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H7N9流感防控中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应对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1-584,共4页
2013年3月,在中国境内报道了首例因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病毒而致死的病例。除了病毒基因重组、重要氨基酸位点变异等病毒进化生物因素外,还存在影响人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的社会因素。目前中国尚存在活禽养殖过程不规范、交易市场管... 2013年3月,在中国境内报道了首例因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病毒而致死的病例。除了病毒基因重组、重要氨基酸位点变异等病毒进化生物因素外,还存在影响人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的社会因素。目前中国尚存在活禽养殖过程不规范、交易市场管理混乱、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薄弱、居民自我防护措施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通过增加人与生禽密切接触机会而促进流感病毒传播,增加人患禽流感的危险性。针对上述情况,在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农、林、医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的建设,进行高效的防控与监测;通过健康教育来提高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及风险意识。同时应该根据禽流感病毒进化监测数据加快科学研发流感疫苗进程。基于社会影响因素开展公共卫生预防应是今后降低人感染禽流感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H7N9亚型流感病毒A型 社会因素 健康教育 传染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俊 黄晓培 +1 位作者 常文军 张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以CD163为标志物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初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肿瘤组织石蜡标... 目的以CD163为标志物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初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肿瘤组织石蜡标本,患者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对照组分别为上述病例中38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以及37例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33例内镜治疗后的结直肠腺瘤组织。所有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63表达水平,分析不同CD16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6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复发转移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发现CD163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且预后差(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癌胚抗原(CEA)、CD163表达水平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对结直肠癌预后有较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6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区为基础的群体医学在恶性肿瘤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近10年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位居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前3位。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恶性肿瘤目前是人群平均寿命之前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索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和发展规律应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以社区为基... 近10年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位居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前3位。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恶性肿瘤目前是人群平均寿命之前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索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和发展规律应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以社区为基础的恶性肿瘤流行病研究是准确确定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评价我国社会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探索病因及其进化规律;开展针对性疾病预防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基础。在恶性肿瘤的病因研究中,重点是环境危险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的动态交互作用,并在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中进一步确定病因,探索早发现和早诊断的关键生物学标记物。社区为基础的群体医学研究在评价医学干预对癌症生存影响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加强社区医学基础建设在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社区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营养与炎症-癌症危险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倪翀 郭世昌 +1 位作者 杜琰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7-1122,共6页
慢性炎症在癌症的进化发育中起促进作用。某些饮食种类及生活习惯等可干预因素对炎-癌转化有重要影响。日常饮食中的各类食物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促炎症食物和抗炎症食物,通过促进或抑制体内的炎症微环境影响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由... 慢性炎症在癌症的进化发育中起促进作用。某些饮食种类及生活习惯等可干预因素对炎-癌转化有重要影响。日常饮食中的各类食物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促炎症食物和抗炎症食物,通过促进或抑制体内的炎症微环境影响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由不良饮食和体力活动缺乏导致的肥胖本身即可营造炎症环境,与营养因素共同推动癌症的进化发育进程。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可控制炎-癌转化过程,对癌症病因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炎症 饮食习惯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爱珍 岑俊 +2 位作者 魏莉莉 顾谊铮 常文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建工集团外来建筑工人中抽取3 195名青壮年(18~50岁)建筑工人,由专业人员...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建工集团外来建筑工人中抽取3 195名青壮年(18~50岁)建筑工人,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检测的生化指标包括UACR、肾功能、血尿酸(uric acid,UA)、血糖、血脂等;根据UACR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Ⅲ、Ⅳ4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ACR与血压分组的关联性.结果 抽样人群中共完成3 112例调查,资料完整率97.4%.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组的UACR水平[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分别为0.8(0.6~1.2)、0.9(0.7~1.4)和1.0(0.8~1.7) mg/mmol,高UACR率分别为6.8%、8.0%及15.6%,3组间上述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UACR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Ⅲ、Ⅳ4组,在调整年龄等因素后,发现UACR各分组的收缩压分别为(126.8±13.3)、(127.9±14.2)、(129.9±14.4)和(134.2±19.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77.6±9.7)、(78.8±9.2)、(79.2±10.4)和(81.8±12.5) 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与UACR呈正相关.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在调整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与UACR Ⅰ组比较,Ⅱ、Ⅲ、Ⅳ组发生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依次为0.98(0.80~1.20)、1.29 (1.05~1.58)、1.86(1.52~2.28).结论 上海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UACR水平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发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白纹伊蚊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晓花 陈辉莹 +6 位作者 杨新艳 林怡 蔡芳 钟汶兵 林春燕 赵伟 马雅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2-838,共7页
目的了解海口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药性,并检测其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型,阐明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在海口新埠岛、龙塘镇、石山镇、白沙门和花卉市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应用浸渍法测定其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 目的了解海口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药性,并检测其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型,阐明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在海口新埠岛、龙塘镇、石山镇、白沙门和花卉市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应用浸渍法测定其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杀虫剂的敏感性,以抗性倍数确定抗性级别。对应生物测定的样品扩增和分析白纹伊蚊的kdr基因部分片段,采用χ2检验比较抗性表型与kdr突变基因型的差异性。结果海口白纹伊蚊花卉市场和白沙门群体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产生抗性,花卉市场群体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高达436.36,为高度抗性。龙塘镇和石山镇群体对氯菊酯均为敏感,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低度(9.09)或中度(18.18)。新埠岛群体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为敏感。在对应检测的317只白纹伊蚊的kdr基因中,发现1 534位点存在点突变,检测到2种突变等位基因(TGC/C、TCC/S)。5种基因型和频率分别为野生型TTC/TTC(62.15%)、野生/突变型杂合子TTC/TGC(0.63%)和TTC/TCC(16.09%)、突变型纯合子TCC/TCC(20.82%)以及突变型杂合子TGC/TCC(0.32%)。χ2检验结果显示,接触菊酯类杀虫剂后敏感表型与抗性表型个体中,kdr基因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性表型群体中的kdr突变型基因型的频率(42.94%)大于敏感表型个体(31.97%)。结论海口市白纹伊蚊多个群体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同时存在抗性,抗性表型与kdr突变基因型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记录了kdr新的等位基因T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溴氰菊酯 氯菊酯 杀虫药抗药性 kdr基因型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宫颈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韩雪 黄辰曦 +3 位作者 赵佳 谭晓洁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户籍人群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户籍人群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女性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2002-2012年间上海市杨浦区宫颈癌总新发患者628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53%。宫颈癌年均粗发病率为10.80/10^5标化发病率为9.56/10^5。在此期间宫颈癌的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11.10,P〈0.01),但是标化发病率没有明显改变(APC=1.05,P〉0.05)。以30-49岁女性人群宫颈癌发病率最高。2002—2012年问因宫颈癌死亡256例,占全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1.57%。宫颈癌年均粗死亡率为4.40/10^5,标化死亡率为2.02/10^5。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36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者(9.22年vs7.06年,P〈0.01)。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5.45%,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84.69%,显著高于非手术组60.89%(P〈0.01)。结论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女性人群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56/10^5和2.02/10^5,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膀胱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韩雪 赵佳 +6 位作者 黄辰曦 丁一波 侯建国 谭晓洁 韩一芳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阐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 目的阐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膀胱癌新发患者1 252例,占同期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的2.69%。膀胱癌年均粗发病率为10.51/105,其中男性为15.59/105,显著高于女性(5.18/105,P<0.01);标化发病率为4.83/105,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为7.26/105,高于女性(2.32/105,P<0.01)。2002-2012年间膀胱癌粗发病率明显上升(APC=4.14,P<0.01),但标化发病率无明显变化。50岁以后膀胱癌发病率迅速增加。因膀胱癌死亡690例。年均粗死亡率男性为8.61/105,女性为2.84/105(P<0.01);标化死亡率男性为3.64/105,女性为1.15/105(P<0.01)。2002-2012年间膀胱癌粗死亡率明显上升,标化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变。新发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3.15%,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74.31%,高于非手术组(51.80%,P<0.01)。结论 2002-2012年间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粗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手术切除率有望提高患者整体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延刚 陈永春 +4 位作者 宗英 马秀娟 陈基快 袁伯俊 陆国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8-872,共5页
炎症小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NLRP3炎症小体的研究最为热门和透彻。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因素包括病原体及其分泌的毒素、晶体和内源性危险信号等。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需要启动和激活两个步骤,其中启动机制主要针对NLRP... 炎症小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NLRP3炎症小体的研究最为热门和透彻。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因素包括病原体及其分泌的毒素、晶体和内源性危险信号等。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需要启动和激活两个步骤,其中启动机制主要针对NLRP3的转录和翻译后修饰水平,激活机制与线粒体、离子流动和溶酶体等相关。本文还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在表达、组装、活化等方面存在的负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活化机制 负调控 固有免疫 炎症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在母婴传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震宇 傅益飞 +4 位作者 张爱华 浦蕊 丁一波 孙乔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5-721,共7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相关乙肝病毒(HBV)变异在母婴传播和婴儿慢性感染中的变化规律,为肝细胞癌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13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应用定量PCR检测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相关乙肝病毒(HBV)变异在母婴传播和婴儿慢性感染中的变化规律,为肝细胞癌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13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应用定量PCR检测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应用巢式PCR和克隆测序方法测定前S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HCC相关HBV变异。新生儿出生后均经标准HBV免疫,7个月后对104名婴儿HBV感染情况进行随访,对外周血HBV DNA阳性婴儿测定HCC相关HBV变异发生情况。结果在413名新生儿中,41名(9.9%)HBV DNA水平≥103 copies/mL。随访到的104名婴儿中,4名(占3.8%)HBV DNA≥103 copies/mL。与未发生HBV跨胎盘传播的产妇相比,发生HBV跨胎盘传播者外周血HBV核心启动子变异没有增加,但在C2基因亚型的前S区中,T2898G/C、C3000T、C3116T、T31C和T52C变异增加HBV跨胎盘传播的风险(P<0.05)。HBV基因组中前S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HCC相关变异的频率在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无明显差别,但是在母婴传播的7个月龄HBV DNA阳性婴儿中,检测出极少数量。结论 HBV C2基因亚型的前S区某些变异可能影响HBV跨胎盘传播,但是具有HCC相关HBV变异的准种没有造成婴儿慢性感染的优势,促进HBV致癌的变异体是在漫长的慢性感染过程中逐渐被选择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变异(遗传学) 垂直疾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可控性炎症、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在结直肠癌发生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一波 杜琰 +2 位作者 王颢 傅传刚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症进化过程中的"驱动"变异和融合基因提供了有效途径,为癌症进化提供了分子证据。腺瘤恶性转化过程中最明确的遗传改变是微卫星不稳定和染色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研究CRC的进化规律,尤其是研究体细胞变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这种变异影响了何种信号途径,而信号途径是目前探索早期CRC的有效干预方式和CRC靶向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进化发育学 炎症 表观遗传 变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肾细胞癌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雪 黄辰曦 +4 位作者 赵佳 谭晓洁 侯建国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RCC病例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RCC病例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RCC新发患者1 092例,占同期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的2.34%。RCC年均粗发病率为9.16/105,标化发病率为5.12/1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粗发病率11.79/105 vs 6.41/105,P<0.01;标化发病率6.54/105 vs 3.61/105,P<0.01)。男性50岁,女性55岁以后RCC发病率迅速增加。2002-2012年间男性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10.45),女性粗发病率也明显增长(APC=6.37)。因RCC死亡369例,年均粗死亡率为3.10/105,标化死亡率为1.33/105。4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死亡率明显上升。男性5年生存率高于女性(71.80%vs 69.77%,P>0.01)。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87.75%vs 53.69%,P<0.01)。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RCC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RCC死亡率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RCC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沈琪 倪翀 +5 位作者 乔鹏 陈蕾 赵佳 张蓉 韩雪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2002-2012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探讨外科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抽取全部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年度人口资料来自杨浦区公安局,...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2002-2012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探讨外科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抽取全部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年度人口资料来自杨浦区公安局,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002-2012年间杨浦区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1488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3.19%。其中男性357例,女性1131例。甲状腺癌女性平均粗发病率为19.45/105,高于男性(5.85/10^5,P〈O.05);女性标化发病率为12.15/105,也高于男性(3.69/10^5,P〈0.05)。2002-2012年间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年均上升(APC=21.72%,P〈O.05)。11年间杨浦区因甲状腺癌死亡146例。年均粗死亡率男性为0.69/10^5,女性为1.79/105(P〈0.05);标化死亡率男性为0.35/105,女性为0.85/105(P〈O.05)。男性、女性的甲状腺癌死亡率均在60岁之后明显上升。甲状腺癌患者的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0%、96.70%、96.1O%、95.40%和94.80%。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99.20%、98.90%、98.70%、98.30%和97.90%,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91.9%、90.60%、89.00%、88.00%和86.70%,P〈O.05)。结论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率远高于死亡率,2002-2012年间发病率显著升高而死亡率变化不明显。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男性,手术治疗可延长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雪 黄辰曦 +4 位作者 赵佳 丁一波 侯建国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男性户籍人群PCa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男性户籍人群PCa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男性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PCa新发病例1 578人,占同期全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6.36%(1 578/24 800)。PCa年均粗发病率为25.87/105,标化发病率为10.60/105。2002-2012年间PCa粗发病率(APC=10.11,P<0.01)和标化发病率(APC=7.27,P<0.01)逐年增长。60岁以后PCa发病率迅速增加。因PCa死亡716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1.74/105,标化死亡率为3.92/105。65岁之后PCa死亡率明显上升。PCa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7.59%,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7.56%,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50.40%(P<0.01)。结论年龄是PCa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PCa死亡率明显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震宇 傅益飞 +5 位作者 浦蕊 丁一波 沈秋霞 殷建华 张宏伟 孙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疗机构中招募445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别采集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疗机构中招募445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别采集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滴度。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与HBV DNA阳性者定义为新生儿HBV阳性。新生儿均按国家规定注射疫苗,对104名新生儿开展出生后随访到7月龄,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血清学与HBV DNA滴度检测,7月龄婴儿HBsAg阳性定义为儿童HBV突破免疫感染。结果 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HBV阳性率为8.0%。HBsAg和HBV e抗原(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26.7%vs 1.8%,P<0.05);HBV DNA大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V DNA小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23.6%vs 2.3%,P<0.05)。产后7个月,婴儿突破免疫感染率为3.8%,其母亲均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结论母体HBeAg阳性与HBV DNA高浓度是新生儿HBV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可能导致新生儿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岩 陶清源 +1 位作者 任浩 赵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1-304,共4页
介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特点及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与检查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成效。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规... 介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特点及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与检查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成效。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和微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落实和检查不断细化、量化、规范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不断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只有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才能为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落实与检查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沙群岛吸血昆虫的种群动态和鼠形动物病原感染检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明磊 李逸明 +5 位作者 陈辉莹 李凯利 王琰 马雅军 杨振洲 詹道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西沙群岛吸血昆虫的种群动态以及鼠形动物病原感染情况,为当地传染病防控提供资料。方法2014年1月至7月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以灯诱法诱捕昆虫,每个月2次。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对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并统计种群数量。用胶... 目的研究我国西沙群岛吸血昆虫的种群动态以及鼠形动物病原感染情况,为当地传染病防控提供资料。方法2014年1月至7月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以灯诱法诱捕昆虫,每个月2次。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对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并统计种群数量。用胶体金试剂条和PCR检测鼠形动物的常见病原感染情况,依据形态学初步鉴定鼠形动物体外寄生虫。结果西沙群岛的吸血昆虫中,库蚊、阿蚊和库蠓为优势种群,蠓在4月密度最高(55.55%,6 984/12 573),并在西沙群岛采集到贝氏司蛉(n=11)。鼠形动物血清中A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A型肉毒毒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5%(1/29)和14.00%(7/50),鼠疫和立克次体病抗体均为阴性。巢氏PCR扩增70只鼠形动物的立克次体Sta58基因片段,阳性率为11.43%(8/70)。获得鼠形动物体外寄生虫共248个个体,其中革螨占93.55%(232/248)。结论吸血昆虫在西沙群岛未见明显的种群动态变化,本研究首次记述了西沙群岛的白蛉;鼠形动物中恙虫病立克次体和2种细菌的毒素携带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吸血昆虫 白蛉 恙虫病立克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变异、体细胞变异及相关免疫遗传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自雄 蒲蕊 +1 位作者 杜琰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2,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重大的疾病负担。从HBV慢性感染状态到相关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常需要数十年的慢性过程。由于长期感染,HBV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被动选择出适合病...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重大的疾病负担。从HBV慢性感染状态到相关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常需要数十年的慢性过程。由于长期感染,HBV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被动选择出适合病毒生存的相关突变,而这些突变又进一步促进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在HBV引起的慢性炎症微环境的长期刺激下,机体基因组也发生大量的体细胞突变,同时被动选择出适合细胞存活的相关突变。被机体选择出来的HBV变异和机体体细胞变异,均促使细胞向恶性方向转变,表现为"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过程。此外,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对HBV导致的疾病进程至关重要,如STAT通路和HLA相关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重要HBV变异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突变 进化 免疫遗传学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晓玫 杜琰 +2 位作者 郭世昌 陈曦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7-1002,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导致的持续性炎症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乙肝病毒感染和炎症均可以通过调控microRNA表达影响致癌过程。表达异常的microRNA在慢性炎症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部分microRNA通过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导致的持续性炎症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乙肝病毒感染和炎症均可以通过调控microRNA表达影响致癌过程。表达异常的microRNA在慢性炎症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部分microRNA通过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或炎症反应因子的表达加剧炎症反应;或通过激活肝星形细胞或产生胶原蛋白来加速纤维化过程;还可以通过打破促癌因子与抑癌因子的平衡来促进癌症的发生与发展。促炎介质可以通过调控microRNA表达等表观遗传机制,进而促进HBV诱导肝细胞癌的进化发育过程。本文初步探讨了持续性炎症导致microRNA表达异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制和异常表达的microR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海马内多巴胺D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团结 陈斯 +6 位作者 方麒林 王博 毛蕾 沈滔 徐玉萍 马文领 史仍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海马超微结构及海马内多巴胺D_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剔除体质量最轻、负重游泳时间最短和Morris水迷宫实验中90s仍找不到平台的11只大鼠,其余24只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TC)组、CS...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海马超微结构及海马内多巴胺D_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剔除体质量最轻、负重游泳时间最短和Morris水迷宫实验中90s仍找不到平台的11只大鼠,其余24只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TC)组、CSD组和CSD+多巴胺D_1受体激动剂SKF38393(SKF)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CSD模型,SKF组在CSD 15~21d腹腔注射SKF38393(1mg/kg)。CSD 21d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超微结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qPCR检测大鼠CSD后海马内多巴胺D_1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结果 CSD导致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性、膜结构破坏可通过使用SKF38393得以改善。与TC组相比,CSD组大鼠海马内腺苷酸环化酶5(Adcy5)、cAMP依赖蛋白激酶α型催化亚基(Prkacα)、多巴胺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Darpp32)、Ras相关蛋白(Rap)1a、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和2(ERK1/2)、磷脂酶Cβ1(PLCβ1)、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a和Ⅳ(CaMKⅡa、CaMKⅣ)mRNA表达均降低(P<0.05),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α(PKAcα)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磷酸化ERK1/2、PLCβ1和磷酸化-CaMKⅣ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CSD组相比,SKF组Prkacα、Darpp32、Rap1a、Rap1b、ERK1和CaMKⅣmRNA表达均增加(P<0.05);PKAcα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均以及磷酸化CaMKⅣ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但PLCβ1和CaMKⅣ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CSD可破坏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使用多巴胺D_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可有效改善海马超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PKA和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多巴胺D1受体 信号通路 海马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