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类症蛋白-1α趋化因子及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覃林花 卫立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IP- 1α)是 CC趋化因子中的一种。本文从 MIP- 1α的发现、分子生物学特点、分泌、生物活性及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等几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MIP-1Α 趋化因子 肿瘤 免疫治疗 巨噬细胞炎病蛋白-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的鉴定
2
作者 宋水川 季军捷 +4 位作者 寇庚 钱卫珠 史菊鲜 王皓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鉴定 Ⅱ型膜糖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触发T淋巴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6
3
作者 梁云 陆斌 +7 位作者 李晓冬 王华菁 崔贞福 李博华 胡慧红 杨扬 郭亚军 刘彦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表面 Fas/ Fas L系统的变化及对其逃避机体免疫监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 PCR检测肝癌细胞株 Hep G2、Hep3B和 PL C/ PRF/ 5 Fas和 Fas L的表达 ;观察化疗药物争光霉素诱导肝癌细胞 Fas L表达及 Fas L...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表面 Fas/ Fas L系统的变化及对其逃避机体免疫监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 PCR检测肝癌细胞株 Hep G2、Hep3B和 PL C/ PRF/ 5 Fas和 Fas L的表达 ;观察化疗药物争光霉素诱导肝癌细胞 Fas L表达及 Fas L表达上调后的肝癌细胞触发淋巴细胞株 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Hep G2、Hep3B和 PL C/ PRF/ 5肝癌细胞株Fas表达均阴性 ;Hep G2 Fas L m RNA的表达为阴性 ,而 Hep3B和 PL C/ PRF/ 5 Fas L m RNA的表达均阳性。经争光霉素(0 .6 mg/ m l)诱导后 ,上述肝癌细胞 Fa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而其 Fas L的表达却增加 ,与 Jurkat细胞混合孵育则触发后者发生显著性凋亡。结论 :肝癌细胞可能一方面降低或不表达 Fas而对 Fas介导的凋亡耐受 ,另一方面又增强自身 Fas L的表达以诱发与之接触的 T淋巴细胞凋亡 ,在完成免疫逃避的同时 ,可对周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FAS/FASL系统 免疫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发根农杆菌RiT-DNA建立菘蓝的毛状根优质株系和植株再生系统 被引量:16
4
作者 许铁峰 张汉明 +2 位作者 张威 丁如贤 李博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07-909,F004,共4页
目的 :建立菘蓝 (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 ,并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 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A4,R16 0 1和 ATCC15 834三种菌株感染菘蓝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在... 目的 :建立菘蓝 (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 ,并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 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A4,R16 0 1和 ATCC15 834三种菌株感染菘蓝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 ;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和再生植株进行 T- DNA转化的检测。 结果 :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 A4,R16 0 1和 ATCC15 834三种菌株成功地从菘蓝中诱导出毛状根 ;菘蓝毛状根在含 BA的 MS培养基中成功地诱导出再生植株 ;经高压纸电泳检测 ,菘蓝毛状根及其再生植株中均含有甘露碱 ,表明 Ri质粒的 T- DNA已整合进毛状根和再生植株中。 结论 :菘蓝毛状根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为进一步进行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和引入外源基因改良性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菘蓝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c在TRAIL诱导人骨肉瘤Saos-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军 赵健 +5 位作者 李博华 张霞 张瑞萍 李晓东 钱卫珠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 :初步研究 Smac在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的人骨肉瘤 Saos- 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TRAIL 作用的 Saos- 2细胞 DNA片段 ,利用流... 目的 :初步研究 Smac在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的人骨肉瘤 Saos- 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TRAIL 作用的 Saos- 2细胞 DNA片段 ,利用流式细胞术及细胞计数法比较 Smac或 Bcl- 2表达不同的细胞的凋亡程度 ,同时以 Western印迹半定量检测细胞胞质内Sm ac表达水平。结果 :Saos- 2细胞在 TRAIL 的作用下出现典型的凋亡样改变。在 TRAIL 作用 Saos- 2细胞时 ,Smac在胞质中的含量明显增加。在 TRAIL 作用 2 4 h后 ,Smac在 Saos- 2细胞中过表达 ,细胞凋亡率由 1 2 .7%增加到 31 .4 %。TRAIL 作用 Saos- 2细胞 4 8h后 ,转染 Bcl- 2的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 Saos- 2细胞相比 ,凋亡率显著降低 (由 2 4 %降至 1 5 % ) ,且胞质中Sm ac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 结论 :在 TRAIL 诱导的凋亡中 Sm ac起促进作用 ,Bcl- 2可以通过阻止 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C TRAIL 人骨肉瘤 SAOS-2 细胞凋亡 凋亡诱导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a_v1.8通道蛋白在三叉神经痛痛支神经超微结构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金增强 姜晓钟 +2 位作者 赵云富 张瑞萍 颜永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患者痛支神经的有髓纤维脱髓鞘处是否有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 toxin resistant, TTX R)hNav1.8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以6例原发性TN第三支痛经保守治...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患者痛支神经的有髓纤维脱髓鞘处是否有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 toxin resistant, TTX R)hNav1.8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以6例原发性TN第三支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下牙槽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的耳大神经、下牙槽神经为阴性和正常对照,以鼠脊神经为阳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hNav1.8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神经与对照神经标本超微结构中的表达。结果:hNav1.8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神经的有髓纤维脱髓鞘处有大量表达,鼠脊神经轴突内有少量表达,而正常下牙槽神经及耳大神经中无表达。结论:hNav1.8通道蛋白在TN患者痛支有髓纤维脱髓鞘处的异常表达可能与TN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av1.8通道蛋白 三叉神经痛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