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的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军华 闵志廉 +7 位作者 李玉莉 朱有华 叶廷军 李建秋 潘铁文 丁国善 王孟龙 陈卫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CZ-1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CZ-1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代羟乙基淀粉;(2)用蔗糖替代木棉糖;(3)去掉UW液中添加成分;(4)添加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5)使pH值进一步偏碱性。将CZ-1液用于动物器官(肾、肝、心、肺、胰腺、小肠等)的低温延时保存实验,包括低温延时保存后形态学、生物化学的改变和移植存活率观察,以及部分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和结论:CZ-1液对肾、肝、心、胰、小肠等的低温保存效果基本类同于UW液,部分结果优于UW液;对肺保存的效果优于Eur-Colins液。临床尸肾经CZ-1液低温保存24~31h移植后获得成功。结果证实,CZ-1液不仅增强了保存效果,且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国内可自行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存 低温保藏 器官移植 长征-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伟军 蔡清萍 +3 位作者 王为民 张军初 陈学云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RMFH)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7~2000年外科手术治疗的RMFH 22例,其中腹部肿块10例、腹痛6例、腰痛4例、血尿2例,B超、CT扫描及针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达72.7%(16/22)、90.9%(20/22)及100...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RMFH)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7~2000年外科手术治疗的RMFH 22例,其中腹部肿块10例、腹痛6例、腰痛4例、血尿2例,B超、CT扫描及针刺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达72.7%(16/22)、90.9%(20/22)及100%(4/4).本组22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广泛局部切除10例,局部切除12例(包括边缘切除6例,部分切除6例).结果:RMFH无特异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扫描及针刺活检.本组随访率86.4%(19/22),广泛局部切除病例(联合器官切除6例、1例失访)的1、3年复发率分别为44.4%(4/9)、66.7%(6/9),局部切除12例(包括边缘切除6例、部分切除6例、2例失访)均在1年内复发,后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广泛局部切除治疗降低了RMFH术后复发率,提高了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腹膜后肿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原发胰腺癌临床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晓平 余志良 +5 位作者 周国中 李兆申 胡先贵 王强 蔡全才 贺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 :探讨第二原发胰腺癌的临床特征。 方法 :以 96例普通原发胰腺癌作为对照 ,回顾性分析了病理确诊的 32例第二原发胰腺癌的临床特征。 结果 :32例第二原发胰腺癌 1 5例 (4 6 .9% )发生于乳腺癌、胃癌之后。性别、年龄、部位、临床... 目的 :探讨第二原发胰腺癌的临床特征。 方法 :以 96例普通原发胰腺癌作为对照 ,回顾性分析了病理确诊的 32例第二原发胰腺癌的临床特征。 结果 :32例第二原发胰腺癌 1 5例 (4 6 .9% )发生于乳腺癌、胃癌之后。性别、年龄、部位、临床症状、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普通进展期胰腺癌具有可比性 ,仅年龄略为提前 ,消化不良稍多 ,腹痛、黄疸比例稍降。B型超声、CT、MRI、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敏感率较普通胰腺癌高。处于Ⅰ期者仅 2例 (6 .3% )。总体半年存活率为5 0 .0 % ,较普通胰腺癌略低。病理显示 84 .4 %为腺癌 ,分化差。 结论 :第二原发胰腺癌症状更不典型 ,诊断更为滞后 ,预后更差 ,故应加强联系与第一次癌肿的早期检测手段 (如肿瘤标志物 )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第二原发胰腺癌 临床特征 诊断 预后 B声 CT MRI 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宏亮 王强 +2 位作者 钱方 刘皋林 李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乳化转速>交联度,用优化后工艺制得微球平均粒径64.55μm,载药量21.69%,包封率58.07%,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T50为47.01 h,7 d累计释放量72.02%。结论:本法所制缓释微球工艺稳定,微球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羧甲基壳聚糖 左氧氟沙星 微球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正昕 张明徽 +3 位作者 李楠 王元和 王强 曹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 dendritic cells,DC)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消化胃癌组织 ,分离细胞后进行免疫组化 S- 10 0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 ,研究 15例胃癌组织中 DC的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与胃癌病理...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 dendritic cells,DC)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消化胃癌组织 ,分离细胞后进行免疫组化 S- 10 0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 ,研究 15例胃癌组织中 DC的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的关系 ,并通过 RT- PCR技术分析了 IL - 10、VEGF和 TGF-β1 等免疫抑制因子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胃癌组织中 DC的数量少 ,而且其表面分子如 MHC 类分子、共刺激分子 B7- 1和粘附分子 ICAM- 1等呈低表达或不表达 ,DC的数量及其表面分子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期负相关。免疫抑制因子 IL- 10、VEGF和 TGF- β1 在胃癌细胞中有高水平的表达。 结论 :提示胃癌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胃肿瘤 肿瘤分期 膜蛋白质类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和复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毅 胡志前 +1 位作者 周辉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1-692,共2页
为评价奥沙利铂 (乐沙定 )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和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进行开放性的临床研究。第 1天 ,奥沙利铂 130 mg/ m2静脉滴注 2 h,第 1~ 5天 ,甲酰四氢叶酸 2 0 0 mg/ m2静脉滴注 2 h,5 -氟尿嘧啶 5... 为评价奥沙利铂 (乐沙定 )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和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进行开放性的临床研究。第 1天 ,奥沙利铂 130 mg/ m2静脉滴注 2 h,第 1~ 5天 ,甲酰四氢叶酸 2 0 0 mg/ m2静脉滴注 2 h,5 -氟尿嘧啶 5 0 0mg/ m2静脉滴注 4 h,均每天 1次。每 3周重复 1次。治疗 3疗程后评价疗效 ,有效病例 4周后确认疗效。按 WHO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共治疗 2 6例 ,部分缓解 11例 ,稳定 9例 ,进展 6例 ,总有效率 4 2 .3% (11/ 2 6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感觉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本方案治疗晚期和复发性胃癌近期疗效与国内外报告结果相近 ,不良反应轻 ,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胃癌 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甲酰四氢叶酸 治疗 疗效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乙、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的制备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海 顾少华 +5 位作者 胡志前 许一斌 徐东 应康 谢毅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7-529,T003,共4页
目的 :探讨研制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 :以 HBV、HCV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为探针 ,同时用没有同源性的植物基因片段为内参照基因 ,制备成“乙、丙型肝炎病毒双检基因芯片”。检测时抽提患者血清中的病毒核酸 ,进行RT- PC... 目的 :探讨研制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 :以 HBV、HCV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为探针 ,同时用没有同源性的植物基因片段为内参照基因 ,制备成“乙、丙型肝炎病毒双检基因芯片”。检测时抽提患者血清中的病毒核酸 ,进行RT- PCR扩增及荧光标记 ,然后与双检基因芯片杂交 ,杂交结果用 Scan Array 30 0 0扫描仪扫描。 结果 :双检基因芯片的内参照结果能做到绝对阳性和绝对阴性 ,同时对不同血清 (正常人血清 ,乙肝 E抗原阳性血清 ,丙肝 RNA阳性血清 ,乙肝、丙肝阳性混合血清 )能有效检测区分。 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制作了乙、丙型肝炎病毒双检基因芯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基因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剑 胡志前 +2 位作者 王强 李华宝 王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33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术后反复发作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其中6例有2次手术史,6例曾行开腹粘连松解术.结果:3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反复发作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33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术后反复发作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其中6例有2次手术史,6例曾行开腹粘连松解术.结果:33例患者中30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10)min,平均出血量约(15±7)ml,1例术中发生肠管损伤,予以腹腔镜下修补.平均术后住院(4.5±0.5)d,术后无并发症.经长期临床随访,31例患者生活质量佳,均未再出现类似术前症状,也无切口疝等其他并发症,2例患者偶有轻微梗阻症状发作.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对轻中度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具有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腹腔干扰轻等优点,能较大限度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粘连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与乳腺肿瘤关系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军初 傅尚希 +2 位作者 蔡清萍 徐昕昀 陆腊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微量元素与乳腺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 10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血清、91例乳腺良性肿瘤和 8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组织及非病变组织中 Cu、Zn、Fe、Mg、Ca等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 目的 :探讨部分微量元素与乳腺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 10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血清、91例乳腺良性肿瘤和 8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组织及非病变组织中 Cu、Zn、Fe、Mg、Ca等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3组的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微量元素有显著差异 ,乳癌组血清、肿瘤组织中 Cu、Fe比值明显高于良性瘤组、健康对照组和非病变组织 (P<0 .0 5 ) ,而 Zn、Mg、Ca水平则明显低于良性组、健康对照组和非病变组织 (P<0 .0 5 )。 结论 :结果提示Zn、Mg、Ca可能是乳癌保护因素 ,而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乳腺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LIPmRNA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Fas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文超 王元和 +4 位作者 李莉 王强 张玲珍 曹鲁宁 丁尔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 c FL IP(细胞型 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 - 1β转换酶抑制蛋白 ) m RNA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 Fas抗原 (CD95 )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 3株人大肠癌细胞株中 c- FL IP m RNA的表达 ,采用间接免... 目的 :探讨 c FL IP(细胞型 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 - 1β转换酶抑制蛋白 ) m RNA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 Fas抗原 (CD95 )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 3株人大肠癌细胞株中 c- FL IP m RNA的表达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细胞 Fas抗原表达。结果 :SW1116及 SW6 2 0细胞株 c- FL IP m RNA表达阳性并相对高水平表达 Fas抗原 ,而 L o Vo细胞株 c- FL IP m RNA表达阴性并低水平表达 Fas抗原。结论 :在大肠癌细胞中 ,c- FL IP m RNA的表达趋势与 Fas抗原一致 ,提示 c- FL IP可能在抑制 Fas抗原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5 C-FLIP I-FLICE 大肠癌 流式细胞 MRNA FAS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抑制肠梗阻时毒素的吸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大伟 王元和 +3 位作者 王强 周晓武 王来根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6-337,共2页
肠梗阻时不但有大量的体液丧失,而且还有毒素的吸收和细菌的易位[1,2],有报道奥曲肽可用于肠梗阻的治疗[3]。本研究就奥曲肽能否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作了实验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 肠梗阻时不但有大量的体液丧失,而且还有毒素的吸收和细菌的易位[1,2],有报道奥曲肽可用于肠梗阻的治疗[3]。本研究就奥曲肽能否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作了实验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动物及分组40只雄性SD大鼠,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药物疗法 奥曲肽 毒素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及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施靖华 陈腾 连兆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4-457,共4页
测定5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和化疗前后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以了解胃癌患者术前免疫状态及手术和化疗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前胃癌患者免疫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呈进行性下降,但与肿瘤类型无直接关系。提示胃癌患者... 测定5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和化疗前后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以了解胃癌患者术前免疫状态及手术和化疗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前胃癌患者免疫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呈进行性下降,但与肿瘤类型无直接关系。提示胃癌患者免疫抑制是肿瘤源性的。因此肿瘤组织切除手术,不论是根治性切除还是姑息性切除,术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4+细胞和CD4+/CD8+细胞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代表免疫抑制CD8+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这些结果提示,对于胃癌患者应力求行根治性切除,即使晚期病人,亦应力争手术切除,最大限度地去除和减少肿瘤负荷及其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本结果还显示,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 药物疗法 免疫抑制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志前 陈佳彬 +4 位作者 王毅 周辉 郑军华 王强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行LRCD的ADPKD患者32例,于术后2周及2003年1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压、降压药服用情...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行LRCD的ADPKD患者32例,于术后2周及2003年1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压、降压药服用情况及腰腹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术后2周随访时肾功能指标、血压、腰腹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降压药用量及种类较术前减少。术后近1 年随访时,肾功能指标、血压及降压药物服用情况恢复至术前相似水平,但高血压分级状况较术前改善。腰腹疼痛程度仍明显低于术前,但较前次随访有上升趋势。结论:LRCD治疗ADPKD是安全的,在术后1年内能明显减轻腰腹疼痛,改善高血压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腹腔镜 手术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控制门静脉高压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为民 何远翔 +2 位作者 黄海林 王强 查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1-1312,共2页
目的:观察多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MPH)控制门静脉高压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因门静脉高压行断流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标准组于手术中采... 目的:观察多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MPH)控制门静脉高压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因门静脉高压行断流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标准组于手术中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止血;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使用MPH、明胶海绵作为术中止血剂,无法控制出血者加用外科方法止血,术后24 h继续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标准组、试验组5 min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6.7%、7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40.0%)与标准组、试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PH具有快速、可靠、安全的止血效果,在外科手术中可以作为辅助止血装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出血 多微孔多聚糖止血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剑英 徐冠南 +3 位作者 吕随峰 王孟龙 傅志仁 王元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索大鼠原位肝移植最佳手术方法与模型。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300只,分三袖套法(TC)、改良三袖套法(MTC)和二袖套法,即缝合肝上下腔静脉法(ASVC)行原位肝移植150次。结果:各组无肝期:TC组(15.... 目的:探索大鼠原位肝移植最佳手术方法与模型。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300只,分三袖套法(TC)、改良三袖套法(MTC)和二袖套法,即缝合肝上下腔静脉法(ASVC)行原位肝移植150次。结果:各组无肝期:TC组(15.5±5.5)min;MTC组(13.5±3.5)min;ASVC组(21±4.0)min。手术时间:TC组(90±25)min;MTC组(80±18)min;ASVC组为(95±20)min。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TC组为42%,MTC组为56%,ASVC组为6%。24h存活率:TC组为46%,MTC组为20%,ASVC组为70%。结论:二袖套法可作为大鼠肝移植首选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原位 动物模型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对大鼠不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志仁 肖飞 +6 位作者 马优钢 丁国善 李先兴 吴剑英 吕随峰 徐冠南 WilliamsJW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72-674,共3页
目的:验证来氟米特(leflunom ide)对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0 只成年 Lew is 雄性大鼠作为受体, A C I大鼠作为供体,分别行原位肝脏、小肠、肾脏以及异位心脏、胰腺移植。除对照组外,给予... 目的:验证来氟米特(leflunom ide)对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0 只成年 Lew is 雄性大鼠作为受体, A C I大鼠作为供体,分别行原位肝脏、小肠、肾脏以及异位心脏、胰腺移植。除对照组外,给予每只受体来氟米特5 m g·kg- 1·d- 1 治疗14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来氟米特可显著延长受体及移植物存活时间。其中,来氟米特可将 2/6 肾移植受体及5/5 肝移植受体存活时间延长至100 d 以上。结论:来氟米特可显著延缓大鼠同种异体小肠、心脏及胰腺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可有效控制肝脏及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植入物隆乳术后乳房纤维腺瘤的微创旋切手术(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强 章建全 +3 位作者 蔡清萍 张玲 阮灿平 郇金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2-102,105,共2页
本文首次报告乳房植入物隆乳术后乳房纤维腺瘤微创旋切术 ,乳腺肿块与植入物最近距离仅 3mm,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配以实时超声导航手段 ,精确、彻底地切除肿块 ,避免了伤及乳房植入物 ,皮肤微切口处无瘢痕 ,乳房不变形 ,不影响美观 ,... 本文首次报告乳房植入物隆乳术后乳房纤维腺瘤微创旋切术 ,乳腺肿块与植入物最近距离仅 3mm,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配以实时超声导航手段 ,精确、彻底地切除肿块 ,避免了伤及乳房植入物 ,皮肤微切口处无瘢痕 ,乳房不变形 ,不影响美观 ,为治疗乳房植入物隆乳手术后出现的乳房良性病变提供了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纤维腺瘤 微创旋切手术 隆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毅 胡志前 +3 位作者 徐学俊 王元和 王强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 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 TK基因系统 ,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 TK基因导入 MKN2 8人胃癌细胞 ,...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 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 TK基因系统 ,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 TK基因导入 MKN2 8人胃癌细胞 ,并初步观察更昔洛韦 (GCV )对转染 TK基因的 MKN2 8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TK基因可成功转导入MKN2 8细胞 ,且对细胞的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 ,但对 GCV的敏感性却显著增加 ;同时还观察到显著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TK系统对人胃癌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GCV对转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单纯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 更昔洛韦 基因治疗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 HSV-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A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为民 傅宏 +2 位作者 周松 马妙发 王元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应用效果,摸索其治疗规律。方法:对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经患肢静脉给予rtPA总量50~100mg,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应用效果,摸索其治疗规律。方法:对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经患肢静脉给予rtPA总量50~100mg,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血管多普勒彩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症状、体征均获缓解,DSA或血管多普勒彩超示血栓形成相关血管再通。结论:rtP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 血栓形成 溶栓疗法 R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少见并发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毅 胡志前 +1 位作者 吴德敬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 少见并发症 术后 胸腔积液 肝包膜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