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压波动性增高引起的器官损伤 被引量:23
1
作者 龚侃 刘建国 +3 位作者 程勇 刘建华 朱铨英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研究去窦弓神经(SAD)大鼠的血压、血压波动性(BPV)和器官损伤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32周龄的SAD大鼠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经计算机实时和脱机分... 目的:研究去窦弓神经(SAD)大鼠的血压、血压波动性(BPV)和器官损伤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32周龄的SAD大鼠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经计算机实时和脱机分析后得到24h血压、收缩压波动性(SBPV)、舒张压波动性(DBPV)等参数。将动物处死,取心脏、肾脏、大脑等器官病理切片,分别行一般和特殊染色。参照预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根据所观察器官大体和镜下变化,给每一只动物以相应的评分作为器官损伤程度的半量化指标。将血压及BPV与器官损伤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和结论:(1)SAD大鼠的24h长、短期及总SBPV和DBPV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2)SAD大鼠的器官损伤明显重于假手术对照组,并且这种损伤与其长期BPV和总BPV的提高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血压波动性 器官损伤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血压波动性对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建国 龚侃 +2 位作者 程勇 楚正绪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用抗高血压药尼群地平(Nit)及肼屈嗪(Hyd)研究血压波动性(BPV)的改变与靶器官损伤(TOD)的关系。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3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两组分别用Nit及Hyd治疗16周。记录... 目的:用抗高血压药尼群地平(Nit)及肼屈嗪(Hyd)研究血压波动性(BPV)的改变与靶器官损伤(TOD)的关系。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3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两组分别用Nit及Hyd治疗16周。记录24h血压,计算出BPV;取心、脑、肾和脾做大体标本,行光镜、电镜病理检查,参照TOD半量化指标对损伤程度评分,所得分数与BPV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两个治疗组血压基本相近,比对照组明显下降;BPV:Nit组<对照组<Hyd组;TOD:Nit组<对照组<Hyd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BPV的大小与TOD程度呈正相关。结论:(1)BPV与TOD之间呈正相关,降低BPV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2)抗高血压治疗时,为了减轻TOD程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应考虑降低B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波动性 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 TOD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延髓腹外侧区在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白洁 王伟忠 +3 位作者 袁文俊 潘燕霞 任安经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 (VL 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SD大鼠 ,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CVL 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 (VL 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SD大鼠 ,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CVL 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 结果 :单侧 CVL M微量注射可乐定 (5 nm ol/ 10 0 nl,n=10 )不仅能明显升高动脉血压 (AP)和增加心率 (HR)(P<0 .0 1) ,而且能增加同侧 RVL M压力敏感性神经元 (n=8)的放电频率 (P<0 .0 1) ;而单侧 RVL M微量注射可乐定 (5nmol/ 10 0 nl,n=9)明显降低 AP和 HR(P<0 .0 1)。结论 :RVL M和 C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延髓腹外侧区 动脉血压 心率 压力敏感性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在清醒大鼠血压波动性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涤松 尚长浩 +1 位作者 张黎明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受体)在清醒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波动性(BPV)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分别观察了:(1)静注新型非肽类AT1受...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受体)在清醒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波动性(BPV)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分别观察了:(1)静注新型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Los);(2)静注神经节阻断剂氯异吲哚铵(Chlor);(3)静注Chlor和Los;(4)静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静注Chlor后静滴ANGⅡ对WKY大鼠和SHR血压和BPV的影响。结果:Los不影响WKY大鼠的血压,但减小其BPV,降低SHR的血压,但不影响其BPV。Chlor降低WKY大鼠和SHR的血压,增大它们的BPV。Chlor+Los可降低WKY大鼠和SHR的血压,但不影响它们的BPV。静滴ANGⅡ升高WKY大鼠和SHR的血压,增大它们的BPV;静注Chlor后再静滴ANGⅡ,两者血压均维持在各自基础值水平,而BPV都极显著增大。结论:交感神经调节的介入掩盖了Los对SHRBPV的影响;交感神经被阻断后,AT1受体的激活不仅对血压的维持有代偿作用,而且与此时血压发生剧烈波动,即BPV增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波动性 受体 血管紧张素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的协同降压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友才 于辉 +4 位作者 李元静 缪朝玉 刘厚孝 朱铨英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7,共5页
作者在肾血管型高血压犬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上研究了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单用与合用的降压效应,结果表明两药合用后降压作用增强,作用维持时间延长,尼群地平的反射性心率加快作用消失,阿替洛尔的减慢心率作用... 作者在肾血管型高血压犬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上研究了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单用与合用的降压效应,结果表明两药合用后降压作用增强,作用维持时间延长,尼群地平的反射性心率加快作用消失,阿替洛尔的减慢心率作用减弱。并通过q值试验得q=1.32,证明两药合用后降压作用增强是一种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阿替洛尔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戴生明 刘建国 +1 位作者 殷明 苏定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比较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事先插好动、静脉导管的自由活动大鼠,在静脉注射这3种麻醉药前后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测定压力反射敏感性。结果α-氯醛糖和戊巴比妥轻度降... 目的比较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事先插好动、静脉导管的自由活动大鼠,在静脉注射这3种麻醉药前后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测定压力反射敏感性。结果α-氯醛糖和戊巴比妥轻度降低血压,乌拉坦对血压只有一过性降低作用,它们对心率均无显著影响。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压力反射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强度相当;而α-氯醛糖对压力反射只有短暂的轻度抑制,在给药后30min时压力反射功能已基本恢复。在给药后30min,α-氯醛糖组的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高于戊巴比妥钠组和乌拉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醛糖 乌拉坦 戊巴比妥钠 麻醉药 压力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枢5-HT_(1A)受体的结合容量与高血压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静 唐仲进 +2 位作者 刘垣升 苏定冯 刘皋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 :探讨 5 - HT1 A受体结合容量改变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通过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验 ,探讨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对照组 Wistar- Kyoto (WKY)大鼠在脑区不同部位 5 - HT1 A受体的结合特征。 结果 :SHR不同脑区... 目的 :探讨 5 - HT1 A受体结合容量改变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通过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验 ,探讨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对照组 Wistar- Kyoto (WKY)大鼠在脑区不同部位 5 - HT1 A受体的结合特征。 结果 :SHR不同脑区脑组织膜的 Bmax随着大鼠周龄的增加而增大 ,且有显著差异 ;WKY鼠差异不明显。相同脑区不同周龄 SHR的 Bmax均大于WKY大鼠 ,且随着周龄的增加血压呈上升趋势 ,其 5 - HT1 A受体的 Bmax与血压成正比 ,WKY无此现象。 4~ 5周龄的 SHR为高血压未形成期 ,10~ 12及以上周龄的 SHR处于高血压的形成期。结论 :当血压发生变化时 ,中枢 5 - HT1 A受体结合容量发生继发性改变。不同脑区中枢 5 - H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5-HT1A受体 结合容量 高血压 脑区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及其栓剂在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绳林 张川 +2 位作者 刘琦 李国栋 赵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考察酮康唑的氯化钠溶液给山羊静脉推注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酮康唑泡腾阴道栓在山羊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本文建立的HPLC新的测试条件对8只山羊静脉给予酮康唑后的血浓度进行测定,以MCPKP-86程序软... 目的:考察酮康唑的氯化钠溶液给山羊静脉推注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酮康唑泡腾阴道栓在山羊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本文建立的HPLC新的测试条件对8只山羊静脉给予酮康唑后的血浓度进行测定,以MCPKP-86程序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和结论:静脉推注4mg/kg酮康唑的c-t数据符合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x±s):α为(5.58±0.87)h-1,β为(0.56±0.15)h-1,VB为(0.17±0.04)L/kg,Cls为0.10±0.02L/(kg·h),AUC0~7为(46.16±13.79)μg·h/ml,平均滞留时间(MRT,对数梯形法)为(1.25±0.15)h。阴道给予栓剂4mg/kg的c-t数据符合一室一级吸收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x±s):t1/2为(2.63±0.77)h,tmax为(1.41±0.54)h,cmax(0.98±0.44)μg/ml,AUC0~7为(3.31±2.34)μg·h/ml,MRT(对数梯形法)为(3.70±0.61)h,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为(7.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生物利用度 栓剂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tanserin降低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波动性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于辉 张黎明 +3 位作者 程勇 吴比学 谭建权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应用计算机化清醒大鼠血流动力学测定技术,观察5-HT2受体阻滞剂Ritanserin(Rit)和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对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血压波动性(BPV)和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血压控制部分(ABR... 应用计算机化清醒大鼠血流动力学测定技术,观察5-HT2受体阻滞剂Ritanserin(Rit)和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对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血压波动性(BPV)和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血压控制部分(ABR-BP)的效应,旨在初步探讨兼具5-HT2受体和α1受体阻滞作用的新型抗高血压药Ketanserin降低BPV的机制。结果表明:Rit对SHR无降压作用,但侧脑室给药明显提高ABR-BP、降低BPV;静脉给药则无影响。哌唑嗪明显降低SHR的血压,静脉给药降低BPV,对ABR-BP无显著影响。推测Ketanserin对BPV的作用是由中枢5-HT2受体和外周α1受体共同介导的,并且中枢5-HT2受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舍林 血压 波动性 大鼠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云芝两种多糖的基本结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海生 廖时萱 +2 位作者 张学森 谭建权 田野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3-84,共2页
野生云芝两种多糖的基本结构测定陈海生,廖时萱,张学森,谭建权,田野萍云芝又称彩云革盖菌,为多孔菌科真菌云芝[coriolusversicolor(L)Fr」的子实体。云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显著增强... 野生云芝两种多糖的基本结构测定陈海生,廖时萱,张学森,谭建权,田野萍云芝又称彩云革盖菌,为多孔菌科真菌云芝[coriolusversicolor(L)Fr」的子实体。云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显著增强免疫活性、抗肿瘤、改善学习记忆和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多糖 测定 色谱分析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窦弓神经大鼠主动脉重建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缪朝玉 陶霞 +3 位作者 管云枫 杨友才 楚正绪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34-738,共5页
目的 :观察去窦弓神经 (SAD)大鼠主动脉重建及发生发展过程 ,初步探讨体液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主动脉形态 ;离体血管制备观察主动脉功能 ;放免法测定 Ang 浓度。 结果和结论:(1)主动脉结构重建在 SAD后 4~ 16... 目的 :观察去窦弓神经 (SAD)大鼠主动脉重建及发生发展过程 ,初步探讨体液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主动脉形态 ;离体血管制备观察主动脉功能 ;放免法测定 Ang 浓度。 结果和结论:(1)主动脉结构重建在 SAD后 4~ 16周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从几何形态学和中膜显微结构改变来看 ,主动脉结构重建主要属血管肥厚型 ,且与平滑肌生长和胶原积聚有关。 (2 )主动脉对 NE的收缩反应在 SAD后 8~ 32周时进行性增强 ,对 ACh的舒张反应在 SAD后 8~ 32周时减弱。 SAD后 32周时主动脉去内皮后对 NE的收缩反应增强作用消失。提示血管功能改变与内皮和 (或 )内皮与平滑肌的相互作用改变有关。 (3) SAD后 10周时 ,血浆 Ang 浓度无明显改变 ,而主动脉 Ang 浓度升高。提示组织 RAS激活可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窦弓神经 主动脉重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去神经法对清醒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卫 殷明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测定急、慢性去主动脉神经(AD)、去颈动脉窦神经(SD)、同时去主动脉和窦神经(SAD)后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控制(ABR-BP)和心动周期控制(ABR-HP)的影响。方法:测定ABR-BP采用阻断动脉... 目的:测定急、慢性去主动脉神经(AD)、去颈动脉窦神经(SD)、同时去主动脉和窦神经(SAD)后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控制(ABR-BP)和心动周期控制(ABR-HP)的影响。方法:测定ABR-BP采用阻断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传出通路前后,比较机体对去氧肾上腺素升压反应面积差异的方法,所得数值与改良的Smyth方法测定的ABR-HP值进行比较。结果:(1)大鼠SAD后ABR-HP为零,且代偿不明显;而ABR-BP约为30%,且代偿明显;(2)SD后ABR-BP与ABR-HP无显著差异,而AD和SAD后ABR-BP的作用显著大于ABR-HP的作用。结论:(1)大鼠的ABR-HP传入冲动全部来自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而ABR-BP传入冲动大部分来自于这两处的感受器;(2)主动脉神经和窦神经感受传入在ABR-BP中的作用是相当的,并有明显的相互代偿;而在ABR-HP中,主动脉神经的作用比窦神经重要,其代偿能力也比窦神经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调节 ABR AD SD S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窦弓神经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松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缪朝玉 戴官荣 +2 位作者 吴比学 朱铨英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41,共4页
作者比较了去窦弓神经(SAD)和假手术大鼠胸主动脉对多种激动剂和Ach的收缩和松弛作用。发现SAD使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对NE3×10-7~10-5mol/L的收缩反应和Ach10-9mol/L的松弛反应明显增强,... 作者比较了去窦弓神经(SAD)和假手术大鼠胸主动脉对多种激动剂和Ach的收缩和松弛作用。发现SAD使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对NE3×10-7~10-5mol/L的收缩反应和Ach10-9mol/L的松弛反应明显增强,可能与血管反应增敏有关:但SAD并不显著改变胸主动脉对其他激动剂(PE,ST587,B-HT920,5-HT)的收缩反应和对Ach10-8~10-4mol/L的松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窦弓神经 胸主动脉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烯醇酮唾液酸苷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斌 张勤 +4 位作者 赵早瑞 李文姬 李绍顺 姜远英 殷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2-563,共2页
目的 :研究孕烯醇酮唾液酸苷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以东莨菪碱制备小鼠记忆障碍模型 ,用水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 4 mg/kg可造成明显的记忆障碍 ,给予孕烯醇酮唾液酸苷 (0 .1~ 5mg/kg... 目的 :研究孕烯醇酮唾液酸苷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以东莨菪碱制备小鼠记忆障碍模型 ,用水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 4 mg/kg可造成明显的记忆障碍 ,给予孕烯醇酮唾液酸苷 (0 .1~ 5mg/kg,sc)对记忆有改善作用 ,在 1m g/kg剂量时能显著减少错误次数、缩短到达平台时间和游泳距离 (P<0 .0 5 )。 结论 :孕烯醇酮唾液酸苷有记忆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烯醇酮唾液酸苷 孕烯醇酮硫酸酯 东莨菪 记忆障碍 老年性痴呆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酸8,9-二硫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唾液酸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姬 崔浩 李绍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合成2-去氧-2,3-去氢-N-乙酰神经氨酸8,9-二硫酸酯衍生物,并探讨其与唾液酸酶抑制活性的关系。方法:在对4,7-二羟基保护后,用三氧化硫三甲胺[SO3·N(CH3)3]对8,9-二羟基进行硫酸酯化,... 目的:合成2-去氧-2,3-去氢-N-乙酰神经氨酸8,9-二硫酸酯衍生物,并探讨其与唾液酸酶抑制活性的关系。方法:在对4,7-二羟基保护后,用三氧化硫三甲胺[SO3·N(CH3)3]对8,9-二羟基进行硫酸酯化, 并对化合物(3), (4),(5),(6)进行初步唾液酸酶抑制活性试验。结果和结论:合成了4 个结构全新的唾液酸8,9-二硫酰氧基衍生物,其结构均得到1HNMR,MS确证; 合成的唾液酸硫酸酯衍生物均具有较强的唾液酸酶抑制活性,提示唾液酸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硫酰氧基可增强其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衍生物 硫酸酯化 唾液酸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抗高血压药对SHR下丘脑GAB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英 傅伟飞 +2 位作者 吕迁洲 殷明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解尼群地平的降压作用与升高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我们观察了6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抗高血压药治疗20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6种药物在降... 为了解尼群地平的降压作用与升高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我们观察了6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抗高血压药治疗20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6种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升高下丘脑GABA含量。且静脉注射尼群地平的降压作用不为荷包牡丹碱所拮抗。提示下丘脑GABA含量的升高是一种继发于血压降低的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 尼群地平 Γ-氨基丁酸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家兔体内动力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迁洲 张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研究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家兔静注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用微波电疗仪对肝脏局部加热至(42±0.1)℃,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变化,观察其体内动力学特点。结果: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肝脏局部加热... 目的:研究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家兔静注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用微波电疗仪对肝脏局部加热至(42±0.1)℃,测定血中药物浓度变化,观察其体内动力学特点。结果: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肝脏局部加热后,促进了药物在肝脏局部的释放,改变了其动力学特性,提高了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的靶向性。结论:替加氟温度敏感性脂质体配合肝脏局部加热可提高其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氟 温度敏感性脂质体 药物动力学 肿瘤组织 靶向作用 家兔 体内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微注射内皮素-1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18
作者 戴生明 缪朝玉 +1 位作者 殷明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大鼠孤束核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麻醉大鼠单侧孤束核微注射ET1后,观察血压、心率、左室收缩压和dp/dtmax以及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变化。并观察预先孤束核微注射ET受...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大鼠孤束核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麻醉大鼠单侧孤束核微注射ET1后,观察血压、心率、左室收缩压和dp/dtmax以及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变化。并观察预先孤束核微注射ET受体拮抗剂或预先静脉注射神经节阻断剂对ET1在大鼠孤束核中作用之影响。结果:在乌拉坦麻醉大鼠,单侧孤束核微注射3种剂量(1.0,3.3和10.0pmol)的ET1均可引起血压、左室收缩压和dp/dtmax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心率轻度减慢,与剂量不相关;血压持续升高90min以上。孤束核微注射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PD147953或非选择性ET受体拮抗剂PD142893均不影响血压和心率。预先静脉注射六烃季铵或预先孤束核微注射PD147953均可取消外源性ET1在孤束核的心血管作用。在α氯醛糖麻醉大鼠,孤束核微注射ET1(3.3pmol)可显著抑制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结论:内皮素1通过孤束核ETA受体参与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控,但不起张力性作用;该调节作用依赖自主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孤束核 血压 左室压 心血管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微注射内皮素-1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19
作者 戴生明 殷明 +1 位作者 朱铨英 苏定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孤束核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活动的作用。方法乌拉坦麻醉大鼠单侧孤束核微注射ET-1或ET受体拮抗剂后,观察血压、心率、左室收缩压和±dp/dtmax的变化。结果在乌拉坦麻醉的WKY大鼠...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孤束核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活动的作用。方法乌拉坦麻醉大鼠单侧孤束核微注射ET-1或ET受体拮抗剂后,观察血压、心率、左室收缩压和±dp/dtmax的变化。结果在乌拉坦麻醉的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单侧孤束核微注射1.0pmol或3.3pmol的ET-1均可引起血压、左室收缩压和±dp/dtmax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心率轻度减慢,与剂量不相关。血压持续升高90min以上。SHR的心血管反应强度与WKY大鼠无显著差异。孤束核微注射非选择性ETA/ETB受体拮抗剂PD142893对SHR和WKY大鼠的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孤束核 高血压 心血管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ATP)在腺苷降低去窦弓神经大鼠血压波动性中的作用
20
作者 沈甫明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目的 :利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分析 ATP敏感钾通道 ( KATP)在腺苷降低去窦弓神经( SAD)大鼠血压波动性 ( BPV)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腺苷、腺苷 A1 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N6 -环戊基腺苷 ( CPA )、A2 受体选择性... 目的 :利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分析 ATP敏感钾通道 ( KATP)在腺苷降低去窦弓神经( SAD)大鼠血压波动性 ( BPV)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腺苷、腺苷 A1 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N6 -环戊基腺苷 ( CPA )、A2 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5′- N-环丙基 -酰氨羰基腺苷 ( CPCA)、 KATP选择性拮抗剂格列本脲、以及格列本脲阻断 KATP后 CPCA对 SAD大鼠BPV的影响。 结果 :腺苷和 CPCA能显著降低 SAD大鼠的 BPV,CPA对此并无影响 ;格列本脲可降低 SAD大鼠的 BPV,并可阻断 CPCA降 SAD大鼠 BPV的作用。 结论 :KATP状态对于 SAD大鼠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窦弓神经 血压波动性 KATP敏感钾通道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