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龚林 刘芳 +2 位作者 王显婷 胡君 熊绍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65-67,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军医大学地方委托培养(简称地方委培)护理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 2016年12月,整群抽样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2015级和2016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7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 目的调查并分析军医大学地方委托培养(简称地方委培)护理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 2016年12月,整群抽样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2015级和2016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7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除寻求帮助能力以外,护理本科生各维度得分基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自主管理能力方面,2015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确定学习需要能力、学习监控能力评分均低于2016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信息能力方面,2015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拓宽信息渠道能力评分低于2016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合作能力方面,2015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寻求帮助的能力、交流能力评分与2016级地方委培护理本科生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护理本科生自主能力的现状,适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求为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地方委托培养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叶顺次肝切除术建立小鼠肝脏大部切除后再生模型 被引量:12
2
作者 汤朝晖 周露婷 +4 位作者 谢志芳 胡以平 杨甲梅 章卫平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利用肝部分切除术,建立可准确量化和易于操控的小鼠肝脏再生模型,为研究肝脏再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病理学意义提供技术平台。方法:正常成年C57BL/6小鼠经心脏灌注固定后,逐叶分离肝脏、称重,计算各肝叶所占肝重的百分比;... 目的:利用肝部分切除术,建立可准确量化和易于操控的小鼠肝脏再生模型,为研究肝脏再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病理学意义提供技术平台。方法:正常成年C57BL/6小鼠经心脏灌注固定后,逐叶分离肝脏、称重,计算各肝叶所占肝重的百分比;麻醉状态下,分叶顺次无菌切除小鼠肝脏的左外叶、左中叶和右中叶,建立肝脏大部切除的再生模型;利用RT-PCR方法动态检测术后肝脏甲胎蛋白基因的激活表达特征。结果:肝左外叶、左中叶和右中叶合计约占小鼠肝脏总重量的68%,分叶顺次切除上述3个肝叶,术后动物恢复和存活状态良好,RT-PCR结果证实甲胎蛋白基因在小鼠肝脏再生中的激活表达。结论:利用分叶顺次肝切除术,成功建立了小鼠的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模型,该方法可准确量化肝脏切除的程度,具有可控性强、简便易行和成功率高等优点,为小鼠肝再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解剖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迁 常文军 +2 位作者 朱诗应 阮芳铭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调查汶川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营区内杀虫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8年6月15日至6月20日,以映秀镇的两支抗震救灾部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内的皮肤病发病情况、帐... 目的:调查汶川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营区内杀虫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8年6月15日至6月20日,以映秀镇的两支抗震救灾部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内的皮肤病发病情况、帐篷卫生条件和杀虫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采用χ2检验确定差异显著性。结果: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的皮肤病发病率为42.20%,其中虫咬性皮炎和毛囊炎的构成比分别为82.05%和15.38%;震后1、2、4周的皮肤病发病率水平明显高于震前水平(P<0.05),震后4周发病率的升高与在山上过夜相关;采用2.5%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对帐篷内外环境进行杀虫,皮肤病发病率由震后2周的26.61%降低至震后3周的0.92%(P<0.05)。结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震后恶劣的卫生环境、蚊虫叮咬是官兵皮肤病的主要因素,定期杀虫能有效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皮肤疾病 发病率 虫咬和虫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负性调节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部分免疫功能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少华 郭闻渊 +5 位作者 傅志仁 傅宏 沈筱芸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成熟及其部分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BMDC体外培养时加入促成熟剂脂多糖(DCLPS)或同时加入脂多糖及丹参多酚酸盐(DCSV),其中丹参多酚酸...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成熟及其部分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BMDC体外培养时加入促成熟剂脂多糖(DCLPS)或同时加入脂多糖及丹参多酚酸盐(DCSV),其中丹参多酚酸盐设3个浓度:低浓度50μg/ml(SVL)、中浓度100μg/ml(SVM)、高浓度200μg/ml(SVH)。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表面MHC-Ⅱ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FITC-Dextran内吞实验分析各组DC抗原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 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DC培养液上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 p40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DC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MLR)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MLR上清IL-10、IL-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结果:与DCLPS相比,SVL、SVM、SVH细胞表面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降低,分泌IL-12 p40明显减少,抗原吞噬能力明显升高,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DCLPS相比,SVL、SVM、SVH组MLR上清中IL-2、INF-γ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50~200μg/ml)能够抑制体外培养体系中小鼠BMDC的成熟,并对其部分免疫学功能具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树突状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9~12)后外侧支与臀上皮神经缝接重建臀部感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5
作者 党瑞山 纪荧明 +3 位作者 李八斤 姜宗来 匡勇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在15具成人尸体上,应用巨微解剖方法,对30侧T_(9~12)与L_(1~3)脊神经后外侧支腰背筋膜下段、腰背筋膜内段及竖脊肌内段等进行了观察。T_(9~12)与L_(1~3)在腰背筋膜深面位置邻近。在筋膜深面切断T... 在15具成人尸体上,应用巨微解剖方法,对30侧T_(9~12)与L_(1~3)脊神经后外侧支腰背筋膜下段、腰背筋膜内段及竖脊肌内段等进行了观察。T_(9~12)与L_(1~3)在腰背筋膜深面位置邻近。在筋膜深面切断T_(9~12)远侧段和L_(1~3)近侧段,相向放直,测得T_9与L_(1~3)相距40、65、83mm;T_(10)与L_(1~3)相距19、29、44mm;T_(11、12)与L_(1~3)都重叠。结果提示:T_(9~12)与L_(1~3)在腰背筋膜与竖脊肌之间缝接是可行的,为此提出相应的神经缝接新术式。此术式适合于截瘫病人重建臀部感觉、预防和治疗臀部褥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 臀上皮神经 神经缝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环境训练法对提高大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宝垒 祁海霞 +2 位作者 潘纯洁 刘小冬 包瀛春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热环境训练法对本科生耐力素质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教学试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比较热环境训练法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耐力跑成绩提高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在热环境下训练后,室内12 min跑的成绩,和对照组学生相比有显著提高(P<... 目的探讨热环境训练法对本科生耐力素质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教学试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比较热环境训练法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耐力跑成绩提高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在热环境下训练后,室内12 min跑的成绩,和对照组学生相比有显著提高(P<0.000 1);室外5 km跑的成绩也有显著差异(P<0.000 1)。结论在热环境中进行训练,由于环境温湿度的提高,使机体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可更好地提高心脏的射血能力,提高最大摄氧量,再辅以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以进行运动量的及时调整,训练手段更为科学,更加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耐力素质 5 km跑 成绩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竞争的微观基础与医院产权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庆文 邵海燕 +1 位作者 方影 滕海英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7,共3页
法权意义上明晰、分立的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微观基础,经济意义上具体的产权安排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医疗产权改革的根本点在于从制度和法规上塑造分立的产权主体,赋予物质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产权主体以自由选择市场舍约的权力,而不... 法权意义上明晰、分立的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微观基础,经济意义上具体的产权安排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医疗产权改革的根本点在于从制度和法规上塑造分立的产权主体,赋予物质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产权主体以自由选择市场舍约的权力,而不在于讨论和设计国有产权的各种实现途径诸如两权分离、股份制、国有民营等经济上产权安排的具体合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市场过程 医院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促渗剂与负极性驻极体促进5-氟尿嘧啶体外透过大鼠增生性瘢痕和背部皮肤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春晓 徐立丽 +5 位作者 梁媛媛 郭鑫 黄平 许佳捷 崔黎丽 江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比较化学促渗剂和负极性驻极体对5-氟尿嘧啶(5-FU)体外经增生性瘢痕皮肤的促渗作用,为驻极体5-FU缓控释贴剂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1%氮酮、10%油酸乙酯、-1 000V驻极体、-1 500V驻极体和-2 000... 目的比较化学促渗剂和负极性驻极体对5-氟尿嘧啶(5-FU)体外经增生性瘢痕皮肤的促渗作用,为驻极体5-FU缓控释贴剂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1%氮酮、10%油酸乙酯、-1 000V驻极体、-1 500V驻极体和-2 000V驻极体作用后5-FU的体外经大鼠瘢痕皮肤或背部皮肤的透皮规律。结果 (1)1%氮酮和10%油酸乙酯均可促进5-FU经大鼠瘢痕皮肤的渗透,且10%油酸乙酯的促渗效果优于1%氮酮。(2)化学促渗剂作用下的5-FU经大鼠瘢痕皮肤和背部皮肤的体外渗透规律相似,但是5-FU经瘢痕皮肤的累积透皮量少于经背部皮肤的累积透皮量。(3)负极性驻极体对5-FU均具有良好的促渗作用,促渗效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2 000V驻极体、-1 500V驻极体、-1 000V驻极体。同样,负极性驻极体作用下5-FU经大鼠瘢痕皮肤的累积透过量少于经背部皮肤的累积透皮量。结论化学促渗剂和负极性驻极体均能促进5-FU的经皮渗透。其中,10%油酸乙酯和-2 000V驻极体对5-FU的促渗效果最佳,可用于驻极体5-FU缓控释贴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驻极体 氮酮 油酸乙酯 透皮给药 瘢痕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类激素对原代培养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杰 卢建 +1 位作者 黄高翔 曹冬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甾类激素对原代培养的大鼠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9),10^(-8),10^(-7) mol/L)的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10^(-9),10^(-8) mol/L)雌二醇(estradiol,E2)及(10^(-8),10^(-7) mol/L)... 目的探讨甾类激素对原代培养的大鼠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9),10^(-8),10^(-7) mol/L)的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10^(-9),10^(-8) mol/L)雌二醇(estradiol,E2)及(10^(-8),10^(-7) 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处理原代培养的附睾头部上皮细胞0~5d,分别采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的方法检测Bin1b mRNA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附睾上皮细胞中Bin1b mRN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减少,培养第2天Bin1b mRNA水平下调约40%,第3天下调约70%,5d时附睾上皮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Bin1b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DHT对Bin1b mRNA表达的下降有不同程度的减缓,10-9 mol/L的DHT使Bin1b mRNA表达较对照细胞增加约37%(P<0.05),10^(-8) mol/L及10^(-7) mol/L DHT处理后Bin1b mRNA表达进一步的增加。不同浓度的E_2和Dex对Bin1b mRNA表达的下降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雄激素能上调原代培养的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的表达,而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Β防御素 Bin1b 性腺甾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SMMC-7721细胞受X线照射后线粒体DNA部分编码区断裂损伤状况
10
作者 王璐 时多 +3 位作者 蒋恒义 王学敏 缪明永 高春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SMMC-7721细胞受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线粒体DNA编码区的断裂损伤状况。方法:对SMMC-7721细胞照射不同剂量(0、20、30、50 Gy)的X线,根据人线粒体DNA编码区的序列设计引物,用接头介导的PCR (LM—PCR)以及基因扫描技术来检... 目的:研究肝癌SMMC-7721细胞受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线粒体DNA编码区的断裂损伤状况。方法:对SMMC-7721细胞照射不同剂量(0、20、30、50 Gy)的X线,根据人线粒体DNA编码区的序列设计引物,用接头介导的PCR (LM—PCR)以及基因扫描技术来检测其断裂位点及程度。结果:通过基因扫描的方法,发现经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SMMC- 7721细胞线粒体DNA编码区存在对X线敏感的位点,断裂损伤的程度和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并且这些位点的分布是非随机的;在SMMC-7721细胞线粒体DNA编码区中,重链的损伤程度较轻链高。结论:SMMC-7721细胞受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线粒体DNA编码区有明显的断裂损伤,线粒体DNA的变化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X线 辐射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螵蛸多糖对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郭一峰 周文丽 +3 位作者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用海螵蛸中提取的多糖盐洗组分(CBP-s)预处理小鼠后,用无水乙醇灌胃处理,观察小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探究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用CBP-s分别预处理小鼠3d和5d,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其胃黏膜损伤,测定溃疡指数、胃内容物pH值,以及胃... 目的:用海螵蛸中提取的多糖盐洗组分(CBP-s)预处理小鼠后,用无水乙醇灌胃处理,观察小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探究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用CBP-s分别预处理小鼠3d和5d,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其胃黏膜损伤,测定溃疡指数、胃内容物pH值,以及胃黏膜的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100、200和400mg/kg CBP-s预处理3 d和5 d的小鼠溃疡指数下降;100、200和400mg/kg CBP-s预处理3d和5d,胃内容物pH值分别是3.09±0.20、3.43±0.23、3.32±0.15、3.34±0.25、3.38±0.15、3.68±0.24;400mg/kg CBP-s预处理3d和5d,胃黏膜的MDA含量较造模组都有显著下降[(125.41±28.79)vs(145.80± 26.13);(153.88±21.19)vs(127.14±5.68)nmol/g,P<0.05];除了100mg/kg预处理3d组,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GSH和NO的含量[GSH:(282.93±32.33),(293.57±20.76),(260.79±39.23),(253.71±21.11),(359.38±10.89)mg/g,P<0.05];NO:(23.40±4.41),(25.83±4.89),(21.60±3.05),(22.75±2.44)μmol/g,P<0.05];各组的SOD活性均有显著上升[(30.61±6.37),(45.35±1.90),(47.12±4.68),(36.48±5.64),(41.38±8.23),(39.42±8.76)U/mg,P<0.05]。结论:CBP-s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黏膜 海螵蛸 多糖 溃疡指数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XPD和BRCA1基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苏彤 赵立军 +6 位作者 常文军 王国萍 何永超 孙沁莹 张宏伟 李强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的3个重要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接受含铂...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的3个重要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接受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TaqMan探针法对ERCC1Asn118Asn(rs11615)、XPD Lys751Gln(rs13181)和BRCA1 Ser1613Gly(rs1799966)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BRCA1 Ser1613Gly遗传多态与铂类药物化疗临床受益显著相关(P=0.014),携带Gly等位基因的患者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P=0.006)。没有发现ERCC1 Asn118Asn和XPD Lys751Gln与临床受益的相关性。这3个基因多态存在一定联合作用,携带变异等位基因(ERCC1 T,XPD Gln和BRCA1 Gly)的数目越多,化疗临床受益率越高(P=0.036)。结论NER系统中的BRCA1 Ser1613Gly遗传多态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临床受益相关,联合分析多个基因的SNPs可能对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ERCC1 XPD BRCA1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谢佳新 殷建华 +5 位作者 李淑华 鹿文英 韩一芳 韩磊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别比较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时期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76~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7株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同源性较低。不同种属间A/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98和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与欧洲及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A/H1N1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要抗原位点与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相近,与欧洲和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人类流感病毒疫苗株相比变化较大。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可能是北美地区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长期进化并与该地区人A/H1N1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片段重排的结果,对人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可能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进化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苏彤 李淑华 +4 位作者 常文军 刘世建 鹿文英 韩一芳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禽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5%,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但糖基化位点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可能来源于禽H5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进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殷建华 谢佳新 +4 位作者 韩磊 鹿文英 韩一芳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8条基因序...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8条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和比对,分析2009年爆发株与历史流行株序列间的同源性;同时采用Simplot3.5.1软件分析新型流感病毒A/H1N1基因重组现象。结果:2009年3月以来爆发的新型A/H1N1病毒株聚合酶B1(polymerase B1,PB1)基因来自于人H3N2,其同源性为93.7%;聚合酶B2(polymerase B2,PB2)和聚合酶A(polymerase A,PA)与禽H5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89.0%、89.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与北美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1.7%、93.1%和93.1%;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P)与欧洲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0.5%、95.5%。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2009年新型A/H1N1病毒与北美地区猪H1N1病毒同源性最高,为83.9%。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人H3N2、北美地区猪H1N1、欧洲地区猪H1N1、禽H5N1的基因重排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基因组 遗传重排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新妇苷通过促进IL-10表达保护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 被引量:14
16
作者 慕宁 王海梁 +5 位作者 傅宏 林峰 施晓敏 邹绍武 王全兴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观察落新妇苷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苷小剂量(10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苷大剂量(40mg/kg)干预组。缺血前24h和1h干预组小鼠腹... 目的:观察落新妇苷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苷小剂量(10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苷大剂量(40mg/kg)干预组。缺血前24h和1h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分别给予10或40mg/kg的落新妇苷,建立肝左、中叶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小鼠肝脏左叶缺血90min、再灌注6h后各实验组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作为肝功能损伤的指标,同时用ELISA检测肝组织中MPO含量。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中IL-10蛋白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IL-10 mRNA表达情况。结果:落新妇苷干预能有效降低部分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小鼠血清ALT水平,能有效降低缺血肝脏中MPO含量,改善肝组织病理表现。干预组肝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与I/R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渐次升高,与半定量RT-PCR结果相符(小剂量干预组P<0.05;大剂量干预组P<0.01)。结论:落新妇苷干预能减轻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理损害;机制可能在于其能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IL-10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落新妇苷 丙氨酸转氨酶 髓过氧化物酶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于新凯 时文珠 +2 位作者 左群 孙庆文 陆爱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D大鼠进行7天暗环境适应,观察大鼠适应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取适应良好的大鼠进入复合应激期的实验。将复合应激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对照结合运动组(C+S)、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R)、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I)和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结合运动组(I+S)进行实验观察。慢性应激期各组仅保留光刺激,观察大鼠行为改变。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ACTH和CORT浓度。结果:大鼠行为评分,I、R组明显高于C组,I+S组低于I组,但仍高于C组;I、R组的探查行为评分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I、R组动物体重增长百分数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但仍低于C组。大鼠血浆ACTH的浓度为I组〉R组〉C组;血浆CORT的浓度为I组〉R组〉C组,其中I组显著高于另两组;I+S组血浆ACTH、CORT浓度均低于I组,但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大鼠相关应激激素释放增加,行为改变。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理应激 皮质酮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79
18
作者 韩一芳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612,共3页
自2009年3月墨西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截至2009年5月29日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报告15510例确诊病例,2009年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升到5级,并且还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引发此次疫情... 自2009年3月墨西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截至2009年5月29日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报告15510例确诊病例,2009年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升到5级,并且还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引发此次疫情的病原体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新病毒对奥司他韦(达菲)和扎那米韦较敏感,但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具有抗药性。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经由人-人形式传播。甲型流感在潜伏期内有传播能力,因此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检疫;民众应做到勤洗手,咳嗽、喷嚏、吐痰时使用纸巾掩住口鼻等预防措施以减少传播机会。公共场所良好的通风条件、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综合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生理习服训练对运动后血清钾、钠浓度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房晓 张雷 +2 位作者 邓元 肖辉 包瀛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测定湿热环境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运动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探讨运动后上述指标变化与机体对湿热环境习服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大学59名年龄18~23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0人、对照组29人,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 目的测定湿热环境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运动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探讨运动后上述指标变化与机体对湿热环境习服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大学59名年龄18~23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0人、对照组29人,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血,测定血中的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训练组进行为期6周的湿热环境体能训练,对照组未进行任何训练,随后对两组人员进行湿热环境下的踏步与负重跑运动测试,并于次晨取上肢静脉血测定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结果训练前两组人员的血中钾、钠离子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运动测试后,对照组血钾浓度相比训练组较训练前的基础值升高(F=9.27,P=0.0035);训练组、对照组的血清钠浓度在运动测试后均较训练前基础值升高,而对照组升高则更明显(F=366.46,P<0.0001);较训练前的基础值对照组白细胞总数相比训练组升高(F=10.20,P=0.0023);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运动后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比例升高(F=12.25,P=0.0009;F=9.45,P=0.0032),其他白细胞成分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湿热环境下体能习服训练有利于提高机体运动及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训练 血钾 血钠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MMP-2、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蒋平 陈鸣 +2 位作者 吕军 陈翀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ⅡA干预,通过观察大...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ⅡA干预,通过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定量分析大鼠海马MMP-2和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及表达相关性、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注射法所建立AD模型大鼠海马内iNOS及MMP-2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两者的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正相关(P<0.05)。AD大鼠海马内诱导释放的一氧化氮(NO)、ONOO-及活性氧(ROS)自由基含量显著增高(P<0.05),同时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而TanⅡA(50mg/kg)干预可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内的NO、ONOO-及ROS含量,并降低iNOS(P<0.05)及MMP-2蛋白的表达(P<0.01),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TanⅡA可有效缓解AD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D诱导的iNOS及MMP-2蛋白的表达,减少氧化性毒害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