体前部骨质、安...
目的报道一项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技术,可在不切除骨化物的前提下实现神经的直接减压,弥补传统前路或后路减压手术的不足。方法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手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处理椎间隙、去除椎体前部骨质、安装钛板和椎间融合器、椎体两侧开槽和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等。收集2例经该术式治疗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通过将椎体骨化物复合体游离并前移,实现脊髓和神经根的直接减压。2例患者手术顺利,脊髓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设计兼顾了前路直接减压的有效性和后路间接减压的安全性,初步疗效证明其可作为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一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前移融合术
前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孔庆捷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2-1438,共7页
马尾神经综合征涉及一系列病理过程,包括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组织水肿和神经纤维华勒变性,从而导致相应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手术治疗往往只能解除马尾神经的压迫,减少继发性损伤,为马尾神经的功能恢复提供有限的空间环境...
马尾神经综合征涉及一系列病理过程,包括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组织水肿和神经纤维华勒变性,从而导致相应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手术治疗往往只能解除马尾神经的压迫,减少继发性损伤,为马尾神经的功能恢复提供有限的空间环境,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基础研究将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神经科学的发展改变了既往神经损伤后轴突不可再生的观点,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拓宽了新局面,细胞移植技术、分子技术的引入为高效修复马尾神经损伤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神经损伤修复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综合征
细胞移植
分子治疗
病理机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脊髓栓系综合征神经轴性牵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4
作者
孔庆捷
吴钊
+4 位作者
孙璟川
王元
徐锡明
杨勇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8-1164,共7页
目的探讨建立猪脊髓、神经根轴性牵拉损伤模型模拟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将18只成年家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暴露L1~5脊髓;对照组:暴露L1~5脊髓后于L1~5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实验组:暴露L1~5脊髓并于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
目的探讨建立猪脊髓、神经根轴性牵拉损伤模型模拟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将18只成年家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暴露L1~5脊髓;对照组:暴露L1~5脊髓后于L1~5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实验组:暴露L1~5脊髓并于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后,均匀撑开L1~5椎间隙。于各时间点对3组动物行X线片、后肢行为学、尿流动力学、体感诱发电位、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L1~5椎体间高度、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尿流动力学、体感诱发电位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组织学观察脊髓、神经结构基本正常。实验组动物撑开后L1~5的椎体间高度较撑开前增高,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体感诱发电位P波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脊髓表面的血流减少(P<0.05);撑开后出现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功能障碍;脊髓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坏死,胞质内可见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神经根组织可见组织水肿、细胞结构疏松,部分神经束膜损伤。结论通过松解猪腰椎后柱结构均匀撑开椎间隙的方法可以建立脊髓、神经根轴性牵拉损伤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临床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为深入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方式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动物模型
神经血流监测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膀胱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海波
徐锡明
孙璟川
王元
张斌
王英杰
张鹏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二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0-4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271351)
文摘
目的:评估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omogeneous spinal-shortening axial decompression,HSAD)后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6年7月接受HSAD治疗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共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1~64岁,平均29.9±16.7岁。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均采用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评估患者膀胱功能,术前及末次随访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安全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膀胱顺应性、残余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5~54个月(32.4±10.1个月)。术前ICI-Q-SF评分为14.94±4.15分,术后3个月时为9.88±4.43分,术后6个月时为8.63±4.17分,术后12个月时为8.19±4.22分,末次随访时为7.63±4.40分,术后各次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膀胱安全容量由术前155.31±75.33ml增加至252.69±64.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漏尿点压由术前43.12±17.96cm H2O降至30.44±13.96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顺应性由术前8.56±5.78ml/cm H2O升高至23.10±12.05ml/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残余尿量术前140.44±113.66ml减小至84.06±70.0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D可明显改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泌尿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
脊髓栓系综合征
尿流动力学
Keywords
Homogeneous spinal-shortening axial decompression Tethered cord syndrome Urodynamic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74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
30
2
作者
孙璟川
史建刚
王元
徐锡明
孔庆捷
韩郸
郑冰
杨勇
王海波
王英杰
杨海松
郭永飞
黄震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二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3-10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50031)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650031)
+1 种基金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201640262)
Project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201640262)
文摘
目的报道一项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技术,可在不切除骨化物的前提下实现神经的直接减压,弥补传统前路或后路减压手术的不足。方法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手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处理椎间隙、去除椎体前部骨质、安装钛板和椎间融合器、椎体两侧开槽和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等。收集2例经该术式治疗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通过将椎体骨化物复合体游离并前移,实现脊髓和神经根的直接减压。2例患者手术顺利,脊髓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设计兼顾了前路直接减压的有效性和后路间接减压的安全性,初步疗效证明其可作为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一种治疗方案。
关键词
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前移融合术
前路手术
Keywords
cervical myelopathy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
anterior surgery
分类号
R681.53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孔庆捷
史建刚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二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2-14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351)~~
文摘
马尾神经综合征涉及一系列病理过程,包括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组织水肿和神经纤维华勒变性,从而导致相应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手术治疗往往只能解除马尾神经的压迫,减少继发性损伤,为马尾神经的功能恢复提供有限的空间环境,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基础研究将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神经科学的发展改变了既往神经损伤后轴突不可再生的观点,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拓宽了新局面,细胞移植技术、分子技术的引入为高效修复马尾神经损伤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神经损伤修复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马尾神经综合征
细胞移植
分子治疗
病理机制
动物模型
Keywords
cauda equina syndrome
cell transplantation
molecular therapeutic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nimal models
分类号
R745.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脊髓栓系综合征神经轴性牵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4
作者
孔庆捷
吴钊
孙璟川
王元
徐锡明
杨勇
史建刚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二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8-1164,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建立猪脊髓、神经根轴性牵拉损伤模型模拟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将18只成年家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暴露L1~5脊髓;对照组:暴露L1~5脊髓后于L1~5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实验组:暴露L1~5脊髓并于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后,均匀撑开L1~5椎间隙。于各时间点对3组动物行X线片、后肢行为学、尿流动力学、体感诱发电位、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L1~5椎体间高度、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尿流动力学、体感诱发电位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组织学观察脊髓、神经结构基本正常。实验组动物撑开后L1~5的椎体间高度较撑开前增高,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体感诱发电位P波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脊髓表面的血流减少(P<0.05);撑开后出现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功能障碍;脊髓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坏死,胞质内可见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神经根组织可见组织水肿、细胞结构疏松,部分神经束膜损伤。结论通过松解猪腰椎后柱结构均匀撑开椎间隙的方法可以建立脊髓、神经根轴性牵拉损伤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临床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为深入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方式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动物模型
神经血流监测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尿动力学
Keywords
tethered cord syndrome
animal models
neural blood flow monitoring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urodynamics
分类号
R74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膀胱功能的分析
王海波
徐锡明
孙璟川
王元
张斌
王英杰
张鹏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孙璟川
史建刚
王元
徐锡明
孔庆捷
韩郸
郑冰
杨勇
王海波
王英杰
杨海松
郭永飞
黄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基础研究进展
孔庆捷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猪脊髓栓系综合征神经轴性牵拉模型的建立
孔庆捷
吴钊
孙璟川
王元
徐锡明
杨勇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