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鼠原发性皮肤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
朱元杰
温海
徐红
顾菊林
黄欣
赵瑾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2
|
新生隐球菌的胞外蛋白水解酶及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检测 |
徐赤宇
温海
王溪涛
朱红梅
顾菊林
徐红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
3
|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陈宏
温海
徐红
廖万清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
4
|
重症药疹37例临床回顾 |
付涛
温海
李军城
黄欣
徐楠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
5
|
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
徐楠
邹豪
范国荣
温海
陈江汉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6
|
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意义 |
陈孙孝
温海
陈江汉
顾菊林
邓安梅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7
|
细胞芯片检测新生隐球菌菌株丝氨酸蛋白酶的表达 |
徐赤宇
温海
王溪涛
朱红梅
顾菊林
徐红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8
|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多中心开放性研究 |
廖万清
李志刚
温海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9
|
新型酮康唑喷膜的制备及其对湿疹和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 |
易雪梅
温海
吴建华
张纯
王雯佶
钱方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10
|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引起化学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
顾菊林
廖万清
温海
李志刚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1
|
肛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一例报告 |
顾菊林
黄欣
温海
李志刚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12
|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疗效判定的指标分析 |
陈江汉
温海
陈丽娜
朱元杰
吴建华
徐红
陈孙孝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3
|
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附8例报告) |
顾菊林
温海
廖万清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4
|
新生隐球菌荚膜基因CAP60对菌体荚膜形成的影响 |
潘炜华
廖万清
顾菊林
霍克克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15
|
马拉色菌对三种唑类抗真菌药的体外药敏试验 |
黄欣
温海
徐红
朱元杰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6
|
红色毛癣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与种株特异性的关系 |
朱红梅
温海
廖万清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7
|
热灭活隐球菌对小鼠隐球菌脑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
黄欣
温海
陈江汉
姚志荣
洪微
徐红
廖万清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8
|
伊曲康唑治疗结节性痒疹一例报告 |
朱元杰
温海
洪微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9
|
新生隐球菌原生质体形成条件的研究 |
邹先彪
廖万清
温海
吴建华
仇芸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20
|
阴虱眉毛寄生1例 |
李秀丽
高飞
戴玲源
廖万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