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热生理习服训练对运动后血清钾、钠浓度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房晓 张雷 +2 位作者 邓元 肖辉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测定湿热环境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运动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探讨运动后上述指标变化与机体对湿热环境习服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大学59名年龄18~23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0人、对照组29人,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 目的测定湿热环境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运动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探讨运动后上述指标变化与机体对湿热环境习服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大学59名年龄18~23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0人、对照组29人,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血,测定血中的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训练组进行为期6周的湿热环境体能训练,对照组未进行任何训练,随后对两组人员进行湿热环境下的踏步与负重跑运动测试,并于次晨取上肢静脉血测定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结果训练前两组人员的血中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运动测试后,对照组血钾浓度相比训练组较训练前的基础值升高(F=9.27,P=0.0035);训练组、对照组的血清钠浓度在运动测试后均较训练前基础值升高,而对照组升高则更明显(F=366.46,P<0.0001);较训练前的基础值对照组白细胞总数相比训练组升高(F=10.20,P=0.0023);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运动后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比例升高(F=12.25,P=0.0009;F=9.45,P=0.0032),其他白细胞成分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湿热环境下体能习服训练有利于提高机体运动及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训练 血钾 血钠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热环境下踏板健美操对女学员人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琳 李成 +3 位作者 朱娇 祁海霞 杨宝垒 包瀛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通过模拟热环境下有氧踏板健美操实验,分析女学员人体成分指标,评价减肥锻炼效果和效率。方法:对某军校女学员进行体型和人体成分测试,筛取体型超标者作为受试对象,经配对分为实验组(热环境健美操组)和对照组(普通锻炼组)。实验组... 目的:通过模拟热环境下有氧踏板健美操实验,分析女学员人体成分指标,评价减肥锻炼效果和效率。方法:对某军校女学员进行体型和人体成分测试,筛取体型超标者作为受试对象,经配对分为实验组(热环境健美操组)和对照组(普通锻炼组)。实验组进行热环境踏板健美操锻炼,每周3次,每次80min,共15次。对照组参加军校日常体育锻炼。结果:锻炼后实验组的体重、脂肪重和体脂%,分别下降了2.8kg、2.89kg和3.36%(P<0.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热环境踏板健美操锻炼减肥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踏板健美操 女学员 体脂% 体重 脂肪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晕动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房晓 罗琳 +4 位作者 张雷 祁海霞 刘小冬 朱娇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观察常温、高温、高温高湿环境下晕动病发病的差异,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对晕动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某大学459名男性学员,18~23岁,体检和体能测试均合格,分别暴露于常温(20℃)、高温(38℃)及高温高湿(38℃/80%湿度)环境下,以科里奥利(... 目的观察常温、高温、高温高湿环境下晕动病发病的差异,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对晕动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某大学459名男性学员,18~23岁,体检和体能测试均合格,分别暴露于常温(20℃)、高温(38℃)及高温高湿(38℃/80%湿度)环境下,以科里奥利(Coriolis)加速度转椅试验诱发晕动病,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法评定晕动病程度。结果常温、高温、高温高湿环境下受试者晕动病发病率分别为47.93%、68.94%、100%,格瑞比尔评分分别为2.07±3.12、6.06±5.45、11.87±3.42,高温高湿组显著高于高温组和常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4,P<0.0001);3种条件下,受试者晕动病发病等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44.73,P<0.0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更容易诱导受试者产生晕动病,并可加重晕动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湿度 感觉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训练中人体血压、心率变化的功能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雷 房晓 +1 位作者 雷德桥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2-1274,共3页
21世纪是人类向海洋要资源的世纪。南中国海地区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探明的综合资源在世界位于第四。随着我国在南中国海开发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多的人员前往该地区进行建设。然而,南中国海极端恶劣的环境(根据23年汇总的权... 21世纪是人类向海洋要资源的世纪。南中国海地区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探明的综合资源在世界位于第四。随着我国在南中国海开发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多的人员前往该地区进行建设。然而,南中国海极端恶劣的环境(根据23年汇总的权威气象数据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训练 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吊转训练具有改善晕动病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罗琳 李成 +4 位作者 朱娇 张雷 房晓 周启玮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通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训练,明确高温高湿环境训练与晕动病等级变化情况的关联。方法挑选我校年龄在18~23岁的男性学员60人作为受试者,均体检合格并经《军人体能标准》测试达标;其中30人为实验组,另30人构成对照... 目的通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训练,明确高温高湿环境训练与晕动病等级变化情况的关联。方法挑选我校年龄在18~23岁的男性学员60人作为受试者,均体检合格并经《军人体能标准》测试达标;其中30人为实验组,另30人构成对照组;实验组在35~39℃高温与60%~85%湿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相同项目与相近强度的晕动病转椅吊转习服训练,两组在实验前后各自进行两次晕动病测试,均以科里奥利(Coriolis)加速度转椅实验诱发晕动病,以格瑞比尔(Graybiel)评分法评定晕动病程度。结果根据等级程度不同,设N为无不适,Ⅰ为轻度不适,ⅡB分为中度不适B级,ⅡA为中度不适A级,Ⅲ分为重度不适,F为严重不适。实验组总人数29人(1人退出),训练前晕动病等级如下:N2人,Ⅰ0人,ⅡB0人,ⅡA0人,Ⅲ21人,F6人;训练后晕动病等级如下:N0人,Ⅰ3人,ⅢB7人,ⅡA4人,Ⅲ14人,F1人。对照组30人,训练晕动病等级如下:N1人,Ⅰ1人,ⅡB0人,ⅡA1人,Ⅲ22人,F4人,总人数29人;实验结束,晕动病等级如下:N0人,Ⅰ0人,ⅡB5人,ⅡA3人,Ⅲ16人,F5人。通过高温高湿环境下系统的训练,实验组受试者晕动病等级较对照组下降,实验组平均晕动病等级较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环境下的训练可以改善同样条件下晕动病的发病情况,降低晕动病发病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格瑞比尔法 评分 湿热环境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作业的男性青年人体动态平均体温上限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雷 房晓 +1 位作者 张帆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确定湿热环境下不同作业强度时的平均体温上限,用以保证作业安全。方法从576名受试者中筛选30名男性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18~23岁,经体检和体能测试合格。每次训练前后测量体温度相关指标(包括皮肤5点温度、肛温以及由此计算出的平... 目的确定湿热环境下不同作业强度时的平均体温上限,用以保证作业安全。方法从576名受试者中筛选30名男性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18~23岁,经体检和体能测试合格。每次训练前后测量体温度相关指标(包括皮肤5点温度、肛温以及由此计算出的平均体温)。与文献报道对比,确定其符合度。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建立相关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点估计。结果 (1)受试者平均体温超过文献报道的例数占受试者的35.83%,符合度较低。(2)平均体温y^与环境的温度X1、湿度X2,以及劳动作业强度X3有关。其回归方程为y^=14.247 68+0.604 67X1-0.018 29X2+0.343 53X3,按照相关点估计的计算后形成查表。(3)使用动态耐热上限指标后,在441例次的温度指标中,平均体温超过动态上限的例数在11例次,占全部的2.49%。结论湿热环境下人体的平均体温和环境温度、湿度、作业强度均有关,在这一基础上按照点估计计算得到的动态上限值表,具有保证作业安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体温 回归方程 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下晕动病热习服消退后再建立所需时间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琳 李成 +3 位作者 陆健 张雷 党晨珀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已建立热习服但停止训练3个月达到退化状态的受试者再次进行高温高湿环境下系统训练,观察再次建立热习服的时间,探讨晕动病习服消退与再建立的规律。方法 29名已建立热习服的受试者,在经过停止高温高湿环境训练3个月后,再次... 目的通过对已建立热习服但停止训练3个月达到退化状态的受试者再次进行高温高湿环境下系统训练,观察再次建立热习服的时间,探讨晕动病习服消退与再建立的规律。方法 29名已建立热习服的受试者,在经过停止高温高湿环境训练3个月后,再次在39℃与85%湿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与建立期实验相同项目、相近强度的晕动病转椅吊转训练。结果与建立期实验中受试者要经过30 d才能达到热习服相比,在同样的频次和强度下,27名(2人退出)受试者仅经过19 d即达到建立期实验训练后的热习服水平,晕动病热习服退化后再建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受试人员热习服退化后再次建立热习服所需的训练时间比首次建立所需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晕动病 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热环境热习服训练中肛温和综合感受评分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元 党晨珀 +1 位作者 张雷 刘小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接受人工湿热环境下热习服训练前后肛温、心率、综合感受评分变化与人体对湿热环境适应改善情况的关系。方法在温度39.0℃、湿度80.00%的湿热条件下,以某高校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周的湿热环境训练和测试,监测每... 目的研究接受人工湿热环境下热习服训练前后肛温、心率、综合感受评分变化与人体对湿热环境适应改善情况的关系。方法在温度39.0℃、湿度80.00%的湿热条件下,以某高校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周的湿热环境训练和测试,监测每次训练前后肛温、心率、综合感受评分。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做Tukey检验,分别以肛温、综合感受评分为衡量标准计算每次训练后对热环境适应的改善率。结果和结论肛温和综合感受评分对反映热环境适应的改善状况具有一致性。建议将肛温和综合感受评分一同作为判定对湿热环境适应改善的参考标准。不支持将心率作为参考标准,但仍支持将其与肛温、综合感受评分一同作为安全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肛温 综合感受评分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因素与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乐燕 潘竹林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自我效感能、自我控制感与科利奥力(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症状的关系。方法对某院校386名本科学员进行Coriolis加速度测试,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6级评分标准进行晕动反应评估。受试者在测试前填写自我效能感量表、...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自我效感能、自我控制感与科利奥力(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症状的关系。方法对某院校386名本科学员进行Coriolis加速度测试,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6级评分标准进行晕动反应评估。受试者在测试前填写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感量表。分析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感与晕动症状的关系。结果自我效能感与实验室环境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症状呈负相关(r=-0.386,P<0.01)。Graybiel各等级人员组间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4,P=0.001)。结论自我效能感为针对性地开展提高实验室晕动耐受性的心理训练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自我控制感 科利奥力加速度 晕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