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颈动脉结扎结合枕大池二次注血建立改良脑血管痉挛模型
1
作者 方亦斌 吴一娜 +3 位作者 韩昭龙 李振嘉 黄麟翕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在枕大池二次注血模型基础上结扎单侧颈动脉,尝试建立一种适合脑血管痉挛后脑损害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注血组和结扎注血组,每组10只。注血组和结扎注血组均行枕大池二次注血;结扎注血组加行单侧颈... 目的在枕大池二次注血模型基础上结扎单侧颈动脉,尝试建立一种适合脑血管痉挛后脑损害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注血组和结扎注血组,每组10只。注血组和结扎注血组均行枕大池二次注血;结扎注血组加行单侧颈动脉结扎。于首次注血后5d处死全部动物,脑组织切片后行H-E及TUNEL染色,测量基底动脉直径并行海马神经元凋亡计数。结果假手术组动物术后全部存活,注血组术后存活率90%,结扎注血组存活率70%。与假手术组相比,注血组及结扎注血组均出现明显基底动脉痉挛及海马神经元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扎注血组基底动脉直径与注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结扎注血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计数较注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单侧颈动脉结扎结合枕大池二次注血可建立脑缺血损伤症状更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出血 颅内血管痉挛 动物模型 基底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