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信息化监测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有无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组,比较医院...目的评价信息化监测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有无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组,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在应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后,通过各项基本指标感染指数的对比,多重耐药菌检出感染率由67.8%下降至32.2%,人工气道、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下降为0.24‰、0.72‰、0.00‰,ICU综合感染率由6.48%下降至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模式对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基础疾病评分系统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Charlson’s weighted index of comorbidities,WIC)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收治的2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WIC评分及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目的探讨基础疾病评分系统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Charlson’s weighted index of comorbidities,WIC)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收治的2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WIC评分及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根据28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WIC评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共有234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死亡77例(32.9%)。WIC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WIC评分是决定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434,95%CI:1.097~1.875,P=0.008);WIC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两者联合预测死亡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0.670(0.591~0.748)、0.770(0.703~0.837)和0.821(0.757~0.885)。结论 WIC评分可以较好地评估基础疾病对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信息化监测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有无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组,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在应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后,通过各项基本指标感染指数的对比,多重耐药菌检出感染率由67.8%下降至32.2%,人工气道、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下降为0.24‰、0.72‰、0.00‰,ICU综合感染率由6.48%下降至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模式对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基础疾病评分系统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Charlson’s weighted index of comorbidities,WIC)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收治的2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WIC评分及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根据28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WIC评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共有234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死亡77例(32.9%)。WIC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WIC评分是决定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434,95%CI:1.097~1.875,P=0.008);WIC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两者联合预测死亡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0.670(0.591~0.748)、0.770(0.703~0.837)和0.821(0.757~0.885)。结论 WIC评分可以较好地评估基础疾病对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