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调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4
1
作者 陈伟忠 林勇 +3 位作者 谢渭芬 张俊平 张新 程志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碱 (Ma)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以 TRAP- EL 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采用 L 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 目的 :探讨苦参碱 (Ma)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以 TRAP- EL 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采用 L 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2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 Ma,孵育 4 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 ;同时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并于加药后第 2 4 h、4 8h、72 h分别收集细胞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比。结果 :在 75 0μg / m l浓度 ,Ma可抑制端粒酶活性 ,明显下调 h TERT启动子的表达 ;加药后第 4 8h、72 h,5 0 0μg / m l、75 0μg / ml组中肝癌细胞 G0 / G1 期百分比明显增多 ,S期和部分 G2 / M期显著减少。 结论 :Ma可抑制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h TERT的表达并影响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端粒酶 细胞周期 基因表达调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2
2
作者 杨鹏远 芮耀诚 焦亚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4 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10只 )和实验组 (30只 )。实验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 D 6 0万 IU / kg,喂食高脂饲料 ;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喂食基础饲料。观察...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4 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10只 )和实验组 (30只 )。实验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 D 6 0万 IU / kg,喂食高脂饲料 ;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喂食基础饲料。观察主动脉、心脏、肝脏的病理变化 ,并根据病变程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明显病变。实验组大鼠 2周后未出现明显病变。4周后大鼠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病变评分为 0 .5 0± 0 .39;冠状血管仅出现少量脂质浸润 ;心肌组织有少量脂质沉积 ;肝脏切片油红 O染色呈强阳性。 6周后主动脉斑块增多 ,病变评分为 0 .75± 0 .34;冠状动脉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病变评分为 1.12± 0 .4 8;心肌组织脂质沉积严重 ,病变区心肌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红染颗粒。其发病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简便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实验模型 维生素D 膳食脂肪类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黄敏珠 陈海生 +3 位作者 刘建国 邹晓华 杜景伶 项昭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8-891,共4页
目的:研究鬼针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化学成分。方法:采用80%乙醇渗漉提取,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学反应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中得到槲皮素(Ⅰ)、金丝桃苷(Ⅱ)、槲皮素-7-O-鼠李糖苷(Ⅲ)、6,7,3... 目的:研究鬼针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化学成分。方法:采用80%乙醇渗漉提取,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学反应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中得到槲皮素(Ⅰ)、金丝桃苷(Ⅱ)、槲皮素-7-O-鼠李糖苷(Ⅲ)、6,7,3’,4’-四羟基橙酮(Ⅳ)、4,5-双咖啡sg酰奎宁酸(Ⅴ)、豆甾醇-3-O-葡萄糖苷(Ⅵ)、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Ⅶ)、奥卡宁(Ⅷ)、木犀草素(Ⅸ)。结论:以上化合物除奥卡宁、金丝桃苷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分离和提纯 中药鉴定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中咖啡酰化合物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铁军 郑杰民 +2 位作者 芮耀诚 邱彦 张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体外抗氧化和抗活性氧能力。结果 :L PC(2 .5μg/ m l)与 BCMEC孵育 2 4h后 ,可显著增加 L DH释放 ;3种咖啡酰化合物均可显著抑制 L DH释放 ,其作用强度 DC3>DC2 >DC1;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 ,其强度 DC2 >DC3>DC1。结论 :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对 L PC引起的 BCM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化合物 血管内皮细胞 溶血磷脂酰胆碱 乳酸脱氢酶 抗氧化 脑血管病 灯盏花 BCM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研究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甾醇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洪涛 高平挥 +2 位作者 曹永兵 徐铮 姜远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 为抗真菌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 白念珠菌经药物作用后提取未皂化脂 (NSLs) ,其中的甾醇组分经衍生化后GC MS分析 ,测定各组分的结构和含量。结果 经氟康唑作用的真菌 ,CYP5 1酶受抑制 ,使细胞膜内羊毛甾醇和2... 目的 为抗真菌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 白念珠菌经药物作用后提取未皂化脂 (NSLs) ,其中的甾醇组分经衍生化后GC MS分析 ,测定各组分的结构和含量。结果 经氟康唑作用的真菌 ,CYP5 1酶受抑制 ,使细胞膜内羊毛甾醇和2 4 (2 8) 亚甲基 2 4 ,2 5 二氢羊毛甾醇累积 ,后者更为明显 ,而麦角甾醇合成受阻。结论GC MS分析获满意的效果 ,可对抗真菌药物阻断真菌麦角甾醇合成通路所引起各甾醇组分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抑制作用 氟康唑 气-质联用 白念珠菌 甾醇 真菌感染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卵巢癌3AO和AO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唐龙英 王昭梅 +3 位作者 郑钦岳 宓鹤鸣 朱玲仙 曹颖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体外对卵巢癌3AO细胞和AO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结晶紫染色法测定NCTD对卵巢癌3AO和AO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NCTD...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体外对卵巢癌3AO细胞和AO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结晶紫染色法测定NCTD对卵巢癌3AO和AO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NCTD作用下两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NCTD1μg/ml即对3AO和AO细胞有轻微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20μg/ml和10μg/ml。NCTD作用6h,3AO和AO细胞生长即受到抑制,其抑制率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在NCTD作用下,3AO和AO细胞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而S期细胞百分比相应地明显降低。结论:NCTD体外对卵巢癌3AO和AO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周期 3AO细胞 AO细胞 NC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斑蝥素对肝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和平 张俊平 +4 位作者 应康 肖振宇 吴红梅 毛裕民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 :研究抗癌药斑蝥素对肝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 12 .5 μmol/ L 斑蝥素作用于肝癌 QGY770 3细胞 2 4 h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斑蝥素抑制细胞表达参与细胞周期进程基因 (如 p 2 7、ref - 1、D... 目的 :研究抗癌药斑蝥素对肝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 12 .5 μmol/ L 斑蝥素作用于肝癌 QGY770 3细胞 2 4 h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斑蝥素抑制细胞表达参与细胞周期进程基因 (如 p 2 7、ref - 1、DN Apolymerase delta、X RCC9等 )、能量代谢基因 (如 malate dehydrogenase、ADP/ ATP translocase等 )、致瘤活性基因 (如 c- myc、tre等 )以及肿瘤特异表达基因 (如 bladder cancer related protein等 )。相反 ,斑蝥素促进了多种细胞生长抑制基因 (如 BCRA2、BTG2、dual- specificity protein phosphatase等 )以及凋亡相关基因 (如 ATL - derived PMA- responsive peptide等 )的表达。 结论 :斑蝥素改变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QGY7703细胞 斑蝥素 基因芯片技术分析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IL-1β、TNFα、IL-10及IL-10R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焦亚斌 芮耀诚 +2 位作者 杨鹏远 李铁军 邱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IL 1β、TNFα、IL 10及IL 10R的表达及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它们的作用。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动物分成3 组,即对照组、AS组和EGB组,每组6 只。EGB组每天灌胃给予EGB 100mg/kg,对照组、AS组每...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IL 1β、TNFα、IL 10及IL 10R的表达及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它们的作用。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动物分成3 组,即对照组、AS组和EGB组,每组6 只。EGB组每天灌胃给予EGB 100mg/kg,对照组、AS组每日给予同体积水。8周后,采用ELISA、RT PCR方法检测IL 1β、TNFα、IL 10 及IL 10R水平及mR NA表达。结果:AS大鼠主动脉IL 1β、TNFα、IL 10、IL 10R水平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GB组主动脉IL 1β、TNFα水平及mRNA表达均低于AS组,IL 10、IL 10R水平及mRNA表达均高于AS组(P<0.01)。结论:EGB对致炎细胞因子IL 1β、TNFα表达的显著抑制作用,对抗炎细胞因子IL 10及IL 10R表达的显著上调作用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银杏叶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多糖I对小鼠淋巴细胞DNA多聚酶α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洪斌 王劲 +3 位作者 郑钦岳 李铁军 李书桐 陈海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本实验在建立DNA多聚酶α活性测定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商陆多糖I(PAP-I)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淋巴细胞DNA多聚酶α活性的影响。采用[3H]-TdR掺入法和模板活化法([3H]-dTTP掺入法)分别检测PAP-I给... 本实验在建立DNA多聚酶α活性测定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商陆多糖I(PAP-I)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淋巴细胞DNA多聚酶α活性的影响。采用[3H]-TdR掺入法和模板活化法([3H]-dTTP掺入法)分别检测PAP-I给药组及对照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淋巴细胞DNA多聚酶α活性。体外实验发现PAP-I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其DNA多聚酶α的活性;小鼠腹腔注射PAP-I(每周1次)对脾淋巴细胞DNA多聚酶α活性基本上无影响,但加入ConA(5μg/ml)刺激后,PAP-I10mg/kg剂量组DNA多聚酶α活性显著增强。结果提示PAP-I增强DNA多聚酶α活性可能是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多糖 DNA 多聚酶α 淋巴细胞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美丽 姜伟 +4 位作者 张志珍 张戈 毛积芳 殷明 苏中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9省采集的红花2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APD特征图谱,通过在DNA分子水平上的聚类分析,将红花22个品种分为7个类型。RAPD聚类分析表明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北方,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PCR结果极为相似,而南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红花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种质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制备及三种关节肿胀度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权毅 管云枫 +1 位作者 徐添颖 缪朝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06-908,共3页
目的:制备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比较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尿酸钠注射入大鼠右后足踝胫跗关节腔内制备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分设吲哚美辛、中药复方及溶剂对照组。用周长、直径、重量3种检测方法测量足踝肿胀度... 目的:制备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比较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尿酸钠注射入大鼠右后足踝胫跗关节腔内制备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分设吲哚美辛、中药复方及溶剂对照组。用周长、直径、重量3种检测方法测量足踝肿胀度。最后对3种检测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检测方法。结果:浓度为5%尿酸钠溶液50μl造模较浓度为1.3%效果好;造模前大鼠双侧足踝直径和周长没有显著性差异,非造模侧上下午大鼠足踝直径和周长没有显著性差异;药效测定敏感性以周长法最佳。结论:选用浓度为5%尿酸钠溶液造模较合适;选择大鼠左足或右足,选择上午或下午不影响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足踝肿胀度的测定;在3种检测方法中,从方便性、误差大小、敏感性、时间过程等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周长法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周长 直径 重量 足肿胀 消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皂苷甲对自身免疫综合征模型小鼠的疗效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振宇 郑钦岳 +2 位作者 张俊平 陆峰 张大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研究商陆皂苷甲(EsA)对自身免疫综合征模型小鼠的疗效。方法:采用ELISA、3H-TdR掺入和病理学检测3种方法,分别观察EsA对模型小鼠抗ds-DNA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及内脏炎症的影响。结果:EsA在5~20 mg/kg剂量范围内能降低模型... 目的:研究商陆皂苷甲(EsA)对自身免疫综合征模型小鼠的疗效。方法:采用ELISA、3H-TdR掺入和病理学检测3种方法,分别观察EsA对模型小鼠抗ds-DNA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及内脏炎症的影响。结果:EsA在5~20 mg/kg剂量范围内能降低模型小鼠升高的抗ds-DNA抗体和淋巴细胞转化水平,且能显著地改善模型小鼠内脏组织的炎症。结论:EsA对自身免疫综合征模型小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EsA有希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综合征 商陆皂苷甲 治疗 疗效 小鼠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提取物的抗炎和抗氧活性 被引量:40
13
作者 曾华武 李医明 +3 位作者 贺祥 姜远英 蒋山好 朱大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14-616,共3页
目的:研究玄参提取液和玄参中 4 种单体成分的抗炎和抗氧活性。方法:应用(l)角叉菜胶及眼镜蛇毒致大鼠脚趾肿胀实验;(2) Fe2+ /半胱氨酸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3) A A P H 诱导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实验,观察玄... 目的:研究玄参提取液和玄参中 4 种单体成分的抗炎和抗氧活性。方法:应用(l)角叉菜胶及眼镜蛇毒致大鼠脚趾肿胀实验;(2) Fe2+ /半胱氨酸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3) A A P H 诱导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实验,观察玄参提取液以及玄参中环烯醚萜甙类成分哈帕酯甙、哈帕甙和苯丙素甙类成分安格洛甙 C、阿格托甙的作用。结果:玄参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肿胀作用。在相应剂量,其苯丙素甙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活性,环烯醚萜甙类成分作用较弱。结论:玄参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能主要与其苯丙素甙类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中药 提取物 抗炎作用 抗氧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书桐 李铁军 +1 位作者 郑钦岳 王洪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41-543,共3页
本实验根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及对巨噬细胞产生日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能力进行活性测定。观察了淫羊藿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淫羊藿甙在0.01~1μg/ml... 本实验根据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及对巨噬细胞产生日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能力进行活性测定。观察了淫羊藿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淫羊藿甙在0.01~1μg/ml时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功能,在0.001~10μg/ml的浓度时与LPS(10μg/ml)协同作用能促进IL-1和TNF产生,提示:淫羊藿甙有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淫羊藿甙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沉淀法快速分离制备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姜远英 曾华武 +2 位作者 李全力 董崴龙 龙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9-391,共3页
改良沉淀法快速分离制备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姜远英曾华武△李全力董崴龙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特别是氧化修饰LDL(o-LDL)是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AS)因子[1]。深入研究LDL,o-LDL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 改良沉淀法快速分离制备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姜远英曾华武△李全力董崴龙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特别是氧化修饰LDL(o-LDL)是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AS)因子[1]。深入研究LDL,o-LDL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o-LDL的产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 脂蛋白 低密度 胆固醇 沉淀法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巧艳 秦路平 +3 位作者 田野萍 郑汉臣 黄茅 刘祖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35-937,共3页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 ( osthole)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改良 Gom ori钙钴法染色鉴定 ,3H -胸腺嘧啶和 3H-脯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磷...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 ( osthole)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改良 Gom ori钙钴法染色鉴定 ,3H -胸腺嘧啶和 3H-脯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细胞内骨碱性磷酸酶 ( AL P)活性 ;并以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依普黄酮 ( ipriflavone,I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 结果 :蛇床子素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的增殖、AL P的活性和胶原合成都有促进作用。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比 IP强 ,但对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弱于 IP。 结论 :蛇床子素通过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促进细胞胶原蛋白及 AL P的合成而促进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颅盖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香豆素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神经肽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秦路平 石汉平 +2 位作者 王洪斌 郑水庆 张家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和蛇床子总香豆素(Tcr)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和正常鼠学习记忆成绩和神经肽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大鼠模型,以Ost和Tcr给模型鼠和正常鼠用药。用跳台试验法测定大鼠学习记...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和蛇床子总香豆素(Tcr)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和正常鼠学习记忆成绩和神经肽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大鼠模型,以Ost和Tcr给模型鼠和正常鼠用药。用跳台试验法测定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精氨酸升压素(Argipresin,A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含量。结果:肾阳虚组与正常组比较,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P<0.01),AP降低而SS升高(P<0.01);肾阳虚动物用药后学习记忆成绩提高(P<0.01),AP升高而SS下降(P<0.01)。但正常动物用药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st和Tcr对模型鼠有补肾壮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香豆素 肾阳虚 学习记忆 神经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总皂甙抑制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江平 李铁军 +1 位作者 芮耀诚 刘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甙(GSTT)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C)和中性粒细胞(NTP)的数目;应用ELI...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甙(GSTT)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C)和中性粒细胞(NTP)的数目;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表达E选择素的量。结果:BCMEC经IL-1β诱导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BCMEC与白细胞的粘附率亦明显增加,对MNC的粘附率从(12.9±0.4)%增至(45.7±0.6)%,对NTP的粘附率从(14.7±0.3)%增至(44.9±0.6)%。抗E选择素单克隆抗体(AEmAb)能显著降低IL-1β的诱导作用。在IL-1β处理前,用GSTT(0.01~1.00g/L)与BCMEC共孵育,则GSTT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L-1β的诱导作用,降低E选择素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E选择素 总皂甘 脑血管病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hol和Icarin对甲减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秦路平 石汉平 +4 位作者 郑水庆 李博华 洪求兵 王洪斌 张家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hol)和淫羊藿甙(Icarin)对甲减“肾阳虚”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制备甲减“肾阳虚”小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T3、rT3和T4的浓度。结果:...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hol)和淫羊藿甙(Icarin)对甲减“肾阳虚”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制备甲减“肾阳虚”小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T3、rT3和T4的浓度。结果:模型鼠血清T3、rT3和T4浓度皆降低(P<0.01),死亡率升高(P<0.01),造模过程中同时分别给药Osthol和Icarin能有效地阻止T3、rT3和T4浓度下降(P<0.01或P<0.05),死亡率也显著降低(P<0.01)。同时模型鼠分别经Osthol和Icarin治疗后,T3、rT3和T4浓度得到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Osthol和Icarin既能拮抗PTU的甲状腺抑制作用,预防“肾阳虚”证的出现,又能促进PTU所致甲减“肾阳虚”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提高,具有补肾壮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淫羊藿甙 甲状腺机能减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大新 吴宗贵 +2 位作者 周斌 姜远英 殷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62-964,共3页
目的:研究壳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0.2,2,20,200,2000μg/ml)的壳多糖溶液分别加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培养12,24,48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结果:平滑... 目的:研究壳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0.2,2,20,200,2000μg/ml)的壳多糖溶液分别加入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培养12,24,48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结果:平滑肌细胞数随着壳多糖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内皮细胞数随着其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相应增加。结论:壳多糖能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