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早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宏亮 王强 +2 位作者 钱方 李扬 范列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伤局部菌落计数、血浆内毒素、局部组织和血浆TNF-a水平,以及后两组浸泡后72h局部组织和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后6h起微球组和原料药组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浸泡后48h起微球组菌落计数较原料药组更低(P〈0.01)。微球组于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于浸泡后6~48h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在浸泡后6~24h局部组织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12~72h、原料药组在海水浸泡后12~48h血浆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升高较原料药组缓慢,并能在72h内维持较高的抗菌药浓度。微球组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也较原料药组平缓。结论 该药物微球如局部应用于海水浸泡伤口,可缓慢释出抗菌药物,发挥抑制局部感染、减少局部组织继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海水 氧氟沙星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燕燕 席淑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1期1631-1633,1653,共4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睡眠质量 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cFLIP_L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宏亮 丁尔迅 +3 位作者 李松明 王皓 仇明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cFLIP_L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86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FLIP_L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肠癌组织中CEA和P53蛋白的表达;微粒子酶联...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cFLIP_L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86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FLIP_L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肠癌组织中CEA和P53蛋白的表达;微粒子酶联免疫荧光法(MEIA)检测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浆CEA、CA19-9水平。以86例大肠癌组织cFLIP_L mRNA的表达均值为界限,将大肠癌组织cFLIP_L mRNA表达分为高表达、低表达,比较各临床、病理因素下大肠癌组织cFLIP_L mRNA的高表达率,比较高、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FLIP_L mRNA表达均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9±0.10vs0.36±0.10,P<0.05);86例大肠癌患者中高表达56例,高表达率为65.1%。cFLIP_L mRNA高表达率在DukesB、C、D期患者中依次增高,分别为55.3%、67.5%、100%(P<0.05);cFLIP_L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41.1%vs56.7%,P<0.05)。大肠癌组织cFLIP_L高表达率在除临床Dukes分期外的其他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无显著差异。结论cFLIP_L表达可能与大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及术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检测大肠癌组织cFLIP_L表达水平将有助于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FLIPL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不同术式和技术要点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宏亮 江道振 +2 位作者 郑向民 陆蕾 仇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11-8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不同术式和技术要点。方法2002年3月~2007年3月对2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15例不解剖Calot三角,保留胆囊床处胆囊后壁,常规胆囊次全切除术;5例切除胆囊时照常分离Calot三角但保留...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不同术式和技术要点。方法2002年3月~2007年3月对2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15例不解剖Calot三角,保留胆囊床处胆囊后壁,常规胆囊次全切除术;5例切除胆囊时照常分离Calot三角但保留胆囊后壁;2例采用分段胆囊次全切除。结果2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囊次全切除术。手术时间70~110 min,平均81.4 min。22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12个月,平均9.3月,无复发。结论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时,可根据手术区域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解剖胆囊三角或保留胆囊后壁,必要时还可采用分段胆囊次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次全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人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英文)
5
作者 张伟 朱大乔 +3 位作者 徐昕昀 张军初 王伟军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1-616,共6页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人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分析此种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VES分别以5、10和20 mg/L浓度作用于人大肠癌细胞株LS174T,12、24以及48 h后应用MTT法检测VES对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 目的: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人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分析此种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VES分别以5、10和20 mg/L浓度作用于人大肠癌细胞株LS174T,12、24以及48 h后应用MTT法检测VES对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VES处理48 h后大肠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并计算凋亡率;以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VES处理后肿瘤细胞Fas蛋白水平和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变化。结果:VES能够显著抑制人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并表现为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以5、10和20 mg/L VES作用48 h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由0.9%分别升高至15.9%、46.7%和64.5%。Fas中和性抗体能够明显阻断VES介导的凋亡。VES处理后,细胞Fas蛋白水平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Fas平均荧光强度由5.43升高至9.88、13.21和18.0。结论:VES能够诱导人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调控凋亡诱导分子Fas的表达是主要机制之一。其作用主要与肿瘤细胞表面Fas分子表达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琥珀酸酯 结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憩室内异位胰腺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报告
6
作者 吴有军 单成祥 +1 位作者 宗敏 仇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3-1323,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5岁.反复便血3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伴失血性休克.在我院消化内科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出院。入院前2d再次便血,伴头晕、乏力.无呕血。
关键词 回肠 憩室 胰腺 胃肠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