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队医院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初探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晓萍 卢根娣 周燕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60-61,7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军队医院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方法制定《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按照岗位需求,对本院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管理对象:主要为护龄1~10年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管理办法:按1~4级区分临床... 目的探讨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军队医院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方法制定《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按照岗位需求,对本院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管理对象:主要为护龄1~10年的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管理办法:按1~4级区分临床护理岗位,明确各层级护士资格准入条件、层级晋升操作办法、岗位职责、技术能力与工作要求以及考核标准;实行学分累积晋级制,将护士职称晋升与能力晋级有机结合,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结果 694名临床护理人员通过能力晋升考核分别竞争到1~4级护理工作岗位,从事与能级相匹配的护理工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平均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8.01%,患者满意度为98%,护士晋升职称学分考核优良率达97%以上。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有利于增强各级护士的岗位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同时患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等级护理和基础护理得以加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护理管理 分层级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阴道成形术(附2例报告)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耀忠 仇明 +6 位作者 江道振 林子豪 江华 丁尔迅 朱晓海 陈敏亮 章建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4-685,共2页
目的 :探索在腹腔镜下行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再造阴道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引导 ,配合使用超声刀、线形切割器 ,不开腹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移植阴道成形。 结果 :随访 3~ 4个月 ,移植肠段成活良好 ... 目的 :探索在腹腔镜下行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再造阴道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引导 ,配合使用超声刀、线形切割器 ,不开腹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移植阴道成形。 结果 :随访 3~ 4个月 ,移植肠段成活良好 ,再造阴道无明显挛缩 ,黏膜红润 ,功能和形态恢复基本达到生理要求 ,供区无继发性畸形和功能影响。 结论 :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是目前创伤小、较符合生理状态的阴道成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 阴道成形术 两性畸形阴道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皓 高春芳 +3 位作者 万伟东 伍严安 赵文静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 :探索器官纤维化形成中调控 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片段。方法 :从人α1( )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 2 .5 kb~ + 42 bp的片段中 ,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 6个重组体 ,... 目的 :探索器官纤维化形成中调控 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片段。方法 :从人α1( )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 2 .5 kb~ + 42 bp的片段中 ,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 6个重组体 ,脂质体法转染上述重组体至正常人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 ,CAT- EL ISA测定细胞 CAT表达水平以比较各重组体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 2 483~ + 42 bp,- 2 6 8~ + 42 bp序列具有强启动 CAT表达活性 ,而 - 10 5~ + 42 bp片段启动CAT活性最低。结论 :人α1( )胶原基因 - 2 483~ + 42 bp,- 2 6 8~ + 42 bp片段有高启动活性 ,是进一步研究纤维化相关DNA结合蛋白的重要调控靶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器官纤维化 α1(Ⅰ)胶原基因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移植阴道成形术两种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耀忠 仇明 +5 位作者 江华 江道振 林子豪 朱晓海 丁尔迅 刘安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下行带血管蒂回肠移植再造阴道两种术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阴道成形手术新方法。方法:(1)全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1例):应用腹腔镜引导,配合使用超声刀、线形切割器,不开腹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下行带血管蒂回肠移植再造阴道两种术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阴道成形手术新方法。方法:(1)全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1例):应用腹腔镜引导,配合使用超声刀、线形切割器,不开腹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移植成形阴道;(2)腹腔镜辅助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12例):腹腔镜下选择移植肠段,经扩大右麦氏点切口将移植肠段取出腹外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切取、肠端吻合后,将移植肠段及吻合后的回肠送入腹腔,腹腔镜辅助下完成回肠段下拉移植成形阴道。结果:2002年2月以来,为13例需再造阴道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移植阴道成形术,随访1个月至3年,移植回肠段成活良好,再造阴道符合生理要求。方法(1)美容效果更佳,但操作难度大,费用较高。结论:由于避免了剖腹和以往术式的供区瘢痕,极大地缓解了此类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阴道成形方法,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相应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成形 腹腔镜 回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阔肌肌皮瓣在组织修复和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湘斌 林子豪 +5 位作者 赵耀忠 吴建明 江华 朱晓海 吴宏 章建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肌皮瓣 肌瓣 背阔肌 组织修复 乳房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α1(Ⅰ)胶原启动子的激活 被引量:9
6
作者 伍严安 李德岩 +3 位作者 高春芳 万伟东 仲人前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 :探讨 TNF-α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激活人α1( )胶原启动子的作用。 方法 :构建含不同长短α1( )胶原启动子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 p COL H1 0 .2 7,p COL H1 2 .5 ;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至NIH3T... 目的 :探讨 TNF-α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激活人α1( )胶原启动子的作用。 方法 :构建含不同长短α1( )胶原启动子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 p COL H1 0 .2 7,p COL H1 2 .5 ;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至NIH3T3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加入 IGF- 1或 (和 ) TNF-α,测定 CAT活性。 结果 :10 0 ng/ m l IGF- 1可使转染至NIH3T3细胞的 p COL H1 0 .2 7和 p COL H1 2 .5表达的 CAT活性分别增高至对照的 (5 .4± 0 .2 5 )倍与 (5 .8± 0 .3)倍 ,使转染至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这两个重组体表达的活性分别增高至对照的 (4 .5± 0 .2 2 )倍与 (4 .9± 0 .2 )倍。而 TNF-α能抑制 IGF- 1诱导的 p COL H1 2 .5活性。 结论 :TNF- α在转录启动水平抑制 IGF- 1对人 α1( )胶原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纤维化 TNF-Α IGF-1 α1(Ⅰ)胶原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成纤维细胞的MMP-3 mRNA表达及其基因转染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烨德 刘宁飞 +1 位作者 何清濂 许国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间质(ECM)的过度沉积机制,并探索其基因治疗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HSF),构建间质溶解素1(MMP-3)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MP-3基因转入HSF,核...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间质(ECM)的过度沉积机制,并探索其基因治疗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HSF),构建间质溶解素1(MMP-3)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MP-3基因转入HSF,核酸分子杂交检测MMP-3的mRNA表达水平。DNP-多肽降解法检测间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辅以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结果:HSF表达MMP-3mRNA水平及降解DNP-多肽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成纤维细胞;MMP-3基因转染HSF后,该细胞的MMP-3mRNA表达提高3倍多,降解DNP-多肽作用显著增强。结论:HSF低表达MMP-3是增生性瘢痕组织内ECM过度沉积的重要原因;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MPs基因转染HSF,提高瘢痕组织中MMPs含量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间质 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章建林 林子豪 +5 位作者 江华 袁湘斌 赵耀忠 吴建明 朱晓海 吴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TNF α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瘢痕组织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RT PCR 技术检测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 α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 α、TNF αmRN... 目的:探讨TNF α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瘢痕组织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RT PCR 技术检测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 α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 α、TNF αmRNA的表达相对比值均较正常瘢痕明显为低(P<0.05)。结论:在正常创面愈合过程中TNF α发挥重要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组织中TNF α表达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癜痕组织 肿瘤坏死因子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吻合血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 被引量:7
9
作者 江华 仇明 +5 位作者 赵耀忠 吴宏 丁尔迅 江道振 章建林 薛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做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在全麻下实施。供区:在腹腔镜下探查、解剖游离胃网膜左右动脉并结扎切断,将大网膜完全游离后,经腹腔镜拉出体外。受区:经患侧耳前...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做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在全麻下实施。供区:在腹腔镜下探查、解剖游离胃网膜左右动脉并结扎切断,将大网膜完全游离后,经腹腔镜拉出体外。受区:经患侧耳前和下颌缘切口做皮下分离达颧弓上、眶下缘、鼻外侧缘、鼻唇沟、口角和下唇。解剖游离出患侧颞浅动、静脉和颈外静脉以备吻合。参照健侧面部,将取下的大网膜修剪、折叠后植入患侧面部皮下并固定。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吻合胃网膜左动脉和颞浅动脉,胃网膜左静脉和颞浅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和颈外静脉。结果:术后3 个月,患侧面部臃肿明显减轻,移植的大网膜无明显下坠,两侧面部轮廓基本对称,局部组织柔软有弹性。腹部瘢痕亦不明显。术后20 个月,面部形态明显改善,基本恢复面部的饱满和对称性。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做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修复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萎缩 腹腔镜 大网膜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美庆 季正伦 +1 位作者 江华 张敬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影响。方法:49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坐骨神经钳夹、横断、缺损损伤动物模型免疫抑制治疗组以及各自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损伤免疫抑制治疗组大鼠术后腹腔内注射免疫...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影响。方法:49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坐骨神经钳夹、横断、缺损损伤动物模型免疫抑制治疗组以及各自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损伤免疫抑制治疗组大鼠术后腹腔内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术后采用足迹分析、电生理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局部自身免疫反应状况。结果:神经损伤后免疫抑制治疗组神经功能指数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电生理(神经传导速度)和组织形态观察显示免疫抑制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免疫抑制治疗使神经损伤局部免疫球蛋白沉积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免疫抑制治疗可减轻周围神经损伤后发生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改善了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微环境,促进了神经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法 环磷酰胺 周围神经 创伤和损伤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类药物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晓海 何清濂 +2 位作者 林子豪 赵耀忠 陈敏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 (PGE1类似物 )和卡前列甲酯 (PGF2α类似物 )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皮下脂肪的前脂肪细胞 ,在其增殖与分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加入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甲酯 ,观察其对人前脂肪细...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 (PGE1类似物 )和卡前列甲酯 (PGF2α类似物 )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皮下脂肪的前脂肪细胞 ,在其增殖与分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加入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甲酯 ,观察其对人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的磷酸甘油脱氢酶 (GPDH)和细胞内脂肪积聚的作用。 结果 :米索前列醇对人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 GPDH升高、脂肪积聚均有促进作用 ;卡前列甲酯对米索前列醇有协同作用。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卡前列甲酯 前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附25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晓海 江华 +3 位作者 袁湘斌 赵耀忠 吴宏 林子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25例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5例体表血管瘤患者,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个月至56岁,均为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按8 mg/60 kg剂量(成人一次不超过8 mg)+生理盐水4 ml+2%利多卡因1 ml+11 000肾上腺素0.1...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25例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5例体表血管瘤患者,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个月至56岁,均为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按8 mg/60 kg剂量(成人一次不超过8 mg)+生理盐水4 ml+2%利多卡因1 ml+11 000肾上腺素0.1 ml向瘤体内注射.结果:治愈率84%(21/25),好转率16%(4/25),总有效率为100%,经3~30个月随访无复发.25例中有21例注射后出现低度发热,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无局部组织溃烂、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化现象;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经抢救后脱险.结论:平阳霉素为治疗体表血管瘤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平阳霉素 瘤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在新护士礼仪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燕燕 潘攀 +2 位作者 祁艳 乔安花 席淑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62-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新护士礼仪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新入院的85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授课、观看DVD与情景模拟演练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对其进行培训。在培训前后对新护士进行礼仪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并让...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新护士礼仪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新入院的85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授课、观看DVD与情景模拟演练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对其进行培训。在培训前后对新护士进行礼仪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并让护士对15项基本礼仪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礼仪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15项基本礼仪内容自我评价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礼仪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新护士 礼仪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成纤维细胞整合素表达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烨德 何清濂 +1 位作者 纪徐淮 许国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的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整合素表达情况。方法:应用β1及α1~α4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进行整合素原位ELISA检测,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瘢痕成纤维细胞的β1及α1~α4整合素表达水...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的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整合素表达情况。方法:应用β1及α1~α4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对成纤维细胞进行整合素原位ELISA检测,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瘢痕成纤维细胞的β1及α1~α4整合素表达水平,辅以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做对照。结果: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整合素各亚型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期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水平(P<0.01);细胞经较长时间培养后,整合素的表达均有所下降,但就下降幅度而言,瘢痕成纤维细胞为5.94%~18.26%,平均为9.75%;而正常成纤维细胞为26.19%~46.84%,平均为32.4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比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更强的整合素表达功能,从而对瘢痕组织增生挛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 成纤维细胞 整合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阴茎感觉功能重建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包金 江华 +1 位作者 李文鹏 张盈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建立再造阴茎感觉功能重建的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改善阴茎再造术后感觉功能探索新术式。方法:以成年新西兰雄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腹壁浅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行阴茎再造术,切取一段隐神经游离移植,与阴茎背神经端端吻合植入皮瓣后阴茎成... 目的:建立再造阴茎感觉功能重建的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改善阴茎再造术后感觉功能探索新术式。方法:以成年新西兰雄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腹壁浅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行阴茎再造术,切取一段隐神经游离移植,与阴茎背神经端端吻合植入皮瓣后阴茎成形。术后不同时间对再造阴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感觉神经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再造阴茎术后1个月时少量CGRP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真皮深层,术后3 个月数量明显增多,并开始出现在真皮浅层以及真皮乳头内,术后6个月真皮与表皮交界层以及皮肤附属器周围也可见CGRP阳性纤维。结论:隐神经游离移植与阴茎背神经吻接植入再造阴茎皮瓣内可以获得良好的神经再生,这一动物模型可为临床应用该术式重建再造阴茎感觉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再造 神经移植 感觉神经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岛状及轴型组织瓣在器官再造和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相斌 林子豪 +4 位作者 何清濂 刘麒 赵跃中 章惠兰 高学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01-506,共6页
我科自1977年7月至1994年8月,应用37种皮瓣、第Ⅱ足趾及大网膜移植,进行组织修复和体表器官再造共457例。其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的皮瓣111例,第Ⅱ足趾移植34例(38指),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移植1例,轴... 我科自1977年7月至1994年8月,应用37种皮瓣、第Ⅱ足趾及大网膜移植,进行组织修复和体表器官再造共457例。其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的皮瓣111例,第Ⅱ足趾移植34例(38指),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移植1例,轴型皮瓣126例,岛状皮瓣185例。用于10个部位体表器官再造284例,组织修复173例。并对皮瓣的选择与评价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器官再造 组织修复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再造阴茎再生神经纤维轴浆流的恢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包金 江华 +2 位作者 李文鹏 张盈帆 倪灿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家兔再造阴茎植入神经轴浆流恢复情况,以探讨感觉神经末梢再生以及阴茎再造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方法:将游离隐神经移植体与阴茎背神经吻接后植入腹壁浅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内,以建立阴茎再造重建感觉功能的动物模型.术后不... 目的:观察家兔再造阴茎植入神经轴浆流恢复情况,以探讨感觉神经末梢再生以及阴茎再造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方法:将游离隐神经移植体与阴茎背神经吻接后植入腹壁浅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内,以建立阴茎再造重建感觉功能的动物模型.术后不同时间切取S2~S4节段双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应用辣根过氧化酶法(horseradish peroxidase method,HRP)对实验组(植入神经)和对照组(未植神经)进行逆行神经示踪,观察DRG内辣根过氧化酶法(HRP)阳性标记细胞出现的时间和数量.结果:术后1个月实验组动物吻接侧DRG内开始出现HRP阳性细胞,且随着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植入隐神经束也可见HRP阳性;而对照组术后始终未见DRG内HRP阳性标记细胞出现.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的HRP阳性神经元计数结果:S2为35.0±9.3、97.0±12.5、106.6±17.9,S3为22.1±7.7、71.3±16.7、103.8±29.4,S4为17.8±6.5、35.0±7.1、81.1±6.2.结论:家兔阴茎再造术后,植入神经轴浆流恢复,提示其感觉神经末梢再生与感觉功能重建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再造 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轴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EMSA法分析人α1(Ⅰ)胶原基因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春芳 李德岩 +3 位作者 万伟东 伍严安 王皓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 :分析人α1( )胶原基因 5′侧翼区具有较高启动调控活性序列的 DNA结合蛋白。方法 :以原代培养人瘢痕皮肤成纤维细胞为胶原产生细胞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混合片段末端标记和增强化学发光的改良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分析... 目的 :分析人α1( )胶原基因 5′侧翼区具有较高启动调控活性序列的 DNA结合蛋白。方法 :以原代培养人瘢痕皮肤成纤维细胞为胶原产生细胞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混合片段末端标记和增强化学发光的改良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分析人 α1( )胶原基因 5′侧翼区 - 2 6 8~ + 42 bp序列 DNA结合蛋白。结果 :在胶原产生细胞——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存在 α1( )胶原基因 - 2 6 8~ + 42 bp序列的 DNA结合蛋白 ,其结合活性具有特异性 ,并能被 Sp- 1,NF- 1,NF- κB识别序列所竞争。结论 :改良 EMSA法可用于分析较长序列的 DNA结合蛋白 ,人 α1( )胶原基因 - 2 6 8~ + 42 bp序列中存在转录因子Sp- 1,NF- 1,NF- κB结合序列 ,这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人 α1( )胶原基因 - 2 6 8~ + 42 bp序列的高启动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胶原 DNA结合蛋白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肌瓣肌内神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大志 江华 +1 位作者 党瑞山 刘安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肌瓣的肌内神经走行及分布,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完整取下展肌、背阔肌、股薄肌、腹直肌、胸小肌以及缝匠肌,观察测量肌外神经来源,并采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肌内神经的...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肌瓣的肌内神经走行及分布,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完整取下展肌、背阔肌、股薄肌、腹直肌、胸小肌以及缝匠肌,观察测量肌外神经来源,并采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结果:经Sihler’s染色后的肌肉标本,大体形态保持完整,呈透明或半透明、淡蓝色,肌内神经分支被染成蓝紫色,其在肌肉内的分布及走行清晰可见。结论:(1)根据染色结果可将肌肉分为不同的肌亚部;(2)结果对临床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展肌 股薄肌 腹直肌 缝匠肌 Sihler’s染色法 肌内神经 肌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为支架进行耳郭再造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湘斌 朱晓海 +4 位作者 江华 赵耀忠 吴宏 林子豪 吴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进行耳郭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新鲜尸体肋软骨,经5%醋酸溶液保存5~6个月后用于耳郭再造11例.结果:经1~3年随访再造的耳郭外形满意,软骨无吸收、变形及排斥反应.结论:经醋酸... 目的:探讨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进行耳郭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新鲜尸体肋软骨,经5%醋酸溶液保存5~6个月后用于耳郭再造11例.结果:经1~3年随访再造的耳郭外形满意,软骨无吸收、变形及排斥反应.结论: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支架可用于耳郭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肋软骨 耳郭再造 组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