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兵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玉军 洪永福 +2 位作者 郭学敏 杨根金 孙连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产的兵豆(LensculinarisMedic.)种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兵豆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鉴定与波谱分析,测定所分离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与... 目的:研究云南产的兵豆(LensculinarisMedic.)种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兵豆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鉴定与波谱分析,测定所分离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与结论:从兵豆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Ⅱ)、胡萝卜苷(Ⅲ)、棕榈酸(Ⅳ)、9,10-二羟基硬脂酸(Ⅴ)、乙基-α-D-吡喃葡糖苷(Ⅵ)、3-O-甲基-D-手性肌醇(Ⅶ)和兵豆苷(Ⅷ)。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一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豆 Β-谷甾醇 胡萝卜苷 化学成分 兵豆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刘寄奴挥发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洪永福 李医明 +1 位作者 许怀勇 郭学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9-399,共1页
南刘寄奴挥发油成分研究洪永福李医明许怀勇郭学敏刘寄奴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但使用品种较为混乱。常用有两种:菊秋奇蒿(ArtemisiaanomalaS.Moore),习称“南刘寄奴”;玄参科阴行草(Siphonoste... 南刘寄奴挥发油成分研究洪永福李医明许怀勇郭学敏刘寄奴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但使用品种较为混乱。常用有两种:菊秋奇蒿(ArtemisiaanomalaS.Moore),习称“南刘寄奴”;玄参科阴行草(SiphonostegiachenensisBen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南刘寄奴 活血化瘀 挥发油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洪永福 江贞仪 +1 位作者 宋文萍 白洪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31,共4页
金刚蒿(Galeola shwcliensis W.W.Sm.,)为一种民间草药。作者从其石油醚提取部位,分离得到结晶Ⅰ、Ⅱ和Ⅲ,经理化鉴定与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分析,表明结晶Ⅰ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金刚蒿酯(Galeolate),结晶Ⅱ为硬脂酸,结晶Ⅲ为β... 金刚蒿(Galeola shwcliensis W.W.Sm.,)为一种民间草药。作者从其石油醚提取部位,分离得到结晶Ⅰ、Ⅱ和Ⅲ,经理化鉴定与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分析,表明结晶Ⅰ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金刚蒿酯(Galeolate),结晶Ⅱ为硬脂酸,结晶Ⅲ为β谷甾醇.此3种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蒿 金刚蒿酯 硬脂酸 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二硫卡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陶学斌 李万亥 陈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5-76,共2页
不同剂量二硫卡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陶学斌李万亥陈洁(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中西药研究室,上海200433)二硫卡钠(ditiocarbsodium,DTC)是一种T细胞特异性免疫... 不同剂量二硫卡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陶学斌李万亥陈洁(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中西药研究室,上海200433)二硫卡钠(ditiocarbsodium,DTC)是一种T细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体外可清除自由基[1],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二硫卡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甙及补中益气复方对重症肌无力体外合成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涂来慧 黄德仁 +4 位作者 张仁琴 沈茜 余友渔 洪永福 李庚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6-220,共5页
按重症肌无力脾虚辨证理论,根据多年临床冶疗经验,选用黄芪皂甙及补中益气复方制剂(即强力冲剂)对1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14例次周围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作药物实验,并与地塞米松,^(60)Co照射对照。结果提示水溶性黄芪皂甙使培养上清液中... 按重症肌无力脾虚辨证理论,根据多年临床冶疗经验,选用黄芪皂甙及补中益气复方制剂(即强力冲剂)对1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14例次周围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作药物实验,并与地塞米松,^(60)Co照射对照。结果提示水溶性黄芪皂甙使培养上清液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明显降低(6例由418.8~2328fmol/ml降为0fmol/ml,2例由1143~1235fmol/ml降为43~157fmol/ml)。补中益气复方有增强黄芪皂甙单剂的免设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重症肌无力 皂甙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蛇葡萄根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晶Ⅱ的结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贞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35-537,共3页
从小叶蛇葡萄根中分离出两个同分异构体的五环三萜酸,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等确定其一为齐墩果酸;另一酸之乙酰化物。进一步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结构及其绝对构型。此酸为白桦脂酸,两者均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出。
关键词 小叶蛇葡萄 白桦脂酸 五环三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16
7
作者 陈伟忠 张俊平 +6 位作者 许青 胡振林 谢渭芬 张兴荣 马述春 胡和平 张贤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以苦参碱防治。观察了3,6,12周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以苦参碱防治。观察了3,6,12周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苦参碱50mg/kg和100mg/kg均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的形成,同时能降低不同实验阶段血清ALT(P<0.01)、HA(P<0.01)以及肝组织中Hyp含量(P<0.05)。结论:苦参碱有防治四氯化碳诱发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肝纤维化 苦豆子 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及其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8
作者 张俊平 胡振林 +1 位作者 林文 钱定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研究了用苦参碱(Mat)处理内毒素诱导卡西霉素启动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 ),观察其对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在此过程中M  胞浆和胞膜部分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at0.5、1.0m... 研究了用苦参碱(Mat)处理内毒素诱导卡西霉素启动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 ),观察其对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在此过程中M  胞浆和胞膜部分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at0.5、1.0mmol/L均可显著抑制TNF分泌,对M胞浆和胞膜PKC活性也有抑制作用。提示:Mat抑制TNF分泌与其抑制M 内PKC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兴旺 黄矛 +2 位作者 李万亥 谈治雄 由振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3-384,共2页
阿片类物质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药物的耐受及依赖问题。文献报道很多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或解除阿片类物质的戒断综合征,但关于药物精神依赖性报道很少。而临床上,阿片类物质滥用的脱毒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要使病人戒毒成功,解... 阿片类物质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药物的耐受及依赖问题。文献报道很多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或解除阿片类物质的戒断综合征,但关于药物精神依赖性报道很少。而临床上,阿片类物质滥用的脱毒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要使病人戒毒成功,解决其精神依赖性显得更为重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性 评价 条件性位置偏爱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青 刘彦君 +7 位作者 李石 谢天培 陈伟忠 张贤康 张俊平 王皓 钱卫珠 王华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维生素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同时,给以100mg/kg体重维生素A皮下注射。检测在早(3周)、中(6周)、晚(12周)期大鼠肝组织...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维生素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同时,给以100mg/kg体重维生素A皮下注射。检测在早(3周)、中(6周)、晚(12周)期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中透明质酸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早期血清透明质酸及组织病理学的炎症程度均显著低于CCl4对照组(P<0.05),中、晚期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晚期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虽低于CCl4对照组,但相差不显著。结论:上述剂量维生素A能减轻CCl4所致大鼠的早期肝脏损害,它可能有益于减轻其后的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维生素A 羟脯氨酸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元培养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谈冶雄 李万亥 陶学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一种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元培养方法谈冶雄李万亥陶学斌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可见于外伤、心脑血管与呼吸系统疾病等。中枢神经元对缺氧很敏感,易引起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元在缺氧时的病理生理变化,我们建立了体外原代培... 一种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元培养方法谈冶雄李万亥陶学斌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可见于外伤、心脑血管与呼吸系统疾病等。中枢神经元对缺氧很敏感,易引起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元在缺氧时的病理生理变化,我们建立了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缺氧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缺氧 缺氧条件 神经元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盐与甘草次酸几种提取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洪永福 林厚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性味甘平,有和中缓急,润肺去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甘草酸锌有抑制消化性溃疡作用;甘草酸盐、甘草次酸有诱发干扰素,增强天然杀伤细胞活性和抑制水痘、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的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京浦 庄明强 姚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1-293,共3页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的合成赵京浦,庄明强,姚斌关键词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合成1984年Hidaka[1]报道多种异喹啉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影响蛋白激酶C活性的作用。其中1...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的合成赵京浦,庄明强,姚斌关键词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合成1984年Hidaka[1]报道多种异喹啉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影响蛋白激酶C活性的作用。其中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甲基哌嗪 异喹啉磺酰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生素磷霉素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全 屠世忠 凌代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磷霉素衍生物在35℃培养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初步结果表明,左旋磷霉素衍生物的抗菌活性较强,而右旋体的磷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却很弱。有5个磷霉素衍生物对某些菌的抗菌活...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磷霉素衍生物在35℃培养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初步结果表明,左旋磷霉素衍生物的抗菌活性较强,而右旋体的磷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却很弱。有5个磷霉素衍生物对某些菌的抗菌活性超过参比化合物(左旋磷霉素钙)。如左旋磷霉素L-精氨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参比化合物强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衍生物 抑菌浓度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学斌 陈洁 +1 位作者 谈冶雄 李万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DTC)与狗、大鼠、小鼠、兔和人血浆的蛋白质结合率及DTC与后两者血浆蛋白的结合参数。方法:蛋白结合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DT... 目的:研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DTC)与狗、大鼠、小鼠、兔和人血浆的蛋白质结合率及DTC与后两者血浆蛋白的结合参数。方法:蛋白结合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DTC浓度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DTC血浆浓度在200~400umol·L-1时,DTC与狗、大鼠、小鼠和兔血浆蛋白质结合率分别高达(87.31±0.23)%,(89.91±0.17)%,(90,12±0.24)%和(89.96±0.31)%,而人的血浆蛋白质结合率仅为(68.63±0.55)%。DTC与兔和人血浆蛋白结合参数:β分别为8.54,0.29umol·g-1,kdp分别为72.91,5.49umol·L-1,K分别为16.82,135.45L·mmol-1。DTC与兔、人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数(N)分别为0.99,0.042。结论:DTC与兔、人血浆蛋白均具单一类型的结合部位,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其他受试动物的血浆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 血浆蛋白 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D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卡钠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学斌 李万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3,共4页
取体外原代培养14d左右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的,换上无血清除氧培养基并置通95%N+5%CO2的缺罐中造成神经元缺氧。以研究缺氧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及二硫卡钠的保护作用。用存活神经元数目及神经元线粒体活性来评价神经... 取体外原代培养14d左右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的,换上无血清除氧培养基并置通95%N+5%CO2的缺罐中造成神经元缺氧。以研究缺氧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及二硫卡钠的保护作用。用存活神经元数目及神经元线粒体活性来评价神经元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卡钠 神经元 皮层 缺氧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祥彬 钱定华 张俊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用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C)单层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和槲皮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中性粒细胞(PMN)-内皮细胞粘附增多的影响。TNF(100 U/ml)、PAF(1.0 nmol/L... 用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C)单层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和槲皮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中性粒细胞(PMN)-内皮细胞粘附增多的影响。TNF(100 U/ml)、PAF(1.0 nmol/L)可显著促进EC依赖的PMN-EC粘附。H-7和槲皮素可剂量依赖地抑制TNF和PAF诱导的PMN-EC粘附,IC_(50)分别为:H-7:22.22,5.25μmol/L;槲皮素:18.30,4.83 μmol/L。WEB-2086是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用WEB-2086处理EC可抑制PAF诱导的PMN-EC粘附,但对TNF诱导的粘附没有影响。以上结果提示:PKC在TNF和PAF激活EC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NF诱导的PMN-EC粘附不依赖于内源性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白细胞粘附 PAF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4-(3-氧-1,2-苯并异硒吡咯-2-基)-α-甲基-苯乙酸盐对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谈冶雄 李万亥 +2 位作者 陶学斌 姜远英 陈卫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乙基4-(3-氧-1,2-苯并异硒吡咯-2-基)-α-甲基-苯乙酸盐(EOBMB)对培养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通以95%N2+5%CO2造成缺氧模型;体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 目的:研究乙基4-(3-氧-1,2-苯并异硒吡咯-2-基)-α-甲基-苯乙酸盐(EOBMB)对培养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通以95%N2+5%CO2造成缺氧模型;体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刺激培养神经元;测定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活性物质(TBARS)含量;观察EOBMB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特征显色反应的影响;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拟似活性。结果:EOBMB能抑制缺氧和自由基诱发的培养神经元的LDH释放和TBARS含量的增加。体外无直接灭活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活性,但表现一定的GSH-Px活性。结论:EOBMB对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发挥GSH-Px活性,抑制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皮质神经元 氧自由基 脑缺血 EOB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抑制剂Ro31-8220对大鼠肝产生IL-6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19
作者 林文 冯增辉 +2 位作者 张俊平 胡振林 钱定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分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n)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对枯否细胞分泌IL-6的作用。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分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n)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对枯否细胞分泌IL-6的作用。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Fgn;测定I-6采用[3H]-TdR掺入增殖法。结果:大鼠肝细胞(3×1O6/ml)与rhIL-6(0~100kU/L)孵育24h,刺激肝细胞分泌Fgn增加;Ro31-8220(0.1~10μmol/L)显著抑制枯否细胞释放IL-6。结论:提示IL-6是调节纤维蛋白原合成的重要细胞因子,推测PKC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枯否细胞分泌IL-6来降低Fgn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纤维蛋白原 肝细胞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抑制白细胞介素1对骨细胞的作用
20
作者 吴堂明 张俊平 +1 位作者 胡振林 钱定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用富含成骨细胞的小鼠头颅骨细胞测试白细胞介素1(IL-1)对骨细胞的作用以及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对IL-1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IL-1(25~100U/ml)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用富含成骨细胞的小鼠头颅骨细胞测试白细胞介素1(IL-1)对骨细胞的作用以及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对IL-1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IL-1(25~100U/ml)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对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有增强作用。H-7(5~20μmol/L)对IL-1上述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抑制作用。提示IL-1对骨细胞的作用可能与PK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蛋白激酶C 骨细胞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