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一种新的血管生物力学实验模型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波 姜宗来 +3 位作者 张炎 刘艳春 覃开荣 杨向群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5-230,共6页
本文设计并建立一种新型的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分别施加定常流与脉动流,检测其运行稳定性后,将猪颈总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与透射电镜技术,评价培养动脉的状态。结果表明,颈外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 本文设计并建立一种新型的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分别施加定常流与脉动流,检测其运行稳定性后,将猪颈总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与透射电镜技术,评价培养动脉的状态。结果表明,颈外动脉进行体外培养7d仍然存活,血管几何形态结构与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本系统能够提供多种较为稳定的应力培养条件,为血管生物力学和血管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应力 器官培养 血管重建 平滑肌细胞 几何形态学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动脉的零应力状态与内皮素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宗来 杨向群 +1 位作者 冀凯宏 陈尔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本文通过观察胸主动脉、肾动脉主干张开角的大小 ,研究了SHR高血压建立前后胸主动脉和肾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 ,并于SHR高血压形成前 ,给予口服型ETA型受体拮抗剂BMS 182 874,研究了内源性ET在SHR主动脉和肾动脉零应力状态变化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观察胸主动脉、肾动脉主干张开角的大小 ,研究了SHR高血压建立前后胸主动脉和肾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 ,并于SHR高血压形成前 ,给予口服型ETA型受体拮抗剂BMS 182 874,研究了内源性ET在SHR主动脉和肾动脉零应力状态变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在未建立高血压的SHR(4周 ) ,主动脉和肾动脉主干的张开角与同龄WKY相比 ,都没有显著的变化。在高血压已建立的SHR(16周 ) ,主动脉和肾动脉主干的张开角分别为 6 9.0± 2 7.0°和 114.2± 42 .2° ,显著大于同龄的WKY大鼠 (4 5 .9± 2 5 .7°和 70 .2± 30 .4°)。给予SHRBMS 182 874(4~ 16周 ) ,SHR主动脉张开角未发生明显变化 (6 2 .8± 2 5 .6°) ,而肾动脉主干的张开角显著减小 (6 6 .6±41.5 4°)。结果表明 ,在已建立高血压的SHR ,主动脉和肾动脉主干都存在非均匀生长 ,其残余应力、应变大于同龄的WKY ,内源性ET在SHR肾动脉零应力状态的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肾动脉 零应力状态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