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系统萎缩非运动症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玲 宋东东 +3 位作者 邱峰 刘建国 董秦雯 戚晓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6-950,共5页
目的总结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以非运动症候和运动症候为首发症状的构成比和MSA非运动症候的具体症候构成比。方法选择MSA患者31例,其中MSA-P型18例,MSA-C型13例。进行详细病史记录和神经系统体检,记录运动症候及非... 目的总结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以非运动症候和运动症候为首发症状的构成比和MSA非运动症候的具体症候构成比。方法选择MSA患者31例,其中MSA-P型18例,MSA-C型13例。进行详细病史记录和神经系统体检,记录运动症候及非运动症候具体表现及出现时间。结果 23例MSA以非运动症候首发。非运动症候的首发症状以快速眼动睡眠异常、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常见。31例MSA患者均有非运动症候表现。以直肠功能障碍(93.5%)、排尿障碍(90.3%)、直立性低血压(64.5%)、睡眠呼吸暂停(61.3%)、快速眼动睡眠异常(48.4%)最为常见。MSA-P型与MSA-C型在年龄、性别、首发病程、就诊病程及非运动症候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A患者普遍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候表现,且以首发症状多见。MSA-C型患者中以非运动症候起病较MSA-P型患者更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REM睡眠行为障碍 运动障碍 排尿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兔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活性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芮萌 段蕴铀 +3 位作者 王海龙 张新红 王大鹏 胡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8)、模型组(n=12)和地塞米松治疗组(n=12)。模型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ml/kg海...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8)、模型组(n=12)和地塞米松治疗组(n=12)。模型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ml/kg海水造成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地塞米松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经颈总动脉插管给予地塞米松1mg/kg。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计算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LPI)。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IL-10浓度。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肺病理评分(LPS)。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兔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体积明显增大,显微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mmHg(1mmHg=0.133kPa)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h;W/D于海水灌注后3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h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病理学改变比对照组重,但比模型组轻;W/D、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也都比模型组低;氧合指数在海水灌注后6h亦得到明显改善;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抑制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溺水 NF-ΚB 细胞因子类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量海水与淡水淹溺对兔肺损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新红 段蕴铀 +2 位作者 芮萌 王海龙 王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比较等量海水与淡水灌注对兔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海水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配方海水2ml/kg,约5min灌注完)、淡水灌注组(同海水灌注组方法灌注淡水2ml/kg)。连续180min观察各... 目的:比较等量海水与淡水灌注对兔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海水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配方海水2ml/kg,约5min灌注完)、淡水灌注组(同海水灌注组方法灌注淡水2ml/kg)。连续180min观察各组灌注前后呼吸频率、体循环参数、动脉血气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变化。实验终点处死动物,观察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分类、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肺病理组织学等。结果:灌注后动物呼吸明显增快(P<0.01),体循环平均压下降(P<0.01),导致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血清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增高(P<0.01),肺组织病理损伤重,且海水组较淡水组变化显著且持久;海水组肺组织湿/干质量较其他两组增大、肺微血管通透指数较其他两组增高(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多(P<0.01),肺损伤程度明显重于淡水灌注组。结论:等剂量海水与淡水灌注比较,海水致兔的肺损伤程度重,病情发展快,病变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淡水 溺水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人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蓉 胡明 +2 位作者 费宇行 李晶 张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3-485,共3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腹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病生理作用。方法 2010年6-10月经择期外科手术获取的腹主动脉瘤标本15例,均...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腹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病生理作用。方法 2010年6-10月经择期外科手术获取的腹主动脉瘤标本15例,均经常规病理检查证实,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GF-Ⅰ、MCP-1、MMP-9蛋白的表达,并以10例非正常死亡健康成人腹主动脉作为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主动脉瘤中MCP-1、MMP-9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F-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IGF-Ⅰ表达与MCP-1、MMP-9呈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791,P<0.01;r=-0.692,P<0.01),而MCP-1的表达与MMP-9呈明显正相关(r=0.932,P<0.01)。结论 IGF-Ⅰ表达减少可能会增加主动脉血管壁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或使增殖平衡失调,而平滑肌细凋亡增多可影响细胞外基质正常结构的维持及修复,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发生,MCP-1、IGF-Ⅰ、MMP-9三者的表达失衡可能是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趋化因子CCL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庭正 段蕴铀 欧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4-769,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的疾病。1997年以来对COPD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其发病机制展开。目前认为相关性较大的基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基...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的疾病。1997年以来对COPD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其发病机制展开。目前认为相关性较大的基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3基因。而近年来开展的全基因组相关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基因,包括胆碱能尼古丁受体α3/5基因,铁调控结合蛋白2基因,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基因和家族序列相似性13A基因等。文中将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基因组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KPI方法构建医院药剂科绩效考核体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汝雪 周山 +2 位作者 王宏 王海威 武权 《中国医院》 2009年第7期37-39,共3页
传统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医院绩效管理容易使药剂科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医院药剂科某些重要职能的丧失。笔者从药剂科关键工作量和主要职能入手,用KPI方法构建医院药剂科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 KPI 药剂科 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内毒素及其增敏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明 虞积耀 +7 位作者 王育红 孟宇宏 郑集义 姚林 刘肖 姜涛 王大鹏 徐华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内毒素及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和CD14在肺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腹部开放伤对照组、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0.5、1...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内毒素及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和CD14在肺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腹部开放伤对照组、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0.5、1、23、h组(n=10)。应用鲎试剂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浆中的内毒素水平;应用RT-PCR方法检测肺脏中LBP及CD14的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中LBP及CD14蛋白。结果:腹部开放伤大鼠经海水浸泡2 h3、h后,血浆中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大鼠肺脏中LBP及CD14 mRNA在浸泡2 h后显著升高(P<0.01)。肺脏中的LBP、CD14蛋白表达也有类似的趋势。结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内毒素血症上调肺脏中LBP、CD14的表达,在内毒素-LBP/CD14-炎症介质之间形成"正反馈环",放大炎症反应,加重肺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海水 内毒素 脂多糖结合蛋白 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慧男 韩志海 陈旭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用脂多糖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刺激后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用脂多糖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刺激后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后加入10μg/m L的脂多糖刺激,提取细胞核蛋白及膜蛋白,检测核转录因子kappa B和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30μmol/L的姜黄素及10μg/m L脂多糖对细胞活性无影响(P>0.05);5~30μmol/L的姜黄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TNF-α和IL-6的产生(P<0.05),其中20μmol/L与30μmol/L姜黄素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μmol/L的姜黄素显著降低细胞核内磷酸化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上调细胞内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以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活化,上调负调控分子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多糖 肺泡上皮细胞 炎症 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相关通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晶 张蓉 +1 位作者 赵力 费宇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ASMCs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别加入0(对照组)、10、50、100ng/ml MCP-1干预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ASMCs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别加入0(对照组)、10、50、100ng/ml MCP-1干预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HASMCs细胞MMP-9、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另一部分先加入100ng/ml MCP-1,再分别加入0(对照组)、10、50、100μmol/L的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培养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ASMCs细胞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CP-1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HASMCs细胞内MMP-9蛋白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加入10、50、100ng/ml MCP-1可使MMP-9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70.0%、118.3%和125.0%,使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32.0%、52.0%和89.0%(P<0.01)。加入PDTC后,与对照组比较,10、50、100μmol/L的PDTC分别使MMP-9蛋白的表达降低了22.1%、28.9%和36.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CP-1可诱导HASMCs表达MMP-9。NF-κB通路是MCP-1刺激MMP-9表达的调控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慧军 段蕴铀 +3 位作者 潘晓雯 张新红 韩志海 魏建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3-795,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对海水淹溺型肺水肿 (PE- SWD)的治疗作用。 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海水淹溺组、HBO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生命体征、肺损伤指标 ,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观察存活时间。 结果 :HBO治...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对海水淹溺型肺水肿 (PE- SWD)的治疗作用。 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海水淹溺组、HBO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生命体征、肺损伤指标 ,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观察存活时间。 结果 :HBO治疗后 Pa O2 、Sa O2 较海水淹溺组有明显改善 (P<0 .0 1 ) ,而 p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始终无明显下降 ;治疗组生命体征的异常得到一定程度纠正 ,肺损伤程度减轻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HBO治疗可明显控制 PE- SWD时的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肺水肿 海水淹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志海 段蕴铀 王洪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 :观察间歇正压通气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治疗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 (pulmonaryedem a after seawater drowning,PE- SWD)的疗效。方法 :应用 IPPV对 PE- SWD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救治 ,着重观察治疗后血... 目的 :观察间歇正压通气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治疗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 (pulmonaryedem a after seawater drowning,PE- SWD)的疗效。方法 :应用 IPPV对 PE- SWD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救治 ,着重观察治疗后血气分析、肺损伤指标、病理学的改善情况 ,并观察部分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经 IPPV治疗后 PE- SWD兔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均较未治疗组有明显改善 (P<0 .0 5 ) ,呼吸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异常得到一定程度纠正 ;通气治疗后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TNF- α水平均显著优于通气治疗前 (P<0 .0 1,P<0 .0 5 )。 结论 :IPPV通气治疗 PE- SWD时低氧血症取得满意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正压通气 肺水肿 海水淹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肝素酶基因的microRNAs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炎 虞积耀 +1 位作者 郭世伟 王育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heparanase,HPA)及可能靶向其表达的microRNAs(miRNAs)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根据miRNAs与HPA 3'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结合情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heparanase,HPA)及可能靶向其表达的microRNAs(miRNAs)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根据miRNAs与HPA 3'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结合情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能靶向HPA的miRNAs,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这些miRN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H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可能结合于HPA的3'-UTR上,抑制其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的表达均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低。结论胃癌组织HPA高表达,而可能靶向HPA的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低表达,提示上述靶向HPA的miRNAs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酶 胃肿瘤 微RNAS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发育的信号调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力 汤楚中 朱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2-956,共5页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调控机制对于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证实Nkx2.5、GATA4、Tbx5、Isl-1等众多早期转录因子均参与了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但网络中大部分信号通路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心肌前体细胞、Nkx2.5、GATA4、Tbx5、Isl-1等转录因子以及Apelin/APJ信号通路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胚胎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信号转导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铀吸入性肺损伤犬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斌 段蕴铀 +10 位作者 贺文博 冯华松 宁浩勇 温居一 杨陟华 潘秀颉 曹珍山 朱茂祥 徐勤枝 周平坤 丁新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亚急性贫铀吸入性肺损伤研究的犬模型。方法将2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低剂量组(n=10)和高剂量组(n=10)。3组犬麻醉后经气管插管,行左侧肺灌注,对照组给予0.2ml/kg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浓度(10mg/ml)和高... 目的建立适用于亚急性贫铀吸入性肺损伤研究的犬模型。方法将2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低剂量组(n=10)和高剂量组(n=10)。3组犬麻醉后经气管插管,行左侧肺灌注,对照组给予0.2ml/kg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浓度(10mg/ml)和高浓度(100mg/ml)贫铀混悬液。记录贫铀灌注后各组犬的生存时间,观察时间截止为贫铀灌注后30d。在灌注后31d,对存活犬行胸部CT检查,处死后取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在30d的观察期内,对照组动物无死亡,低剂量组中1只犬在贫铀灌注后22d死亡,其余犬存活均超过30d;高剂量组所有犬均在30d内死亡,存活时间11.2±8.9(中位值12)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低剂量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主要为肺泡腔内炎细胞渗出、出血及透明膜形成,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间质炎细胞浸润;胸部CT显示左肺片状渗出和实变影。结论采用贫铀混悬液以2mg/kg剂量行单侧肺灌注所建立的犬模型,适合用于进行1个月内亚急性贫铀毒性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吸入 肺损伤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正常和突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及生长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荣峰 张超 阮狄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比较成人正常和突出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及生长动力学差异。方法:从成人正常和突出髓核组织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分别取传1、3、5代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对细胞生长速率、MTT摄取、最大生长密度、... 目的:比较成人正常和突出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及生长动力学差异。方法:从成人正常和突出髓核组织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分别取传1、3、5代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对细胞生长速率、MTT摄取、最大生长密度、分裂指数、克隆形成率等生长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的突出髓核细胞与正常髓核细胞相比,形态学上可见突出髓核细胞排列较紊乱,极性消失,胞质内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在接种相同的细胞密度和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成人正常和突出髓核细胞的生长速率差异在传1代时为T=52.5(P>0.05),传3、5代分别为T=72.0(P<0.01)、T=67.5(P<0.05);二者的最大生长密度、MTT摄取、分裂指数、克隆形成率在传1代时分别为7.28±0.23和7.41±0.17、0.186±0.015和0.173±0.008、(25.36±2.14)‰和(23.13±2.55)‰、(52.4±2.8)%和(47.7±2.6)%,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传3代时分别为6.96±0.19和5.48±0.22、0.154±0.018和0.110±0.009(、22.52±2.16)‰和(16.68±2.35)‰、(48.7±3.3)%和(40.7±2.5)%,传5代时分别为2.42±0.13和0.98±0.14、0.085±0.006和0.050±0.007、(15.61±1.96)‰和(9.34±2.12)‰、(40.2±2.3)%和(28.34±2.9)%,传3、5代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正常和突出椎间盘的髓核细胞在体外培养状态下,突出组细胞在细胞形态学上与正常对照组存在一定差异,在生长动力学方面,突出组细胞的持续增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髓核细胞组,更容易出现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髓核 细胞培养 形态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接种密度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辛洪奎 张超 阮狄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25-928,I0009,I0010,共6页
目的:探索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时合理的细胞接种数量。方法:取孕20周自然流产的人胚胎椎间盘细胞为种子细胞,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glycolic acid,PLGA)材料为支架分别构建细胞接种密度为0(A组,空白对照组)、104个/150μl(B组)、10... 目的:探索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时合理的细胞接种数量。方法:取孕20周自然流产的人胚胎椎间盘细胞为种子细胞,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glycolic acid,PLGA)材料为支架分别构建细胞接种密度为0(A组,空白对照组)、104个/150μl(B组)、105个/150μl(C组)、106个/150μl(D组)的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外培养48h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材行形态及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学观察,生化测定Ⅰ、Ⅱ型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观察BrdU(5-bromo-2-deoxyuridine,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细胞。结果:人胚胎椎间盘细胞可与PLGA支架在体外及裸鼠体内实现良好的复合并初步发挥生理功能。8周时,实验组复合物维持了良好的外形,有效阻挡了外源纤维组织长入支架内部。细胞-支架复合物内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C组及D组细胞-支架复合物中胶原蛋白及糖胺多糖的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胚胎椎间盘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与PLGA支架完成良好的立体结合,细胞可顺利完成贴附及增殖。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时比较理想的细胞接种密度应不低于105个/150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组织工程 髓核细胞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共培养下两种同源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刚强 阮狄克 +5 位作者 周明越 张燕 阳普山 刘子双一 王德利 张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两种同源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同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和退变髓核细胞(NPCs),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髓核细胞在Tanswe...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两种同源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同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和退变髓核细胞(NPCs),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髓核细胞在Tanswell 6孔板中进行非接触式共培养,与ADSCs共培养的NPCs为A组,与BMSCs共培养的NPCs为B组,以单独培养的NPCs为对照组。共培养7d后,提取3组髓核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其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SOX-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非接触式共培养7d后,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SOX-9基因相对表达量对照组分别是1.03±0.28、1.21±0.40和0.94±0.34,A组分别是3.49±0.55、3.88±2.11和2.41±0.91,B组分别是7.60±1.89、6.26±2.96和4.55±1.88。与对照组相比,A、B组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SOX-9基因相对表达显著增加(P<0.05);A、B两组间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髓核细胞均有一定的激活效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髓核细胞的激活效应更强,可能更加适合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共培养 同源间充质干细胞 退变髓核细胞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非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文杰 杨平地 +2 位作者 黄有章 刘小鹏 宫立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95-39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后骨髓MSC以及非白血病的MSC的三者生物学特性。将骨髓MSC分为3组:白血病组、完全缓解组以及非白血病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MSC的形态学特征,在原位瑞氏... 本研究旨在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后骨髓MSC以及非白血病的MSC的三者生物学特性。将骨髓MSC分为3组:白血病组、完全缓解组以及非白血病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MSC的形态学特征,在原位瑞氏染色后计数各组CFU-F数,计数各组MSC的融合时间,绘制各组MSC的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SC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周期并计算DI值。结果发现,3组骨髓MSC的形态无差异;3组原代MSC的CFU-F数有差异(p=0.01),其中白血病组MSC的CFU-F最少;3组原代MSC的融合时间有差异(p<0.01),其中白血病MSC组的融合时间最长;在第3、5、7天对3组MSC(第2代)的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MSC(第二代)免疫表型检测显示CD105、CD106均为高表达,CD45表达阴性,3组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值分别为0.37、0.50);各组MSC(第二代)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89.9±4.0)%,(90.2±3.0)%,(91.0±3.0)%,3组比较未显示差异(p=0.79)。3组MSC的DI值都在0.9-1.1范围之内。结论:在对白血病与非白血病的第二代MSC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中,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血病 生物学特性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抗栓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峰 李田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69-771,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77%。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内栓子脱落发生体循环栓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远大于正常人群,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和脑卒中的风险。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体心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楠 张宁坤 高连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是一个终末分化器官,然而随着成体心肌干细胞(CSCs)的发现,这种观点已受到广泛质疑。由于CSCs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特异性心肌分化潜能,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干细...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是一个终末分化器官,然而随着成体心肌干细胞(CSCs)的发现,这种观点已受到广泛质疑。由于CSCs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特异性心肌分化潜能,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干细胞类型。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人源CSCs、心外膜源细胞(EPDC)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于心脏再生领域的治疗策略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干细胞 心包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