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9
1
作者 杜锦霞 陈萍 +1 位作者 冯欣伟 王蓓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近4年来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均采用自我评定焦虑量表及自我评定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心理状态...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近4年来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均采用自我评定焦虑量表及自我评定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心理状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19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入院时有轻度及中度焦虑者162例(81.82%),出院时有轻度及中度焦虑者53例(26.77%);入院时有轻度及中度抑郁者155例(78.28%),出院时有轻度及中度抑郁者43例(21.72%)。结论焦虑和抑郁是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非常普遍的心理问题,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心理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跨血脑屏障及抗隐球菌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楠 邹豪 +4 位作者 温海 徐红 仇芸 赵谨 陈江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及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孵化法制备AmB-PBCA-NP,聚山梨酯-80表面修饰,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建立隐球菌性脑... 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及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孵化法制备AmB-PBCA-NP,聚山梨酯-80表面修饰,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建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制剂治疗后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及脑内真菌感染情况。AmB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可测得浓度,3 h后达(132.52±3.67)ng/g,明显高于同期AmB-L脑内浓度;经AmB-PBCA-NP治疗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脑内染菌量下降。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脑靶向作用,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两性霉素B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脑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6S rRNA全长序列鉴定植物乳杆菌 被引量:16
3
作者 涂宏钢 李存瑞 +2 位作者 巫庆华 王荫榆 郭本恒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2期57-60,54,共5页
从标明含有嗜酸乳杆菌的活菌胶囊中分离到一株乳杆菌Lal菌株,利用16SrRNA全序列分析法和传统分类法对Lal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表明:Lal菌株属于植物乳杆菌种新株系,该菌株现在已经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收录保存,编号为ASl.2... 从标明含有嗜酸乳杆菌的活菌胶囊中分离到一株乳杆菌Lal菌株,利用16SrRNA全序列分析法和传统分类法对Lal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表明:Lal菌株属于植物乳杆菌种新株系,该菌株现在已经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收录保存,编号为ASl.2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全长序列 鉴定方法 植物乳杆菌 分类鉴定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真菌培养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元杰 温海 +1 位作者 徐红 赵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767-767,共1页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疹患者236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阮亚芬 王蓓 张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46-47,共2页
通过对 2 3 6例药物疹临床特点的回顾 ,探讨不同皮疹类型药物疹的护理经验 ,总结得出 :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感染、正确清理痂皮、心理调适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是不同皮疹类型药物疹的护理要点 。
关键词 药物 患者 皮疹类型 护理体会 护理要点 观察病情 护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脑膜炎巩固期类似复发症状的判断与处理——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元杰 温海 洪微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隐球菌脑膜炎巩固期出现类似复发症状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隐球菌脑膜炎转入巩固期治疗后出现类似复发症状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8.6岁,确诊隐球菌脑膜炎后接受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 目的探讨隐球菌脑膜炎巩固期出现类似复发症状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隐球菌脑膜炎转入巩固期治疗后出现类似复发症状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8.6岁,确诊隐球菌脑膜炎后接受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出院后(巩固期),5例患者最长14天,最短2天,再次出现头痛,颅内压增高,但脑脊液真菌培养阴性。予加大激素剂量,缓慢减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激素减量是引起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再次头痛、颅内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其与复发的区别是脑脊液真菌培养阴性,处理应增加激素用量,缓慢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复发 患者 真菌培养 养阴 处理 阴性 头痛 激素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配合
7
作者 阮亚芬 张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55-55,共1页
探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及配合问题。对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同时合用抗真菌药物静脉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未留后遗症。提示: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 探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及配合问题。对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同时合用抗真菌药物静脉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未留后遗症。提示: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值得推荐的治疗措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颅压 鞘内注射 二性霉素B 治疗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学好医学真菌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廖万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真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2例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冬梅 阮亚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合并症 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