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叶生物碱分离及相关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袁谱龙 陈亮 +5 位作者 刘小宇 余邦威 黄琪 陈凯先 李医明 贾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0-2333,共4页
目的对荷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并考察其抗菌、降脂降糖效果。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用4-硝基苯基乙酸酯和4-硝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 目的对荷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并考察其抗菌、降脂降糖效果。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用4-硝基苯基乙酸酯和4-硝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究其对胰脂肪酶和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6种生物碱,分别为荷叶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鹅掌楸碱、lysicamine、原荷叶碱和杏黄罂粟碱。测得鹅掌楸碱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32μg/mL,杏黄罂粟碱对红色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的MIC均为16μg/mL。在300μmol/L浓度下,鹅掌楸碱及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在α-糖苷酶靶点上抑制活性分别为40.29%±3.06%及27.62%±2.21%。结论荷叶中的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具有一定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抗菌 降脂 降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血清唾液酸的新方法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官将 陈克明 +3 位作者 姜关祥 杨林 伍军 傅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1-363,共3页
人体内唾液酸是N-乙酰神经氨酸(NeuAc),其分子结构为(图1):
关键词 血清 唾液酸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肝线粒体内膜的损伤 被引量:15
3
作者 缪明永 朱善宏 +1 位作者 石汉平 陈克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o.Q还原酶,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均明显低于假处理组,并随休克进程不断降低。另外,休克2h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减少,而细胞色素a、b,c1在休克4h也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除了与低流性缺氧有关外,还与线粒体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有关;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下降可能与线粒体内膜发生了结构改变和细胞色素丢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大鼠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任洪波 章同华 +3 位作者 秦永文 王学敏 张燕 刘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和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研究褪黑素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并从氧自由基、钙超载以及能量代谢方面探讨其基本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 :预先给予 10mg/kg的褪黑素能够明显减少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丙二醛 (MDA)... 目的和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研究褪黑素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并从氧自由基、钙超载以及能量代谢方面探讨其基本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 :预先给予 10mg/kg的褪黑素能够明显减少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丙二醛 (MDA)含量 ,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 ,减少钙超载 ,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完整性 ,促进再灌注心肌ATP合成能力的恢复 ,维持细胞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线粒体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储钟禄 姜云飞 +2 位作者 王智慧 宋春桥 徐志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我们发现黄连素(BR)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实验证明它对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及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及释放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IC_(50)分别为0.12及0.0... 我们发现黄连素(BR)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实验证明它对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及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及释放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IC_(50)分别为0.12及0.08mmol/L)。BR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AA代谢和胞内Ca^(2+)升高和(或)升高cAMP有关。由于心、脑血管中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内皮下胶原纤维的暴露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这些疾病的防治上可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血小板 聚集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不同生理状态下乳酸脱氢酶和酯酶酶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志 杨雨善 +1 位作者 柯卫 瞿逢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两种按蚊成虫不同生理状态下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吸血后48 h单只雌成虫LDH同工酶谱均发生了变化,含有两条主带,其Rm值各不相同。EST酶谱基本相似,各自被分成Ⅰ、Ⅱ、Ⅲ3... 本文报道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两种按蚊成虫不同生理状态下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吸血后48 h单只雌成虫LDH同工酶谱均发生了变化,含有两条主带,其Rm值各不相同。EST酶谱基本相似,各自被分成Ⅰ、Ⅱ、Ⅲ3组区带,根据嗜人按蚊ESTⅡ区带中的特征酶带,可使两种按蚊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属 乳酸脱氢酶 酯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鼠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焦选茂 周同庆 +3 位作者 刘树森 缪明永 冯伟华 陈克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292-296,共5页
利用大鼠肝脏线粒体为材料,以琥珀酸为底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线粒体态4、态3呼吸及呼吸控制率,线粒体跨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电子传递及质子转移活性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线... 利用大鼠肝脏线粒体为材料,以琥珀酸为底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线粒体态4、态3呼吸及呼吸控制率,线粒体跨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电子传递及质子转移活性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的有效抑制剂。文中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磺酸钠 线粒体 中药 药理学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对人红细胞膜脂质组分的影响及某些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冯伟华 李建新 +1 位作者 魏尧梅 吴中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9-324,共6页
本研究选用人体内常见的4种胆汁酸(胆酸钠,C-Na;脱氧胆酸,DOC;甘氨胆酸钠,GC-Na;甘氨脱氧胆酸,GDC)在生理血浆浓度(0.006mmol/L)及病理血浆浓度(0.2mmol/L,0.5mmol/L和1.0mmol/L)下对健康成人新鲜红细胞体外作用,分析并观察了膜脂质含量... 本研究选用人体内常见的4种胆汁酸(胆酸钠,C-Na;脱氧胆酸,DOC;甘氨胆酸钠,GC-Na;甘氨脱氧胆酸,GDC)在生理血浆浓度(0.006mmol/L)及病理血浆浓度(0.2mmol/L,0.5mmol/L和1.0mmol/L)下对健康成人新鲜红细胞体外作用,分析并观察了膜脂质含量,磷脂组分及扫描电镜下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4种胆汁酸随其含量的增加对红细胞影响效应不同。疏水性较强的胆汁酸(DOC、GDC)对膜脂质组分及细胞形态影响较大。其中又以游离型二羟基胆汁酸作用更明显。三羟基胆汁酸的作用较弱,另对肝外胆汁淤滞症患者红细胞作了同样分析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红细胞膜 脂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肝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2 位作者 郭瀛军 陆德如 宋树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31-534,共4页
从水囊引产的5^+月孕龄胎儿肝脏中提取RNA,分离含poly(A)尾的信使RNA[poly(A)^+mRNA],合成双链cDNA,定向插入λgtll表达载体,转染Y1090受体菌,构建了人胎肝cDNA文库。该文库有1.35×10~6个噬菌体,重组率为87.5%,可用寡核苷酸探针... 从水囊引产的5^+月孕龄胎儿肝脏中提取RNA,分离含poly(A)尾的信使RNA[poly(A)^+mRNA],合成双链cDNA,定向插入λgtll表达载体,转染Y1090受体菌,构建了人胎肝cDNA文库。该文库有1.35×10~6个噬菌体,重组率为87.5%,可用寡核苷酸探针和单克隆抗体两种方法筛选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CDNA文库 克隆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对红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伟华 李建新 吴中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机体内胆汁酸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及胆固醇的代谢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由于胆汁酸是一种去垢剂,因此当血中胆汁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常会影响到具有膜脂类双层结构的红细胞。胆汁酸分子可插入红细胞膜脂双层中,干扰膜组份的有... 机体内胆汁酸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及胆固醇的代谢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由于胆汁酸是一种去垢剂,因此当血中胆汁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常会影响到具有膜脂类双层结构的红细胞。胆汁酸分子可插入红细胞膜脂双层中,干扰膜组份的有序排列,引起膜脂质和膜蛋白的丢失,从而导致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胆汁酸分子对红细胞膜作用的研究已逐步进入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红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个近交品系小鼠珠蛋白β肽谱的建立及遗传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树奎 李建新 胡开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蛋白质细微结构分析技术,为BALB/c,BALB/cA,BALB/cJ,BALB/cJ-nu,BALB/nu/+,BALB/cyJax,B_(10),B_(10)A/sui,C_(57)BL/6,C_(57)BL/10snJ,SMMC/B,SMMC/C,C_3H/He,CFW,DBA/2,SWI,Swars/nu/+,SSB,129/sv等19个品近交小鼠建立了血红蛋白... 采用蛋白质细微结构分析技术,为BALB/c,BALB/cA,BALB/cJ,BALB/cJ-nu,BALB/nu/+,BALB/cyJax,B_(10),B_(10)A/sui,C_(57)BL/6,C_(57)BL/10snJ,SMMC/B,SMMC/C,C_3H/He,CFW,DBA/2,SWI,Swars/nu/+,SSB,129/sv等19个品近交小鼠建立了血红蛋白β肽链肽段图谱。结果表明,19个品系小鼠的β肽谱之间有明显差异,各自具有独特的β肽谱,这标志着不同品系小鼠各具特有的遗传型。这种遗传上的多态性可能是来自于某种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蛋白 肽谱 遗传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线粒体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龙 张宝仁 +4 位作者 朱家麟 陈如坤 郝家骅 陈晓睛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30,共4页
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研究了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呼吸功能、氧化磷酸化能力、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发现心肌缺血60 min时,线粒体呼吸耗氧量、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值呈现... 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研究了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呼吸功能、氧化磷酸化能力、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发现心肌缺血60 min时,线粒体呼吸耗氧量、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值呈现下降趋势,MDA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P>0.05)。恢复正常血供60 min后,线粒体呼吸耗氧量、RCR、磷氧比值进一步下降,而MDA则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和缺血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心肌SOD在缺血60 min时下降,恢复正常血供后进一步下降,表明心肌缺血时损伤轻,而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加重,可能与再灌注过程中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及清除系统功能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线粒体内膜GTP结合蛋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学敏 林其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28-431,共4页
SD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30min后发现鼠肝线粒体琥珀酸呼吸链呼吸控制率、3态耗氧率和ATP形成率均增高,注射肾上腺素组和注射去甲肾上腺组的4态耗氧率增高和有增高趋势。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噻吗心... SD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30min后发现鼠肝线粒体琥珀酸呼吸链呼吸控制率、3态耗氧率和ATP形成率均增高,注射肾上腺素组和注射去甲肾上腺组的4态耗氧率增高和有增高趋势。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噻吗心安和酚苄明后,对烫伤后30min大鼠肝线粒体琥珀酸呼吸链活性各息起部分抑制作用。提示烫伤早期大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增强与体内儿茶酚胺类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应激时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敏 缪明永 +3 位作者 陈克明 焦选茂 朱丽萍 刘树森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725-729,共5页
大鼠烫伤早期(烫伤后30min),肝线粒体质子和电子传递速度均加快,线粒体能化态跨膜电位降低(均以琥珀酸为底物),线粒体膜脂流动性降低。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也有上述现象发生。推测急性应激通过儿茶酚胺类作用于肝细胞,导致线粒体内... 大鼠烫伤早期(烫伤后30min),肝线粒体质子和电子传递速度均加快,线粒体能化态跨膜电位降低(均以琥珀酸为底物),线粒体膜脂流动性降低。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也有上述现象发生。推测急性应激通过儿茶酚胺类作用于肝细胞,导致线粒体内膜有序性增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跨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钙指示剂喹2测定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云飞 白岚 +1 位作者 储钟禄 杨志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荧光钙指示剂喹2测定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的方法。本法在喹2的导入和胞外喹2的去除方面选用了最佳条件,所测人血小板激活前及由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和A_(23187)激活后胞浆游离钙浓度变化的结果均与国外所测相近,本方法具... 本文介绍了用荧光钙指示剂喹2测定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的方法。本法在喹2的导入和胞外喹2的去除方面选用了最佳条件,所测人血小板激活前及由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和A_(23187)激活后胞浆游离钙浓度变化的结果均与国外所测相近,本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结果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测定 荧光钙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积芳 Gibor.,G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20α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20αHSD)在大肠杆菌中... 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20α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20αHSD)在大肠杆菌中得以成功地表达。亲和层析和Thrombin消化,可从融合蛋白中回收和纯化重组20αHSDSDS-PAGE、Western印迹法和酶活性测定显示,重组20αHSD具有天然蛋白质相同分子量、相似的抗原性和酶催化活性,其对NADP的K_m值和V_(max)分别为9.5μmol/L、334nmo1/(min·mg),对底物20α羟孕酮(20αHydroxyprogesterone,20αOHP)的K_m值和V_(max)分别为5.9μmol/L和347nmol/(min·mg),利用该表达系统大量制备大鼠重组20αHSD,为深入研究20αHSD的生理活性和功能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α 羟类固醇脱氢酶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甘露醇的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陈龙 张宝仁 +5 位作者 朱家麟 陈如坤 郝家骅 胡寿鹏 陈晓晴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8-351,共4页
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观察含甘露醇的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心肌再灌注后其线粒体功能在缺血损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线粒体膜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用... 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观察含甘露醇的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心肌再灌注后其线粒体功能在缺血损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线粒体膜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用含甘露醇的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可保护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线粒体功能,降低线粒体膜丙二醛含量保护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明含甘露醇的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可提高心肌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轻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有利于再灌注线粒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 心肌缺血 线粒体 再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20 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18
作者 毛积芳 刘葆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391-395,共5页
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20α-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20αHSD)cDNA片段,被插入杆状病毒(BacuIovirus)的转移载体pBlueBacⅢ,经野生型病毒DNA的共转染,... 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20α-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20αHSD)cDNA片段,被插入杆状病毒(BacuIovirus)的转移载体pBlueBacⅢ,经野生型病毒DNA的共转染,从被转染的昆虫细胞中获得重组病毒。Northernblot分析,重组病毒感染细胞有20αHSD基因表达。感染细胞裂解液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37kD的蛋白带被20αHSD抗体识别.体外酶活性测定发现,感染细胞裂解液中含有20αHSD酶促活性以上结果提示,大鼠20αHSD在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成功地获得表达,为今后大量制备和纯化20αHSD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α 羟类固醇脱氢酶 昆虫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对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保护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志飞 蔡用之 +3 位作者 耿振江 张宝仁 陈克明 石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7-351,共5页
本实验利用离体工作心脏模型,在心脏停跳液中添加超氧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观察对缺血后再灌注兔心功能和能量恢复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纯应用St.ThomasⅡ号停跳液,实验组在停跳液中添加SOD20万U+CAT15... 本实验利用离体工作心脏模型,在心脏停跳液中添加超氧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观察对缺血后再灌注兔心功能和能量恢复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纯应用St.ThomasⅡ号停跳液,实验组在停跳液中添加SOD20万U+CAT15万U/L。心肌缺血120min后,再灌注40min(主动脉逆行灌注10min,左心工作30min)期间,LVFSP、LVEDP、LV+dP/dtmaxLV-dP/dtmax的恢复百分比及ATP的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外源性抗氧化酶SOD和CAT对缺血后再灌注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土鼠脑缺血后的自由基损害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颖奇 史荫绵 魏尧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实验利用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制成的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缺血60min,重灌流30min后脑组织含水量、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以及Na^+,K^+-ATP酶、SOD的活力变化.实验中发现,缺血60min以内,组织含水量增加,Na^+,K^+-ATP酶和SOD的活力降低... 本实验利用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制成的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缺血60min,重灌流30min后脑组织含水量、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以及Na^+,K^+-ATP酶、SOD的活力变化.实验中发现,缺血60min以内,组织含水量增加,Na^+,K^+-ATP酶和SOD的活力降低。在继以30min的重灌流之后,Na^+,K^+-ATP酶与SOD的活力继续下降,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急剧升高。实验结果提示缺血重灌流以后产生自由基对缺血后的脑组织产生损害作用。提前给动物使用别嘌呤醇,能够对缺血后Na^+,K^+-ATP酶、SOD起到部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自由基 损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