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RS-CoVS蛋白功能性受体ACE2在人、兔角膜、结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26
1
作者 孙琰 潘欣 +1 位作者 柳林 倪灿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 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的S蛋白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 ,最近已鉴定出SARS CoV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2 ,ACE2 )。本研究检测了ACE2在人、兔眼结膜、角膜中的表达 ,由此来... 目的 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的S蛋白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 ,最近已鉴定出SARS CoV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2 ,ACE2 )。本研究检测了ACE2在人、兔眼结膜、角膜中的表达 ,由此来初步推断SARS CoV由眼部入侵的可能。方法 分别采取 :(1)成人眼球破裂伤摘除的眼角膜和结膜组织 ;(2 ) 4~ 6月中期引产胎儿的眼角膜、结膜、心、肺组织 ;(3)兔眼角膜、结膜、心、肺组织 ;(4 )培养的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和兔角膜上皮细胞。分别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织、细胞中ACE2的表达。取尸体解剖的成人心、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RT PCR法在上述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均检测到ACE2的扩增条带 ,其中胎儿、成人和兔的角膜、结膜扩增条带较心、肺稍弱 ,兔各组织的扩增条带亮度与对应的人体组织的扩增条带亮度相近。ACE2免疫组化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浆和胞膜 ,呈棕黄色或棕褐色。角膜和结膜的上皮细胞及角膜内皮细胞呈明显的阳性表达 ,角膜和结膜的成纤维细胞呈弱阳性表达 ,培养的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和兔角膜上皮细胞亦可见阳性表达。兔组织中的ACE2表达强度及组织定位与人相近。结论 本研究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证实了眼组织存在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ACE2 ,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S蛋白 功能性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角膜 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 S240蛋白与眼部ACE2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琰 柳林 +1 位作者 潘欣 景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83-786,共4页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S240蛋白与眼部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用的机制。方法:构建SARS-CoVS蛋白融合基因pS240-EGFP,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鉴定ACE2在结膜、角膜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S240蛋白与眼部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用的机制。方法:构建SARS-CoVS蛋白融合基因pS240-EGFP,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鉴定ACE2在结膜、角膜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进行SARS-CoVS240蛋白与结膜、角膜细胞的体外结合研究。结果:构建了融合基因pS240-EGFP;证实ACE2在结膜、角膜有表达;结膜、角膜细胞与SARS-CoVS240蛋白能够结合。结论:结膜、角膜中存在SARS冠状病毒的功能性受体,SARS-CoVS240蛋白与结膜、角膜细胞能够结合。本研究对了解SARS的病理机制及进一步研究SARS的防护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S240蛋白 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结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卫华 缪晓辉 +2 位作者 戚中田 朱诗应 赵克开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235-239,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virus Xprotein,HBx)对肝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HBV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以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肝癌细胞,建立可稳定表达HBx的肝癌细胞系HepG2-HBx细胞,同时设空载体pcDNA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virus Xprotein,HBx)对肝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HBV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以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肝癌细胞,建立可稳定表达HBx的肝癌细胞系HepG2-HBx细胞,同时设空载体pcDNA3转染细胞HepG2-pcDNA3及未转染HepG2细胞为对照组。PCR法扩增Neo基因检测插入的质粒DNA片段,免疫荧光检测HBx的表达。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TT比色实验、Hoechst33342核形态学染色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解稳定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cDNA3/HBx的HepG2-HBx细胞生长速度加快,其倍增时间缩短(28h对32.5h或34h,P<0.05),克隆形成率增加[(10.12±0.23)%对(5.33±0.19)%或(5.19±0.28)%,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由G0/G1期-S期的进程明显加快。细胞凋亡检测显示HepG2-HBx细胞可抵抗放线菌素D(ActD)诱导的凋亡作用。结论HBx可提高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增强肝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增加了肝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 S666蛋白与眼部ACE2受体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琰 柳林 潘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S666蛋白与眼部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的结合作用。方法构建SARS-CoV S666蛋白融合基因pS666-EGFP,并在...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S666蛋白与眼部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的结合作用。方法构建SARS-CoV S666蛋白融合基因pS666-EGFP,并在哺乳动物细胞(293T细胞)中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进行SARS-CoV S666蛋白与结膜、角膜细胞及心、肺组织的体外结合研究。结果构建了融合基因pS666-EG-FP,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证明SARS-CoV pS666-EGFP融合基因构建正确,基因表达产物与理论推算值相符,相对分子量约为100.7×10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经析因方差分析显示:S666-EGFP蛋白与角膜上皮细胞、结膜成纤维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及结膜、角膜组织的结合能力比EGFP蛋白强(有统计学差异,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结膜上皮细胞、结膜成纤维细胞、角膜上皮细胞与S666-EGFP蛋白结合,但与EGFP蛋白均无结合。上述细胞及组织的结合能力较vero E6细胞及心、肺组织的结合能力稍弱。结合反应能够被ACE2抗体所阻滞,证实其为特异性结合。结论SARS-CoV S666蛋白与结膜、角膜细胞能够结合,对了解SARS的病理机制及进一步研究SARS的防护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666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结膜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翼状胬肉组织HMG-CoA还原酶和LDL受体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喻谦 柳林 王永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84-285,共2页
目的:研究LDL-R基因和HMG-CoA-R基因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各10例,正常结膜组织10眼。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结膜中HMG-CoA-R和LDL-R的相对mRNA含量。结果: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HMG-... 目的:研究LDL-R基因和HMG-CoA-R基因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各10例,正常结膜组织10眼。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结膜中HMG-CoA-R和LDL-R的相对mRNA含量。结果: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HMG-CoA-R及LDL-R的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球结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CoA-R和LDL-R基因可能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融合表达
6
作者 沈剑平 朱诗应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构建含截短的HCV核心蛋白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探讨其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和抗原性。方法用PCR法扩增截短的HC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Ct)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将其插入转座子载体pFastBac1,构建成重... 目的构建含截短的HCV核心蛋白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探讨其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和抗原性。方法用PCR法扩增截短的HC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Ct)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将其插入转座子载体pFastBac1,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FastCt-EGFP,转化大肠埃希菌DH10Bac,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Ct-EGFP,转染昆虫Sf 9细胞。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成功表达了分子量约40 000的融合蛋白。以ELISA法检测发现该融合蛋白能与28份抗HCV抗体阳性血清中的15份发生反应,阳性率为53.6%。结论该融合蛋白在昆虫Sf 9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具有一定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截短的核心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昆虫Sf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