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在胸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志飞 史宏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其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最终解决组织和器官缺损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方向就是设计并制造出功能日益完善的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物替代物 ,其独特的构思理念、个性化的设计、广阔的应用前...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其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最终解决组织和器官缺损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方向就是设计并制造出功能日益完善的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物替代物 ,其独特的构思理念、个性化的设计、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组织工程在心脏瓣膜、心肌、血管、食管和气管等胸心血管外科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组织工程 心血管外科 研究进展 生物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切除及重建外科的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志云 徐志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898,共4页
胸壁切除及重建对于外科医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重建的困难往往会使临床医生选择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案,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20余年来,重建材料的发展和软组织重建技术的进步让外科医生在胸壁切除时更为积极,胸壁重建取得了很大的... 胸壁切除及重建对于外科医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重建的困难往往会使临床医生选择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案,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20余年来,重建材料的发展和软组织重建技术的进步让外科医生在胸壁切除时更为积极,胸壁重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在过去“不可切除”的病变得到了治愈的机会。本文综述了胸壁切除治疗原则、重建方法、重建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切除 胸壁重建 生物医学和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婧 奚望 +3 位作者 殷亮 李伟 申华 王志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3-569,共7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30例和丙泊酚组(P组)30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舒芬太尼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心脏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30例和丙泊酚组(P组)30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舒芬太尼0.15μg/(kg·h),P组给予丙泊酚1.2~3.0 mg/(kg·h)+舒芬太尼0.15μg/(kg·h)。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70~85、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2^-3分为镇静目标。分别于术前(T_1)、心肺转流(CPB)结束后2 h(T_2)、术后4 h(T_3)和术后12 h(T_4)测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BIS值、RASS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动过缓、躁动或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后的BIS值与R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静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差异,MA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T_2时间点,P组的MAP小于D组(P<0.05);在T_3、T_4时间点,D组心指数(CI)高于P组(P<0.05,P<0.01)。在T_2、T_3、T_4时间点,P组的动脉血乳酸含量较D组升高明显(P<0.05,P<0.01)。两组间T_1~T_4各时点的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AP下降、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过程中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其用于术后镇静可降低躁动或谵妄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更适合用于心脏瓣膜术后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心脏瓣膜手术 机械通气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4
作者 滕继平 程云阁 +4 位作者 倪达 潘荣华 程佑爽 朱智军 潘铁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比较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为主的全身多发伤中的疗效。方法对60例以创伤性连枷胸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组(手术内固定治疗,n=32)和非手术组(非手术外固定治疗,n=28)患者的... 目的比较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为主的全身多发伤中的疗效。方法对60例以创伤性连枷胸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组(手术内固定治疗,n=32)和非手术组(非手术外固定治疗,n=28)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和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非手术组(P<0.05),胸壁畸形、肺部炎症、肺不张和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出院后6个月,手术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肺总量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对存在复合伤的连枷胸患者行手术内固定可减少连枷胸引起的并发症,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并发症 肋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建秋 徐志飞 +4 位作者 孙耀昌 赵学维 吴彬 乌立晖 潘铁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32-1033,共2页
我科 1 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1月外科手术治疗的 70岁以上老年患者 70例 ,其中 ,男 6 4例 ,女 6例 ,年龄 70~ 82岁 ,平均 72岁 ;鳞癌 5 2例 ,腺癌 1 4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2例 ,其他类型 2例 ;手术切除 6 6例 (94 .2 8% ) ,其中全... 我科 1 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1月外科手术治疗的 70岁以上老年患者 70例 ,其中 ,男 6 4例 ,女 6例 ,年龄 70~ 82岁 ,平均 72岁 ;鳞癌 5 2例 ,腺癌 1 4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2例 ,其他类型 2例 ;手术切除 6 6例 (94 .2 8% ) ,其中全肺切除 1 2例 ,肺叶切除 5 3例 ,楔形切除 1例 ;术后TNM分期 ,Ⅰ期 4例 ,Ⅱa期 1 2例 ,Ⅱb期 2 7例 ,Ⅲa期 2 3例 ,Ⅲb期 4例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1例 (30 .0 % ) ,无围手术期死亡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0 %、34.7%、2 7.0 %。分析认为 ,年龄不是手术禁忌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 ,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外科手术 治疗 老年人 手术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与心源性猝死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鹏 刘腾飞 +2 位作者 黄颖 王昊 廖德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3-1007,共5页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指因心血管原因造成的,突然发病1h内或距离最后所知稳定状态24h内的死亡,发病率高、存活率低。心脏自主神经尤其交感神经与SCD的关系是目前相关研究的焦点。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交感神经分布...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指因心血管原因造成的,突然发病1h内或距离最后所知稳定状态24h内的死亡,发病率高、存活率低。心脏自主神经尤其交感神经与SCD的关系是目前相关研究的焦点。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交感神经分布不均及病理状态下的重塑均会造成心律失常易感性增高甚至诱发心源性猝死。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ed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预防及近年先后出现的星状神经节切除、肾动脉神经消融、脊髓刺激等均对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因此,本文就心源性猝死与交感神经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去神经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周围型小结节的外科诊治分析(附122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严四军 曹祥 +2 位作者 徐志飞 孙光远 乌立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肺周围型小结节(≤2cm)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2例肺周围型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结节直径1~2cm 101例,<1cm 21例。术前所有患者常规行多层螺... 目的探讨肺周围型小结节(≤2cm)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2例肺周围型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结节直径1~2cm 101例,<1cm 21例。术前所有患者常规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MSCTA)检查,52例行PET/CT检查,49例行经皮CT定位肺结节穿刺活检(CTNB)。比较3种检查方法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后病理示122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9例(23.8%),恶性病变93例(76.2%)。8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仅56例(65.9%)为Ⅰa期早期肺癌,12例(14.1%)存在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MSCTA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3%、81.7%、75.9%,与PET/CT(分别为84.6%、86.5%、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B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8%、88.6%、100.0%,仅特异性高于MSCTA(P=0.04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检查是鉴别肺周围型小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无创诊断方法,可疑肺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倾向良性病变者可选择性进行CTNB检查。术前仔细分析CT片以明确病灶的空间位置,必要时结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提高术中查找肺结节的速度和准确度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外科手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前波 田谋利 +4 位作者 邹最 薛磊 宋哲明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6-117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CPB下七氟醚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 control trail,RCT)的相关公开发表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4.2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4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包括七氟醚麻醉616例、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61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增加术后心脏指数(WMD=0.20,95%CI0.08~0.32;P<0.01)和心排量(WMD=0.79,95%CI0.59~0.99;P<0.01);(2)七氟醚麻醉术后24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较全凭静脉麻醉明显降低(WMD=0.20,95%CI0.08~0.32;P<0.01);(3)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WMD=-0.68,95%CI-1.19~-0.17;P<0.01)和术后ICU留观时间(WMD=-15.83,95%CI-30.89~-0.78;P<0.01),但术后住院时间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七氟醚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RR=0.57,95%CI0.42~0.76;P<0.01),但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梗死率及病死率与全凭静脉麻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PB下心脏手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肺转流术 心脏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的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郑军华 闵志廉 +7 位作者 李玉莉 朱有华 叶廷军 李建秋 潘铁文 丁国善 王孟龙 陈卫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CZ-1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CZ-1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代羟乙基淀粉;(2)用蔗糖替代木棉糖;(3)去掉UW液中添加成分;(4)添加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5)使pH值进一步偏碱性。将CZ-1液用于动物器官(肾、肝、心、肺、胰腺、小肠等)的低温延时保存实验,包括低温延时保存后形态学、生物化学的改变和移植存活率观察,以及部分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和结论:CZ-1液对肾、肝、心、胰、小肠等的低温保存效果基本类同于UW液,部分结果优于UW液;对肺保存的效果优于Eur-Colins液。临床尸肾经CZ-1液低温保存24~31h移植后获得成功。结果证实,CZ-1液不仅增强了保存效果,且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国内可自行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存 低温保藏 器官移植 长征-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9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建秋 徐志飞 +6 位作者 乌立晖 吴彬 潘铁文 赵学维 钟镭 薛磊 秦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总结9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的诊疗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612例患者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加食管-胃或食管-空肠胸内吻合术,术后9例患者经美蓝试验确诊发生胸内消化道瘘。其中,2例患者急诊行二次剖胸手... 目的:总结9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的诊疗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612例患者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加食管-胃或食管-空肠胸内吻合术,术后9例患者经美蓝试验确诊发生胸内消化道瘘。其中,2例患者急诊行二次剖胸手术治疗,其余7例采用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充分的脓腔、胃液引流,持续的胸腔冲洗,并采用肠内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结杲:胸内消化道瘘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B超、X线表现为术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或液气胸,确诊依赖于口服美蓝试验。胸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47%(9/612),其中吻合口瘘6例(0.98%,6/612),胃壁瘘3例(0.49%,3/612)。9例患者消化道瘘闭合时间9~98d,平均(38.9±5.6)d;住院时间24~196d,平均(79.1±8.2)d;2例二次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瘘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平均水平。9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一经确诊,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提倡早期行二次开胸手术,同时必须注意充分脓腔引流和适当胸腔冲洗,并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吻合口瘘 胃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野战创伤性血气胸救治包的设计制作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钰鑫 徐志飞 +1 位作者 潘铁文 秦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 :设计制作便携式野战创伤性血气胸救治包并验证其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并制备便携式野战创伤性血气胸救治包 (简称自制救治包 ) ,配备有胸腔闭式引流管 (穿刺针、固定气囊和内冲洗管三合一 )、折叠式引流袋及... 目的 :设计制作便携式野战创伤性血气胸救治包并验证其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并制备便携式野战创伤性血气胸救治包 (简称自制救治包 ) ,配备有胸腔闭式引流管 (穿刺针、固定气囊和内冲洗管三合一 )、折叠式引流袋及操作附件等。以犬为实验动物 ,随机分为对照组 (4只 )和实验组 (8只 )。以胸腔内注入血液 70 0 ml及气体 2 0 0 m l制作创伤性血气胸模型。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实验组采用自制救治包分别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比较两组动物的手术时间、引流量、胸壁固定所承受拉力 ,并观察自制救治包引流管的冲洗效果及对肋间血管的止血效果。 结果 :自制救治包大小 2 6 0 mm× 170 m m× 5 0 mm、总质量 (315± 10 ) g,实验组手术时间为 (5 .5± 1.2 ) min,较对照组 [(12 .0± 2 .3) min]显著缩短 (P<0 .0 1) ;对照组术后 0 .5、1、2、4、6 h引流量分别为 (113± 12 )、(2 5 8± 2 2 )、(44 1± 2 8)、(5 72± 33)、(6 2 3± 5 2 ) ml,实验组分别为 (12 6± 17)、(2 4 2± 2 4 )、(46 2± 32 )、(5 90± 4 2 )、(6 32± 37) m l,两组间在术后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对照组能承受 (5 .0± 0 .3) kg拉力 ,实验组能承受 (8.0± 0 .2 ) kg拉力 (P<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血气胸 战伤急救 院前急救 急救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人工胸壁结构设计及其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龚志云 徐志飞 +4 位作者 段亮 秦雄 赵学维 王文祖 孙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8-570,584,共4页
目的通过生物材料的筛选和优化组合及特殊工艺制备新型人工胸壁结构,并探讨其应用于大块胸壁缺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胸壁重建需要,筛选出适宜的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三种不同结构的人工胸壁(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目的通过生物材料的筛选和优化组合及特殊工艺制备新型人工胸壁结构,并探讨其应用于大块胸壁缺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胸壁重建需要,筛选出适宜的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三种不同结构的人工胸壁(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网、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己内酯板、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己内酯肋条)。建立犬大块胸壁缺损动物模型,应用所研制的人工材料进行动物实验,通过动态观察及组织学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网重建胸壁与组织结合良好,可有效减轻反常呼吸,网状材料24周内完全降解吸收,被自体再生组织取代,胸壁长期稳定性和胸廓外形满意。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己内酯板重建胸壁可获得良好的胸壁固定,肋条可有效防止反常呼吸,同时具有更佳的组织相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己内酯材料植入24周无明显变化。结论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网及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己内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有效防止反常呼吸,在胸壁重建中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胸壁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围手术期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术后病情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群清 孙耀昌 +4 位作者 徐志飞 答作为 许燕华 耿培兰 李家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其对心脏术后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1例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含量,并观察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结果:体外循环(CPB)期... 目的:观察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其对心脏术后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1例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含量,并观察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结果:体外循环(CPB)期间以及术后T3、T4、FT3均明显降低,T3、T4在转流至最低体温时达到最低,术后5d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rT3在CPB期间稍下降,术后即迅速上升,2d后达到高峰。分组研究表明,术后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T3、T4术后迅速上升;而出现并发症或死亡者,T3、T4处于技低水平。结论:CPB可导致低T3综合征;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严重影响术后病值与预后,并可作为估价术后病情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甲状腺激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心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过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健 何斌 +3 位作者 朱晓燕 张宇峰 康波 王志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心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于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下方穿过5-0丝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心肌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于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下方穿过5-0丝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LAD,45 min后松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利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Beclin 1和Atg5mRNA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心肌LC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Beclin 1和Atg5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分别达到对照组的2.45和1.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Ⅱ蛋白表达增加,IR后LC3-Ⅱ/LC3-Ⅰ比值较对照组升高(1.4 vs 0.2,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心肌细胞Atg家族表达增加,促进自噬的发生,导致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1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乌立晖 徐志飞 +7 位作者 赵学维 孙耀昌 李建秋 钟镭 吴彬 潘铁文 李成志 薛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9-1420,F0003,共3页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腺原氨酸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群清 陈燕春 +2 位作者 孙耀昌 胡惠民 徐志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T3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组,两组又随机分成空白...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T3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组,两组又随机分成空白缺血组、单纯灌注液组、T3灌注液组;建立离体心工作模型;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ATP、ADP、AMP含量。结果 甲减状态心肌细胞ATP、ADP、AM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I/R过程中,A、B两组ATP、ADP、AMP含量均大幅度下降,然而,T3灌注液组ATP含量显著高于单纯灌注液组:A组(1.03±0.02)vs(0.62±0.02)(mol/g,B组(0.85±0.02)vs(0.40±0.01)(mol/g,P<0.01。结论 甲减或I/R损伤使心肌细胞的能量合成及利用受到严重损害,T3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ATP的合成量与储备量,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碘甲腺原氨酸 能量代谢 心肌保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重建犬缺损胸壁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亮 徐志飞 +4 位作者 龚志云 孙康 赵学维 秦雄 方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采用可降解性生物材料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PCL)制备人工胸壁,重建犬缺损胸壁,探讨其用于临床修复胸壁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面积达10cm×10cm的两种犬胸壁缺损,实验组Ⅰ单纯切除肋骨(n=2),实验组Ⅱ整块切除包括肋骨骨... 目的:采用可降解性生物材料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PCL)制备人工胸壁,重建犬缺损胸壁,探讨其用于临床修复胸壁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面积达10cm×10cm的两种犬胸壁缺损,实验组Ⅰ单纯切除肋骨(n=2),实验组Ⅱ整块切除包括肋骨骨膜、肋骨、肋间肌和壁层胸膜(n=8),分别用壳聚糖短纤维增强PCL板重建两种缺损胸壁,X线、胸部CT及组织学观察复合材料植入后犬胸壁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所有动物均存活,无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无胸壁塌陷及反常呼吸。实验组Ⅰ犬新生骨质沿人工胸壁表面生长,在PCL板与胸膜之间再生完整肋骨;实验组Ⅱ人工胸壁材料能够与周围胸壁肋骨及肌肉组织达到很好的结合,界面良好,固定牢靠。结论:可降解性壳聚糖纤维增强PCL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对缺损胸壁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己内酯 胸壁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体外循环前后心肌β受体系统的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镭 孙耀昌 +2 位作者 徐志飞 答作为 宋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心肌β受体系统的改变及体外循环(CPB)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慢性心衰患者及12例无慢性心衰患者CPB前后心肌β受体密度及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结果:(1)慢性心衰患者...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心肌β受体系统的改变及体外循环(CPB)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慢性心衰患者及12例无慢性心衰患者CPB前后心肌β受体密度及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结果:(1)慢性心衰患者β受体密度及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AC最大活性(ISO-AC)均较无慢性心衰患者明显降低(P<0.01)。(2)所有患者CPB前后β受体密度及基础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均无明显改变,但CPB后ISO-AC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β受体系统失敏,CPB后心肌β受体系统反应性降低,进一步加重失敏。这可能是心衰患者术后常出现低心输出量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体外循环 Β受体 心肌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腺原氨酸对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心肌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群清 陈燕春 +1 位作者 孙耀昌 徐志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    SERCA)活性的变化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其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肌功能的调控。方...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    SERCA)活性的变化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其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肌功能的调控。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    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两组,每组又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单纯灌注液组、T3灌注液    组;建立高体心工作模型;测定各组心肌细胞SERCA活性。结果甲减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SERCA活性下降43.2%    (P<0.01)。缺血30min时,A、B两组的SERCA活性均显著降低,并随着复灌进一步下降。但在复灌20min时,T3 灌注    液组的酶活性较单纯灌组显著提高,A组分别为(11.20±1.07)和(7.33±0.56)μmol·mg-1·h-1(P<0.01) ;B组分别为    (6.89±0.52)和(5.23±0.71)μmol.mg-1·h-1(P<0.05),甚至高于缺血组。结论甲减状态及I/R过程中,心肌细胞SERCA活    性受到严重损害,可导致胞浆中Ca2+超负荷。T3可显著提高SERCA活性,降低胞浆中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碘甲腺原氨酸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肌浆网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钙离子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58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20
作者 尤秀丽 席淑华 马晓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开胸术 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