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郑军华 闵志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方法: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泌尿系成像62例,基保男45例,女17例。年龄为26-56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肾移植术后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方法: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泌尿系成像62例,基保男45例,女17例。年龄为26-56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均为首次移植。临床诊断急性排斥反应8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B超提示移植肾轻度积水4例,移植肾、输尿管中度积水5例。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60例肾移植术后均清楚显示肾实质和泌尿系集合系统高质量的影像,除2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外。19例为阳性结果。阳性病种包括:移植肾,输尿管中度积水5例,原因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4例,其中1例伴假性囊肿形成,输尿管距膀胱吻合口2cm处狭窄1例,均作了探查+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切队及再吻合术。4例为移植肾轻度积水,未见输尿管膀胱吻合处狭窄,作临床随访。8例为急性排斥反应,2例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功能衰竭。结论:MR泌尿系成像是一种很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在形态上,它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对肾移植术后发生的输尿管外科并发症的诊断尤其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肾移植 尿路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