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多发性骨髓瘤关联性的临床实验诊断研究
1
作者 鞠少卿 王跃国 +7 位作者 王金湖 李小华 王旭东 徐建辉 姚敏 练小琪 孔宪涛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对19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LyS及其受体m...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对19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MM患者血清BLyS含量与外周血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乳酸脱氢酶(LDH)、轻链(kap、lam)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血清BLyS含量[(7.95±4.93)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0±1.09)g/L,P<0.01],并与LDH浓度呈正相关性(r=0.734,P<0.001);97.4%(18/19),84.2%(16/19)的MM患者PBMCs中BLyS、BCMA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且也与LDH的含量呈正相关;而47.32%(9/19)患者TACI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M患者的血清BLyS蛋白浓度和PBMCs中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有异常改变,说明BLyS及其受体可能参与MM的发病;BLyS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也许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 乳酸脱氢酶 轻链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耿红莲 陆慧琦 +3 位作者 张玲珍 张慧 周琳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PBMCs TLR...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PBMCs TLR4的表达;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脂水平;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GeneAmp 5700型检测仪上测定了入选对象PBMCs中TLR4 mRNA的含量。结果:PBMCs的阳性率为(29.5±7.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23.4±7.7)%,P<0.01];冠心病组TLR4 mRNA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3±3.8)×106vs(1.8±1.4)×106,P<0.01];而冠心病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的TLR4阳性率和mRNA平均拷贝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TLR4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CAD患者中其阳性率升高;CAD患者TLR4 m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LR4的阳性率和mRNA含量高低与血脂无关;TLR4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TOLL样受体4 流式细胞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仲人前 屠小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0-263,共4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病因 发病机理 免疫异常 高球蛋白血症 组织学改变 反应性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溶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钱琤 姚定康 +7 位作者 蒋廷旺 吴传勇 王燕 耿红莲 陈波 周晔 邓安梅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PB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PCR)方法检测60例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NLY mRNA的表达,并以健康人群(n=60)和乙型...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PB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PCR)方法检测60例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NLY mRNA的表达,并以健康人群(n=60)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n=60)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GNLY蛋白水平,并比较不同疾病分期PBC患者的表达差异。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BC患者血清GNLY蛋白水平与GNLY mRNA表达、疾病分期及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PBC患者外周血GNLY mRNA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7±2.5)×108vs(3.0±1.9)×107,P<0.01]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7±3.6)×105,P<0.001]。PBC患者血清中的GNLY蛋白水平(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15.48±3.24vs4.76±2.32,P<0.01)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57±1.84,P<0.01)。血清中GNLY蛋白水平在早期和晚期PBC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PBC患者血清中GNLY蛋白水平与GNLY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血清GGT、ALP的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PBC患者PBMC中GNLY mRNA表达和血清中GNLY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GNLY蛋白水平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对其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对PBC病情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颗粒溶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原PDC-E2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晔 姚定康 +6 位作者 陈燕 蒋天舒 蒋廷旺 吴传勇 陈波 仲人前 邓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68,280,共3页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克隆表达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PDC-E2)融合蛋白,以用于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针对PDC-E2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克隆表达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PDC-E2)融合蛋白,以用于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针对PDC-E2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列验证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DC-E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蛋白质。表达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DC-E2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PDC-E2融合蛋白。经免疫学鉴定,重组抗原片段具有抗线粒体抗体二亚型(AMA-M2)的免疫原性。结论获得PBC特异性靶抗原的多肽片段,为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 自身抗原 PDC-E2 重组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识别和杀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艳 邓安梅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关键词 NK细胞识别 杀伤机制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分泌细胞因子 病毒感染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获得性免疫反应 丝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溶素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钱琤 陈孙孝 +6 位作者 周晔 王燕 谷明莉 陈波 陈燕 邓安梅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对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进行体外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模板,RT-PCR扩增编码GNLY的cDNA片段,插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对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进行体外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模板,RT-PCR扩增编码GNLY的cDNA片段,插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NLY,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包涵体经变复性后用Ni亲和层析纯化,CFU法测定蛋白活性。结果:成功地将GNLY c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中,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8a(+)-GNLY。经诱导在原核表达系统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9 000的融合蛋白,变复性纯化后的GNLY蛋白经CFU法检测,发现其具有细胞毒活性且细胞毒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本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GNLY,为研究其功能、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基因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及其受体mRN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鞠少卿 张冬雷 +3 位作者 倪红兵 陈晓栋 孔宪涛 仲人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在BLyS及其受体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 目的: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在BLyS及其受体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反转录(RT)-PCR扩增目的片段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用所建立的RFQ-PCR方法检测23例SLE患者、23名正常人外周血BLyS及其受体mRNA表达。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活动期患者的表达高于缓解期(P<0.01),抗ds-DNA抗体阳性和尿蛋白阳性的SLE患者BCMA、TACI和BAFF-RmRNA的表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RFQ-PCR检测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SLE患者BLyS、TACI和BAFF-RmRNA表达含量升高,提示BLyS、TACI和BAFF-R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B细胞激活因子 受体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冬雷 鞠少卿 +5 位作者 施健 王惠民 王跃国 倪红兵 孔宪涛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336,341,共5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ACImRNA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ACI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TACI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TACImRNA准确含量,并以TACImRNA和β2MmRNA含量的比值作为评价TACI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本法检测TACI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101p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CV分别为2.97%~9.32%和5.86%~10.29%。40例健康献血员样本的PBMC中35例(87.5%)检出有TACImRNA表达,范围为0.02~2.11。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TACI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为进一步探讨TACImRNA表达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 穿膜蛋白活化物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RT-PCR测定人颗粒溶素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琤 陈孙孝 +5 位作者 周晔 陈波 蒋廷旺 吴传勇 邓安梅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mRNA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基因表达的水平。方法: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MD18-T-GNLY,建立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检测了40名正常健康献血者外... 目的:通过建立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mRNA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基因表达的水平。方法: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MD18-T-GNLY,建立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检测了40名正常健康献血者外周血中GNLY的表达水平。结果:内参18SrRNA的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8拷贝/μgRNA;而40名正常健康人外周血的PBMCs中均有GNLYmRNA的表达,范围为3.12×106~4.32×107拷贝/μgRNA,均值为[(2.0±1.3)×107]拷贝/μgRNA。结论:建立了人GNLY基因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GNLYmRNA表达水平与感染性疾病免疫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聚合酶链反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聚体技术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循环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海英 张建 +5 位作者 邓安梅 耿红莲 周琳 朱烨 徐德兴 仲人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体内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含量,探讨其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聚体技术检测15例HLA-A*0201阳性(A2^+)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抗原肽诱导生长的细胞毒性T淋巴... 目的:定量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体内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含量,探讨其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聚体技术检测15例HLA-A*0201阳性(A2^+)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抗原肽诱导生长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中PDC-E2 159~167aa与PDC—E2 165~174aa特异性CD8^+T细胞频率,以A*0201阴性(A2^-)PBC患者与A2^+的其他慢性肝病和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结果:在A2^+PBC患者PDC-E2 159~167aa与PDC-E2165~174aa诱导的CTL中可检测到其相应的四聚体/CD8^+细胞,平均频率分别为0.42%±0.24%(0.17%~1.08%)、0.27%±0.17%(0.05%~0.56%),各对照组的四聚体阳性细胞频率均低于0.1%,差异非常显著(P〈0.001);A2^+PBC组中PDC-E2 159~167aa特异性的CTL频率与PDC—E2 165~174aa特异性的CT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于临床Ⅰ、Ⅱ期的A2^+PBC患者中CD8^+特异性CTL频率均较Ⅲ期的要高(P〈0.05):PDC—E2159~167aa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aa特异性CTL频率在抗.PDC阳性PBC组和抗.PDC阴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LA—A*0201限制性的PDC-E2159~167aa和PDC-E2165~174aa特异性CD8^+CTL在PBC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抗线粒体抗体阴性或抗-PDC阴性PBC患者与阳性患者可能有着相似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原特异性T细胞 四聚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肝脏特异性自身抗原的筛选、克隆、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屠小卿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朱烨 曾万杰 薛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肝特异性自身抗体 自身抗原 筛选技术 表达的研究 肝脏 自身免疫性肝病 克隆 检测体系 病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与非霍奇金氏病关联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鞠少卿 倪红兵 +6 位作者 王跃国 张芹 黄一红 周锦红 刘才旺 孔宪涛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氏病(NHL)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DH升高患者组(10例)和LDH正常NHL患者组(12例)NHL患者血清B...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氏病(NHL)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DH升高患者组(10例)和LDH正常NHL患者组(12例)NHL患者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以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同时将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与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HL患者组血清BLyS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NHL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组(P<0.05);NHL患者组和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与LDH正相关(r=0.923、0.799,P<0.05)。结论:NHL患者血清BLyS、APR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提示BLyS和APRIL可能与NHL的预后及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氏病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增殖诱导配体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溶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琤 陈孙孝 +6 位作者 柯金山 周晔 陈燕 谷明莉 陆慧琦 邓安梅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8-781,共4页
目的:构建人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抽提体外培养的单个核细胞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含有222bp的颗粒溶素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 目的:构建人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抽提体外培养的单个核细胞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含有222bp的颗粒溶素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质粒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NLY,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经Ni亲和层析纯化。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检测GNLY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酶切结果证实,成功地构建了GN-LY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稳定的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同预期值相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NLY,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获得了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的GNLY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研究人GNLY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黄元兰 孙懿 +3 位作者 胡志德 陈孙孝 仲人前 邓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情况下,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颗粒溶素的表达;采用SrCl2以及siRNA下调PBMC内颗粒溶素的表达,或者加入外源性颗粒溶素... 目的:研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情况下,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颗粒溶素的表达;采用SrCl2以及siRNA下调PBMC内颗粒溶素的表达,或者加入外源性颗粒溶素,观察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可以诱导PBMC合成颗粒溶素和TNF-α,采用SrCl2或siRNA下调颗粒溶素的表达均会引起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下调,而加入外源性的颗粒溶素可以促进TNF-α的表达。结论: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可以引起颗粒溶素和TNF-α的表达,且颗粒溶素可能是促进TNF-α表达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颗粒溶素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