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CR检测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吕鸣 孔宪涛 黄隆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ML)的骨髓浸润(IBM)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ML患者IBM。结果:(1)...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ML)的骨髓浸润(IBM)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ML患者IBM。结果:(1)34份ML患者骨髓标本IBM检出率为70.6%(24/34),明显高于形态学检测方法(38.6%,P<0.05)。(2)19例形态学检测正常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标本,IBM阳性率57.9%(11/19),其中8例B-NHL(8/14)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5例同时还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2例T-NHL(2/3)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无克隆性IgH基因重排;2例免疫分型不明确NHL患老中1例(1/2)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无克隆性TCR,基因重排。2例霍奇金病(HD)和10例非淋巴系肿瘤骨髓IBM均阴性。(3)Ⅲ,Ⅳ期NHL患者IBM检出率显著高于II期(p<0.01),初诊未治及复发患者也显著高于部分或完全缓解患者(P<0.01)。(4)IBM阳性组NHL2年死亡率54.5%(6/11),明显高于IBM阴性(p<0.05)。结论:PCR方法检测IBM有助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淋巴瘤 骨髓浸润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尽管具有一些共性,如常呈慢性发作、多发于女性、血清中存在特异或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尽管具有一些共性,如常呈慢性发作、多发于女性、血清中存在特异或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其发病机制仍是众说纷坛,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由于边缘学科及本身免疫学科的迅速发展,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热点层出不穷。本文就其中的几个研究热点如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自身抗体的检测,以及该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作一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细胞因子 自身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Fas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百龙 杨如俊 +5 位作者 项莺松 吴玮 蔡建明 闵锐 李雨 张玲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6-518,共3页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 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 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 Fa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 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 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 Fa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h 细胞即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大量的小分子片段,呈典型“梯状”图谱;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凋亡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4 h 明显增加,8 h 达到高峰;照后4 h, Fas 表达显著增强。结论:γ射线照射后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Fas 可能参与了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凋亡 FAS Γ射线 骨髓型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α2(Ⅰ)型原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春芳 王皓 +1 位作者 黄超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明确纤维化形成中调控Ⅰ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子片段,逐段研究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2 kb 的启动子序列。方法: 从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2 kb~+ 54 bp 的片段中,取长度不等的片段... 目的: 明确纤维化形成中调控Ⅰ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子片段,逐段研究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2 kb 的启动子序列。方法: 从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2 kb~+ 54 bp 的片段中,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6 个重组体,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上述重组体至胶原产生细胞(NIH3T3)和非胶原产生细胞(COS7), CAT-ELISA测定细胞CAT表达水平以比较各重组体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 780~+ 54 bp 序列具有最高启动CAT表达活性且有不完全细胞特异性,缺失近转录起始点500 bp, 即- 2~- 0.5 kb 片段的启动子活性最低。结论: 近转录起始点500 bp 的序列为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启动激活所必需,- 780~+ 54 bp 片段有高启动活性,并有望以此序列发现纤维化相关的特异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启动子 肝纤维化 α2(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人源抗HBs Fab在裸鼠人肝癌模型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桂臣 罗荣城 +5 位作者 韩焕兴 尤长宣 丁雪梅 李爱民 王传斌 张鸣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 ,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 :用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 ,经腹腔注射 1,3,5 ,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 ,于第 7天作组织... 目的 :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 ,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 :用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 ,经腹腔注射 1,3,5 ,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 ,于第 7天作组织分布测定 ,并以鼠源抗HBsAg单抗为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在标记抗体注入后第 3天即获阳性显像 ,第 5天更加清晰 ,此时人源抗HBsFab、鼠源单抗及无关Fab的瘤 /肝放射性比值分别为 5 .4,4.0和 0 .9。结论 :人源抗HBsFab具有良好的导向活性 ,为其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裸鼠 单克隆抗体 碘^131I-人源抗HBs-F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早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宏亮 王强 +2 位作者 钱方 李扬 范列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伤局部菌落计数、血浆内毒素、局部组织和血浆TNF-a水平,以及后两组浸泡后72h局部组织和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后6h起微球组和原料药组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浸泡后48h起微球组菌落计数较原料药组更低(P〈0.01)。微球组于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于浸泡后6~48h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在浸泡后6~24h局部组织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12~72h、原料药组在海水浸泡后12~48h血浆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升高较原料药组缓慢,并能在72h内维持较高的抗菌药浓度。微球组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也较原料药组平缓。结论 该药物微球如局部应用于海水浸泡伤口,可缓慢释出抗菌药物,发挥抑制局部感染、减少局部组织继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海水 氧氟沙星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RF1反义寡核苷酸对BHRF1-CNE2细胞生存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海 周江红 +2 位作者 潘星华 余龙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BHRF1 反义寡核苷酸对表达BHRF1 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 生存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反义阻断BHRF1 表达后BHRF1-CNE2细胞在喜树碱作用下增殖能力和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在喜树碱作用下,应用B... 目的:探讨BHRF1 反义寡核苷酸对表达BHRF1 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 生存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反义阻断BHRF1 表达后BHRF1-CNE2细胞在喜树碱作用下增殖能力和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在喜树碱作用下,应用BHRF1 反义寡核苷酸组的癌细胞较对照组的增殖率下降,凋亡率增高。结论:反义阻断BHRF1的表达可降低CNE2细胞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BHRF1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CNE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原Dsg3片段的重组表达和特异性细胞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周晔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原Dsg3在特异性T细胞反应中的作用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Genbank中的Dsg3序列分析 ,采用RT PCR法克隆自身抗原Dsg3E1,E2 ,E3,E4,E5多肽片段的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原Dsg3在特异性T细胞反应中的作用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Genbank中的Dsg3序列分析 ,采用RT PCR法克隆自身抗原Dsg3E1,E2 ,E3,E4,E5多肽片段的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经GST层析柱纯化 ;进一步与PV患者及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T细胞混合培养 ,观察T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Dsg3E1,E2和E4,E5可刺激PV患者T细胞反应 ,而不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反应。结论 :Dsg3E1,E2和E4,E5中包含T B细胞作用相关的抗原表位 ,在PV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重组抗原 DSG3 T细胞反应 重组表达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Fab片段与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罗荣城 尤长宣 +3 位作者 韩焕兴 胡栋平 王传斌 苏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在无药物抗性改变;无转化细胞生物指示系统改变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筛选出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 IFN-α基因两端加上 XbaⅠ酶切位点后... 目的探讨如何在无药物抗性改变;无转化细胞生物指示系统改变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筛选出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 IFN-α基因两端加上 XbaⅠ酶切位点后用 PCR法扩增,再重组入以抗体库技术筛选得到的人源抗HBsAg-Fab片段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上,构建 anti-HBsAg-Fab/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取 PCR扩增得到的 IFN-α DNA,用地高辛标记系统进行化学标记,制备 IFN-α DNA探针。取构建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转化受体菌.增菌后,以溶菌酶加煮沸法批量制备载体 DNA,点样于硝酸纤维膜上, 80℃烤2h,预杂交液 42℃,2h膜预杂交,标记探针 42℃, 4h杂交,洗膜后用酶标抗地高辛抗体显色。同时设单纯人源抗 HBsAg-Fab片段表达载体为阴性对照, IFN-α质粒为阳性对照。阳性克隆再以 SacI和 XbaⅠ酶切,琼脂糖电泳鉴定。结果40株转化细胞中筛选出7个阳性克隆,酶切鉴定显示两者符合率达100%,成功地筛选出了anti-HBsAg-Fab/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结论人源HBsAg抗体Fab片段/IFN-α融合蛋白表达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乙型肝炎 HBsAg抗体 FAB片段 IFN-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蛋白基因缺陷HIS3酵母菌株的构建和鉴定
10
作者 陈孙孝 廖万清 +3 位作者 温海 姚志荣 邓安梅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27-829,共3页
目的 :构建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 (CMD1)缺陷 HIS3酵母菌株 ,为进一步探讨钙调蛋白基因突变对真菌生长周期及致病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将含 cmd1::TRP1置换序列的质粒 转化二倍体酵母菌株 YPH5 0 1(his3trp1ura1) ,经Southern... 目的 :构建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 (CMD1)缺陷 HIS3酵母菌株 ,为进一步探讨钙调蛋白基因突变对真菌生长周期及致病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将含 cmd1::TRP1置换序列的质粒 转化二倍体酵母菌株 YPH5 0 1(his3trp1ura1) ,经Southern印迹法筛选出含 TRP1序列的菌株。其次 ,将含 CMD1序列的质粒 转化以上 TRP1阳性菌株 ,进行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 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最后 ,将含 trp1::HIS3置换序列质粒 转化上述 TRP1阳性单倍体菌株 ,用不含 His培养基培养得到钙调蛋白基因缺陷 HIS3酵母菌株。结果 :经 Southern印迹法证实 cmd1::TRP1基因置换克隆 ;减数分裂后选择得到了 TRP1阳性酵母菌株单倍体 ;质粒 转化单倍体后经不含 His培养基培养得到 CMD1缺陷 HIS3菌株 ,接种于不含Trp培养基上未见有菌落生长 ,说明质粒 转化单倍体后已将 his3TRP1置换成 HIS3trp1。 结论 :成功构建了钙调蛋白基因缺陷 HIS3酵母菌株 ,基因型为 cm d1trp1HI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钙调蛋白 基因转染 基因缺失 HIS3酵母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原Ro/SSA抗原优势决定簇分析
11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施笑梅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 探讨自身抗原Ro/SSA(Mr= 60 000)的抗原决定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计算机软件进行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分析,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Ro/SSA(Mr= 60 000)多肽片段... 目的: 探讨自身抗原Ro/SSA(Mr= 60 000)的抗原决定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计算机软件进行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分析,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Ro/SSA(Mr= 60 000)多肽片段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2T,并且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用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经免疫印迹法与患者阳性血清进行反应。结果: Ro/SSA(Mr= 60 000)的抗原优势决定簇主要存在于100~190位和191~300位,不同患者、不同病程抗原优势决定簇有所不同。结论:抗原驱动机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原 RO/SSA 决定簇分析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原SSB/La抗原优势表位分析
12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施笑梅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87-290,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身抗原La的抗原优势表位 ,为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计算机软件进行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分析 ,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La多肽片段的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并且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 ,用GST亲... 目的 :探讨自身抗原La的抗原优势表位 ,为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计算机软件进行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分析 ,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La多肽片段的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并且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 ,用GST亲合层析柱进行纯化 ,经免疫印迹法与患者阳性血清进行反应。结果 :SSB/La的抗原优势表位主要存在于1~ 2 8,80~ 10 7,10 8~ 188,2 83~ 338位。不同病人在不同病程的La优势表位有所不同。结论 :抗原驱动机制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原SSB/La 表位分析 重组抗原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13
作者 吕鸣 孔宪涛 黄隆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一点分析法检测了23例MM和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GR表达水平。结果:MMGR水平,初诊未化疗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一点分析法检测了23例MM和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GR表达水平。结果:MMGR水平,初诊未化疗组(6例)(4767±1464)位点/细胞,部分缓解组(9例)(5989±1894)位点/细胞,与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难治性MM组(2117±839)位点/细胞,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结论:M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R检测有助于预测糖皮质激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 糖皮质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谭龙益 张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巨细胞病毒 早期即刻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A对NIH-3T3鼠成纤维细胞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红蓓 孔宪涛 张玲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用MTT法检测了硫酸软骨素A(4-硫酸软骨素,CS-A)对NIH-3T3鼠成纤维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与增殖的影响。发现所侧OD值随CS-A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3T3鼠成纤维细胞:r=0.8154,P... 用MTT法检测了硫酸软骨素A(4-硫酸软骨素,CS-A)对NIH-3T3鼠成纤维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存活与增殖的影响。发现所侧OD值随CS-A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3T3鼠成纤维细胞:r=0.8154,P<0.05;人皮肤成纤维细胞:r=0.915,P<0.01),表明CS-A对这两类成纤维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有促进作用。采用PAP和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到两类细胞的胞膜上有CS分布,提示CS可能参与膜结构的组成,对细胞-细胞与细胞-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硫酸软骨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A 增殖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